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南北朝印风(上)(中)(下)+黄牧甫流派印风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 篆刻印章印谱玺印 篆书

汉晋南北朝印风(上)(中)(下)+黄牧甫流派印风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 篆刻印章印谱玺印 篆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牧甫 著
图书标签:
  • 篆刻
  • 印章
  • 印谱
  • 玺印
  • 篆书
  • 汉晋
  • 南北朝
  • 黄牧甫
  • 中国印风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艺林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35624
商品编码:20956587360

具体描述













  • 产品名称:汉晋南北朝印风(上)
  • 是否是套装: 否
  • 书名: 汉晋南北朝印风(上)
  • 定价: 70.00元
  • 出版社名称: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
  • 页数: 204
  • 开本: 16开
  • 书名: 汉晋南北朝印风(上)
  • ISBN编号: 9787229035754
  •  
  •  
  • 是否是套装: 否
  • 书名: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 定价: 68.00元
  • 出版社名称: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
  • 页数: 202
  • 开本: 16开
  • 书名: 汉晋南北朝印风(中)

 

 

 

  • ISBN编号: 978722903574

 

 

  • 产品名称:汉晋南北朝印风(下)
  • 是否是套装: 否
  • 书名: 汉晋南北朝印风(下)
  • 定价: 68.00元
  • 出版社名称: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
  • 页数: 192
  • 开本: 16开
  • 书名: 汉晋南北朝印风(下)
  • ISBN编号: 9787229035730

 

 

 

 







上册

凡例
中国历代印风总序
汉晋南北朝的玺印
图版
西汉官印
新莽官印
东汉官印
三国官印
晋官印
十六国官印
南北朝官印

中册

凡例
图版
私印(上)

下册

凡例
图版
私印(下)

上册204页

中册202页

下册192页













  • 产品名称:中国历代印风系列:黄牧甫...
  • 书名: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黄牧甫流派印风
  • 定价: 73.00元
  • 出版社名称: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仅供参考
  • 作者: 黄惇
  • 编者: 黄惇
  • 开本: 16
  • 书名: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黄牧甫流派印风
  • ISBN编号: 9787229035624

 

目录

凡例 
中国历代印风总序
黄牧甫的篆刻艺术及其流派
图版
黄牧甫
易 孺
李尹桑
邓尔雅
冯康侯
乔大壮
黄少牧
黄牧甫流派印人传
黄牧甫流派印学年表

 

  

 

内容简介

《黄牧甫流派印风》是全国*一套全方位收录中国历代篆刻和印章的图书。由中国篆刻大师黄惇主编,众多篆刻书法家合力编写的图书。该套图书是学习*工具书,也可作为*品图书收藏之用,有很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印章因多用篆文刻成,故称篆刻。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传统艺术,迄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又称玺印、印或印章等,蕴涵了动人的多样风貌。印面之内跌宕生姿,以一种有情、有致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小方寸之内充满了时间的古朴和空间的浑厚,虽几经更迭,仍能以温润的光泽、古雅的韵趣,引人玩味,这就是篆刻的艺术。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全套21卷,收入了自先秦至明清印章近三万方,本册收录了自汉晋南北朝时期*具代表性的官印近千方,入选的拓本皆为后世收藏家之原拓、*拓。是研究中国文字发展演变和篆刻的兴衰传承以及篆刻书法篆刻爱好者学习临刻的宝贵资料。将会取得双效!

《中国历代印风·汉晋南北朝印风(上、中、下)》与《黄牧甫流派印风》并非一本连贯的书籍,而是中国古代印章艺术系列中的两组独立但紧密相连的研究成果。它们共同构成了对中国篆刻艺术发展脉络的深度梳理,尤其侧重于不同历史时期和重要流派的风格特征。 《汉晋南北朝印风(上、中、下)》 这套三卷本的巨著,聚焦于中国印章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而复杂的时期——从汉代直至南北朝。这段漫长的历史跨越了近千年的时光,是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革、文化交融碰撞的时代,也正是印章艺术在实用性与艺术性上实现飞跃的关键阶段。 上卷:汉代印风的恢弘与演变 上卷详细铺陈了汉代印章的辉煌。汉代是印章制度最为成熟和规范的时期之一,官方印信、私家印章的形制、内容、字体都有严格规定。本书将深入剖析汉代印章的几种主要风格:从严谨规整的“汉官印”风格,到古朴苍劲的“私印”风格,再到飘逸灵动的“将军印”和“杂印”。我们会看到小篆、缪篆、鸟虫篆等字体在印面上的精妙运用,以及边款的书法趣味。对汉代印材的选用、治印技法的传承,以及印章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也将进行详尽的解读,通过大量的实例印谱,展现汉印的磅礴大气与浑厚古拙之美。 中卷:魏晋南北朝的融合与新变 中卷进入了魏晋南北朝这个动荡而又充满活力的时代。在政治分裂、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印章艺术也呈现出更为多元的面貌。本书将探讨汉代印风在魏晋时期的延续与变化,以及南北方印章风格的差异。南方士族阶层在印章艺术上的精致与文人化倾向,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印章特色,以及佛教、道教等宗教对印章内容和形式的影响,都将是重点研究的对象。特别会分析此时期字体上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以及印面布局的自由化趋势,展现出在纷繁乱世中,印章艺术所展现出的独特生命力与创新精神。 下卷:南北朝的独立发展与艺术高峰 下卷着力于南北朝时期印章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艺术性和地域性上的突出表现。本书将详细梳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南朝士族阶层对印章艺术的审美追求,以及北朝政权的印章特点。我们会深入研究当时流行的印章风格,例如更趋于飘逸、峻利的笔画,以及印面构图上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会关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印人及其作品,揭示他们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具时代感和个人风格的印章艺术。通过对大量精美印谱的呈现,展现南北朝时期印章艺术所达到的独特艺术高度,为后世印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黄牧甫流派印风》 《黄牧甫流派印风》则将焦点从宏观的历史时期转向了中国近现代篆刻史上的一位巨匠及其所开创的艺术流派。黄牧甫(黄士陵)被誉为“近代篆刻巨匠”,他的治印风格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和个人情感,对后世篆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本书将围绕黄牧甫的艺术成就,深入剖析其印风的形成与特征。我们将探究黄牧甫早年学印的经历,如何从汉唐印章中汲取营养,又如何受到金石学思潮的影响。重点将放在对其印风的细致解读: 笔墨趣味的融入: 黄牧甫的印章,尤其是在边款上,展现出极高的书法造诣,将文人书法中的笔墨意趣、行书草书的灵动笔法融入篆刻之中,打破了以往印面与边款相对独立的局面,实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 章法的创新: 在印面构图上,黄牧甫的印章既有对古玺印的化用,也有自身的创造。他善于在有限的印面空间内,经营出疏密有致、虚实相生的布局,使得印面既充满古朴之气,又不失现代感。 刀法的精湛: 黄牧甫的用刀,刚柔并济,既有秦汉印章的劲力,又不乏精细之处,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文字的骨骼和神韵。 流派的形成与影响: 本书将梳理黄牧甫所形成的艺术风格,以及围绕他而集结或受他影响而形成的篆刻流派。我们会分析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如何继承和发展黄牧甫的艺术思想,以及这一流派在中国近现代篆刻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对后来印人产生的启示作用。 整体而言 这两部分著作,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篆刻艺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独特魅力与演进轨迹。《汉晋南北朝印风》系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让我们得以窥见印章艺术在奠基、转型与发展中的风貌;而《黄牧甫流派印风》则深入到一个具体艺术家的创作世界,展现了个体创造力如何引领一个时代的艺术潮流。二者结合,共同构成了一部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中国印章艺术史研究著作,是篆刻爱好者、研究者及对中国传统金石书画艺术感兴趣的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它们并非简单罗列印谱,而是通过对史料的梳理、风格的辨析、理论的阐释,以及大量精美印例的呈现,引领读者走进中国印章艺术的博大精深之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套《汉晋南北朝印风(上)(中)(下)+黄牧甫流派印风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 篆刻印章印谱玺印 篆书》是一套内容丰富、编排精良、极具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图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了解中国印章艺术历史的窗口,更是为篆刻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无论是对汉晋南北朝时期印风的深入挖掘,还是对黄牧甫流派印风的精细解读,都体现了编者在印章艺术领域的深厚功底。我尤其欣赏书中高质量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解读,这使得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这套书的出版,填补了相关领域的一些空白,对于推动中国印章艺术的研究和传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我会反复阅读,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篆刻水平。

评分

作为一名篆刻爱好者,我最关心的当然是印章的实际“印风”体现。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汉晋南北朝印风》中,从秦代的严谨到汉代的浑厚,再到南北朝的各具特色,每个时期的“印风”都跃然纸上。那些汉代的“汉印”,朴拙中透着力量,即使是简单的笔画,也饱含古意。书中对“凿印”和“细朱文”的区分,以及它们各自的艺术魅力,讲解得非常到位。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瓦当印”和“铜印”的展示,它们不仅是印章,更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品。然后,《黄牧甫流派印风》更是将“印风”的解读推向了另一个高度。黄牧甫对印面的经营,对刀法的运用,以及他对古玺的深刻理解,都转化成了他独特而鲜明的“印风”。书中对黄牧甫不同时期的作品对比,更能看出他艺术风格的演进。

评分

《汉晋南北朝印风(下)》继续深入探讨了这个辉煌的印章时代。特别吸引我的是书中对“南北朝时期”印章风格的详尽分析。这个时期,北朝的雄浑大气与南朝的清秀典雅并存,地域差异和民族融合都对印章风格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这种多样性。比如,北朝的一些印章,字形更加瘦长,线条更加峻利,充满了北方的粗犷之气;而南朝的印章,则更加注重笔画的流畅和结构的精致,显露出江南的温婉细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唐代印风”的一些初步探讨,虽然书名为汉晋南北朝,但对后续影响的提及,也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书中的配图质量一如既往地高,而且挑选的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印章,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时期的审美差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印章,书中还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分析其结构、用笔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印章的艺术价值非常有帮助。

评分

“玺印”这个概念,在中国历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仅是权力象征,更是艺术的载体。这套书对于“玺印”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轨迹。从先秦的龙纹、凤纹,到汉代的动物纹、几何纹,再到后来的吉祥图案,这些都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和文化。书中对汉晋南北朝时期官印和私印的区分,以及它们在形制、内容上的差异,都分析得非常透彻。尤其是一些珍贵的出土官印,其精美的纹饰和严谨的篆书,都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工艺水平。对于“黄牧甫流派印风”,虽然更多的是聚焦在艺术创作,但黄牧甫本人也创作过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印章,对他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也能帮助我们理解“玺印”在现代的延续和发展。

评分

接着翻到《汉晋南北朝印风(中)》,内容更加丰富。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但印章艺术却呈现出新的发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三国印”和“两晋印”的介绍印象深刻。三国时期,政权林立,印章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有些继承了汉代余韵,有些则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到了两晋时期,文人雅士对印章的审美取向也开始有所体现,印章的精巧化和艺术化倾向逐渐显现。书中的图例非常丰富,选取了大量珍贵的出土印章,拓片效果极佳,每一个笔画,每一个结构都清晰可见。我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对着书中的印章,揣摩着篆刻家是如何在方寸之间挥洒自如的。书中对印文的释读也十分详细,对于一些生僻的字或者不常见的写法,都有明确的解释,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的编排逻辑也很清晰,从时间线上梳理,再到地域和风格上的区分,让我能够系统地了解这个时期的印风特点。

评分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这个总称,也让我对这套书的定位有了更高的期望。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时期,而是希望能够涵盖中国印章艺术的完整发展脉络。虽然这几册主要集中在汉晋南北朝和黄牧甫,但从整体的规划来看,我能感受到编者希望构建一个更为宏大的印章艺术史观。书中对于“篆刻印章”、“印谱”、“玺印”、“篆书”等概念的梳理,也为初学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入门框架。我发现,书中对每个时期的印章风格特点的概括都非常精炼,而且都能够抓住其最核心的精髓。比如,对战国时期印章文字的“杂体”特征的描述,对秦代小篆统一的印文影响的分析,都让我觉得编者对历史的把握非常精准。

评分

接下来要重点谈谈《黄牧甫流派印风》这部分。黄牧甫作为近现代篆刻的巨匠,他的流派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能有如此专门的章节来介绍,我感到非常欣喜。书中对黄牧甫的生平、师承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有简要的介绍,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艺术创作。然后,书中深入剖析了黄牧甫印风的核心特点,比如他对汉印的继承与创新,他对文字的理解和处理,以及他独特的用刀技法。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黄牧甫作品的详细解读,那些精美的拓片,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书中还特别对比了黄牧甫与其他同时代篆刻家的风格异同,这使得黄牧甫的艺术成就更加鲜明。我一直觉得,学习篆刻,理解各个大家的重要流派是必不可少的,而黄牧甫绝对是绕不开的一座高峰。这部分内容,让我对他的印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最近终于到手了这套《汉晋南北朝印风(上)(中)(下)+黄牧甫流派印风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 篆刻印章印谱玺印 篆书》,真是心心念念了很久。拿到书的那一刻,沉甸甸的分量就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中国印章艺术情有独钟,尤其是汉晋南北朝时期,那个时代印章风格的演变和成熟,留下了无数的瑰宝。拿到这套书,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窗户。 从书的装帧设计来看,就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很符合主题。纸张的质感也很好,印刷清晰,无论是拓片还是图例,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喜欢细细品味印章细节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翻开第一册《汉晋南北朝印风(上)》,就被那些秦汉时期的印章深深吸引。那些古朴、浑厚的文字,刚劲有力的线条,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工匠们的心血和时代的烙印。尤其是“将军印”之类的,字形虽然错落有致,却又浑然一体,充满了生命力。书中的讲解也十分到位,不仅仅是罗列图谱,更深入地剖析了每个时期、每个流派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渊源和影响。例如,书中对汉代私印的分类和解读,让我对“凿印”和“细朱文”等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有对官印的演变,从鼻钮到桥钮,从龙钮到龟钮,都配有精美的图例和细致的说明,让我不禁感叹古代工艺的精湛。

评分

“篆书”作为印章的核心构成要素,这套书在这方面的讲解也是我非常看重的。篆书的风格直接决定了印章的“印风”。《汉晋南北朝印风》中,对不同时期篆书风格的演变,比如从秦统一小篆到汉代的隶书化篆书,再到南北朝时期不同地域的篆书特点,都有详尽的介绍和图例。我发现,书中对“缪篆”、“鸟虫篆”等特殊篆书体式的提及和展示,都非常具有启发性。而《黄牧甫流派印风》中,更是将篆书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黄牧甫对古文字的深刻理解,使得他的篆书既有古意,又不失现代审美。书中对黄牧甫如何根据印文内容和印面布局来选择和处理篆书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套书在“篆刻印章”、“印谱”方面的应用价值,对于我这样的实践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是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印谱”素材。每一页都充满了可以借鉴的印章范例,无论是印文的布局、字体的选择,还是印面的章法,都值得反复研究。尤其是在《汉晋南北朝印风》中,那些汉代碑刻、简牍上的文字,虽然不是直接的印章,但其篆书的风格对印章的影响是巨大的,书中对这些的提及和展示,让我们的学习更加全面。而《黄牧甫流派印风》更是直接提供了黄牧甫的精品印谱,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我常常对着书中的印谱,尝试临摹,从中体会黄牧甫的刀法韵味和章法布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