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精要:毕达哥拉斯

大家精要:毕达哥拉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斯 著
图书标签:
  • 数学史
  • 毕达哥拉斯
  • 古希腊
  • 哲学
  • 数学
  • 传记
  • 思想史
  • 西方文化
  • 科学史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润轩泽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89713
商品编码:2202860763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大家精要:毕达哥拉斯

:20.00元

作者:李斯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61389713

字数:

页码:1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大家精要:毕达哥拉斯》介绍了毕达哥拉斯(约前570~前500),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早年游历埃及、巴比伦。后在希腊结社讲学,招收门徒,建立具有神秘色彩的,集宗教、哲学、政治等于一体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皆数”和灵魂转世说,在西方*早提出勾股定理,*早通过音乐和声论证天体音乐和宇宙和谐说。他集科学与信仰追求于一身,影响了柏拉图、奥古斯丁、笛卡儿、康德等在内的历代思想家。

目录


第1章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
半人半神、似有若无的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学派

第2章 游学时代
留长须的萨摩斯学者
埃及之旅
巴比伦之旅
立足克罗顿

第3章 我本来自天上神族:灵魂转世
神子埃塔利得斯
在“米诺之家”说法

第4章 万物皆数
寻访米利都
闭关冥思
修成正果

第5章 这是一个和谐的宇宙

比例
天体音乐

第6章 毕达哥拉斯的三大传人
希帕索斯:溺毙的毕达哥拉斯弟子
菲洛劳斯:调节有限无限矛盾的和谐
阿契塔:解倍立方问题的哲学王

第7章 毕达哥拉斯与古希腊哲学: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提诺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的嘲笑
普罗提诺的“神圣之光”

第8章 回到毕达哥拉斯:科学与信仰
从托勒密到爱因斯坦
毕达哥拉斯的启示
附录
年谱
关于毕达哥拉斯的资料来源纪年表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李斯,湖北云梦人。哲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导,武汉大学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基督教现代思想史和美国文学研究。著译《跨掉的一代》《野兽之美》《爱因斯坦的圣经》等,凡一百五十余种、三千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文摘


《大家精要: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
  在爱琴海的东南端,毗邻米利都、与小亚细亚隔海相望的地方,坐落着美丽富饶的萨摩斯海岛。无论远在公元前6世纪,还是在今天,但凡目睹过其旖旎风光的人,无不为这座海岛动人魂魄的自然美景而叹服。
  萨摩斯岛总共不到五百平方公里,是希腊第九大岛屿,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欧洲阳光充足的地方之一。这里盛产葡萄、橄榄和其他各色水果,蓝天白云之下,漫山遍野的葡萄园连通古今。宛若伊甸园的人间翻版。安纳托利亚海岸白浪滔天,诉说着岛上数千年来绵绵不绝的传奇故事和撼动世界的英雄及天才的丰功伟绩。海岛西端,克尔克托斯峰俯瞰着葡萄园及郁郁葱葱的林木,赫拉神庙巍峨庄严,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一直守护着这个曾经以航海贸易和爱奥尼亚文化中心而闻名西方世界的美丽岛屿。
  萨摩斯岛上早的居民种族不详。已知新石器时代早期,南端的蒂加尼附近已有居民,爱奥尼亚人于公元前11世纪到达该岛,至公元前7世纪时,这里已经成为希腊主要的商业中心之一,与昔兰尼、科林斯和哈尔基斯甚至埃及及黑海海岸国家皆有贸易往来。繁盛的时期,萨摩斯曾在埃及和西班牙等地建立有自己的殖民地。历史上,萨摩斯岛也先后为波斯、雅典、拜占庭、土耳其所统治。
  约公元前570年,毕达哥拉斯诞生在萨摩斯岛上。
  毕达哥拉斯“述而不作”,苏格拉底也是如此,但柏拉图和色诺芬尼却记录了苏格拉底的重要言行,正如孔子的弟子将孔圣人的行迹一一记录在案。毕达哥拉斯领导的那个宗教学派属于半秘密社团,成员不得随意公布社团研究成果,因此,现今已经没有任何关于他本人的确切资料留存下来,也没有同时代人对他的叙述或详尽可靠的历史资料存世。关于他的身世及思想的文字资料,离他生活的年代近的也隔了近两百年,可以说,他是一位似有若无、介于传奇和历史之间的人物。在西方,从公元前1世纪开始,一种从非历史角度大量描述毕达哥拉斯及其门徒的伪托写作风尚流行起来,毕达哥拉斯很快成为半人半神的传奇人物,经过一番神化以后,希腊哲学传统中的一切,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成熟思想的大部分,全都归入毕达哥拉斯的启迪之功。真实的、有历史资料佐证的毕达哥拉斯何所思、何所为,便成为所谓的毕达哥拉斯问题。
  关于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主要资料来源,或者是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史料,或者是亚里士多德本人及其弟子的著述,有三个主要的,为杨布利柯(Iamhlichus)、波尔菲里(Porphyry)和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enius)分别所撰之生平故事或传记。可惜,这些人所借重的并非一手资料,而是根据前人的传言或柏拉图等哲学家的转述,这些传言有不实成分,而转述也带有转述者自己的目的,因而存在以偏概全,甚至有意扭曲的可能,正所谓“曾见郭象注庄子,却是庄子注郭象”。可以想见,为恢复真实的毕达哥拉斯面貌,去除蒙蔽在他和他所创立的那个学派头上的云翳,较为可靠的办法是寻找尽量早期的历史证据,避开后世有意美化或扭曲夸张之举。
  当今之世,毕达哥拉斯是以一位数学大师和宇宙学家为世人所知的,主要的原因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而这个定理是全世界所有学校讲述数学时必定会提到的。然而,早期证据显示,在他生活的公元前6世纪,以及在一百五十年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毕达哥拉斯出名却是因以下四点:一,一位研究人死之后灵魂去向问题的专家,因为他认为,灵魂不死,且会经历多次转世;二,宗教礼仪方面的专家;三,一位行神迹者,他有一条金腿,且可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地方(分身术);四,一种严谨生活之道的创立者,强调禁食、宗教仪式及严格自律。
  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及科学家们建立起一个理性宇宙观,毕达哥拉斯是否为其中一员尚存争论,但是,有理由相信,毕达哥拉斯基于道德原则和数学关系而提出过一套和谐宇宙观,行星在这个宇宙里起着代理神圣正义的作用,人死之后可奔赴太阳及月亮。天行有常,符合严格的数学比例,就像乐器发出和音的音程,也就像几大行星在天上发出的“天体之乐”。西方后世的哲学家及科学家,尤其是在天体观测及宇宙发生学上的建树,无不与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成员的努力相关。事实上,罗素等现代哲学史家都认为,包括哲学、科学与宗教在内的西方智慧的源泉,无不打上了毕达哥拉斯的烙印。有一种理论认为,一直到爱因斯坦的很多科学家,皆可称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我们稍后会看到这个过程及其说明。
  ……

序言



群星璀璨的智慧之旅: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奠基石 一窥古希腊文明的思维脉络,追溯西方理性精神的源头。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位特定的哲人或某一套明确的学说,而是旨在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宏大而精微的古希腊思想全景图。它深入探究了自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家们对“本原”($ ext{arche}$)的追问,如何逐步演化为柏拉图主义的理念世界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严谨体系,最终如何渗透并塑造了后世西方文明的哲学、科学、政治乃至艺术的底层结构。 第一部分:从自然万物到宇宙秩序的初步探寻(米利都与早期泰勒斯主义) 古希腊的智慧并非凭空出现,它肇始于爱琴海沿岸,那群对周遭世界充满好奇的观察者。本部分将细致剖析米利都学派的核心关切:如何用理性取代神话来解释世界的起源与构成。 我们首先考察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这位被誉为“七贤人”之首的先驱者。他的“水是万物之本原”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伟大的哲学突破——尝试寻找一个统一的、可被理解的物质实体作为宇宙的基石。这不是一个化学结论,而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宣言。 随后,我们将对比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提出的“无定形者”($ ext{apeiron}$)概念。这一概念的革命性在于,它超越了任何已知的具体元素,预示了抽象思维的巨大潜力。无定形者作为无限、永恒、不受限制的存在,为后世对“无限”与“潜能”的探讨埋下了伏笔。 接着,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的“气”($ ext{air}$)作为本原,则将形而上学的思考拉回到了可感知的物理过程——凝结与稀薄——展示了早期思想家如何努力构建一个可观察的、可逆转的生成模型。 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理解:早期的希腊思想家们如何在有限的知识框架内,进行着第一次伟大的认知飞跃——将世界视为一个有秩序的、可被把握的整体,而非一连串随机的神祗意志的体现。 第二部分:多元对立与不变的真理(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的辩证对立) 随着知识的积累,对“本原”的理解变得更加复杂。本部分聚焦于两位看似极端对立的思想巨匠,他们共同揭示了“变动”与“永恒”之间的深刻张力。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 of Ephesus),“黑暗的智者”,他通过著名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来阐明“变动”($ ext{flux}$)的绝对性。火作为其选择的本原,象征着永恒的生成与毁灭。更关键的是,他提出了“逻各斯”($ ext{Logos}$)的概念——一种普遍的、内在的、支配万物变化的秩序法则。我们需深入探讨“逻各斯”如何成为后世理性主义和神学思想中“道”或“真理”的雏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 of Elea)及其学派的同一性主张。巴门尼德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论证了“存在”是唯一的、不可分割的、永恒不变的。他的著名命题“是即在,非即不在”彻底否定了感官所指示的“变动”的真实性。他将哲学带入了一个纯粹的、基于思辨的领域,强调了逻辑一致性高于感官经验的地位。 本部分将详细对比这两种对立的世界观——运动的宇宙观与静止的实在论——它们共同构成了希腊形而上学辩论的核心议题,并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原子论者和柏拉图的“实在界”理论。 第三部分:知识的获取与人类中心的转向(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伦理革命) 在自然哲学趋于僵局之际,思想的焦点不可避免地转向了人类自身。智者学派(Sophists)的崛起标志着希腊哲学的一大转折——从宇宙论转向了人类学、伦理学和修辞学。 智者学派,如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代表了一种相对主义的立场。他们教授如何在城邦的公共生活中取得成功,强调实践的知识和说服的艺术。我们探讨这种相对主义对城邦民主($ ext{Demokratia}$)的积极影响(鼓励辩论)和潜在的消极后果(价值的动摇)。 紧随其后的是苏格拉底(Socrates),他彻底将哲学带回了雅典的市集。苏格拉底的贡献不在于建立了一套体系,而在于他开创了一种方法论——诘问法($ ext{Elenchus}$)。本书将详细解析他如何通过不断提问来揭示人们知识的虚假性,并确立了“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一西方伦理学的基石。他的核心追求——对美德即知识($ ext{Virtue is Knowledge}$)的坚持,为柏拉图的道德哲学奠定了起点。 第四部分:宏大体系的构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知识殿堂 本部分的重头戏是探究希腊哲学最集大成的两位巨人,他们分别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试图为人类的知识和生活构建一个无懈可击的体系。 柏拉图(Plato):他通过对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拓展,提出了“理念论”(Theory of Forms)。我们将细致分析“洞穴寓言”的哲学意涵,理解感官世界与理念世界的二元对立。理念(如美、正义、善)是真实、永恒的范本,而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仅仅是它们的影子。此外,我们还将考察他在《理想国》中对“哲人王”的设想,以及他建立在理性与等级制度基础上的政治哲学。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他却“热爱真理,更爱柏拉图”,最终开辟了一条回归经验的道路。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在于他的综合性与系统性。本书将聚焦于: 1. 逻辑学: 探究他奠定的三段论(Syllogism)基础,即理性推理的规范。 2. 形而上学: 解释“实体”($ ext{Ousia}$)、“潜能与实现”($ ext{Potency and Act}$)以及“四因说”($ ext{Four Causes}$)如何解释事物的变化与本质。 3. 伦理学: 剖析其“中道”($ ext{Golden Mean}$)的实践伦理,以及对幸福($ ext{Eudaimonia}$)作为人类终极目的的界定。 结语:不朽的回响 最后,本书将概述希腊哲学如何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催生了希腊化时期的三大主要学派:斯多葛学派(Stoicism)、伊壁鸠鲁学派(Epicureanism)和怀疑主义(Skepticism)。这些学派将哲学的关注点从宏大的宇宙秩序转向了个体如何在动荡的世界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通过对以上脉络的系统梳理,读者将能体会到古希腊人是如何凭借纯粹的理性,在短短数百年间,为人类留下了影响至今的知识遗产。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智慧对话,是对人类理性能力的最高赞颂。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家精要:毕达哥拉斯》这本书,在我看来,简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希腊智慧殿堂的奇妙大门。我一直以为毕达哥拉斯仅仅是个在几何学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数学家,但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对他的认知是何其肤浅。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学般的严谨,但又带着诗意的笔触,将毕达哥拉斯和他那神秘莫测的学派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眼前。书中对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剖析,不仅仅停留在其数学成就上,更深入地探讨了其哲学、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层面。尤其是关于“万物皆数”的哲学理念,作者通过层层剥茧,让我看到了数字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以及古人如何试图通过数字来理解和解释整个宇宙的秩序与和谐。阅读过程中,我时常被作者的洞见所折服,他能够将那些看似分散的史料和思想碎片,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引人入胜的叙事。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疲惫,反而会让人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评分

这是一本令人惊喜的读物,远超我最初的预期。我一直以为《大家精要:毕达哥拉斯》只是关于某个数学定理的科普读物,但实际上,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在古希腊文明中扮演的更为丰富和深刻的角色。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并没有使用枯燥的学术语言,而是用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笔触,将抽象的数学和哲学概念,融入到生动的历史故事和思想脉络之中。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兴盛与衰落,感受到了他们对数的敬畏,以及对宇宙和谐的执着追求。书中对于“数”作为宇宙本质的论述,让我对数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宇宙秩序的根源。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探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伦理观和生活方式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人文关怀,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的古希腊思想家群体。这本书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思考世界、思考生命本质的兴趣。

评分

当我翻开《大家精要:毕达哥拉斯》这本书时,内心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毕竟“毕达哥拉斯”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只留下了一些零碎的数学概念,如勾股定理。然而,这本书带来的惊喜却远超我的想象。作者用一种极其流畅、富有感染力的笔触,为我徐徐展开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知识画卷。他不仅仅是讲述了一个数学家的生平,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挖掘了毕达哥拉斯思想的哲学内核,以及这个学派在古希腊社会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书中的论证严谨而富有逻辑,但又绝不显得枯燥乏味。作者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例证和形象的比喻,将那些听起来有些“高冷”的哲学和数学思想,变得亲切易懂。例如,他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灵魂轮回”和“宇宙和谐”理念的阐释,就让我看到了数与人生、数与宇宙之间那令人着迷的联系。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数学并非仅仅是冰冷的符号和运算,它还可以是通往智慧、连接万物的神秘钥匙。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社会影响力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宏大视角,将他们的思想如何渗透到政治、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评分

这本《大家精要:毕达哥拉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虽然我并非数学科班出身,但书中对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介绍,却以一种极为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作者并非堆砌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巧妙地将历史的脉络、哲学的思辨与数学的精妙融为一体。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古希腊的学院,与那些充满智慧的先贤们一同探索数的奥秘,感受他们对宇宙和谐的追求。书中的叙述生动形象,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比如对“数即万物”思想的阐述,就并非简单地罗列,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小故事和类比,让我体会到数字在古人眼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意义。即使是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数学概念,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也能窥其一斑,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逻辑之美。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并未止步于对毕达哥拉斯思想的简单介绍,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哲学背景下进行审视,探讨了其思想的演变、影响以及局限性,这使得我对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古希腊文明、哲学以及数学的起源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

我向来对历史人物的传记不太感冒,觉得大多是流水账式的叙述,缺乏思想的深度。然而,《大家精要:毕达哥拉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没有把我当成一个被动的听众,而是作为一个平等的探讨者,引导我一步步深入毕达哥拉斯的世界。我并没有抱着要精通数学的心态去阅读,但书中对数学概念的引入,却非常巧妙,往往能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引出其背后的哲学思想。作者的叙述方式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营造一种探寻的氛围,让我仿佛亲身参与到对毕达哥拉斯思想的挖掘过程中。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神秘主义倾向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审慎和客观,既不盲目赞扬,也不刻意贬低,而是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复杂、也更加迷人的毕达哥拉斯,一个不仅仅是数学家,更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宗教改革者和生活哲学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