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钣金下料常用技术第2版+钣金展开计算法 钣金展开计算原理教程书籍

【包邮】钣金下料常用技术第2版+钣金展开计算法 钣金展开计算原理教程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钣金
  • 下料
  • 展开
  • 计算
  • 技术
  • 教程
  • 设计
  • 制造
  • 工程
  • 钣金加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蓝墨水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1915
商品编码:18365048796

具体描述

1.钣金下料常用技术(第2版) ISBN:9787111511915 定价:35元

2.钣金展开计算法(第2版)     ISBN:9787111452102 定价:68元

 

内容介绍

1.钣金下料常用技术(第2版)

本书是针对农民工需要而写。共分六章,对钣金下料常用技术进行了详细叙述。,章是对下料作图中经常遇到的几何作图法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机械制图相关知识进行了叙述,特别是对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线段实长求法及点、线、面、体投影等内容进行了介绍。第三章对看图下料相关知识,如平行线法下料、放射线法下料和三角形法下料等进行了介绍;第四章对划线标记和加工余量、咬缝加工余量及排料、剪切与弯曲加工等下料加工知识进行了介绍。第五章介绍了实际生产中经常遇到的型钢下料的相关知识。第六章介绍了计算机下料的相关知识。

2.钣金展开计算法(第2版)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本书是《钣金展开计算法》的第2版,是编者多年从事钣金下料计算展开工作的经验总结。书中计算公式简单,在第1版的基础上,针对每一个构件提出了具体的板厚处理方法,并增加了展开图的画法,实用性强。

本书共12章,分别介绍了钣金展开计算原理及锥管、弯管、三通管、方矩锥管、方圆连接管、型钢、封头、圆异口管、螺旋、钢梯等构件的展开算法和展开图画法,以及白铁件的下料和制作。

本书适合铆工、钣金工、管工、钳工等工种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员做设计时参考使用。

 

目录

1.钣金下料常用技术(第2版)

第2版前言

,章常用几何作图法1

,节线的几何画法1

一、直线的画法1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1

三、由直线上的定点作这条直线的

垂线1

四、用半圆法作垂线2

五、过线段端点作垂线2

六、直角线的画法3

七、平行线的画法4

八、等分线段的画法4

第二节角的作法及角的等分5

一、30°角的作法5

二、60°角的作法6

三、任意角的作法6

四、作一角等于已知角6

五、任意角二等分法7

六、直角三等分法8

七、直角四等分法8

八、无顶角的二等分法9

第三节圆及圆弧的等分法9

一、圆的四、八等分法9

二、圆的三、六、十二等分法9

三、圆的五等分及圆内接五边形

作法10

四、圆的任意等分法10

五、已知边长a作正五边形11

六、已知边长a作正多边形12

七、圆弧及等分圆弧的作法13

八、桥式天车腹板曲线画法14

第四节圆弧的连接和圆弧的

伸直15

一、用已知半径圆弧连接直角

两边15

二、用圆弧连接两已知直线16

三、用圆弧外连接两已知圆弧16

四、用圆弧内连接两已知圆弧17

五、圆周和圆弧的伸直17

第五节椭圆、蛋圆的画法18

一、椭圆画法18

二、蛋圆(卵形圆)画法19

第六节三角形、正方形及长方

形作法20

一、三角形的作法20

二、正方形的作法20

三、长方形的作法21

第七节抛物线、渐开线、螺旋

线的作法22

一、抛物线的作法22

二、渐开线的作法22

三、螺旋线的作法23

第二章机械制图相关知识25

,节三视图的形成25

第二节图线和尺寸单位及尺寸

符号说明26

一、图线26

二、尺寸单位及尺寸符号27

三、机械制图简化画法和简化标注

方法27

第三节三视图投影规律及投影

三特性32

一、三视图投影规律32

二、投影三特性32

第四节点、线、面、体的

投影33

一、点的投影33

二、线的投影34

三、平面的投影36

四、体的投影38

第五节线段实长的求法42

一、线段实长鉴别42

二、求直线段实长42

第六节求平面图形的实形47

第七节截交线和相贯线50

一、截交线50

二、相贯线52

第三章看图下料60

,节放样法概述60

第二节板厚处理61

第三节平行线法下料63

一、矩形方盒的下料63

二、矩形吸气罩的下

料(展开)64

三、长方形台的下料(展开)65

四、矩形渐缩管的下

料(展开)67

五、斜切矩形管的下

料(展开)68

六、方管两节90°弯头的下

料(展开)69

七、方管两节90°弯头的另一种

下料方法70

八、凸五角星的下料(展开)71

九、圆管下料(展开)图

的画法72

十、两节等径圆管直角弯头的下料

(展开)74

十一、任意角度的两节圆管

接头78

十二、相等直径60°角的三节弯头

的下料(展开)81

十三、多节相等直径直角弯头的

下料(展开)85

十四、五节相等直径直角薄板弯头

的下料(展开)88

十五、迂回成90°七节直角弯头的

下料(展开)89

十六、相等直径相等角度三通管的

下料(展开)90

十七、任意角度的相等直径三通管

的下料(展开)93

十八、等径直角三通管的下料

(展开)95

十九、直交三通补料管的下料

(展开)97

二十、直径不相等的直交三通管的

下料(展开)99

二十一、直径不相等的一侧直交三

通管的下料(展开)100

二十二、直径不相等斜交三通管的

下料(展开)104

二十三、直径不相等偏心斜交三通

管的下料(展开)106

二十四、长方管斜交圆管的

下料(展开)107

第四节放射线法下料108

一、正圆锥的下料(展开)108

二、圆锥管(大小头)的下料

(展开)110

三、斜截口正圆锥管的下料

(展开)111

四、斜圆锥的下料(展开)112

五、斜圆锥台的下料(展开)113

六、直径不相等四节直角弯头的

下料(展开)114

七、正圆锥管直交圆管的下料

(展开)116

八、圆管渐缩三通管的下料

(展开)118

九、圆管渐缩四通管的下料

(展开)119

十、方管直交斜圆锥管的下料

(展开)121

十一、圆管平交正圆锥管的下料

(展开)124

十二、圆管偏心直交正圆锥管的

下料(展开)127

十三、长方形管偏心平穿正圆锥管

的下料(展开)129

十四、圆锥—圆管两节90°弯头的

下料(展开)130

第五节三角形法下料132

一、圆顶方底(天圆地方)管的

下料(展开)132

二、厚板圆顶方底(天圆地方)管

的下料(展开)134

三、圆顶长方底过渡连接管的

下料(展开)134

四、圆顶圆角方底连接管的下料

(展开)136

五、方顶圆底连接管的下料

(展开)138

六、上方下圆两节弯头的下料

(展开)139

七、方口渐缩直角弯头的下料

(展开)142

八、鼓风机用导风管的下料

(展开)144

第六节特殊制件下料图

画法146

一、螺旋机叶片的下料146

二、球面分块下料(展开)148

第四章下料加工知识149

,节划线标记和加工

余量149

一、划线标记149

二、加工余量150

第二节咬缝加工余量及

排料152

一、咬缝加工余量152

二、排料153

第三节剪切154

一、机械剪切154

二、气割下料155

第四节弯曲加工155

一、辊弯加工155

二、压弯加工158

第五章型钢下料162

,节型钢切口下料162

一、角钢内弯90°料长及切口

形状162

二、角钢内弯任意角度(锐角)

料长及切口形状162

三、角钢内弯90°圆角料长及切

口形状163

四、角钢内弯矩形框料长及切口

形状164

五、角钢外弯矩形框164

六、槽钢平弯90°料长及切口

形状165

七、槽钢平弯任意角度料长及切

口形状165

八、槽钢平弯任意角度圆角料长

及切口形状166

九、槽钢弯圆角矩形框料长及切

口形状166

第二节型钢弯曲料长计算167

一、等边角钢内、外弯曲90°料

长计算167

二、等边角钢内、外弯曲任意角

度料长计算168

三、不等边角钢内弯任意角度料

长计算169

四、不等边角钢外弯任意角度料

长计算169

五、槽钢平弯任意角度料长

计算170

六、槽钢内、外弯曲任意角度料

长计算170

七、角钢圈171

八、槽钢圈172

第六章计算机钣金下料——AutoCAD的相关操作173

,节启动与关闭AutoCAD173

一、在电脑桌面上打开、保存和

关闭AutoCAD173

二、在word中打开、保存和关闭

AutoCAD178

第二节AutoCAD工作界面

介绍181

第三节选择对象与视窗186

第四节绘图的相关设置191

第五节AutoCAD绘制下料(展

开)图204

附录220

附录A各种几何图形面积的

计算220

附录B各种几何体表面积的

计算221

附录C热轧等边角钢的

规格222

附录D热轧不等边角钢的

规格225

附录E热轧普通槽钢的

规格228

参考文献230

2.钣金展开计算法(第2版)

再版前言

,章钣金展开计算原理1

一、板厚处理1

二、展开半径和纬圆半径11

三、正圆锥台展开料包角是定值——ω=360°×sinα26

四、双折边锥体料计算31

五、特小锥度圆锥台烟囱料计算36

六、油罐瓜瓣拱形顶盖料计算39

七、球壳板料计算42

第二章锥管53

一、正圆锥台料计算53

二、直角斜圆锥台料计算54

三、钝角斜圆锥台料计算56

四、锐角斜圆锥台料计算58

五、带斜度、锥度管类断面的计算方法60

六、较小展开半径圆锥台料计算和排版方法62

七、特大展开半径圆锥台料计算和排版方法65

八、波形膨胀节料计算68

第三章弯管71

一、两节任意度数圆管弯管料计算71

二、任意度数圆管弯管料计算72

三、特殊节角度的圆管弯管料计算78

四、蛇形管料计算80

五、任意度数牛角弯管料计算81

六、斜截圆筒料计算86

七、三通弯管料计算88

八、弯管支架料计算90

九、直角方弯管料计算92

十、多节方弯管料计算93

十一、方来回弯管料计算94

十二、正十字形方弯管料计算96

十三、方弧面90°弯管料计算99

十四、方螺旋90°渐缩弯管料计算100

十五、异径90°方弯管料计算101

十六、等径仰头90°方弯管料计算105

第四章三通管108

一、气罐进口三通管料计算108

二、切线相交三通管料计算112

三、Y形偏心圆三通管料计算114

四、带挡板三通管料计算117

五、异径直交三通管(骑马式)料计算119

六、异径直交三通管(插入式)料计算121

七、等径直交三通管(插入式)料计算124

八、偏心直交三通管(骑马式)料计算126

九、偏心直交三通管(插入式)料计算(之一)128

十、偏心直交三通管(插入式)料计算(之二)131

十一、任意直径斜交三通管(骑马式)料计算133

十二、异径正心斜交三通管(插入式)料计算136

十三、等径正心斜交三通管(插入式)料计算139

十四、带补料等径直交三通管料计算143

十五、任意夹角等径三通管料计算146

十六、端口正圆裤形三通管料计算147

十七、内插外套椭圆板料计算150

十八、圆管直交正四棱锥料计算152

十九、圆管平交正方锥管料计算154

二十、圆管直交正方锥管料计算156

二十一、圆管斜交正方锥管料计算158

二十二、方管横穿正圆锥台料计算160

第五章方矩锥管163

一、正四棱锥料计算163

二、正四棱锥管料计算164

三、正五棱锥管料计算165

四、正六棱锥管料计算167

五、两端口平行单偏心正方管料计算169

六、正心方矩锥管料计算171

七、两端口平行单偏心方矩锥管料计算(之一)173

八、两端口平行单偏心方矩锥管料计算(之二)175

九、两端口平行双偏心方矩锥管料计算(之一)177

十、两端口平行双偏心方矩锥管料计算(之二)181

十一、两端口互相垂直方矩锥管料计算182

十二、两端口互相垂直双偏心方矩锥管料计算185

十三、两端口相交方矩锥管料计算187

十四、两端口相交单偏心方矩锥管料计算189

十五、两端口相交双偏心方矩锥管料计算191

十六、上端倾斜一侧垂直方矩锥管料计算194

十七、两端口平行单偏心方直漏斗料计算196

十八、上端倾斜两侧垂直方矩锥管料计算197

十九、斜底方矩锥管料计算199

二十、两端口扭转45°正方锥管料计算202

二十一、两端口扭转45°双偏心方矩锥管料计算204

二十二、正十字形方矩锥管料计算207

二十三、双偏心十字形方矩锥管料计算208

二十四、带圆角矩形盒料计算211

二十五、油盘料计算213

第六章方圆连接管217

一、正心方圆连接管料计算217

二、正心矩方圆连接管料计算220

三、单偏心方圆连接管料计算(之一)222

四、单偏心方圆连接管料计算(之二)224

五、单偏心方圆连接管料计算(之三)226

六、单偏心方圆连接管料计算(之四)228

七、双偏心方圆连接管料计算(之一)230

八、双偏心方圆连接管料计算(之二)232

九、两端口互相垂直方圆连接管料计算234

十、两端口互相垂直双偏心方圆连接管料计算236

十一、圆顶斜底方圆连接管料计算238

十二、一侧垂直多棱方圆连接管料计算240

十三、圆斜顶矩形底双偏心连接管料计算241

十四、裤形方圆连接管料计算244

十五、方顶椭圆底连接管料计算246

十六、长圆顶矩形底连接管料计算248

十七、圆顶菱形底连接管料计算250

第七章型钢253

一、内揻槽(角)钢矩形框料计算253

二、外揻角(槽)钢矩形框料计算254

三、内外揻混合型角(槽)钢矩形框料计算256

四、角(槽)钢内揻正多边形框料计算258

五、角(槽)钢外揻正多边形框料计算260

六、角钢内揻成带圆角矩形框料计算262

七、筒内型钢长度及缺口计算263

八、锥形顶盖加强角钢料计算264

九、内揻带圆角正三角形框料计算265

十、内揻任意角三角形角钢框料计算266

十一、平揻槽钢圈料计算269

十二、内外立揻槽钢圈料计算269

十三、内外揻角钢圈料计算270

十四、内外揻不等边角钢圈料计算271

十五、平揻工字钢圈料计算271

十六、立揻工字钢(或H型钢)圈料计算272

第八章封头273

一、整料压制平顶清角封头坯料直径计算273

二、整料压制平顶圆角封头坯料直径计算274

三、整料压制平顶圆角直边封头坯料直径计算275

四、整料压制球缺封头坯料直径计算276

五、整料压制球缺直边封头坯料直径计算277

六、整料压制球缺平边构件坯料直径计算278

七、向心型瓜瓣球缺封头料计算279

八、直线型瓜瓣球缺封头料计算283

九、整料压制半球形封头坯料直径计算284

十、整料压制直边半球形封头坯料直径计算285

十一、整料压制半球平边构件坯料直径计算286

十二、瓜瓣球形封头料计算287

十三、小球体料计算289

十四、整料压制标准椭圆封头坯料直径计算292

十五、瓜瓣标准椭圆封头料计算295

十六、换热器封头管箱隔板料计算297

十七、整料压制碟形封头坯料直径计算299

十八、瓜瓣碟形封头料计算300

十九、锥形顶盖排版料计算302

二十、对接罐底板排版料计算306

二十一、搭接罐底板排版料计算307

第九章圆异口管309

一、两正圆端口互相垂直连接管料计算309

二、两正圆端口同心相交连接管料计算311

三、两正圆端口偏心相交连接管料计算(之一)314

四、两正圆端口偏心相交连接管料计算(之二)316

五、偏心正圆椭圆连接管料计算319

六、顶正圆长圆底连接管料计算322

七、顶正圆长圆底偏心过渡管料计算323

八、两正圆端口不规则相交过渡管料计算326

九、圆筒形熔化炉料计算328

十、锥形猪嘴熔化炉料计算329

十一、熔化炉炉勺料计算331

第十章螺旋334

一、圆柱螺旋输送机叶片料计算334

二、等宽圆锥螺旋输送机叶片料计算337

三、不等宽圆锥螺旋输送机叶片料计算339

四、旋流片料计算340

五、灰犁料计算342

六、切线螺旋进料管料计算343

七、气柜螺旋导轨料计算348

八、压制气柜螺旋导轨胎具的计算350

九、正方螺旋管料计算355

十、方矩螺旋管料计算(之一)357

十一、方矩螺旋管料计算(之二)359

第十一章钢梯363

一、直斜钢梯料计算363

二、桥式钢梯料计算365

三、来回弯钢梯料计算367

四、圆柱螺旋盘梯料计算369

五、芯轴直径特小的正圆柱螺旋钢梯料计算372

六、圆柱螺旋盘梯三角支架料计算374

七、球罐一次圆柱螺旋盘梯料计算375

八、倾斜圆筒螺旋钢梯料计算383

第十二章白铁件下料与制作388

一、卷边388

二、咬缝390

三、加工工具397

(一)白铁工具淬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97

(二)工具398

四、白铁件制作工艺举例432

(一)单立咬缝水桶的制作方法432

(二)带护圈水桶的制作方法433

(三)甜水桶的制作方法435

(四)豆浆桶的制作方法437

(五)饮水桶的制作方法441

(六)带盖方桶的制作方法442

(七)理发店洗发筒的制作方法444

(八)半锥台消防桶的制作方法446

(九)锥台洗衣盆的制作方法448

(十)幼儿浴盆的制作方法449

(十一)烧芯炉的制作方法451

(十二)蜂窝煤燃烧炉的制作方法455

(十三)标准手提壶的制作方法457

(十四)长圆手提水壶的制作方法462

(十五)机油壶的制作方法463

(十六)灌浆壶的制作方法467

(十七)抽油器的制作方法471

(十八)液体漏斗的制作方法474

(十九)磨虾酱下料漏斗的制作方法475

(二十)圆偏心磨麻酱下料斗的制作方法477

(二十一)镀锌板烟囱的制作方法481

(二十二)拨火烟囱的制作方法481

(二十三)拉面馆锅上排汽罩的制作方法483

(二十四)吸烟罩的制作方法485

(二十五)锥形锅盖的制作方法488

(二十六)两节90°圆管弯头的制作方法490

(二十七)四节90°圆管弯头的制作方法492

(二十八)避开障碍物的圆形下水管的制作方法494

(二十九)异径排烟三通管的制作方法496

(三十)等径排烟三通管的制作方法498

(三十一)矩形方弯管的制作方法499

(三十二)灰簸箕的制作方法501

(三十三)肩背式流动簸箕的制作方法502

(三十四)有盖手提式流动簸箕的制作方法505

(三十五)盛鱼虾方锥盆的制作方法507

(三十六)排风扇活页窗的制作方法509

(三十七)檐下漏水斗的制作方法510

(三十八)天圆地方形中草药盘的制作方法511

(三十九)中草药筛的制作方法512

(四十)侧板外张呈圆弧状称盘的制作方法514

(四十一)正心粮铲的制作方法516

(四十二)移动菜肴盒的制作方法518

(四十三)铝锅局部换底的方法520

(四十四)铸铝锅换锅底的方法521

(四十五)铝锅整体换底的方法522

(四十六)带弧度铝盒换成品底的诀窍——成品底直径小于盆体直径524

(四十七)三通管绝热铁皮的制作方法525

(四十八)圆形弯管绝热铁皮的制作方法532

(四十九)大型圆锥台绝热工程的制作方法535

(五十)保温火烧桶的制作方法537

(五十一)方圆绝热短节的制作方法540

(五十二)方圆连接管和方弯管绝热铁皮的制作方法543

(五十三)大型锥顶罐绝热工程的制作方法547

(五十四)标准椭圆封头绝热铁皮的制作方法552


现代钣金加工技术精要: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解析 在飞速发展的工业制造领域,钣金加工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汽车、航空航天、家电、电子产品等众多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精密复杂的模具零件到大型建筑结构,钣金加工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要掌握钣金加工的核心技术,离不开对钣金展开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对实际操作技巧的熟练运用。本书旨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一线操作工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本集理论精粹、计算方法、工艺流程和应用实例于一体的现代化钣金加工技术参考。 第一章 钣金材料特性与基础知识 本章将首先系统介绍钣金加工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些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强度、硬度、延展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导热性、导电性等,并重点分析它们在钣金加工过程中的行为特点,例如屈服变形、回弹现象、冷作硬化等。理解材料特性是进行精确下料和成型的基础,本书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读者直观地认识不同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差异。 此外,本章还将梳理钣金加工的行业术语和基本概念。例如,何为“冷作”、“热作”,“冲压”、“折弯”、“焊接”、“拉伸”等基本工艺方法的定义和原理。我们还会介绍常见的金属板材规格、公差标准以及表面处理工艺,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钣金展开的几何原理与计算方法 钣金展开是钣金加工的核心环节,其目标是将三维的立体零件准确地转化为二维的平板材料,以便进行后续的切割、冲压或折弯等工艺。本章将深入剖析钣金展开背后的几何学原理。 基本展开方法: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直角展开讲起,逐步过渡到各种复杂形状的展开。重点介绍“翻边法”、“平行线法”、“放射线法”等经典展开技巧,并配以大量的二维和三维示意图,帮助读者理解各种方法的几何逻辑。 弯曲补偿与回弹分析: 钣金在折弯过程中会发生材料的拉伸和压缩,从而导致实际展开尺寸与理论计算尺寸之间存在差异。本章将详细讲解“弯曲补偿”的概念,并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弯曲补偿的经验公式和实测方法。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回弹”现象,分析影响回弹的因素(如材料硬度、弯曲半径、模具设计等),并提供相应的预测和控制回弹的技巧。 展开图的绘制与标注: 一张准确、清晰的展开图是指导生产的关键。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绘制规范的展开图,包括尺寸标注、折弯线标记、剪切角标记、材料流向指示等。我们将强调细节的重要性,确保展开图能够被一线工人准确无误地理解和执行。 常用展开计算公式详解: 本章将系统列举并详细解释在实际钣金展开中广泛应用的各类计算公式,包括但不限于: 直角弯曲展开: 计算弯曲部分的长度,并考虑弯曲半径对展开尺寸的影响。 圆筒展开: 正圆、椭圆等不同截面的圆筒展开计算。 锥体展开: 圆锥、椭圆锥等锥体的展开计算。 球体及复杂曲面展开: 介绍有限元分析(FEA)等现代技术在复杂曲面展开中的应用。 管件展开: 不同角度、不同截面的管件连接处的展开计算。 异形件展开: 针对不规则形状零件的通用展开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 钣金加工常用工艺与设备 本章将聚焦于钣金加工中最常见的几种工艺方法和相应的设备。 下料工艺: 剪切: 介绍板材剪板机的工作原理、操作要点、剪切精度控制以及不同类型剪刀(如直线剪、圆盘剪)的适用范围。 冲裁: 详细讲解冲床、冲模的设计与制造,包括凸模、凹模、卸料板、导向装置等关键部件。我们将分析冲裁过程中的变形机理,如挤压、剪切、撕裂,以及如何控制切口质量和减少废料。 激光切割/等离子切割: 介绍现代化的数控切割技术,分析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以及在复杂形状零件加工中的优势。 成型工艺: 折弯: 深入探讨折弯机(包括折弯机、数控折弯机)的工作原理、模具选择、角度控制、弯曲半径的影响。我们将讲解“V形折弯”、“U形折弯”等常见折弯方式,并介绍如何通过调整参数来获得精确的折弯角度。 冲压成型: 包括拉伸、翻边、胀形、弯曲等多种冲压成型工艺。我们将分析各种成型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模具设计要点,以及常见的成型缺陷及其预防措施。 卷圆/卷板: 介绍卷板机的工作原理,如何根据板材厚度、宽度和所需的卷圆半径来选择合适的卷板设备和操作参数。 连接工艺: 焊接: 简述常见的焊接方法(如氩弧焊、MIG/MAG焊、点焊),并重点介绍钣金件焊接的特殊性,如变形控制、焊缝质量要求等。 铆接/螺纹连接: 介绍不同类型的铆钉、螺钉、螺母在钣金件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连接方法和工具。 第四章 钣金加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生产 本章将关注钣金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环节。 尺寸精度控制: 如何通过合理的下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来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我们将介绍量具的使用、测量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关键尺寸的重点监控。 表面质量控制: 影响钣金件表面质量的因素包括材料本身、加工工具、工艺参数等。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和预防划痕、压痕、拉伸痕迹、氧化等表面缺陷,并介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如抛光、喷涂、电镀等。 疲劳强度与结构可靠性: 对于受力零件,需要考虑其疲劳强度和结构可靠性。我们将简要介绍应力集中、疲劳裂纹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和工艺来提高零件的整体可靠性。 安全操作规程: 钣金加工涉及机械设备和锋利工具,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本章将详细列举各类设备(剪板机、折弯机、冲床、焊接设备等)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前的检查、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紧急停机处理等。我们将强调个人防护装备(PPE)的重要性,如安全眼镜、手套、安全鞋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 第五章 钣金展开与加工的实际应用案例 理论学习需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本章将提供多个不同行业、不同复杂度的钣金加工实际案例,从零件设计、展开计算、工艺规划到最终成品,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汽车零部件加工: 以某汽车车身面板或底盘零件为例,展示其三维建模、展开计算、模具设计和冲压成型的全过程。 电子产品外壳制作: 以手机、电脑机箱等精密电子产品外壳为例,讲解其高精度要求下的折弯、焊接和表面处理工艺。 工程机械结构件: 以某工程机械的液压油箱、支架等为例,展示大型钣金件的下料、折弯、焊接和装配。 航空航天部件: 介绍航空器蒙皮、隔框等复杂曲面零件的展开方法和加工技术。 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书中介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 结论 本书力求以系统、全面、深入浅出的方式,为读者呈现现代钣金加工技术的精髓。我们不仅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际操作的指导和案例的分析,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钣金下料、展开、成型等核心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成为一名优秀的钣金加工技术人员。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给这套书打五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实战导向”。很多技术书籍读起来感觉是给实验室用的,但这一套书明显是为车间一线服务的。比如在《常用技术》中,关于“钣金件的连接与成型工艺”那一章,详细描述了铆接、焊接、胶粘等不同连接方式对后续加工的要求。如果我只知道如何展开,但不知道这个展开件最后要如何焊接,那我的展开尺寸就可能需要预留不合理的焊接收缩余量。书中通过大量的“错误案例分析”,直观地展示了工艺协调不当导致的后果,这种“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比一堆正确公式更管用。另外,书中对各种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引用也非常及时,确保了我们设计的图纸在对外协作时能够“对上口”。对于一个需要跨部门沟通的工程师而言,这种全面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将设计语言转化为生产语言的桥梁。

评分

这本《钣金下料常用技术第2版》搭配《钣金展开计算法》,简直是工具书里的“双璧”。我刚接手一个新项目,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曲面展开,手头现有的资料都太陈旧了,公式推导看得我一头雾水。翻开这套书,首先被《常用技术》的条理性和详尽程度折服了。它没有上来就堆砌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几何图形,而是从最基础的材料特性、常见的下料方式(比如激光切割、数控冲床)的优缺点和操作规范讲起,非常贴合实际车间环境。尤其是第二版,据说更新了不少关于新一代数控设备编程的实际案例,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将图纸转化为实际生产环节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欣赏它对公差配合和应力消除的讲解,很多经验性的知识点,通过清晰的图示和文字说明,变得逻辑清晰。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不会让人在阅读时感到视觉疲劳。我用了其中的一些经验数据对比我们之前的老旧手册,发现了不少可以优化生产效率的地方。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手把手教你如何把图纸上的线条变成精准无误的零件。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种技术手册的“理论深度”一向持保留态度,但《钣金展开计算法》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我一直以为展开计算无非就是勾股定理和一些三角函数,但在学习了书中关于“任意角度、多曲率回转体”的展开原理后,才意识到自己过去的理解有多么肤浅。它没有像大学教材那样陷入纯粹的数学证明,而是巧妙地结合了工程实际,比如如何处理材料的“回弹”效应对方形件展开尺寸的影响。书中对“分段折线法”和“近似法”的对比分析非常到位,清晰地指出了在不同精度要求下应该选择哪种方法,以及这种选择带来的成本和时间的权衡。我尝试用书中的方法重新校核了一个我们部门经常出错的复杂锥形件的展开图,结果发现之前基于经验估算的尺寸确实存在微小偏差,而采用书中的精确计算方法后,试制件的吻合度大大提高。对于那些想从“会画图”提升到“精通设计”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后盾,让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评分

这套组合对我最大的帮助在于解决了我长期以来在“图纸效率”上的困扰。过去我们习惯于用传统方法进行展开,虽然能出成品,但总是在试制阶段浪费很多时间来修正尺寸。接触了《常用技术》后,我开始关注如何优化下料路径以减少材料的边角余料浪费。书中关于“排样优化软件”的介绍和使用技巧,让我对现有软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单纯地依赖软件的自动排样功能,而是能根据材料特性和切割机的限制进行人工干预和调整,这直接降低了每件产品的材料成本。而《展开计算法》则保证了我们第一次下料的精度。这种设计端和生产端的完美结合,真正体现了“技术集成”的价值。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精密钣金加工的企业和技术团队,这不仅仅是购买了两本书,而是为生产线的效率和精准度进行了一次关键的投资。

评分

坦白说,我更偏爱《钣金展开计算法》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它带着一种严谨但又充满教学热情的语调。对于初学者,书中对基本概念的阐述极其耐心,比如什么是“中性层”的概念,以及为什么在厚度方向上,内侧和外侧的弯曲半径会产生差异。这些基础概念如果没弄明白,后面的复杂展开就无从谈起。我注意到,书里很多复杂的几何展开图,都是通过清晰的步骤分解来呈现的,每一步的逻辑关联都非常顺畅,就像在看一个精心制作的动画教程。我过去在网上找过一些零散的资料学习这些内容,但总是顾此失彼,知识点跳跃性太大。这本教材的好处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最简单的矩形弯曲到最复杂的异形曲面展开,层层递进,让你感觉每一步都是扎实地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对于希望系统性掌握钣金展开理论的新人来说,这本书的价值无可替代。

评分

符合

评分

画图比较多

评分

京东包装是越来越节省

评分

画图比较多

评分

符合

评分

符合

评分

符合

评分

画图比较多

评分

画图比较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