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立木材积表(精)
定价:168元
作者:刘琪璟 编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03889356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目录
1 全国二元立木材积表
2 北京市立木材积表
3 河北省立木材积表
4 山西省立木材积表
5 内蒙古自治区立木材积表
6 辽宁省立木材积表
7 吉林省立木材积表
8 黑龙江省立木材积表
9 江苏省立木材积表
10 浙江省立木材积表
11 安徽省立木材积表
12 福建省立木材积表
13 江西省立木材积表
14 山东省立木材积表
15 河南省立木材积表
16 湖北省立木材积表
17 湖南省立木材积表
18 广东省立木材积表
19 广西壮族自治区立木材积表
20 海南省立木材积表
21 四川省立木材积表
22 贵州省立木材积表
23 云南省立木材积表
24 西藏自治区立木材积表
25 陕西省立木材积表
26 甘肃省立木材积表
27 青海省立木材积表
28 宁夏回族自治区立木材积表
2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木材积表
30 台湾省立木材积表
索引
这本《中国立木材积表(精)》绝对是森林经营者案头的必备。我曾几何时,在野外测量的时候,常常为找不到一套权威、精准的材积表而苦恼,要么数据陈旧,要么适用范围有限。每一次的计算都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总是没底。这本书的出现,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直接解决了我的痛点。我个人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南方阔叶林和北方针阔混交林材积计算的章节,这两个类型的森林在我过去的实践中,是比较难以准确估算材积的。如果书中能够提供基于实际测量数据,经过严谨统计学方法处理的材积模型,那将是对我工作效率的巨大提升。此外,我还在思考,这本书是否能兼顾不同生长地带、不同土壤条件对立木材积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调整系数,这样的话,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将更上一层楼。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期望,希望它能真正成为指引我们准确评估森林资源的“压舱石”。
评分这本书的厚重感,让我不禁联想到在森林中跋涉的经历。那种面对茫茫林海,需要依靠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来认识和评估它们的感受,至今记忆犹新。我一直认为,林业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细致和科学精神的事业。《中国立木材积表(精)》恰恰体现了这种精神。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概况,以及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立木材积的差异性分析。我对于书中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样地,以及如何在样地内进行精确测量的详细指导尤为感兴趣。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不同测量技术(例如全站仪、无人机等)在材积估算中的应用探讨,那将是非常有前瞻性的。这本书,我更把它看作是一部关于“如何读懂森林”的百科全书,它教会我们用科学的语言去解读大自然的馈赠。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这样一个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而言,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林业人士,但我一直对森林的生长过程、木材的形成机制以及人类如何科学地利用这些资源充满兴趣。我常常在想,我们看到的每一棵树,它的体积究竟是多少?这个体积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它又承载了多少能量?这本书的“精”字,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而是背后蕴含着对森林深刻的理解和科学的探索。我希望它能以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向我展示不同树种在不同环境下生长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体现在材积上的。如果书中能加入一些关于中国主要森林类型、典型树种的介绍,并辅以精美的插图,那将是极大的增色。这本书,在我看来,是连接普通人与复杂科学知识的桥梁,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评分我之所以被《中国立木材积表(精)》所吸引,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对知识精益求精的态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有一本书,沉下心来,将如此复杂和庞大的林业数据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处理不同测量方法、不同时期的数据差异的,以及它是如何构建出能够适应中国复杂多样的森林资源的通用模型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影响立木材积的各种因素,例如气候、土壤、病虫害、甚至森林经营措施等,并能给出相应的权重分析。我更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未来材积表发展的展望,例如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来提升材积估算的精度和效率。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沉甸甸的报告,更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体现,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和进步。
评分作为一名林业技术推广的基层工作者,我深深理解一套权威、易用的材积表对于实际工作的重要性。我经常需要指导农民、林场工人进行森林资源普查和管理。以往,我们依赖的材积表往往年代久远,而且很多内容对于基层人员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本书的出现,我更看重的是它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优势。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图表、直观的计算公式,甚至是一些案例分析,来帮助基层人员快速掌握材积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可能缺乏专业的测量设备和技术人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简便易行的估算方法,或者能够与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相结合,那就太完美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进行林业技术培训的“标准教材”,让更多人能够科学地认识和管理我们的森林资源。
评分对于从事木材贸易和加工的行业人士来说,《中国立木材积表(精)》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木材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材积,准确的材积估算直接关系到交易的公平性和利润的核算。我一直关注着国内木材市场的动态,深知一套权威、统一的材积标准对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有多么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基于当前中国森林实际情况的、科学严谨的材积计算标准,并能够被广泛采纳和应用。我特别关心书中对于不同等级木材材积的区分,以及如何进行木材的实际测量和质量评估。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树种木材物理力学性能与材积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那将更是锦上添花,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评估木材的价值。这本书的出版,必将对中国木材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评分刚拿到这本《中国立木材积表(精)》,书页的触感就让我觉得很扎实,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虽说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书,但专业书籍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我一直在关注国内林业发展,特别是关于森林资源的评估和管理这块,一直觉得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经验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个行业内的“宝典”,为无数林业从业者、研究者,甚至是对森林生态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操作指南。我特别好奇它在数据收集、处理和模型建立方面的具体方法,毕竟,一个准确的材积表,是进行森林经营、木材生产、乃至碳汇核算的关键第一步。我对书中可能涵盖的各种树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材积计算方法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让理论与实践能够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类型的书籍,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无数的实践检验,所以,能看到一本如此精炼的“精”装本,实属不易。
评分从一个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评估的角度来看,《中国立木材积表(精)》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觑。城市绿化、生态修复、以及碳排放量的核算,都离不开对森林资源准确的评估。我曾经参与过一些城市绿化项目的规划,在评估树木的生长量和固碳能力时,常常面临数据缺乏的困境。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城市绿化树种的材积估算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数据应用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估。此外,对于国家层面的碳汇核算,准确的立木材积数据更是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为我们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林业书籍,更是连接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
评分从一个林业研究生的角度来看,《中国立木材积表(精)》的价值不言而喻。我一直对森林生物量估算和碳储量计算的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而立木材积是这些研究的基础。在我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曾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查阅各种文献,寻找可靠的材积数据。很多时候,文献中的数据都过于零散,或者没有详细的测量方法和模型说明,这给我带来了很多不便。这本书的“精”字,让我看到了它在信息整合和模型构建上的严谨与专业。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其数据来源、统计模型、以及如何通过不同采样方法来优化材积估算。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内容,例如材积估算的误差范围,那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将是极大的帮助。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国内林业学科的发展,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翻开这本《中国立木材积表(精)》,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严谨的编排和对细节的重视。作为一名在林业领域工作多年的老前辈,我见过不少关于材积的资料,但真正能够达到“精”的程度,并且能够反映中国当前森林资源的现状,却是难能可贵的。我非常看重书中对各种计算模型推导过程的严谨性,以及所采用的原始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材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考虑到一些特殊的树种,例如一些珍稀树种或者人工速生林。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材积测量误差的控制和减小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材积数据的校核和验证。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辈来说,是传承,对于后辈来说,是指导。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数据,更是几代林业工作者心血的结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