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欲望,绝对奇异:日本帝国主义的生生死死,1895-1945 湖北新华书店

绝对欲望,绝对奇异:日本帝国主义的生生死死,1895-1945 湖北新华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克弟 著
图书标签:
  • 日本帝国主义
  • 近代史
  • 战争史
  • 亚洲历史
  • 社会文化史
  • 历史研究
  • 军事史
  • 殖民主义
  • 二战史
  • 湖北新华书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1845
商品编码:23189539527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绝对欲望,绝对奇异:日本帝国主义的生生死死,1895-1945 作者 马克弟
定价 58.00元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 9787511731845 出版日期 2017-02-01
字数 247 页码 376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的是日本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间跃升为世界强国的,但与主流理论不同,马克弟注意到的是生命与劳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将视线集中于权力中心的外围——中国苦力、日本皮条客、被拐卖的日本女性以及穷困的朝鲜佃农,这些身体为日本帝国主义提供了能量和劳动剩余价值。他区分出了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捕获、征用生命与劳动的形式:生命政治,神经政治,死亡政治。

书中,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人物和现象被统一在同一个主题之下:抽的闯关东苦力、日本慰安妇、商品化社会下的现代男女、江户川乱步的小说、施虐与受虐……其中出现的劳动的身体、欲望的身体、上瘾的身体和死去的身体,都是资本主义运作过程中的牺牲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马克弟(Mark Driscoll),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日本与国际研究系副教授。译有《佳楠与火之档案:两本日本殖民小说》(Kannani and Document of Flames: Two Japanese Colonial Novels);并曾在《社会文本》(Social Text),《后殖民研究》(Postcolonial Studies),《文化批评》(Cultural Critique),《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公共文化》(Public Culture)等刊物发表文化研究和后殖民主义领域的论文。

译者简介:朱新伟,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现供职于观察者网,译作另有《人生的意义》《智慧治理》等。

   目录

目录

序言

致谢

导论

部分 生命政治

章 苦力日本

第二章 边缘地区的皮条客

第三章 歇斯底里的帝国

第四章 顽固的农民和奇异化的朝鲜

附录 1 朝鲜人挨打 ;我,日本殖民者,挨打。

第二部分 神经政治

第五章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现代男女了

第六章 革命与快感的衰退

附录 2 赤手空拳的劳力与活死人帝国

第三部分 死亡政治

第七章 中国人民的

第八章 日本的课业

结论

主要资料来源


   编辑推荐
本书是理解20世纪帝国主义和20世纪资本主义下的劳动转化的重要著作,它不仅明确阐述了日本帝国计划的特殊性,也为现代东亚资本政权的出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谱系视野。开创性的视野和颇具挑衅的观点。首先,在对日本帝国主义研究中,本书重点关注权力中心外围的生命和劳动,发掘了新的研究对象:抽的闯关东苦力、日本慰安妇、商品化社会下的现代男女、江户川乱步的小说、施虐与受虐等等。另一方面,本书跳脱了盎格鲁—印度的主流研究范式,将后殖民研究放置在一段不同的历史叙述和一个不同的帝国结构中。 本书是一本真正的跨学科著作,涉及历史、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心理学和哲学等领域的知识,旁征博引,可读性极强。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另一本图书的详细简介,该书与《绝对欲望,绝对奇异:日本帝国主义的生生死死,1895-1945》无关,旨在提供一个详细、深入的内容概述。 --- 《历史的悖论:现代世界中的权力、身份与文化变迁,1750-1900》 作者: [此处可假设一位虚构的知名历史学家,例如:阿瑟·R·范德堡] 出版社: [此处可假设一家知名学术出版社,例如:牛津大学出版社] 导言:在变革的洪流中定位现代性 《历史的悖论:现代世界中的权力、身份与文化变迁,1750-1900》是一部宏大的历史著作,它聚焦于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末叶这一关键时期。这段时期是全球力量结构发生根本性重塑的时代,工业革命的浪潮、启蒙思想的扩散以及民族国家的兴起,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现代世界”。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满足于对单一国家或单一事件的线性叙述,而是致力于揭示在这些巨大变革的表象之下,权力、身份认同和文化实践之间所存在的深刻、常常是矛盾的互动关系。 作者范德堡教授认为,现代性并非一个统一、线性的进步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悖论”的场域。一方面,理性、科学和普世主义的叙事占据了主导地位,承诺为全人类带来解放和进步;另一方面,这些叙事恰恰被用来构建新的等级制度、巩固殖民统治,并加剧了社会内部的紧张关系。本书旨在通过对跨大西洋世界、欧洲大陆及新兴亚洲力量的细致考察,剖析这些张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了数代人的生活经验。 第一部分:理性与帝国的交织:知识的武器化 本书的第一部分深入探讨了启蒙运动的遗产及其在构建全球权力体系中的作用。启蒙思想家们所倡导的理性、自然权利和人类普遍性,虽然在理论上具有解放潜力,但在实践中却被国家机器迅速地“武器化”。 1. 科学分类与种族等级的构建: 作者详细分析了生物学、人类学和地理学在十九世纪的发展,指出这些学科如何被用来建立起一套严密的、以欧洲为中心的种族等级体系。这种“科学”的构建,为欧洲列强对非西方世界的征服和管理提供了看似无可辩驳的合法性基础。章节中对林奈分类学、早期人种测量学(Phrenology)的批判性考察,展示了知识生产与政治意图之间的共生关系。 2. 法律框架与主权的新定义: 本部分还探讨了民族国家主权概念的演变。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冲击下,主权从君主的专有权力逐渐转变为“人民”的集体意志。然而,这种“人民”的界定往往是排他性的。作者通过分析普鲁士的官僚改革和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法律文件,揭示了在构建“现代公民”身份的同时,如何系统性地剥夺了边缘群体(如原住民、奴隶和无产阶级)的权利和能见度。 第二部分:工业化、流动性与身份的重塑 工业革命不仅是经济模式的转变,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和心理革命。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技术进步和大规模人口流动如何动摇了既有的社会结构,并迫使人们重新定义“我是谁”。 1. 蒸汽时代的异乡人:城市化与阶级意识的诞生: 随着工厂的兴起,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涌入城市中心。本书细致描绘了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科隆)的日常景观,探讨了工厂纪律、贫民窟的生活以及工人阶级在共同压迫下形成的早期社会主义和工团主义思想。重点分析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如何在工人阶级的身体经验中具体化。 2. 全球移民潮与“他者”的制造: 工业扩张催生了对劳动力的新需求,引发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跨洋移民潮。本部分对比了爱尔兰移民到美国、印度契约劳工到英属加勒比地区的现象。作者指出,无论是在目的地国还是在原籍国,移民者都面临着身份的剧烈冲突——他们既不完全属于新的社会,也无法完全回归旧的传统。这催生了新的种族化和文化差异化的叙事,用于区分“好”的劳动力和“危险的”流动人口。 3. 消费文化的萌芽与体验经济: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大众消费的理念开始出现。作者探讨了百货商店、世界博览会等新空间如何成为文化意义的竞技场。这些空间既展示了帝国财富的辉煌,也成为不同阶层和种族进行身份展示和模仿的舞台。悖论在于,物质的丰裕似乎并没有带来普遍的社会和谐,反而加剧了对“品味”和“教养”的文化区隔。 第三部分:抵抗、适应与现代性的东方镜像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视野扩展到非西方世界,审视了在西方权力体系冲击下,亚洲社会是如何进行复杂的回应、抵抗和选择性吸纳的。作者强调,东方并非被动地接受西方影响,而是在积极地“现代性化”自身。 1. 日本的“脱亚入欧”与国家神道的确立: 范德堡教授将日本明治维新视为一个极端的案例。日本精英群体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吸收了西方的军事技术、法律制度和教育结构。然而,本书关注的焦点是这种现代化背后的文化代价。作者分析了国家神道(State Shinto)如何在传统信仰的基础上被系统地建构为一种服务于国家和天皇的意识形态工具,用以统一国民身份,并为对外扩张寻找文化合理性。 2. 帝国的知识分子: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斡旋: 面对殖民压力,从印度到中国,知识分子群体面临着深刻的认同危机。本书考察了像梁启超、泰戈尔等思想家,他们如何在继承儒家或吠陀传统的过程中,引入并改造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概念。作者认为,他们的努力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在构建一种“本土的现代性”,试图在保持文化核心的同时,获得与西方平等对话的权力。 3. 殖民地现代性的矛盾:基础设施与社会断裂: 通过对法属印度支那和英属印度的案例分析,作者展示了殖民者在修建铁路、港口和电报网络时所带来的“进步”的悖论。这些基础设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整合,但同时也加剧了对土地的剥夺、传统社区的瓦解,并固化了不同族群在殖民经济结构中的从属地位。 结论:未竟的现代性 《历史的悖论》最终总结道,1750年至1900年间所奠定的现代框架,其特征是其内在的紧张性:普世主义承诺与等级化实践的对立;技术进步与社会异化的并存;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对真正自主性的压制。本书以一种深刻的反思性视角,邀请读者超越对单一进步叙事的迷恋,去理解现代性是如何通过对立和矛盾的张力而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它为理解二十世纪初的全球冲突,提供了必要的历史深度和批判性工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生生死死”这四个字,让我联想到了一种生命的周期,一种兴衰的必然。它不仅仅是描述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过程,更是在探讨其内在的生命力是如何被孕育、如何爆发,最终又如何走向枯萎甚至死亡的。我好奇作者将如何处理这个“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是从日本国内的角度,去挖掘那些孕育帝国主义思想的土壤,那些渴望改变命运、实现民族复兴的集体情绪,以及在急速发展中滋生的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狂热?还是会更侧重于其对外扩张带来的“生机”,比如在殖民地掠夺中获取的资源,以及在战争中短暂获得的胜利所带来的虚假繁荣?而“死”的到来,又会是怎样的一种轨迹?是外部力量的打击,还是内部矛盾的激化?这本书让我对日本近代史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地停留在“侵略者”的标签上,而是试图去理解一个复杂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经历的命运起伏,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教训。它也许会揭示,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帝国,其内部早已埋下了衰败的种子,而对外扩张的行为,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绝对欲望,绝对奇异”这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表述,让我好奇作者的切入点和分析角度。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试图去解构日本帝国主义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揭示其发展过程中的非理性或甚至是荒谬之处。所谓的“绝对欲望”,究竟是指一种怎样的野心?是对财富、权力、土地的无限渴求,还是对某种虚幻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狂热信仰?而“绝对奇异”,又可能体现在哪些方面?或许是那些在战争年代出现的极端思想和行为,又或是那些被历史进程所碾压的个体命运,他们的选择在当时可能看似合理,回过头来看却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悲剧色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到历史的肌理之中,去捕捉那些不易察觉的线索,通过对具体事件、人物以及社会思潮的分析,来展现日本帝国主义从兴起到衰亡的全过程,并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和矛盾。它也许会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张力与反思的历史现场,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源于“奇异”这个词。日本帝国主义的崛起和扩张,本身就充满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在短短几十年内,一个曾经闭关锁国的国家,竟然能够迅速学习西方,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和陆军,并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玩家,这本身就足够“奇异”了。而其对外政策,更是充满了冒险和不计后果的色彩。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那些驱动日本决策层做出看似“奇异”选择的深层原因?比如,是对西方列强的恐惧,还是对自身生存空间的焦虑?是源于一种特殊的民族心理,还是被某种意识形态所裹挟?我设想,作者可能会描绘出一些极具个性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言行,甚至是某种哲学观,可能都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走向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呈现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那些被宏大叙事所掩盖的,但在特定时期却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或文化现象,它们或许能帮助我们更立体地理解那个“奇异”的年代。

评分

“湖北新华书店”这个出版单位,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有了一份天然的信任。这意味着它很可能不是一本浅尝辄止的通俗读物,而是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了深入的文献梳理和多角度的论证。因此,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对日本帝国主义更为 nuanced(细致入微)的理解。它或许不会简单地将日本描绘成一个单一的、邪恶的侵略者形象,而是会去探究其内部的复杂性。例如,在帝国主义的浪潮中,日本国内是否存在反对的声音?那些被卷入战争的普通民众,他们的真实感受又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着一些人,他们试图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我也期待书中能够触及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东亚地区,特别是对中国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历史长河中如何演变。它也许会提供一些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那段沉重的历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思考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评分

这本书,我从封面就感受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书名《绝对欲望,绝对奇异:日本帝国主义的生生死死,1895-1945》本身就充满了张力,似乎预示着一段关于野心、扩张以及最终走向衰落的波澜壮阔的故事。1895年到1945年,这整整五十年,是日本帝国主义最辉煌也最疯狂的时期,也是其最终走向毁灭的倒计时。湖北新华书店的出品,总给我一种可靠、扎实的阅读体验,相信这本书在内容上也一定经过了严谨的考证和深入的分析。我尤其期待它如何去解读“绝对欲望”和“绝对奇异”这两个关键词。究竟是怎样的欲望驱使着这个岛国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又是哪些奇异的现象、理念或者事件,成为了这场帝国主义狂潮的催化剂,或是其最终崩塌的诱因?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从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试图还原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帝国。也许会涉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如何迅速崛起,如何将目光投向大陆,如何与周边强国角力,又如何一步步陷入战争的泥潭。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想必也隐藏着无数小人物的命运沉浮,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挣扎,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的悲喜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