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舰船2017年增刊 人民海军舰艇全谱1949-2017年

现代舰船2017年增刊 人民海军舰艇全谱1949-2017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海军
  • 舰艇
  • 军事
  • 中国
  • 现代舰船
  • 人民海军
  • 舰艇全谱
  • 历史
  • 图鉴
  • 武器装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至诚经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现代舰船杂志社
ISBN:TU17122005398
商品编码:22691534071
开本:大16开
页数:580

具体描述






1.采用电脑美术立体制图+标准两视图+珍贵照片展示,收藏价值极大

增刊除对所有人民海军舰艇进行介绍,还首次完整梳理了主要舰艇发展谱系图,装备更新换代、先进落后,一图可知。每型舰艇,本增刊均采用专业绘图员制作的电脑美术立体制图+标准两视图+珍贵照片展示,精美程度足以让您爱不释手!

 

 

2.准确的内部剖视图

海军装备的航空母舰、核潜艇等重要舰艇,增刊为期特别制作内部剖视图,亦由专业绘图员制作,为国内公开出版物中准确的内部剖视图,尤其不可错过!

 

 

3.印制精良,物有所值

增刊采用210毫米X285毫米横开,全书580页,拉线的立体电脑制图为折页。


《人民海军舰艇史话:风帆启航,巨浪滔天》 序章:人民海军的诞生与早年探索 1949年4月23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渤海湾的浪涛中宣告了她的诞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这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孕育而生的海上力量,从最初的几艘缴获舰艇、几十名水兵,开始了她波澜壮阔的征程。本书将追溯人民海军的源头,描绘她在白色恐怖下秘密组织、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崭露头角的英勇事迹。我们将深入探讨早期海军建设面临的重重困难:装备的匮乏、技术的落后、人才的稀缺,以及如何在国际复杂形势下,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逐步建立起一支初步的海军。 从缴获的“重庆”舰到第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的成立,从“南昌”舰的入列到海军院校的筹建,每一个里程碑都凝聚着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与汗水。我们将重点讲述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海战等一系列奠定人民海军威名的重要战役,展现当时海军战士们如何在技术装备劣势下,凭借顽强的斗志和灵活的战术,一次次击溃敌人,捍卫国家主权。同时,本书也将侧重介绍那个时期人民海军发展的主要舰型,例如早期担负近岸防御和登陆作战任务的炮艇、扫雷艇,以及为海军航空兵提供支援的辅助舰船,它们虽然简陋,却承载着共和国海上安全的希望。 第一章:自力更生,建设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和潜在威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成为国家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章将详细记述人民海军在“一穷二白”的起点上,如何通过引进、仿制、合作,以及最重要的——自主设计和建造,逐步发展壮大。苏联在早期对中国海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援助,我们将在这一部分梳理苏联援助的重点舰艇型号,分析其对当时中国海军装备体系的影响,以及在技术转移过程中中国科研人员和工人的努力与付出。 然而,中苏关系的变化促使中国海军走向了完全自主发展的道路。从“051”型驱逐舰的诞生,到“033”型常规潜艇的批量生产,再到各种导弹快艇、登陆舰的研发,中国海军在技术攻关、工艺改进、新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将聚焦于这一时期海军装备建设的“里程碑”事件,例如第一艘万吨级海军舰艇的下水,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制历程,以及国产雷达、声纳、武器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发展。 同时,本章也将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海军战略思想演变。如何从近海防御转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相结合?海军航空兵、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如何协同作战?海军在国家海洋权益维护中的作用如何体现?通过对具体舰艇的性能分析、战术运用介绍,以及战略思想的梳理,我们将勾勒出人民海军在那个充满挑战的年代,是如何一步步奠定其现代化基础的。我们也将关注当时海军部队在训练、教育、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探索,为后续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第二章:改革开放,迈向深蓝(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中国大地,也为人民海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章将聚焦于这一时期海军装备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其战略转型的深刻变革。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海军开始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将重点介绍这一时期引进和国产化的重要舰艇型号,例如“现代”级驱逐舰的引进及其对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发展的影响,以及国产“052”型驱逐舰、“054”型护卫舰等新一代水面舰艇的出现,它们标志着中国海军装备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常规潜艇方面,从引进到自主设计,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在静音技术、武器系统、续航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例如“基洛”级潜艇的引进及其对中国海军潜艇技术的影响,以及国产“元”型、“宋”型等常规潜艇的建造,它们为海军执行多样化任务提供了强大的海上打击力量。 更重要的是,本章将深入探讨人民海军战略从“近海防御”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相结合”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舰艇设计理念的更新——更注重远洋作战能力、续航能力、信息化作战能力。我们将分析“052C”型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等舰艇在区域防空、反潜作战、对陆打击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以及它们在执行远海巡逻、护航、联合演习等任务中的作用。 同时,本章也将关注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的发展,它们作为海军体系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将梳理这一时期海军的重大军事活动,例如首次环球航行、远洋护航编队、多国联合军事演习等,展现人民海军日益增长的远洋作战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第三章:迈向强大,走向世界(21世纪初至今) 步入21世纪,人民海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其现代化进程和战略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本章将深入分析中国海军在新世纪装备建设的亮点,重点介绍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舰艇型号,如“055”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075”型两栖攻击舰、“093B”型攻击核潜艇、“094A”型战略核潜艇等。我们将从设计理念、武器系统、信息化水平、隐身性能、续航能力等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些新型舰艇的先进性,以及它们为人民海军构建现代化、体系化作战能力所作出的贡献。 在航空母舰领域,从“辽宁”舰的服役,到“山东”舰的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入列,中国海军航母编队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其战略投送和远洋作战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本章将深入探讨中国航母的建造历程、技术突破、以及其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执行国际维和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本章也将重点关注海军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方面的进展。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预警探测系统、信息对抗系统等,使得人民海军在体系化、网络化作战方面能力显著增强。我们将分析信息化技术如何赋能海军舰艇,提升其战场感知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和决策效率。 此外,本章还将关注人民海军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表现。从执行亚丁湾反海盗护航任务,到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再到与多国海军进行联合演习,人民海军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展现其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心和能力。我们将分析人民海军在海外基地建设、国际军事交流等方面的最新动向,以及其在全球海军力量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 结语:未来展望 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时代的印记和奋斗者的心血。本书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海军舰艇型号的梳理、技术发展的解读、战略思想的演变,力图呈现人民海军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展望未来,人民海军将继续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朝着建设世界一流海军的目标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这不仅仅是一部舰艇的发展史,更是一曲人民海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壮丽赞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现代舰船》的增刊,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对于我这种对海军装备痴迷已久的老读者来说,简直是一份意外的厚礼。我记得拿到手的时候,光是那厚度就足够让人感受到分量了,翻开内页,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清晰、细节丰富的舰艇照片和剖面图。书中对各个时期人民海军主力舰艇的介绍详尽入微,从早期的“猎潜艇”到后来的现代化驱逐舰和护卫舰,每一种型号的演变脉络都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技术参数时的严谨性,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那些关于吨位、主炮口径、雷达系统的描述,都让我对这些“钢铁巨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那些首次公开或者稀有照片的刊登,更像是为我们这些军迷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视觉资料库。那种翻阅历史、触摸装备细节的满足感,是其他泛泛而谈的军事读物无法比拟的,它真正做到了深入骨髓地展示中国海军的成长轨迹。

评分

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定位是极其精准的。它不像年度的《现代舰船》那样关注最新的动态和热点,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具历史纵深感的路线,梳理了自1949年以来的完整脉络。这种“全谱”的性质决定了它的信息密度和参考价值极高,对于希望系统性了解人民海军装备发展历程的军事爱好者、研究人员,乃至退役军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我个人认为,它的价值在于“完整性”和“权威性”的结合,它不是对现有资料的简单复制,而是融入了大量的考证和梳理工作。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比如某个型号的改进批次细节,或者某个时期装备技术引进的背景。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每一位关心中国海防力量发展的人书架上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佳作。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感到非常赞赏,它不像传统的按时间顺序罗列,而是似乎建立了一套基于舰艇类别和任务的内在逻辑。比如,关于潜艇部分的叙述,不仅展示了不同型号的艇体结构差异,还探讨了它们在不同战略方向上的部署考量,这让我意识到,舰艇不仅仅是武器的堆砌,更是国家战略意图的体现。再者,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节点的舰艇发展进行了专题分析,比如某一代主力舰的横空出世,背后涉及的技术攻关和国际背景的博弈,写得很有深度。我喜欢这种既有硬核技术细节,又不乏宏观战略解读的叙事方式。读起来丝毫没有枯燥感,反而像是跟着一位资深的舰船设计师在娓娓道来,从设计理念到最终服役的全过程,让人不得不感叹船舶工业的复杂与伟大。这本增刊无疑为理解中国海军的“硬实力”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窗口。

评分

这次增刊在图文搭配上的用心程度,绝对是业内顶尖水准。很多舰艇的内部结构图,清晰到可以辨认出不同的舱室布局,这对于一个硬核军迷来说,简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我花了好大力气去研究了几张“宙斯盾”系统相关驱逐舰的雷达阵位图,书中对这些先进系统的简化示意图,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瞬间就明白了“相控阵”是如何覆盖全空域的。更棒的是,很多老照片的修复质量非常高,那些泛黄的、略显模糊的早年照片,经过处理后依然能展现出舰艇最初的威武姿态。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编者对“专业性”的坚守,让人感觉手中的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杂志增刊,不如说是一本精装的“海军装备图鉴”,每一页都值得细细品味和收藏。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种“全谱”的资料性书籍,在文字描述上会相对平淡,多半是数据堆砌,但这本书的表现远超我的预期。它的文笔有一种沉稳而有力的气质,尤其是在描述一些服役时间较长、经历过重大历史事件的老舰时,那种带着敬意的笔触,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甲板上的风云变幻。我尤其关注了对一些“功勋舰”的侧面描写,虽然篇幅不长,但选取角度非常刁钻,总能抓住那个舰艇身上最独特、最能代表时代精神的一面。相比那些过于侧重于最新装备的宣传,这本书更像是一部严谨的“舰船编年史”,它忠实地记录了从筚路蓝缕到走向深蓝的每一步脚印。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在网络上搜集碎片化信息的人来说,这种系统化、经过专业编辑梳理的资料,才是真正的“宝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