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 9787115404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 978711540409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集邮》杂志社 著
图书标签:
  • 邮票
  • 集邮
  • 中国邮票
  • 邮票目录
  • 2015年
  • 参考工具
  • 收藏
  • 邮政
  • 中华邮票
  • 图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创熠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4091
商品编码:2001209803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

定价:180.00元

售价:122.4元,便宜57.6元,折扣68

作者:《集邮》杂志社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54040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目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14年12月底所发行的邮票;收录了香港和澳门自回归后至2014年12月底的邮票。本目录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图片清晰,是集藏者和邮政工作者的实用工具书。

内容提要

本目录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主管部门自1949年10月至2014年12月底所发行的邮票;收录了香港和澳门自回归后至2014年12月底的邮票。本目录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图片清晰,是集藏者和邮政工作者的工具书。

目录


作者介绍

1955年1月,《集邮》杂志(月刊)创刊,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1982年1月,《集邮》成为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刊。邮电部部长朱学范曾为杂志题写刊名,1961年起使用由郭沫若同志题写刊名并沿用至今。1998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2001年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中国期刊方阵,评为“双百期刊”。2003年1月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5年1月又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自1996年至今先后多次在国际邮展中取得文献类高奖。

文摘





















序言



中华邮政风云录:一枚小邮票,折射大时代 翻开泛黄的集邮册,一枚枚精美的邮票仿佛穿越时空,带我们领略共和国七十余载的沧桑巨变。它们不仅仅是通信的媒介,更是承载历史、凝聚民族精神的微缩艺术品。本书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深度解读这些方寸之间的“国家名片”,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邮政发展史画卷。 一、 邮票的诞生:时代的烙印与国家意志的体现 新中国成立伊始,邮票的设计和发行便肩负着重要的政治和宣传使命。第一套人民币邮票的设计,以庄重典雅的图案,宣告着新中国邮政事业的开端。其后,一系列以国家建设、工农业发展、民族团结、文化艺术等为主题的邮票相继问世,每一张都凝聚着当时社会的最高期望和最强音。例如,描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邮票,象征着国家安全和独立;而表现“农业学大寨”的邮票,则映照出那个集体奋斗、艰苦创业的年代。这些早期邮票,不仅是集邮爱好者眼中的珍品,更是研究新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图证。 二、 改革开放的脉搏:邮票的多元化与国际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邮票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单一的政治宣传,逐渐转向多元化的主题。艺术、体育、科技、自然风光、历史人物、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主题让邮票的内涵更加深厚,也更贴近民众生活。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也促使中国邮票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发行联合纪念邮票,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与国际奥委会合作发行的奥运题材邮票,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体育盛事的桥梁。这一时期,邮票的设计也更加注重审美价值和艺术表现力,涌现出许多广受好评的佳作。 三、 科技飞速发展的见证:邮票的创新与互动 进入21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为邮票的设计和发行带来了新的机遇。防伪技术的升级,让邮票更加安全可靠;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则让邮票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微缩邮票、异形邮票、可变数据邮票等创新形式层出不穷,满足了不同收藏群体的需求。同时,中国邮政积极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电子化邮票、AR邮票等,将传统邮票与数字技术相结合,赋予了邮票全新的生命力。例如,一些带有二维码的邮票,扫描后可以链接到相关的历史文化介绍或精美的动画,让集邮体验更加立体和生动。 四、 邮票背后的故事:人物、事件与情感的传承 每一枚邮票背后,都可能蕴藏着一段鲜活的历史、一个感人的故事,或一种深沉的情感。本书将深入挖掘这些故事,从邮票的设计理念、发行背景、创作过程等方面,解读其深层含义。例如,关于“焦裕禄”的邮票,不仅仅是纪念一位好干部,更是对那种无私奉献、心系人民精神的传承。而那些描绘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的邮票,则寄托着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欣赏邮票的艺术价值,更能感受到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奋斗、喜悦与忧伤。 五、 集邮的魅力:收藏、研究与文化传承 集邮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对历史的梳理,对文化的传承。本书将探讨集邮的多元价值,从收藏的角度,分析邮票的投资潜力与市场动态;从研究的角度,阐述邮票作为史料的独特价值;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强调集邮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方面的作用。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中国邮票的发展历程,更能体会到方寸之间的无限乾坤,感受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如何折射出宏大的时代变迁,如何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 本书将以严谨的态度,生动的笔触,为读者呈现一场关于中国邮票的精彩阅读盛宴。它不仅是集邮爱好者的案头必备,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每一位读者的心灵启迪。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从小学就开始集邮的“老”集邮爱好者,我见证了中国邮票的变迁,也对权威的邮票目录有着天然的渴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那份“宝藏”。这本书的权威性毋庸置疑,它由国家级的出版社出版,内容经过严谨的审核和编纂,无论是对于集邮初学者还是资深玩家,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书中对每一枚邮票的收录都非常全面,不仅包括了标准票,还包括了许多特殊品种,例如小型张、套票、赠送票等等,这些细节的捕捉,对于真正懂邮票的人来说,意义重大。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早期解放区邮票的详细记录,那些弥足珍贵的邮票,往往是研究中国革命史的重要实物证据,而这本书的收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此外,这本书在信息的准确性上做得非常出色,每一枚邮票的发行日期、版别、编号、面值等关键数据都清晰明确,这对于避免集邮过程中的误判和信息偏差至关重要。我过去在整理自己的邮集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信息模糊或者不确定的地方,而有了这本书,我就可以轻松地进行核对和确认,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精美,纸张厚实,印刷清晰,作为一本工具书,它在细节上同样体现了高品质。我常常把它放在案头,随时翻阅,它不仅是我鉴别和研究邮票的得力助手,更是我心灵的慰藉,让我沉浸在邮票的海洋中。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有着深厚感情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将这些元素巧妙融合的读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这本书,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邮票的记录,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化艺术史。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我仿佛能看到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从描绘壮丽山河的风景邮票,到纪念古代名人、文学经典的邮票,再到展现民族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的邮票,每一枚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艺术系列”邮票的详细介绍,那些由著名画家创作的邮票,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国古代神话》等,都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色彩的运用、线条的勾勒、构图的安排,无不体现着东方艺术的独特韵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一种易于传播和欣赏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常常会根据某枚邮票的主题,去联想相关的历史故事、文学作品,从而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这本书的编纂者们,无疑是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他们不仅收集了海量的邮票信息,更在其中挖掘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常常会把这本书当作一本“文化画册”来欣赏,在品味邮票艺术的同时,也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有深度的图书,能够引发读者对社会、历史、甚至人生的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这本书,就以其独特的方式,给我带来了这样的启迪。虽然它是一本邮票目录,但其背后所承载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发展、社会变迁、人民精神风貌的缩影。每一枚邮票的发行,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国家政策息息相关。通过对不同时期邮票的观察和分析,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例如,当我看到描绘着“大炼钢铁”、“人民公社”的邮票时,我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激情与困境;当我看到纪念着“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邮票时,我能看到国家走向富强的希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这些宏大的历史叙事,以一种微观、具象、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常常会根据某枚邮票的主题,去思考它所代表的社会意义,以及它对当时人们生活的影响。例如,关于“计划生育”的邮票,就引发了我对人口政策和社会变迁的思考。这本书的严谨性也让我印象深刻,它对邮票的分类、编号、发行信息都做了非常详尽的说明,这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那些希望从更深层次理解中国发展历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读物。

评分

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图书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并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能够满足我探索欲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邮票列表,更像是一扇通往邮票世界的大门,门后隐藏着无数等待我去发掘的奥秘。这本书的精细程度令人赞叹,它几乎收录了2015年之前中国发行的所有邮票,并且对每一枚邮票的细节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对于我这样喜欢钻研邮票细节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例如,书中对同一枚邮票不同版别、不同年份发行情况的区分,以及对一些特殊铭记、变体的介绍,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常常会根据书中的信息,去对比自己的邮票收藏,发现一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的邮集。此外,这本书还对一些系列邮票的发行背景和历史意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邮票的价值。例如,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系列邮票的介绍,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意。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清晰,图片质量上乘,能够让我清晰地看到每一枚邮票的精美图案和细微之处。我常常会把这本书当作我的“研究工具”,在解决邮票收藏中的疑问时,它总能给我提供最准确的答案。

评分

在我看来,一本真正有价值的图书,应该具备“知性”和“感性”的双重魅力,既能提供扎实的知识,又能触动读者的情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这本书,恰恰具备了这样的特质。从“知性”层面来说,它提供了中国邮票发行史上最全面、最权威的信息。每一枚邮票的编号、名称、发行日期、面值、版别、设计师、发行量等关键数据,都得到了详尽的记录,这对于研究、收藏、鉴定邮票的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错版票”和“漏印票”的收录和介绍,这些特殊的品种,往往能反映出印刷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细节,也让邮票研究更加深入。从“感性”层面来说,每一枚邮票都是一个故事,一个时代的缩影。当我看到那些描绘着辛勤劳动的工人、农民,以及意气风发的青年一代的邮票时,我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淳朴和热情;当我看到那些歌颂祖国壮丽山河和丰富物产的邮票时,我会被祖国的繁荣和美丽所深深打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可以让人产生共鸣的书。我经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被某枚邮票所唤起的回忆所触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这本书的编纂者们,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一定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他们不仅仅是信息的搬运工,更是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者。我常常会把这本书当作一本“怀旧读物”,在翻阅的过程中,回顾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也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历程。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有着高度关注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多元化视角和深度解读的读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这本书,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虽然它是一本邮票目录,但其背后所蕴含的信息量,足以支撑起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深入研究。每一枚邮票的发行,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思潮、经济状况、文化艺术紧密相连。通过对不同时期邮票的观察和分析,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例如,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邮票,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强调集体主义和阶级斗争;而改革开放后的邮票,则更加注重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题也更加多元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这些抽象的历史信息,以一种直观、生动、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常常会根据某枚邮票的主题,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认识。例如,当我看到关于“援藏”、“援疆”的邮票时,我就会去了解国家在民族团结和区域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这本书的严谨性也让我印象深刻,它对邮票的分类、编号、发行信息都做了非常详尽的说明,这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那些希望从宏观层面了解中国发展历程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起点。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将历史、艺术、甚至经济发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载体,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这本书,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邮票的图录,更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能够窥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重大事件、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艺术审美的变迁。每一枚邮票,都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当我看到那些描绘着建设成就、民族团结、科技腾飞的邮票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激情与梦想;当我看到那些展现着壮丽山河、珍稀动植物的邮票时,我会被祖国的壮美所震撼;当我看到那些纪念着历史人物、文化经典的邮票时,我会被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所折服。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作为邮票收藏的工具属性,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我常常会花上很长时间,仔细研究某一枚邮票的设计,思考其背后的故事。例如,关于“解放区邮票”的部分,让我对早期革命时期的艰苦卓绝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关于“文革”时期的邮票,则以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展现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本书的编纂者们,无疑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不仅要收集到海量的邮票信息,更要进行严谨的考证和梳理,才能呈现出如此完整和权威的目录。对于任何一个想要了解新中国发展历程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极佳的切入点,它用最直观、最艺术化的方式,将历史展现在你的眼前。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图书,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探索。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为一名对艺术设计和历史变迁都颇感兴趣的读者,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太多让我惊喜的元素。首先,邮票的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这本书收录的邮票,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早期简洁朴实的宣传画风格,到后来写实、写意、抽象等各种流派的运用,都清晰可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艺术邮票”的专题介绍,那些由著名画家、设计师创作的邮票,本身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每一枚邮票的色彩运用、线条勾勒、构图安排,都蕴含着设计者的巧思。其次,邮票的设计也反映了时代的审美潮流。不同年代的邮票,其色彩的搭配、图案的风格,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邮票,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邮票,往往色彩鲜艳、构图饱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而八九十年代的邮票,则在设计上更加多元化,也更加注重艺术性。这本书的编排非常人性化,它按照发行时间顺序,将邮票一一呈现,这使得读者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我常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某个特定主题的邮票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关于“花卉邮票”、“动物邮票”的系列,其设计之精美,令人赞叹。这本书,让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图书,应该能够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这本书,就以其独特的方式,让我对中国邮票的认识,从简单地“看图识票”上升到了“品味历史”的境界。这本书不仅仅是邮票的罗列,更像是打开了一个个历史的窗口。我常常会根据某枚邮票的主题,去联想相关的历史事件,例如,当我看到“抗美援朝”题材的邮票时,我就会回想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无数英雄儿女的壮举;当我看到描绘“航天科技”的邮票时,我就会为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感到由衷的自豪。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邮票的演变轨迹,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宣传色彩浓厚,到改革开放后主题的多元化和设计艺术性的提升,每一步都印证着中国社会的进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特种邮票”的详细介绍,这些邮票往往是为了纪念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或者文化遗产而发行的,它们承载着更深厚的意义。例如,关于“四大发明”的邮票,就以一种精美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这本书的图片质量非常高,每一枚邮票的细节都清晰可见,即使是放大观察,也能感受到其精湛的工艺。我时常会把这本书当作一本“视觉历史教科书”,通过一枚枚小小的邮票,去感受祖国的伟大,去品味历史的厚重。

评分

作为一个资深的集邮爱好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权威、全面地收录中国邮票信息的工具书,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5)》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个需求。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和无数和我一样的集邮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翻开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清晰的排版和严谨的结构。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到2015年,几乎每一枚邮票的发行信息都被详尽地记录在案。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列表,更是一部中国邮票发行史的缩影。每一枚邮票都配有高清的图片,色彩还原度极高,能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邮票的设计美学和历史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书中对每一枚邮票的发行背景、设计者、面值、齿孔度数、发行量等关键信息都有清晰的标注,这对于深入研究和收藏邮票的爱好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当我翻到某个特定时期的邮票时,书中所提供的详细信息能够帮助我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社会风貌,甚至是艺术潮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枚小小的邮票所承载的巨大意义。这本书的重量和厚度也暗示着其内容的丰富程度,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可以反复品读的百科全书。我常常会在空闲的时候,随意翻阅其中的某一页,总能发现一些我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或是被某枚设计精美的邮票所吸引。这本目录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我鉴别邮票真伪、了解邮票价值的准确性,也为我日后的收藏之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珍稀邮票的特殊标注,以及对一些系列邮票的完整收录,这对于想要系统性收藏某个题材邮票的藏家来说,简直是福音。这本书,绝对是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