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人挚爱的中国优质家居分享平台“好好住”出书啦!
-
写给中国人看的,接地气、零门槛、纯干货、高颜值的装修攻略
-
《小家,越住越大》作者逯薇,知名家具品牌“梵几”创始人古奇,知乎知名室内设计达人、本书专业监制Sanlau诚意推荐。
★写给装修小白,一本书搞定新家装修全流程★
>> 全国知名家居分享平台“好好住”出书啦:“好好住”APP和微信公众号共拥有近千万用户,汇集全国广大有装修设计需求用户和爱好者分享和展示自己的家居设计和装修问题,真正改变了中国人的家居生活和居住方式。
>> 零门槛的国产家居书:精选382个国内大众家庭的真实案例,邀请国内设计师详细讲解各种舒适又美好的家装风格如何在国内落地实现,一步步指导你亲手打造好住又好看的家。
>> 纯干货+高颜值,70篇图文详解,从零开始讲解装修全流程:装修秘籍10篇+装修热门问题全解析40篇+居住新观念20篇,收录近500张实拍照片及各流程实用TIPS,涵盖硬装、收纳、装饰秘籍及餐厨、卫浴、客厅、卧室、工作区、阁楼等各空间装修术,看完就想买房做装修。
>> 附送超实用《装修一本通》小册子:附带装修购买清单+笔记页,逛建材市场、家具城随身带,方便实用。全书特选微涂轻型纸印刷,好看又不沉。
国内知名家居分享平台“好好住”诚意出品,写给国内有装修、家居设计需求的年轻群体和装修小白的装修入门书。
在“好好住”APP中精选382位优质用户高颜值的舒适家庭案例,收录海量实拍照片,详细图解装修各个流程,实用又好看。
全书分为装修前准备秘籍、热点问题全解析、居住新观念三部分,重点聚焦硬装(墙面、地面、吊顶、门窗)、收纳、空间改良等装修中遇到的真实难题。堪称真正改变中国家庭居住方式的美好家居指南。
好好住,是国内领先的热门家居生活与装修社区平台,被用户称为“装修神器”“家居爱好者乐土”“晒家集中营”,引导并改变了中国人的家居生活与居住方式。无论是装修还是优化家居,都可以在“好好住”APP上获取实用的方法和灵感、发现值得购买的商品、找到优秀的室内设计师,自由分享自己真实的家。
这是一本踏踏实实讲“装修入门”的书,希望它能为你解决关于装修的入门难题,让它帮助你迈出建设新家的*一步。
——冯驌,“好好住”创始人
有家,就要好好住。
——逯薇,《小家越住越大》作者
装修全完是一套“项目管理”逻辑,预算、流程、资源一样不能少。如果你不想以碰钉子的方式完成的话,此书一定是你的“武林秘籍”。
——古奇,梵几创始人
装修是一项繁杂琐碎的大工程,也是你一生中绕不开的一项任务,有些人为之苦恼,也有人憧憬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做坏的打算,做好的准备。”相信此书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从容面对装修。
——@Sunlau,知乎家装达人,独立室内设计师
PART A-装修秘籍
01 装修前必看的准备秘籍
02 装修要不要请设计师
03 装修选全包或半包应该注意什么
04 装修预算怎么做
05 装修千万别栽在签合同上
06 家居动线是重中之重
07 大件家具什么时候买
08 装修完*一次卫生怎么搞
09 装修前必须警惕的设计缺陷
10 硬装,哪个步骤*容易出问题
PART B-热门问题
>>硬装
01 选壁纸,还是涂漆?
02 墙砖的美好铺法
03 墙面的更多可能
04 这些百搭地板让家居搭配变得更轻松
05 客厅到底铺不铺地砖?
06 怎么在家实现水泥地?
07 如果要装吊顶,你得先了解这些
08 家里有哪些又美又好用的门?
09 飘窗太没用?动手改造它
10 落地窗可以怎么利用?
11 顶天立地的大柜子真的实用吗?
>>空间
01 谁说沙发非得靠墙放?
02 可收纳电视背景墙,实用美观两不误
03 沙发背景墙的*简单装饰法
04 小户型的餐厅可以怎么设计?
05 只用一盏吊灯给餐桌提气
06 如何打造床头区域?
07 给孩子造一块游戏区吧
08 厨房怎么布局更合理?
09 厨房的橱柜和台面怎么做?
10 厨房水池,单槽好还是双槽好?
11 吧台真的只是做做样子吗?
12 厨房只用一盏顶灯怎么够?
13 卫生间的干湿分离怎么做才好?
14 卫生间台盆怎么选?
15 要不要装壁挂式马桶?
16 把浴缸塞进小卫生间
17 卫生间里的灯能有多少种花样?
18 玄关区域怎么合理利用?
19 怎么实现地台和榻榻米?
20 如何打造家庭工作区?
21 隔断怎么做?
22 如何把阁楼 利用起来?
23 如何打造舒适庭院?
>>收纳
01 厨房收纳是考验持家高手的*极标准
02 小卫生间的 完美收纳
03 换季收纳不用愁
04 洗衣区的空间怎么利用?
05 槅板:墙面收纳的利器!
06 嵌入式收纳,多种方式开发墙面潜能
PART C-居住新榜样
01 我们需要给自己留一个“ 居心地”
02 把更多的钱和空间用在“ 核心区”
03 布局 ,你可以有更多选择
04 传统的装修项目不一定都要实现
05 你可以有更舒适的照明方式
06 收纳这件事,从装修时就得开始做
07 什么样的厨房更适合现在的年轻人?
08 卫生间里也能玩儿出花
09 阳台无论封不封,都不只用来晾衣服那么简单
10 你想过在玄关设立换鞋区吗?
11 给老人装修时,需要考虑很多
12 有孩子的家,不只是多了个儿童房那么简单
13 给宠物更好的设计
14 需要为偶尔来住的朋友预留一整间客卧吗?
15 更多的人会在家工作,家庭办公区不可忽视
16 在家搞个植物园吧
17 健身,在家就能实现
18 改变空间视觉体验的悬浮设计
19 好的装饰,不一定非得买现成的装饰品
20 暗调空间,正在流行的高级感
序言
一家互联网公司出书,这是我们打算开始正经做的一件事。
“好好住”的*一本书,应该是什么内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曾有无数想法:做一本fancy的书吧,或者一本令人称奇的书,至少也得是值得人收藏一辈子的书……但*后的*后,我们决定,做一本踏踏实实讲“装修入门”的书,不求它是否超乎想象,也不求你是否会把它一辈子留在身边,我们的期望很简单:希望它能为你解决关于装修的入门难题,让它帮助你迈出建设新家的*一步。
我坚信,*高效学习一件相对专业复杂的事的方法,是读书。我们也相信,一切真正富有价值的美好,都是基于对实际需要的满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做了这本书。这是“好好住”亘古不变的做事原则,也是我们秉持的极简心态。
然而,把一件看似基础的事做好,并非易事。起步时美好的憧憬,总是无法预期此后路上的艰难。装修如此,做一本书也如此。
自2014年“好好住”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篇文章开始,关于装修、家居,我们做过上千个选题、撰写过上百万字、数十万“好好住”用户发布分享过超过100万张图片……从这些海量素材中,确定并取舍这本书的内容,是一件艰难的事。首先,我们从一名小白装修用户角度出发,确定了“完全不懂装修的人*高效了解这件事的认知逻辑顺序”;然后,将“好好住”平台上产生的海量内容,从数据角度做了正向排序,甄选出了*受关注、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包括选题、文字和图片;接着,我们将这些甄选出来的内容,按照之前预设的内容框架开始填充编辑,让有限的内容尽可能的满足初次装修者的认知需要;*后,出于对每一张图片版权的尊重,我们向这本书中所引用图片的数百位“好好住”用户发出了使用授权许可;*后的*后,我们邀请了两位在家居设计领域有超过10年丰富经历的室内设计师,全面审核了全书书稿,从专业与实际操作角度,确保内容的严谨与可靠。
这本书的所有内容,都来自于好好住编辑团队的原创采写,以及好好住用户的真实分享。
近1年时间中,由策划到成书,从好好住的编辑到未读的编辑,从参与本书内容的好好住用户到审核内容的特邀室内设计师、专业律师,有超过500个人为这本书付出了辛劳与信任。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远大于我们曾经的预想,感谢上述每一位参与者坚定的支持。
如同我们对“好好住”的预期,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开启你美好居住的一把钥匙。而你因这本书而获得的那个家,将长伴你未来的每一天。
这是陪伴的*佳方式。
“好好住”创始人冯驌
2017年9月
这本《好好住家居指南:从零开始的装修攻略》,我之前在朋友家瞥了一眼,那排版和设计感简直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研读,但光是翻阅的那些章节标题和插图,就让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特别是它封面那种温暖、治愈的调性,让人感觉装修不再是一件让人头疼的大工程,而更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居家生活美学之旅。我个人对色彩搭配和软装布置特别感兴趣,听朋友说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详尽,有很多实用的搭配建议和品牌推荐,这对我这个装修小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别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避免那些常见的“踩坑”,比如灯光布局、收纳系统设计这些看似不起眼却影响居住体验的细节。书里的案例图片似乎都非常贴近真实生活,而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样板间,这让我感觉特别亲切,仿佛自己也能通过这本书,把梦想中的家变成现实。我已经把它加入了我的购物车,准备周末好好沉浸其中,相信它能给我带来很多灵感和实操性的指导。
评分我对这本《好好住家居指南》的期待,更多是建立在它可能带来的“心理抚慰”上。装修过程中的焦虑感是真实存在的,各种突发状况和决策疲劳常常让人身心俱疲。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旁边随时提供支持。从书名中带有“从零开始”的字样来看,它应该非常照顾完全没有经验的新手。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与施工队有效沟通、如何判断水电隐蔽工程是否合格的“实战技巧”。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教程里最缺失的,但却是装修中最让人感到无助的环节。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标准化的沟通模板或者验收清单,那简直就是无价之宝。我希望读完后,我对即将到来的装修季能少一分恐惧,多一分掌控感。
评分翻开这本书的局部内容时,我立刻被它对“生活方式”的强调所吸引。现在很多装修书都只教你怎么堆砌昂贵的材料,而这本书似乎更关注居住者本身的习惯和需求。比如,我正在考虑我的开放式厨房如何兼顾美观与实用性,以及如何设计一个既能满足日常工作又能作为阅读区的多功能空间。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打破常规,但又极其人性化的设计思路,而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网红款”。从封面和插图的风格来看,它似乎倡导一种慢下来的、注重质感的居家哲学,这正是我目前所追求的。我猜测它会深入探讨诸如动线设计、自然采光最大化等这些影响日常幸福感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装饰层面。这种由内而外的设计理念,对我吸引力巨大。
评分坦率地说,我买书的冲动往往源于对某个领域深度学习的渴望,而这本《好好住家居指南》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系统性”。我记得上次装修时,信息太分散了,要在网上搜无数的论坛帖子和零散的攻略,效率极低。这本指南看介绍,似乎是想打造成一本“工具书”的角色,从前期的预算控制、找设计师的要点,到中期的施工监理,再到后期的硬装软装落地,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我比较看重逻辑清晰的流程梳理,因为装修中最怕的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导致工序混乱。如果它真的能像宣传的那样,把所有流程都捋得明明白白,比如不同阶段的付款节点、材料进场顺序等等,那价值就非常高了。我尤其期待它在“避坑指南”这块的内容,毕竟过来人的经验是最宝贵的,能帮我省下不少冤枉钱和时间成本。
评分说实话,我最近在纠结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如何让老房子的空间感得到有效提升。我听说有些老房子户型设计不合理,采光也不太好。我希望这本《好好住家居指南》能提供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泛泛而谈。比如,在隔断的选择上,是推崇通透的玻璃材质,还是利用家具进行软隔断?在收纳方面,有没有针对小户型或老房子的“极限收纳”策略?我非常欣赏那些能够把复杂问题拆解成简单步骤的书籍。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具体到“几乘几的房间该用多大尺寸的沙发”这种量化数据,那就太棒了。这本书如果能在我家那个略显局促的客厅改造计划中,提供一两个“画龙点睛”的创意,那我的投资就算值回票价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