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高级网络技术+网络基础+路由与交换技术+数据存储技术 ICT认证系列丛书

包邮 高级网络技术+网络基础+路由与交换技术+数据存储技术 ICT认证系列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网络技术
  • 网络基础
  • 路由交换
  • 数据存储
  • ICT认证
  • 高级网络
  • 计算机网络
  • 网络工程
  • 信息技术
  • 包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旷氏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56496
商品编码:21671840032

具体描述

YL12302  9787115456496 9787115457530 9787115456502 9787115456526

**网络技术

本书是华为ICT学院路由与交换技术官方教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常见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第1章介绍了企业网的架构、设计与发展趋势。在后面各章中,会分别介绍各类网络冗余技术、访问控制列表的使用、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配置、各类广域网技术的原理与配置、DHCP的原理以及DHCP服务器和中继的配置、IPv6原理与IPv6路由、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无线技术的概述以及网络管理协议相关的知识。
除华为ICT学院的学生之外,本书同样适合正在备考HCNA认证或者正在参加HCNA技术培训的人士进行阅读和参考。其他有志从事ICT行业的初级人员和网络技术爱好者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加深对网络技术的理解。
第1章 企业网概述0
1.1 分层网络概述3
1.1.1 企业网与数字办公3
1.1.2 分层模型概述5
1.2 企业网体系结构9
1.2.1 接入层10
1.2.2 汇聚层12
1.2.3 核心层14
1.3 企业网发展趋势15
1.4 本章总结19
1.5 练习题19
第2章 网络可靠性22
2.1 BFD24
2.1.1 BFD概述25
2.1.2 BFD的工作机制25
2.1.3 BFD的报文格式27
2.2 1跳冗余协议30
2.2.1 VRRP概述31
2.2.2 VRRP工作原理33
2.2.3 VRRP的配置38
2.3 链路聚合49
2.3.1 链路聚合介绍49
2.3.2 链路聚合的模式51
2.3.3 链路聚合的配置54
2.4 本章总结63
2.5 练习题63
第3章 访问控制列表66
3.1 IP ACL概述69
3.2 IP ACL工作原理70
3.2.1 通配符掩码71
3.2.2 IP ACL中的匹配顺序76
3.2.3 入向IP ACL77
3.2.4 出向IP ACL79
3.3 基本IP ACL81
3.3.1 创建基本IP ACL82
3.3.2 应用基本IP ACL85
3.4 **IP ACL90
3.4.1 创建**IP ACL92
3.4.2 应用**IP ACL93
3.5 本章总结97
3.6 练习题97
第4章 网络地址转换100
4.1 NAT原理103
4.1.1 NAT的作用103
4.1.2 NAT的工作原理105
4.1.3 NAT的类型108
4.2 配置NAT111
4.2.1 配置基本NAT111
4.2.2 配置NAPT114
4.2.3 配置Easy IP119
4.2.4 配置NAT服务器124
4.3 本章总结130
4.4 练习题131
第5章 广域网134
5.1 广域网概述137
5.2 HDLC概述139
5.2.1 HDLC的封装与消息类型139
5.2.2 HDLC的配置演示141
5.3 PPP146
5.3.1 PPP原理147
5.3.2 PPP认证151
5.3.3 PPP的配置155
5.4 PPPoE概述160
5.4.1 PPPoE原理概述160
5.4.2 PPPoE的配置164
5.5 本章总结169
5.6 练习题169
第6章 DHCP协议172
6.1 DHCP原理175
6.1.1 DHCP概述175
6.1.2 DHCP的工作方式176
6.1.3 DHCP的封装格式186
*6.1.4 DHCP欺骗攻击概述188
6.2 DHCP配置190
6.2.1 DHCP服务器的配置190
6.2.2 DHCP中继的配置197
6.3 本章总结201
6.4 练习题202
第7章 IPv6基础204
7.1 IPv6协议207
7.1.1 IPv4的缺陷与IPv6的提出207
7.1.2 IPv6的数据包封装209
7.1.3 IPv6地址的表示方式212
7.2 IPv6地址分类214
7.2.1 IPv6单播地址214
7.2.2 IPv6任意播地址220
7.2.3 IPv6组播地址221
7.3 IPv6通信建立223
7.3.1 NDP协议概述224
7.3.2 地址解析227
7.3.3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230
7.4 本章总结232
7.5 练习题233
第8章 IPv6路由234
8.1 IPv6静态路由的配置237
8.1.1 IPv6静态路由的配置237
8.1.2 IPv6默认路由的配置247
8.1.3 IPv6汇总路由的配置250
8.2 RIPng的配置251
8.2.1 RIPng与RIPv2的比较252
8.2.2 RIPng的配置254
8.3 OSPFv3的配置258
8.3.1 OSPFv3与OSPFv2的比较258
8.3.2 OSPFv3的配置261
8.4 本章总结269
8.5 练习题269
第9章 网络安全技术272
9.1 AAA工作原理275
9.1.1 AAA简介276
9.1.2 RADIUS协议简介277
9.1.3 AAA的配置281
9.2 IPSec VPN、GRE原理和配置291
9.2.1 IPSec简介291
9.2.2 IKE介绍293
*9.2.3 DH算法数学背景概述299
9.2.4 IPSec的操作方式300
9.2.5 GRE概述308
9.2.6 IPSec VPN的配置312
9.3 如何利用网络安全技术保证网络安全性324
9.3.1 网络安全三要素324
9.3.2 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法326
9.4 本章总结330
9.5 练习题331
第10章 WLAN技术332
10.1 无线概念335
10.1.1 无线射频335
10.1.2 频段与信道337
10.1.3 标准化组织介绍339
10.2 WLAN运行340
10.2.1 802.11标准的帧结构340
10.2.2 无线局域网工作原理344
10.3 无线LAN的安全性353
10.3.1 无线LAN的隐患354
10.3.2 保护无线LAN通信355
10.4 无线LAN的配置359
10.5 本章总结367
10.6 练习题368
第11章 网络管理370
11.1 SNMP协议373
11.1.1 SNMP协议概述373
11.1.2 SNMP版本对比378
11.1.3 SNMP的配置381
11.2 NTP协议387
11.2.1 NTP协议的原理387
11.2.2 NTP协议的配置390
11.3 eSight的基础知识395
11.4 本章总结399
11.5 练习题400
术语表402

网络基础

本书是华为ICT学院路由与交换技术官方教材,旨在帮助零基础和初级阶段的学生理解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 
本书由浅入深地讲解网络技术,首先把网络的历史发展和网络给大众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作为全书的切入点;进而在后文中介绍了华为网络设备操作系统的一些简单使用方法,其中包括VRP系统的本地管理方法、VRP系统的基本命令和VRP系统的组合键与帮助功能;此后,本书按照OSI模型和TCP IP模型自底向上的顺序,逐层对网络通信中所涉及的重要标准、理论、协议等一一进行解读。 
除华为ICT学院的学生之外,本书同样适合正在备考HCNA认证或者正在参加HCNA技术培训的人士进行阅读和参考。其他有志从事ICT行业的初级人员和网络技术爱好者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加深对网络技术的理解。

路由与交换技术

本书是华为ICT学院路由与交换技术官方教材,旨在帮助初级阶段的学生进一步学习网络技术的常用协议和对应的配置方法。
本书的写作顺序为先交换后路由。本书首先对交换网络进行了概述,以便读者学习本书后文的内容。接下来,用两章介绍了VLAN和STP这两项交换网络中常用的技术。后面的6章内容均与路由技术有关,路由技术是互联网络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
除华为ICT学院的学生之外,本书同样适合正在备考HCNA认证或者正在参加HCNA技术培训的人士进行阅读和参考。其他有志从事ICT行业的初级人员和网络技术爱好者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加深对网络技术的理解。

数据存储技术

本书是华为ICT 学院数据存储技术官方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数据存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存
储系统的搭建和使用。
本书从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引出数字化信息管理与存储的概念,进而概述存储系统构成和存储基础技术,
再以磁盘阵列技术作为案例来阐述在同一存储设备上获得性能、容量、可用性三方面提升的设计思路;接下来
从存储接口、传输协议、关键技术和功能支持等方面来讨论几类存储系统,包括直接连接存储、存储区域网络、
网络附加存储、海量存储和灾备存储等。
本书不仅适用于华为ICT 学院的学生,同样适用于正在备考HCNA-Storage 认证,或者正在参加HCNAStorage
技术培训的学员进行阅读和参考。其他有志于从事ICT 行业的人员和数据存储技术爱好者也可以通过阅
读本书,加深自己对数据存储技术的理解。
构建数字世界的基石:精通网络、存储与ICT核心技术 在这个信息爆炸、万物互联的时代,网络技术、路由交换、数据存储以及ICT(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入理解,已成为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本书系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实用的学习平台,帮助您掌握构建和维护高效、稳定、安全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能力。从网络协议的细枝末节到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从企业级路由交换的配置优化到未来存储技术的趋势洞察,本书将带您逐一探索,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网络基础——通往数字世界的通用语言 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流动的血管。本书的开篇,将为您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我们将从最基本的网络概念入手,深入剖析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理解各层的功能、协议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您将学习到IP地址的分配与管理,包括IPv4和IPv6的差异、子网划分的原理与实践,这对于构建一个有序且高效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于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构建与管理。您将了解以太网的帧格式、CSMA/CD等访问控制机制,以及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如何通过MAC地址表实现高效的数据转发,并掌握VLAN(虚拟局域网)的配置,以隔离流量、增强网络安全和简化管理。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和DNS(域名系统)是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服务,本书将详细解析它们的配置和故障排除,确保设备能够自动获取IP地址并解析域名,实现无缝的网络连接。 此外,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也将贯穿其中。我们将探讨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网络边界的保护作用,了解NAT(网络地址转换)如何实现私有IP地址向公有IP地址的映射,以及IPsec等安全协议在保障数据传输安全方面的应用。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您将能够理解网络通信的本质,并为后续更高级的网络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路由与交换技术——构建高效、可扩展的网络骨架 如果说网络基础是数字世界的语言,那么路由与交换技术则是连接不同网络、构建庞大数字基础设施的骨架。本部分将带领您深入了解企业级网络的核心技术,使您能够设计、部署和管理复杂、高性能的网络环境。 我们首先会深入探讨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您将学习到二层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如何配置端口安全、STP(生成树协议)以避免网络环路,以及Port Trunking(链路聚合)技术如何提升带宽和可靠性。对于三层交换机,我们将探讨其路由功能,以及如何利用ACL(访问控制列表)对流量进行精细化控制和过滤,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路由技术是连接不同网络的关键。本书将详细介绍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与应用场景。对于动态路由,我们将重点讲解RIP(路由信息协议)、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和EIGRP(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等主流的路由协议。您将学习它们的路由算法、报文交互方式、收敛过程以及配置要点,理解它们如何在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中自动发现最优路径,并进行快速的路由更新。 此外,VPN(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实现远程访问和跨网络安全连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将介绍IPsec VPN和SSL VPN的原理、配置与应用,使您能够构建安全可靠的远程办公和分支机构互联解决方案。路由器的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以及网络设备的安全加固措施(如密码策略、SSH远程访问等)也将得到深入讲解,帮助您构建一个既高效又安全的网络体系。 第三部分:数据存储技术——支撑海量信息时代的数字粮仓 数据是数字时代的核心资产,而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技术则是承载和管理这些资产的基石。本部分将带您了解当前主流的数据存储技术,理解它们的设计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我们将从基础的存储介质和技术讲起,包括硬盘驱动器(HDD)和固态驱动器(SSD)的性能差异、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应用中的选择。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技术,理解RAID 0、RAID 1、RAID 5、RAID 6以及RAID 10等不同级别的工作原理、性能优势、冗余能力和适用场景,掌握如何通过RAID配置来提升数据的读写性能和可靠性。 随着数据量的激增,网络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成为企业级存储的主流解决方案。本书将详细解析NAS的架构,包括文件共享协议(如NFS、SMB/CIFS)的配置与优化,以及SAN的原理,介绍FC(光纤通道)和iSCSI等协议,理解它们如何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提供块级数据访问。您将学习到存储虚拟化技术,它能够将物理存储资源抽象化,提供更灵活、高效的管理和资源利用。 此外,备份与恢复策略是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的关键。我们将探讨不同的备份方式(如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备份介质的选择,以及数据恢复流程的规划与实施。对于云存储,我们将介绍其基本概念、优势以及常见的云存储服务模型,帮助您了解如何利用云端的力量来扩展存储能力和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 第四部分:ICT认证系列丛书——系统化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加速器 本书系作为ICT认证系列丛书的一部分,其编撰理念旨在帮助读者系统化地掌握ICT领域的关键技术,并为获取相关行业认证打下坚实基础。ICT(信息通信技术)是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涵盖了从硬件、软件到网络、安全、数据等多个维度。 本系列丛书的每一本书都紧密围绕ICT核心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网络基础、路由交换和数据存储的同时,您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着ICT领域所需的关键技能和知识储备。这些知识不仅是应对日常工作挑战的利器,更是您在求职、晋升或行业认证考试中脱颖而出的重要筹码。 本书系鼓励读者积极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模拟环境或实际项目中。通过动手配置、故障排除和系统设计,您将更深刻地理解技术的内在逻辑,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本系列丛书也注重前沿技术和行业趋势的介绍,帮助您保持知识的更新,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面向读者 本书系适合以下各类读者: IT新手与初学者: 希望系统学习网络、存储和ICT基础知识,为进入IT行业做好准备。 网络工程师与系统管理员: 寻求提升在路由交换、网络设计与管理方面的技能,为更高级的岗位做好准备。 数据中心技术人员: 需要深入了解存储技术、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优化数据存储架构。 即将参加ICT相关认证考试的考生: 作为权威的学习资料,帮助您全面复习,顺利通过考试。 对信息通信技术感兴趣的任何人士: 希望了解数字世界如何运转,以及支撑其运行的核心技术。 通过学习本书系,您将能够构建起一个坚实的技术知识体系,从容应对日益复杂的数字世界,为您的职业生涯注入新的活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关于网络技术的书籍,让我深切体会到“高级”二字的含义。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技术名词,而是真正地剖析了现代网络架构的精髓。对于路由与交换技术的阐述,尤其是BGP、OSPF等路由协议的详细解析,简直是打开了我之前完全陌生的领域。书中的内容,从二层交换到三层路由,再到更高级的MPLS、SDN等技术,都进行了一层层深入的讲解。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交换技术时,对VLAN、STP等概念的细致描绘,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同一物理网络可以划分出多个逻辑网络,以及如何防止网络环路。而对于路由部分,作者更是将不同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应用场景以及配置方法都进行了清晰的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网络设计和故障排查,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复杂但有序的网络“大脑”,看到了数据包是如何规划路径、如何穿越千山万水最终到达目的地的。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有启发性,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网络世界的新视角!我之前对网络技术一直是一知半解,只知道“连上网”是怎么回事,但背后的原理、那些错综复杂的连接和数据传输过程,对我来说就像是黑箱操作。读了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IP地址,为什么我们能顺畅地访问各种网站,甚至是如何在千里之外与人进行实时视频通话的。书里对于网络基础概念的讲解,比如OSI模型和TCP/IP协议栈,真的是深入浅出,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枯燥难懂。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要点。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图示和流程图,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而是立刻将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比如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网络设备以及它们的功能,这让我对家里的路由器、办公室的交换机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网络世界的探险家,这本书就是我手中的地图和指南针,让我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 confidently 地探索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

评分

这本书在网络技术这个广阔领域中,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和系统的基础。我之前在学习网络知识时,总是感觉零散,缺乏一个清晰的框架。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不足。它从最根本的网络通信原理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各个环节,让我对整个网络体系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书中对于TCP/IP协议栈的讲解,让我彻底理解了HTTP、FTP、DNS等日常应用背后的技术支撑。我尤其欣赏它在介绍网络传输介质时,对双绞线、光纤等不同介质的特性、传输速度和应用场景的详细对比,这让我对网络连接的物理基础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书中关于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的介绍,也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让我开始关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认证等问题。总体而言,这本书就像一位严谨的老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走进网络技术的殿堂,让我从一个懵懂的旁观者,逐渐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网络运行机制的“内行人”。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特别是关于网络设备和通信协议的讲解,让我对整个ICT(信息通信技术)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我之前只知道路由器和交换机是网络设备,但具体有什么区别,工作原理是什么,一直是个谜。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路由器是如何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的,而交换机又是如何在同一网络内部高效地连接设备的。书中对各种网络协议,比如HTTP、FTP、SMTP等,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剖析,让我理解了它们各自的功能以及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这些协议时,所使用的丰富图示和类比,让原本枯燥的技术术语变得生动易懂。此外,这本书还触及了一些更高级的网络概念,例如负载均衡、防火墙等,这些内容让我对构建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网络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运作机制的钥匙,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探索和理解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

评分

作为一名对数据存储技术充满好奇的读者,这本书的这部分内容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我之前只知道硬盘、U盘,但对于企业级的数据存储,比如SAN、NAS、云存储等,完全是“小白”一个。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我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的数据存储蓝图。从最基础的RAID技术,到更高级的分布式存储、对象存储,再到近几年非常热门的SDS(软件定义存储),书里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介绍。作者在解释这些概念时,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在介绍NAS时,就详细描述了NFS、CIFS等文件共享协议的工作原理;在讲解SAN时,则深入剖析了FC(光纤通道)和iSCSI等技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数据备份、容灾和高可用性方面的讨论,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重要数据不会轻易丢失,以及企业是如何保障业务连续性的。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各种存储技术的“是什么”,更让我理解了它们“为什么”这么设计,以及“如何”实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