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汉书(全四册)(插盒) |
| 作者 | (东汉)班固 |
| 定价 | 598.00元 |
| 出版社 | 线装书局 |
| ISBN | 9787512000100 |
| 出版日期 | 2010-11-01 |
| 字数 | 1600000 |
| 页码 | 全4册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
| 简介 | |
| 目录 | |
汉书·卷 |
这套《全宋词》的装帧和内容排布,体现了出版者对宋词艺术的深刻理解与尊重。词,本就是一种极其讲究格律和意境的文学形式,需要静心细品。这套书在纸张的选择上,既能展现出宋词的婉约之美,又保证了长期翻阅的耐用性。我个人非常喜欢它按照词牌来分类的编排方式,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同一调式下,不同词人如何各展奇才,在固定的格律框架内,释放出无限的想象力。每当我感到生活有些琐碎和烦躁时,捧起这套书,默诵几阙李清照的哀婉,或是辛弃疾的豪迈,心中的尘埃便会慢慢沉淀下来。那些关于离愁别绪、人生哲思的细腻表达,仿佛能穿透时空,与我产生共鸣。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更含蓄、更富有意境的方式去感知世界的美好与无奈,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感”。
评分拿到这本厚厚的《资治通鉴》,第一感受是震撼,这简直是史学领域的“巨无霸”!我平日里工作繁忙,阅读时间零碎,原本担心这么浩瀚的工程难以啃下,但它的排版设计却着实帮了大忙。不同于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纯粹文言版本,它在某些晦涩难懂之处的处理上显得十分人性化,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和气势,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接受度。我常常在通勤的地铁上,随机翻开一卷,便能立刻被卷入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之中。比如上次读到赤壁之战前夕的微妙局势,那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作者的叙事功力实在了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通鉴”性质,它跨越了漫长的时间线,将各个朝代的兴衰教训串联起来,让人能从宏观的视角去审视历史的规律和人性的复杂。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在分析“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思辨性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思考当下社会问题时,总能从中找到历史的映照。
评分我近来对古代哲学,特别是先秦诸子的思想特别感兴趣,这套《老庄韩非子译注全本》无疑是我的首选“启蒙读物”。要知道,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体系看似矛盾,实则互为补充,想要全面理解古代的治理智慧,缺一不可。这套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译注”部分。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语和概念,译者没有采取生硬的直译,而是结合了历代学者的精要理解进行阐释,使得那些深奥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不是科班出身,以往读这些经典常常卡在字词上,但有了这个版本,我得以将精力集中在对思想内核的领悟上。比如老子的“无为而治”,在它精到的解读下,不再是消极避世,而是对权力边界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这本书让我明白,古代的智慧,并非是故纸堆里的陈旧理论,而是可以指导我们应对复杂现实的强大工具。
评分这套线装书局的《史记》简直是为我这种古典文献爱好者量身定做的珍品!甫一上手,那份厚重感和墨香就扑面而来,仿佛瞬间穿越回了司马迁提笔的时代。我尤其欣赏它在装帧上的用心,那种古朴典雅的风格,即便是摆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内页的纸张质地考究,印刷清晰,即便是那些拗口的古文,也能辨识得清清楚楚,这对于反复研读来说至关重要。我最近正沉迷于西汉初期的权谋斗争,手边少了本权威的史料怎么行?翻开它,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那些鲜活的人物群像,立马在我眼前生动起来。它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文字堆砌,更像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涵盖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地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令人叹服。每次读到关键的转折点,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琢磨古人的智慧和局限,那种与历史进行深度对话的感觉,是任何现代通俗读物都无法比拟的。真心觉得,拥有一套这样的经典,是每一个真正热爱历史的人的幸事,它带来的精神满足感,远超书籍本身的价值。
评分我对宋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情有独钟,而这套《唐宋八大家散文选集》可以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与其他版本相比,它的选篇更加精炼和有侧重,真正做到了“精品荟萃”。苏轼的旷达洒脱、欧阳修的平易近人、韩愈的磅礴大气,通过这些精妙的散文,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大家迥异的风格和他们所处的时代心境。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对于一些名篇的注释和背景介绍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告诉你“这是什么”,更解释了“为什么是这样”,比如某个典故的由来,某种修辞手法的妙用。这极大地帮助我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语境。我常常是抱着学习写作技巧的心态去读的,那些精妙的比喻和严谨的论证结构,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写作教科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都有潜移默化的提升,那种文字的力量感和美感,是现代速食文化难以企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