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中华成语大词典(第3版)(精) | ||
| 作者: | 编者:原建平 | 开本: | 32开 |
| 定价: | 85 | 页数: | 1962 |
| 现价: | 见顶部 | 出版时间 | 2015-02-01 |
| ISBN号: | 9787811155709 | 印刷时间: | 2015-02-01 |
| 出版社: | 内蒙古大学 | 版次: | 3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3 |
对于一本权威性的词典而言,其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是生命线,这直接关乎到它能否被学界和广大读者所信赖。我观察到编者是原建平先生,这本身就给了我一个强烈的信号,意味着这部作品背后凝聚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多年的研究心血。权威性不仅仅体现在收录了多少条目,更体现在对每一个条目解释的精准度和对文化背景的挖掘深度上。我期待在这部新版本中,能够看到对传统成语的解释在保持古典韵味的同时,也能紧密贴合现代语境的辨析和应用指南。一部优秀的词典,应当是连接古今语言的桥梁,它不仅告诉我们“是什么”,更引导我们理解“为什么这样用”,这种对深层文化基因的梳理,是普通学习资料无法比拟的。
评分虽然这是一本关于成语的词典,但我相信它的价值绝不局限于简单的字面解释,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传统文化史。每一则成语背后,都可能牵扯到一段历史、一个哲理、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我非常期待在这本厚重的书里,能找到那些鲜为人知但却至关重要的文化注解。例如,对于一些含义相近但使用场景截然不同的成语,词典是如何进行细致区分和举例说明的?这种“辨析”的能力,往往体现了一部词典的真正水平。我希望它能帮助我不仅仅是“认识”成语,而是能真正“掌握”它们,让我在写作和表达时,能够运用得恰如其分,为我的文字增添厚度和底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封面那种传统的中国风设计,用色雅致又不失庄重,印着书名,显得格外有分量感。我尤其欣赏它采用的纸张质地,摸上去那种微微的纹理感和适度的厚度,让人在翻阅时有一种特别的触感,完全没有廉价印刷品的粗糙感。侧边切口处理得非常平整,可以看出印刷工艺的精湛。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欣赏它的外在形态,就已经能感受到编者和出版社对“大词典”这份沉甸甸的文化责任的重视。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那种对传统文化敬畏的态度,从这本书的物理形态上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猜想,内页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必然是经过精心考量的,以确保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和信息检索的便捷性,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是真正有价值的工具书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评分从地域文化背景来看,由内蒙古大学参与编纂,这本身就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可能性。内蒙古地区作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枢纽,或许在收录和解释某些与边疆历史、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成语时,能提供比传统汉文化圈更广阔、更具包容性的阐释。我设想,这种跨区域的文化视野,可能会让这部词典在某些特定成语的典故追溯上,展现出令人惊喜的丰富性。它不应仅仅是中原文化的简单复述,而应是一部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工具书。期待在翻阅过程中,能够邂逅到一些因地域特色而增添了特别光彩的成语解析,从而拓宽我对传统文化疆域的认知。
评分初次接触这类大型工具书,最担心的就是信息检索的效率问题,毕竟内容量巨大,如果编排不当,很容易让人在浩瀚的字海中迷失方向。我花了一些时间研究了一下它的结构布局,发现它在检索系统的设计上可谓是煞费苦心。索引的清晰度和覆盖面的广度,直接决定了一本词典的“可用性”。从目录的层级划分来看,它似乎构建了一个非常严谨的逻辑框架,这对于快速定位到特定的成语至关重要。我能感受到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路贯穿其中,力求将成语的释义、出处、用法乃至典故背景都组织得井井有条,避免了以往一些词典中信息过于分散的弊病。这种精心的结构设计,预示着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是一个非常高效和得心应手的助手,能够将我从繁琐的查找过程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对成语内涵的理解和运用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