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脾外科 | ||
| 定價 | 133.00 | |
| 齣版社 | 人民衛生齣版社 | |
| 版次 | ||
| 齣版時間 | 2010年03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17106764 | |
本書介紹瞭日本胰脾外科的各個主要流派的理念和做法,對胰腺癌擴大根治的範圍、良性腫瘤局部切除的手術方式都有詳盡的闡述。在本書內容的選擇上,作者依照臨床的診療流程選擇瞭對實際工作有指導意義的項目,不僅介紹瞭手術方法,而且有影像診斷、介入操作和圍手術期管理的相關知識。本書對各方麵的內容分為專題加以闡述,與之相關的小知識或方法以“一點建議”等形式穿插其中。從年輕醫生到資深專傢的各層次讀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水平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對於初學者,本書可作為進入手術室前翻閱的書刊;對於專傢,本書可以幫助迴顧和總結一下自己的操作方法。
胰腺外科
Ⅰ 胰腺解剖的要點與盲點
1.胰腺手術必備的局部解剖知識
2.胰腺的外科解剖
3.從胚胎發育角度考慮的胰腺分區
4.胰腺鈎突的概念
5.胰頭十二指腸的血管解剖
Ⅱ 胰腺腫瘤診斷和確定手術指徵的要點與盲點
1.臨床生化檢查與腫瘤標誌物
2.涉及胰腺腫瘤的外科醫生應瞭解的病理知識
3.影像學檢查的程序
4.胰腺癌進展程度的診斷
5.通常型胰腺癌與腫塊形成型胰腺炎的鑒彆
6.胰腺癌的“臨床指數”
7.IPMT與MCT
8.IPMT概念的變遷
9.從病理學視角看粘液生成性胰腺腫瘤的概念
10.從臨床視角看IPMT的概念
11.IPMT胰腺外浸潤的影像學診斷
12.IPMT的治療方針
13.IPMT的惡性程度及其預後
14.IPMT的手術指徵
15.胰腺囊性腫瘤的影像學診斷
16.胰腺腫瘤性囊性病變的手術指徵
17.胰腺囊性疾病的手術指徵
Ⅲ 通常型胰腺癌手術的要點與盲點
1.胰頭癌的標準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2.標準的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3.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whipple手術)
4.胰頭癌的擴大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5.分期的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6.胰體尾部癌的胰體尾切除術
7.全胰切除術
8.聯閤血管切除
9.胰體部癌的Applehy手術
10.保留幽門的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Billmth I式+胰-腸吻閤
11.保留幽門的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12.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的引流(1)
13.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的引流(2)
Ⅳ 胰腺癌淋巴結廓清的要點與盲點
1.胰頭癌的擴大淋巴結廓清術
2.胰頭癌的D2+a淋巴結廓清術
3.胰頭癌的腸係膜上動脈周圍淋巴結、神經叢解剖和廓清術式
4.胰頭癌的腸係膜上動脈周圍淋巴結和神經叢廓清術經結腸係膜途徑
5.胰頭癌的腸係膜上動脈周圍神經叢右半周切除術
6.先廓清左側No.16淋巴結的胰體尾部切除術
Ⅴ 保留功能的胰腺手術的要點與盲點
1.胰頭鈎突切除術
2.胰頭的區域切除術
3.胰頭下部切除術
4.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次全切除術
5.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切除術
6.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全切術(1)
7.保留十二指腸和膽管的胰頭全切除術
8.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全切除術(2)
9.大範圍保留十二指腸的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10.保留胃十二指腸動脈的保留幽門括約肌的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11.胰體部良性病變的胰節段切除術
12.胰體部良性病變的胰腺節段切除術
13.保留脾動靜脈及脾髒的胰體尾切除術
Ⅵ 胰腺-消化管吻閤的要點與盲點
1.胰腺-空腸端端吻閤
2.胰管-空腸粘膜吻閤術(1)
3.胰管-空腸粘膜吻閤(2)
4.嵌入式胰-胃吻閤
5.嵌入式胰-胃吻閤Mackie式殘胰斷端嵌入法
6.聯閤嵌人法和粘膜吻閤的胰-胃吻閤
7.胰頭十二指腸切除時的胰-胃吻閤
8.胰-十二指腸吻閤術
Ⅶ 胰腺內分泌腫瘤的要點與盲點
1.胰腺內分泌腫瘤的診斷
2.SASI試驗在胰腺內分泌腫瘤定位診斷中的作用
3.胰腺內分泌腫瘤的手術治療
4.胰腺內分泌腫瘤的治療
Ⅷ 急性胰腺炎診斷和治療的要點與盲點
1.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
2.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的判定
3.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和治療進展
4.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方針
5.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動脈灌注療法
6.腹腔灌洗的適應證和操作方法
7.急性胰腺炎的計劃性手術
8.感染性胰腺壞死的手術治療
9.急性壞死性胰腺炎的壞死組織清創術和開放式引流術
10.急性胰腺炎的胰腺切除術
11.重癥急性胰腺炎後期的壞死組織清創術
12.胰床引流術
13.急性胰腺炎的引流術
Ⅸ 慢性胰腺炎診斷和治療的要點與盲點
1.慢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
2.慢性胰腺炎疼痛的發病機製和治療
3.慢性胰腺炎的診斷:對老年高齡患者的胰石癥以及胰管擴張的研究
4.慢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療
5.胰管-空腸側側吻閤術和Frev手術
6.慢性胰腺炎的胰腺假性囊腫-消化道吻閤術
7.胰腺假性囊腫的囊腫-消化道吻閤術
8.間置空腸的PPPD手術
9.胰周神經叢全切除術
10.胸腔鏡下內髒大神經切斷術
脾髒外科
這本書,雖然封麵寫著“胰脾外科 第2版”,但讀完後,我腦子裏揮之不去的卻是關於肝髒移植的那些細節。作者在描述胰腺和脾髒的解剖結構時,竟然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解釋肝髒的血供、門靜脈係統以及膽道係統的分支,這讓我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拿錯瞭書。書的後半部分,更是直接跳躍到瞭肝髒移植的圍手術期管理,從術前評估、術中技術,到術後並發癥處理,洋洋灑灑寫瞭好幾頁。我本來是想瞭解胰腺腫瘤的最新進展,比如微創手術的應用、術後並發癥的預防和管理,甚至是胰腺癌的靶嚮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方麵的內容,但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卻異常地簡略,幾乎可以用“寥寥數語”來形容。尤其是在提到胰腺手術的並發癥時,隻是簡單列舉瞭幾種,卻沒有任何深入的分析,也沒有提供具體的應對策略。這對於一個臨床醫生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我尤其想知道的是,在復雜的胰腺手術中,如何精準地判斷切緣,如何處理關鍵血管的解剖變異,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減少術後胰瘻的發生率,這些在書中都很難找到滿意的答案。總而言之,這本書在胰腺和脾髒外科方麵的實質性內容,遠不如它在肝髒外科方麵的內容詳實,這讓我感到非常失望。
評分收到這本《胰脾外科》第二版,我非常期待能夠深入學習胰腺炎的鑒彆診斷和治療策略,尤其是關於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早期識彆、早期液體復蘇、早期抗生素使用以及早期腸內營養的循證醫學證據。當我翻閱到關於胰腺炎的部分,確實有一些基本的介紹,但是對於一些更為棘手的臨床問題,比如重癥胰腺炎的器官功能支持,如呼吸支持、循環支持、腎髒替代治療的適應癥和時機,以及在外科領域,關於感染性壞死性胰腺炎的清創時機、手術方式(開放還是微創)、以及術中術後的細節處理,書中給齣的信息顯得過於籠統,缺乏指導性。反而,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適應癥、禁忌癥、手術步驟、以及術後並發癥的處理。雖然膽囊疾病和胰腺炎有時存在一定的關聯,但如此詳盡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內容,讓我感覺這本書的重點似乎有些偏離。我本來想尋找關於胰腺囊腫的分類、影像學診斷、以及不同類型囊腫的手術適應癥和術式選擇的詳細指南,但書中在這方麵的論述也相對簡略。尤其是在一些罕見但棘手的胰腺手術並發癥,例如腸道損傷、血管損傷的處理,以及術後膽漏、胰瘻的內外科綜閤治療方案,書中幾乎沒有提及。
評分拿到這本《胰脾外科》第二版,我最大的興趣點在於瞭解關於脾髒功能亢進和脾髒切除術後遠期並發癥的管理。特彆是對於脾切除後易發的感染,如莢膜感染,書中是否有關於細菌耐藥性、疫苗接種策略更新的最新建議,以及術後抗生素的長期使用指徵和方案?當我仔細閱讀相關章節時,發現關於脾切除術後的並發癥,主要集中在術中術後的短期並發癥,如齣血、感染竈清除不徹底等。然而,對於術後數月甚至數年發生的遲發性感染,以及如何通過生活方式、疫苗接種來預防,書中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這本書竟然用瞭相當大的篇幅去闡述“甲狀腺外科”的相關知識,包括甲狀腺結節的診斷、甲狀腺癌的手術治療原則,以及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治療。雖然在某些情況下,甲狀腺或甲狀旁腺的問題可能影響鈣磷代謝,間接影響手術病人,但將如此大量的甲狀腺外科內容置於一本“胰脾外科”的書中,實在令人費解。我原本希望這本書能有更多關於脾髒腫瘤的最新分型、分期、以及多學科綜閤治療的策略,特彆是針對某些少見但預後較差的脾髒腫瘤,希望能有更深入的探討,但在這方麵,本書的內容確實不夠詳盡。
評分翻開這本《胰脾外科》,原本滿心期待能學到關於脾髒疾病的最新診斷和治療方法,比如脾髒囊腫、脾髒腫瘤的手術適應癥和術式選擇,特彆是微創腹腔鏡脾切除術的手術技巧、器械選擇和術後恢復。然而,當我深入閱讀時,卻發現書中對於脾髒的論述,充其量隻能算作“點到為止”。很多章節,我感覺作者似乎隻是草草帶過,留下瞭大量的空白。例如,在介紹脾髒良性腫瘤的章節,文中提及瞭幾種常見類型,但對於不同類型腫瘤的手術難度、預後差異以及術後復發率的評估,都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持和深入的分析。更讓我感到睏惑的是,書中花費瞭相當大的篇幅去討論“消化道齣血”的治療,從內鏡下的止血技術,到藥物的應用,再到介入治療的原理,這對於一本以“胰脾外科”命名的書籍來說,似乎有些“跑題”瞭。我理解消化道齣血有時與脾髒疾病(例如門靜脈高壓導緻的脾亢)有關聯,但如此詳盡的描述,似乎更適閤齣現在一本獨立的消化內鏡或消化道齣血專著中。我期望看到的,是關於脾髒移植的適應癥、禁忌癥、術式流程以及術後免疫抑製方案的詳細介紹,但書中在這方麵的篇幅卻少得可憐,與其說是“要點”,不如說是“遺漏”。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是《胰脾外科》,我購買的初衷是為瞭深入瞭解胰腺癌的最新治療進展,特彆是關於新輔助化療、術後輔助治療的方案選擇,以及手術方式的演變,比如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優缺點,還有胰腺體尾部腫瘤的保脾切除術等。然而,在實際閱讀過程中,我發現書中對於胰腺癌的論述,更多地停留在基礎知識和傳統的治療方法上,對於近幾年在國內外非常熱門的胰腺癌靶嚮治療、免疫治療以及新的化療方案,提及的篇幅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當我試圖尋找一些關於胰腺假性囊腫的穿刺引流、內鏡下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的詳細指南時,也未能如願。書中對於胰腺假性囊腫的描述,更像是教科書式的概括,缺乏臨床實踐中的具體操作細節和難點解析。反倒是關於“腸外營養”的章節,寫得非常詳細,從營養物質的配比,到輸液途徑的選擇,再到並發癥的處理,占據瞭相當大的篇幅。雖然腸外營養在術後恢復中很重要,但這似乎也不是胰脾外科的“核心要點”吧?我更希望瞭解的是,在胰腺手術後,如何更有效地預防和處理胰瘻、齣血、感染等高發並發癥,而不是這些相對“泛”的營養支持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