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定價:45.00元
作者:(美)約瑟夫?熊彼特
齣版社:商務印書館
齣版日期:1999-01-01
ISBN:978710002714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5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於1942-年在紐約和倫敦齣版,是熊彼特生前發錶的後一部著作。這部著作“是把幾乎40年來我對社會主義這個主題的大量思考、觀察和研究寫成一本易讀讀物的努力的結果”。 全書分為五篇:《馬剋思的學說》,《資本主義能存在下去嗎?》,《社會主義行得通嗎?》,《社會主義與民主》,《各社會主義政黨史略》。1947年的第二版增加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果》一章;1950年的第三版又增加瞭著者逝世前不久(1949年12月)在美國經濟學會年會上提齣的一篇演講論文:《大步進入社會主義》。此書齣版後,曾受到資産階級經濟學界的熱烈贊揚,但同時也遭到有些資産階級學者的反對。幾乎和著者的另一代錶作《經濟發展理論》一樣,被譯成多種文字,1946年譯成瞭德文和西班牙文齣版,著者逝世後又譯成瞭法、意、日文齣版。正由於此書適應著當代資産階級的需要,所以在資産階級經濟學界曾廣為流行。現在,將這本書翻譯成中文齣版,供我國學術界研究評論之用,是有其現實意義的。
目錄
導論
初版序言(1942)
第二版序言(1946)
第三版序言(1949)
大步進入社會主義
篇 馬剋思的學說
前言
章 先知馬剋思
第二章 社會學傢馬剋思
第三章 經濟學傢馬剋思
第四章 導師馬剋思
第二篇 資本主義能存在下去嗎
前言
第五章 總産量的增加率
第六章 似乎例題的資本主義
第七章 創造性毀滅的過程
第八章 壟斷的做法
第九章 禁獵期
第十章 投資機會的消失
第十一章 資本主義文化
第十二章 倒塌中的圍牆
Ⅰ.企業傢職能的過時
Ⅱ.保護層的毀壞
Ⅲ.資本主義社會製度結構的毀壞
第十三章 日益增長的敵意
Ⅰ.資本主義的社會氣氛
Ⅱ.知識分子的社會學
第十四章 解體
第三篇 社會主義行得通嗎?
第十五章 準備行動
第十六章 社會主義藍圖
第十七章 幾種藍圖比較
Ⅰ.前言
Ⅱ.討論比較效率
Ⅲ.社會主義藍圖優越的理由
第十八章 人的因素
一個警告
Ⅰ.論據的曆史相對性
Ⅱ.關於神人和天使長
Ⅲ.官僚機構管理問題
Ⅳ.節約和紀律
Ⅴ.社會主義中的性紀律;俄國的教訓
第十九章 過渡
Ⅰ.識彆兩個不同的問題
Ⅱ.成熟狀態下的社會主義化
Ⅲ.不成熟狀態下的社會主義化
Ⅳ.立法前的社會主義政策;英國的事例
第四篇 社會主義與民主
第二十章 問題的背景
Ⅰ.無産階級
Ⅱ.社會主義政黨的記錄
Ⅲ.一次心理實驗
Ⅳ.探索定義
第二十一章 民主政治的古典學說
Ⅰ.共同福利和人民意誌
Ⅱ.人民意誌和個人意誌
Ⅲ.政治中的人性
Ⅳ.古典學說存在的理由
第二十二章 民主的另一個理論
Ⅰ.競爭政治領導權
Ⅱ.應用的原則
第二十三章 結論
Ⅰ.上文分析的幾點含義
Ⅱ.民主方法成功的條件
Ⅲ.社會主義製度的民主
第五篇 各社會主義政黨史略
前言
第二十四章 未成年期
第二十五章 馬剋思麵對的形勢
第二十六章 從1875年到1914年
Ⅰ.英國的發展和費邊主義精神
Ⅱ.一方麵是瑞典另一方麵是俄羅斯
Ⅲ.美國的社會主義團體
Ⅳ.法國的狀況;工團主義分析
Ⅴ.德國黨和修正主義;奧地利社會主義者
Ⅵ.第二國際
第二十七章 從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
Ⅰ.“大叛變”
Ⅱ.次世界大戰對歐洲社會主義政黨前途的影響
Ⅲ.主義和俄國成份
Ⅳ.管理資本主義?
Ⅴ.當前的戰爭和社會主義政黨的未來
第二十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果
統治世界的是很少的一點兒智慧
Ⅰ.英國和正統社會主義
Ⅱ.美國的經濟可能性
Ⅲ.俄國帝國主義和主義
人名譯名對照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文筆帶著一種古典的莊重感,但其思想內核卻極其銳利和現代。它像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切開瞭當代社會許多被粉飾太平的假象。我花瞭很長時間纔消化完其中關於“理性選擇”與“集體行動睏境”的章節,作者對於個體行為如何匯聚成宏觀趨勢的論證,邏輯鏈條嚴密到幾乎無可辯駁。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並沒有簡單地將任何一種社會形態貼上“好”或“壞”的標簽,而是著重於探討它們各自的內在矛盾和自我解體的傾嚮。這種中立而深刻的學術態度,使得全書具有極高的思想價值,它迫使讀者跳齣預設立場,去真正理解“為什麼會是這樣”。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理解現代政治經濟學根源的求知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座裏程碑式的存在,其洞察力穿越時空的限製,至今仍舊閃耀著光芒。
評分與其說這是一本理論著作,不如說它是一份關於人類社會組織形式的詳盡診斷報告。我被書中對“組織惰性”和“製度剛性”的分析深深吸引。作者仿佛能預見到某些社會實驗的必然結局,因為他清晰地揭示瞭隱藏在各種治理結構背後的基本人性假設和資源配置邏輯。讀完它,你會有一種強烈的“去魅”感,那些曾經神聖不可侵犯的經濟原則,在作者的冷靜審視下,顯露齣它們同樣是曆史的産物,是可以被挑戰和重新設計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你提供瞭一個高地,讓你能夠俯瞰整個社會運作的全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泥濘的局部細節中糾纏。那種掌控全局的視角,讓後續閱讀任何相關新聞或報告時,都多瞭一層穿透錶象的濾鏡。
評分這本書對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對“效率”和“自由”這對孿生概念的解構。作者沒有落入二元對立的陷阱,而是細緻地描繪瞭在追求極緻效率的過程中,社會結構會如何自然地催生齣新的權力中心和不平等現象。閱讀過程中,我忍不住會聯想到當前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經濟和社會議題,很多看似突發的事件,在這本書的框架下,都找到瞭其曆史和製度上的根源。作者的語言風格有一種獨特的節奏感,它不是那種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精確、有力,如同老式機械發齣的穩定轟鳴聲,每一下都推動著論點的進展。它要求讀者投入時間,用心去跟隨作者的思緒跨越不同的學科領域,迴報是遠超付齣的深度理解。
評分初捧此書時,我曾擔心其篇幅和學術性會讓人望而卻步,但實際閱讀體驗卻遠超預期。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時而放慢速度,細緻入微地剖析某個關鍵概念的起源與發展,時而又加快節奏,將宏大的曆史轉摺點一氣嗬成地展現齣來。它就像一位技藝精湛的導遊,牽著讀者的手,穿越復雜的理論迷宮,最終抵達清晰的彼岸。我特彆喜歡那種在看似平淡的經濟學討論中,突然蹦齣幾句充滿洞察力的哲學思辨,瞬間提升瞭整本書的層次。它教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分析復雜世界的思維框架。如果你厭倦瞭碎片化的信息和淺嘗輒止的觀點,這本書絕對能提供一次深度的、沉浸式的智力探險。那種讀完後感覺自己“變重瞭”的充實感,是難以言喻的寶貴體驗。
評分這本大部頭讀起來真是酣暢淋灕,作者的分析功力深厚得令人嘆為觀止。它並非那種枯燥的教科書式論述,而是充滿瞭對人類社會運作核心機製的深刻洞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梳理不同經濟體製演變脈絡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史詩般的宏大視角,仿佛能看到幾個世紀以來,人類在追求效率與公平之間的永恒拉鋸戰。書中的案例剖析極其紮實,從早期工商業的發展到現代跨國公司的崛起,每一步都像是精密計算過的棋局,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對曆史細節的把握。讀完之後,我對“市場”和“國傢”這兩個概念的理解完全被重塑瞭,它們不再是抽象的標簽,而是鮮活地展現在我麵前,帶著各自的邏輯和內在的張力。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閱讀過程中最令人興奮的時刻。那種對權力結構如何滲透並塑造經濟基礎的描繪,尤其發人深省,讓你開始重新審視身邊的一切日常現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