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文明之光全4册
开本: 4
作者: 吴军
页数:
定价:246
出版时间: 2017-04-01
ISBN号:
9787115358547
9787115358530
9787115377098
9787115448569
印刷时间: 2017-04-01
出版社: 人民邮电
版次: 1
印次: 1
内容简介
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它们有着各自的特长。要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理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并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吴军博士写作《文明之光》系列,希望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类文明。虽然JT不同的地区发达程度不同,文明历史的长短不一,***亦有大小之分,但是文明之光从SJ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影响,并且成为了奠定我们***发达SJ的基石。
吴军博士从来不坐在书斋里编书。为了创作《文明之光》,他走遍SJ各地寻访D年文明的遗迹,并到各大博物馆参观了大量的文物。加上他在不同文化、不同机构下科研工作的积累,这一切赋予了他难得的史料厚度和相关知识底蕴;而从科学家向投资家身份的成功转型,使得他常常能道出***同侪的见识。
书中文字轻松优美,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毫不夸张地讲,这是一本在***快速消费时代,适合人们拿在手上慢慢欣赏品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在谷歌,他和Amit Singhal(谷歌院士,SJ***搜索专家)、Matt Cutts(谷歌反ZB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ZB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QQ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D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D时公司1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年回到谷歌,领导创新项目。目前任谷歌公司的Principal Engineer。 吴军博士在GN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佳论文奖。他还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GJ专利。他撰写的《浪潮之巅》(***版)和《数学之美》深受业界的HP。 吴军博士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他还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以及该校GJ事务WY会的顾问。他曾经是***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在线试读
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年龄缩短成一年,那么人类则出现在这一年***后***的***后半个小时。在距今约2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现代人在东非诞生了。
从DNA分析,现代人的祖先应该是早期智人,再往前是直立人。在现代人诞生时,和现代人竞争的其他人类还有很多,其中***有竞争力的J是前面提到过的尼安德塔人。而现代人之间也在竞争,他们在捕猎的同时,互相杀戮,***后只有很少的部落生存了下来。
在《山海经》中记述有女娲造人的故事,在《圣经》中记述了类似的亚D和夏娃的故事,都是讲述人类来自于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这些神话***居然找到了一些科学根据。我们不妨用亚D和夏娃作为人类男性和女性始祖的代名词。科学家对SJ各地不同地区和民族进行大量女性线粒体的研究发现,人类共同的母系祖先一“线粒体夏娃”出现在20万年前的东非(此前认为是15万年前的一位女性)。对于不同种族和地区男性Y染色体的研究表明,人类可能也拥有共同的男性始祖“亚D”,他生活的年代应该比“夏娃”晚一些,大约在12—16万年之前。在那个年代,女性的现代人显然不止“夏娃”一个,只是其他女性的后代“断子***孙”了。其他男性的后代也是如此。在人类产生和进化的初期,并没有仁慈,只有为了生存而展开的竞争乃至杀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蒂姆·怀特(Tim white)教授是SJ上******的古人类学家之一,他的团队在中东非埃塞俄比亚发现了15-16万年前很多现代人生活的痕迹,包括他们的遗骸和饮食。一个颇令科学家们感兴趣的现象J是,人头骨被锐利的石器砍开,而颅骨则被钝器砸开,这种痕迹不知道是人吃人留下的,还是死后举行特殊仪式留下的。虽然人们不愿意直说,但是心知肚明的是,这些头骨***有可能是被人吃了肉后的战俘的!这篇论文发表在2003年的《自然》杂志上。
夏娃和亚D的后代在非洲大陆上繁衍,大约在10万多年前,开始从东非向四周迁徙。至于迁移的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气候变迁和为了狩猎寻找食物,这和后来游牧民族追逐水草的迁徙颇为相像。
而迁徙的路线包括走向南部非洲和向北走出非洲。走出非洲,也不是一年两年或者一两个世纪J能完成的壮举,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有科学家认为人类走出非洲的过程实际上是两次,先后相差万年,不管怎么样,这个过程FC漫长。走出非洲的现代人,人数少得可怜,可能只有150—1000人。他们大约在5.5万—9万年前跨过红海(D时的红海比现在要窄很多),走到了阿拉伯半岛。人类的祖先大约在5万年前到达南亚,4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中国和欧洲,3万年前(一说1.4万年前)到达美洲。
不过,现代人的迁徙和活动对其他物种,包括其他人类来讲是个灾难。研究表明,多种大型动物的灭***,与现代人走出非洲后的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吻合。不仅如此,现代人每到一处,那里其他人类的近亲也J渐渐灭***了。而在人类所有的近亲中,被灭***的***近的一支J是前面提到的尼安德塔人。
尼安德塔人也是源于非洲,但是他们***早地到达了欧洲。尼安德塔人的遗骸和生活遗迹***早发现于德国尼安德塔地区,这个人种因此而得名。
相比现代人,尼安德塔人脑容量***大。他们的身高和现代人差不多,但是相对上身较长,下肢尤其是小腿较短。科学家们认为这是为了适应欧亚大陆相对寒冷气候(血液循环到四肢的距离较短),并且有利于在山地行走。尼安德塔人在早期进化过程中,进化的速度和现代人应该不相上下,但是在欧洲的日子里,他们进化的速度明显减慢,从他们使用的工具来看,在几万年里并无明显的改进。尼安德塔人以肉食为主,他们发明了长矛捕猎和围猎的方式,但始终没有发明弓箭。也许是因为下肢短小,他们也没有发明避寒的衣物,而是生活在洞穴中靠火来取暖。
在现代人到来之前,他们是欧亚大陆的主人,过着相对悠闲的生活,并且开始懂得了用贝壳装饰自己。
尼安德塔人和现代人在欧洲大陆共存了大约一万年,这中间有混血和融合。我们***非洲以外人类的基因中大约有1-4%来自于尼安德塔人,而在南部非洲人的基因中则找不到尼安德塔人的痕迹。在西班牙发现了尼安德塔人和现代人共同生活的痕迹。但是在一万年左右的生存竞争中,尼安德塔人***终被现代人淘汰了。分析了各种人类的脑结构后,古人类学家认为,只有现代人脑子富有想象力,尼安德塔人可能有想象力,而其他人种则缺乏这种能力。如果没有现代人的影响,让这些人类自行进化,他们或许也能发展出想象力,但是现代人的到来使得他们没有时间进化了。
SJ各国都流行着类似黄帝战蚩尤的传奇故事,或许这J是以现代人和尼安德塔人或者其他人类战争为背景的。尼安德塔人是和现代人***接近的一支,他们消失在2.5-3万年前,而在这以前,现代人已经掌握了弓箭。P11-13
目录
序一 跨界协作的勇气
序二 大数据时代感受人文和科技的跨界之美
前言
引子 一年与半小时—年轻的人类
***节 我们的星球
D二节 生命的诞生和进化
D三节 ***后的半小时
***章 金字塔和死者之书—古埃及文明
***节 偶然的伟大发现
D二节 ***古老的文明
D三节 金字塔
D四节 灿烂的古埃及艺术
D五节 埃及文明和青花瓷
D二章 轮子、拼音文字和铁器—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
***节 轮子和楔形文字
D二节 汉 谟拉比法典
D三节 冶铁的发明和人类***早的条约
D四节 亚述——血型与文明
D五节 ***后的辉煌——空中花园
D三章 垄耕种植法和科举——中国的农业文明
***节 水利、垄耕种植法和农具
D二节 XJ的选官制度
D三节 宋代——幸福的农业社会的***
D四章 科学之路——从毕达哥拉斯到托勒密
***节 几何学
D二节 物理学
D三节 天文学
D五章 罗马人三次征服SJ——罗马法
***节 罗马的崛起与司法制度的形成
D二节 罗马法的体系和法学的发展
D三节 罗马法的复兴和影响
D六章 人造的奇迹——瓷器
***节 陶和瓷
D二节 上天的眷顾
D三节 宋代青瓷
D四节 青花瓷器
D五节 风靡SJ
D六节 日本的崛起
D七节 从炼金术士到月光社成员的尝试
D八节 瓷器在***
D七章 一个家族的奇迹——文艺复兴
***节 佛罗伦萨的往昔
D二节 ***珍贵的财富
D三节 昼夜晨昏
D四节 复兴走向全欧洲
D五节 科学的曙光
D六节 宝贵的遗产
D八章 香料的诱惑——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
***节 东方的诱惑
D二节 先驱者
D三节 新大陆
D四节 地球是圆的
D五节 QQ贸易时代的到来
索引
《文明之光》的第二册,彻底颠覆了我对古代世界的一些固有认知。作者在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时,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无论是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还是地中海沿岸城邦的商贸往来,亦或是宗教思想的传播与演变,都描绘得细致入微。我特别喜欢作者对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的关注,那些在历史大事件中默默付出、默默贡献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价值观,共同构成了文明的肌理。书中对古希腊哲学、罗马法律、印度佛教等内容的阐述,也并非是简单的介绍,而是深入挖掘其核心思想,并探讨它们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常常在阅读时,会停下来思考,在那个信息尚未如此发达的时代,人类是如何通过口耳相传、通过书信往来,将思想和技术传播开来的?这种跨越地域和文化的连接,正是文明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作者的笔触如同画家的调色板,将不同文明的色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壮丽的文明交响曲。
评分第三册的阅读体验,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当文明之光照亮中世纪的欧洲,再辐射至东方,作者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那个充满变革与冲突的时代。我被书中对伊斯兰黄金时代的描绘所吸引,那段时期,科学、哲学、艺术在阿拉伯世界蓬勃发展,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地触及了宗教战争、民族冲突等黑暗面,真实地展现了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与阵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历史事件时,所展现出的客观与公正。他没有简单的褒贬,而是试图还原历史的真相,让读者自己去评判。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联想到当下世界面临的一些挑战,并从中找到历史的影子,这让我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这套书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记录,更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
评分初次翻开这套书,就被书名《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所吸引。它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史书,而是以一种极为生动、贴近的方式,将人类文明的脉络徐徐展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上的独到之处,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隧道,亲历那些伟大的时刻。第一册开篇,对人类早期文明的描绘就极具感染力,从石器时代的火种,到文字的诞生,再到早期城邦的兴起,每一个节点都伴随着鲜活的细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作者没有堆砌冰冷的数据,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刻画出那些在历史洪流中闪耀的个体,他们的思考、他们的创造、他们的挣扎,都仿佛触手可及。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想象着古人在星空下思考宇宙的奥秘,在泥板上刻下最初的智慧,在刀耕火种的土地上播撒文明的种子。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深切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流淌着生命气息的史诗。
评分第四册,也就是《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的收官之作,将视野拉回到近代,直至现代。作者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梳理了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等一系列划时代的变革,以及它们如何重塑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我被书中对国家形成、殖民扩张、民族独立等议题的深入剖析所吸引,这些事件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更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在讲述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人类思想的解放和人权意识的觉醒。从对社会契约的探讨,到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这些思想的火花,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闪耀,最终汇聚成推动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阅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史诗般的旅程,对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评分总而言之,《自由组套 文明之光》这套书,与其说是一套历史读物,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者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生动的笔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人类文明的窗口。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去感受、去连接。每当我合上书本,总会陷入沉思,思考人类文明的意义,思考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套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更在于它激发了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我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渴望了解人类文明、渴望拓展视野的朋友,相信你们也会从中获得深刻的启迪和宝贵的财富。它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也是一次灵魂的旅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