固态存储技术原理及数据恢复
作 译 者:刘永刚,张曦,袁建国
出版时间:2017-10 千 字 数:511
版 次:01-01 页 数:336
开 本:16开
装 帧:
I S B N :9787121328084
换 版:
所属分类:科技 >> 计算机 >> 信息安全
纸质书定价:¥49.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相伴而来的电子存储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U盘、固态硬盘、数码相机、手机等各类电子存储设备的广泛普及,其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数据恢复技术从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广大电子设备使用者,应该了解掌握一定的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和数据恢复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 本书合理组织理论与实践内容,目的是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Flash设备数据存储及其数据恢复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的恢复技能等。本书构建了一个个鲜明的项目,层次清楚,概念精准,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既有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又能够密切联系实际。
基 础 篇
第1章 固态存储技术概述 2
1.1 Flash存储器的发展 2
1.1.1 内部存储器的发展 3
1.1.2 各类存储卡的发展 3
1.1.3 U盘的发展 4
1.1.4 固态硬盘的发展 4
1.2 计算机内部存储器基础知识 5
1.2.1 计算机存储系统概述 5
1.2.2 计算机存储器工作流程 6
1.3 Flash存储器简述 7
1.3.1 Flash的制造 7
1.3.2 Flash数据存储简介 9
1.3.3 Flash技术特性 11
1.3.4 NOR Flash与Nand Flash区别 12
第2章 Nand Flash存储器基础知识 15
2.1 Nand Flash种类 15
2.1.1 SLC、MLC、TLC及QLC的含义 15
2.1.2 SLC、MLC、TLC及QLC的存储原理 16
2.1.3 MLC技术的改进 17
2.1.4 3D V-Nand技术 17
2.2 Nand Flash逻辑结构 18
2.3 Nand Flash操作特点 19
第3章 Flash存储卡基础知识 20
3.1 Flash存储卡综述 20
3.2 Flash存储卡的种类 23
3.2.1 CF卡系列 23
3.2.2 SD技术 25
3.2.3 MMC卡 31
3.2.4 其他类型的存储卡 33
3.3 购买存储卡注意事项 43
3.4 存储卡使用注意事项 44
3.5 存储卡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45
第4章 U盘基础知识 47
4.1 USB技术介绍 47
4.1.1 USB的通信模型 48
4.1.2 USB设备检测及初始化 48
4.1.3 USB的性能特点 49
4.2 U盘的结构 50
4.2.1 U盘的结构简述 50
4.2.2 U盘电路功能模块 51
4.2.3 U盘工作原理 63
4.2.4 U盘技术参数 63
4.2.5 U盘使用注意事项 63
4.3 量产基本知识 64
4.3.1 量产定义 64
4.3.2 量产工具 64
4.3.3 量产案例 65
第5章 固态硬盘的基础知识 67
5.1 固态硬盘的定义 67
5.2 固态硬盘的种类 67
5.2.1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 67
5.2.2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 68
5.2.3 基于NRAM的固态硬盘 68
5.3 固态硬盘的优缺点 69
5.3.1 优点 69
5.3.2 缺点 69
5.4 固态硬盘内部结构 70
5.4.1 控制模块 70
5.4.2 缓存模块 71
5.4.3 存储模块 71
5.4.4 接口模块 71
5.5 固态硬盘主控介绍 74
5.5.1 固态硬盘主流主控介绍 74
5.5.2 主控体系架构 74
5.5.3 固态硬盘主控固件 75
5.6 固态硬盘管理 76
5.6.1 映射表 76
5.6.2 重映射与垃圾回收 77
5.6.3 损耗平衡 78
5.6.4 TRIM 79
5.7 固态硬盘的优化 79
5.7.1 固态硬盘的使用环境优化 80
5.7.2 固态硬盘的分区优化 80
5.8 固态硬盘的使用
这本书绝对是固态存储领域的“宝藏”! 作为一名对电子技术充满热情的爱好者,我一直对SSD的速度和效率赞叹不已,但对其背后的原理一直有些模糊。《固态存储技术原理及数据恢复》这本书,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SSD“内心世界”的大门。它不仅详细阐述了SSD的闪存颗粒、主控芯片、缓存以及接口等关键组成部分的运作机制,更深入地剖析了其核心技术,如磨损均衡、垃圾回收、坏块管理等,这些概念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但作者用非常易懂的比喻和清晰的逻辑,把复杂的原理讲解得条理分明,让我茅塞顿开。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数据恢复的章节,之前我一直以为数据丢失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希望,它详细介绍了SSD数据损坏的各种原因,以及如何通过专业的方法尝试恢复数据,即使我暂时用不到,但了解这些知识,也能让我更加谨慎地对待我的数据,并且知道在发生意外时,可能还有挽回的余地。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无论是对技术小白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启发。
评分近期有幸拜读了《固态存储安全技术》一书,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佳作。 作为一名从事信息安全工作的专业人士,我深知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而固态存储作为当前主流的存储介质,其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固态存储在安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数据擦除、加密技术以及固件安全性的探讨。传统的机械硬盘擦除可能存在残留,而SSD的复杂机制使得擦除变得更为棘手,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的擦除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加密部分更是让我耳目一新,不同于以往的软件加密,本书深入讲解了硬件加密、全盘加密等在SSD上的实现方式,以及相关的密钥管理和访问控制策略,这对于构建企业级数据安全体系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固件漏洞的分析和防范措施的介绍,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意识到了固件安全不容忽视。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更提供了实践上的启示,绝对是所有关注固态存储安全领域专业人士的必读之作。
评分我最近刚看完一本关于固态存储安全的书,感觉自己对数据的安全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总是觉得,把文件放在电脑里,或者存到U盘里,只要不丢物理设备,数据就应该是安全的。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固态存储本身的安全问题其实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详细地介绍了SSD在设计之初就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数据在闪存颗粒中并非一次性写入,而是存在多种写入模式,这可能导致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数据容易被读取或恢复。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各种攻击方式,比如侧信道攻击、固件漏洞攻击等,并分析了这些攻击是如何利用SSD的特性来实现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指出了问题,还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安全加固措施,比如如何选择安全的SSD产品,如何正确配置SSD的安全设置,以及在日常使用中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虽然有些技术细节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略显深奥,但书中整体的逻辑性和前瞻性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所有关注数据安全、希望提升个人或企业数据保护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仔细研读的。
评分我最近真的被“固态存储技术原理及数据恢复”这本书深深吸引了,简直是技术宅的福音! 作为一个对数据存储和恢复技术一直充满好奇心的普通用户,这本书完全刷新了我对固态硬盘(SSD)的认知。之前只知道SSD比HDD快,但从来没想过它内部的奥秘居然如此复杂且精妙。书中对NAND闪存的读写原理、磨损均衡、垃圾回收等核心概念的讲解,简直是鞭辟入里,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即使我是技术小白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特别是关于数据恢复的部分,我之前一直以为数据丢失了就彻底完了,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希望!它详细介绍了数据损坏的各种情况,以及如何利用固件、控制器和闪存的特性来尝试恢复,虽然我暂时没有遇到数据丢失的情况,但光是了解这些原理,就感觉自己的数据安全感爆棚。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讲解,还穿插了一些实际案例和解决方案,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对于想要深入了解SSD工作原理、提升数据保护意识,甚至是对数据恢复技术有初步探索意愿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它让我明白,每一次数据的读写,背后都蕴含着多么复杂的技术博弈,也让我更加敬畏和珍惜我手中的数据。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关于固态存储的百科全书”,太全面了! 我一直对电脑硬件很感兴趣,尤其是SSD,因为它的速度是真的能提升使用体验。我之前看过一些零散的关于SSD的文章,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固态存储技术原理及数据恢复》这本书,就像是把我之前零散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了,而且还补充了很多我完全不知道的细节。比如,它讲到了SSD的主控芯片有多么重要,就像是SSD的大脑,控制着一切;还有闪存颗粒的类型,不同类型对性能和寿命的影响有多大。最让我惊喜的是关于数据恢复的部分,我之前一直以为只要SSD坏了,里面的数据就很难找回来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原来很多时候是可以尝试恢复的,比如它讲到了TRIM命令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来提高恢复的成功率,虽然我暂时没遇到这种情况,但知道有这些方法,心里就踏实多了。而且,书里的图文并茂,很多复杂的原理都配有清晰的图示,读起来一点都不吃力,感觉自己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对SSD的理解也从“知道它快”上升到了“了解它为什么快,以及如何让它更安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