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道教内丹学 | 作者 | 霍克功 |
| 定价 | 30.00元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 ISBN | 9787518800230 | 出版日期 | 2015-06-01 |
| 字数 | 250000 | 页码 | 185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厦门三官道院文库之一:道教内丹学》从多种角度深入研究了道教内丹学。内丹学也称性命之学,它是以道教宇宙观、神仙信仰、人体生成观、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传统医学的气血、经络、穴位和脏腑学说为生理基础,以心性论为心理基础,以性命为修炼对象,以人体先天精、气、神为药物(原料),以人体为丹房,丹田为炉鼎,意念呼吸为火候,借用外丹术语、易学符号系统来描述修炼火候及成丹过程,终目标为得道成仙的修炼理论和实践体系。 |
| 作者简介 | |
| 《李西月内丹思想研究》荣获四川大学博士论文。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中国宗教》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圣经故事赏析》(三卷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参编《基督教辞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专著《内丹解码》(人民出版社,2008年)。参著《道藏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奖图书奖提名奖。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艺术史的书籍,其中关于“意境”的探讨让我颇受触动。书本详细地解析了山水画、诗歌、园林设计等艺术形式如何通过“写意”来传达情感和哲学思想。作者通过对历代名家作品的细致分析,揭示了“意境”并非仅仅是画面或文字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超越形体的精神境界。例如,一幅寥寥几笔的山水画,如何通过留白、墨色的浓淡变化,营造出深邃的意境,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宁静。又比如,一首古诗,如何通过意象的堆叠和情感的抒发,勾勒出诗人心中的情怀,引发读者的共鸣。书中还提到了中国园林艺术中“步移景异”的巧妙设计,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意境。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中国艺术的美,并不在于追求极致的写实,而在于通过象征、暗示和留白,唤起观者内心的想象和感悟。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那些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一本新购的书籍让我对“天人合一”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探讨了古代先贤如何观察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人的生命活动联系起来。它并非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的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以及哲学思辨,展示了古人对宇宙、生命、乃至社会秩序的深刻洞察。书中特别强调了“顺应自然”的核心理念,阐述了为何违背自然规律会带来诸多的困扰与失衡。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无为而治”的篇章,它并非指什么都不做,而是强调一种顺势而为、不强求的态度。作者引用了庄子、老子等大家的名言,结合当代的社会现象进行解读,让我对“无为”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智慧,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艺术。这本书的语言优美,逻辑严谨,读起来既有思想的深度,又不乏文学的美感,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心灵之书。
评分我最近对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本新购的书籍恰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史前时期到明清时期,中国饮食的演变历程。它不仅仅罗列菜肴的名称和做法,更重要的是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甚至哲学思想如何影响着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观念。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食材的起源和发展,例如谷物的驯化、蔬菜的引入,以及各种调味品的运用。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医食同源”的章节,探讨了古代人们如何将食物视为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如何根据时令、体质来选择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式。书里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饮食习俗故事,以及古代文人雅士的饮宴趣闻,读起来既增长了见识,又充满了趣味。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饮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传承,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评分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古代中国养生智慧的书,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吐纳”和“导引”等传统呼吸与形体锻炼方法,这些方法在古代可不是简单的舒展筋骨,而是蕴含着对人体生命能量的深刻理解。书里详细讲解了不同呼吸法的要领,比如如何调整气息的长短、深浅,以及如何配合特定的吐纳动作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作者引用了大量古典文献,从《黄帝内经》到近代的养生著作,将这些古老的智慧系统地梳理出来,并且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练习建议。读完后,我迫不及待地尝试了书里介绍的一些简单呼吸法,虽然只是初步接触,但已经能感受到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比如睡眠质量有所提升,精神也比以前更加饱满。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原来健康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遵循自然的规律,通过身体力行去实现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技法的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一步步走近身体的奥秘,感受生命的活力。
评分最近沉浸在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书籍中,书中对于“兵者,诡道也”的阐释让我茅塞顿开。这本书并非简单地介绍兵器战术,而是深入探讨了孙子兵法等经典著作背后的战略思维和哲学智慧。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战例,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来印证兵法中的要义,例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道”的理解,认为军事胜利不仅仅依赖于武力,更在于对天时、地利、人和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敌人心理的洞察。作者还特别强调了“谋定而后动”,强调了计划、准备以及审时度势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古代的军事思想,不仅仅适用于战场,其所蕴含的智慧,同样可以应用于现代的商业竞争、人际交往,甚至个人的人生规划。它教会我如何更理性地分析问题,如何更巧妙地规避风险,以及如何以一种更宏观的视角看待事物的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