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资本与共谋
定价:59.00元
作者:希尔顿L鲁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09
页码:32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78801
?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了暗流涌动的政治进程,以及国家、社会和金融机构的互嵌互联作用,很难断论这场危机是资本的杰作还是与官场共谋的结果。
?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发展不会复制所谓成功国家的模式及监管结构,也不适用西方金融理论中一般的市场风险论述。风险可计算,而不确定性植根于这些国家特殊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中,是无法定价计算的。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世界经济整体在稳步增长,但仍有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缓慢,资本市场和技术创新几乎停滞。传统观点认为,是资本的匮乏抑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创新。
然而,本书作者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之所以在经济绩效方面差距悬殊,根本原因是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社会和政治领域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不确定性,导致这些国家公共治理不善,政治腐败成风,社会不平等加剧,经济改革和创新成效甚微。为此,作者建议通过建立机构与制度将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从而缩小国与国之间日益增长的财富差距。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如东亚、拉丁美洲、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的发展实践,作者试图发掘主权国家政治和社会结构落后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总的来说,要一国经济发展,大的挑战是构建一个领导与广大民众休戚与共的制度。
第一部 分析视角
第一章 风险,不确定性以及社会进步 / 3
第二章 政策公信力的社会基础 / 18
第三章 政治与经济结构 / 38
第四章 惊人的信息经济——金融体系 / 53
第二部分 地区和国家复杂性
第五章 缩小东亚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差距 / 65
第六章 排斥的代价:拉丁美洲暴涨的债务 / 97
第七章 为什么印度不灵 / 122
第八章 濒临悬崖的巴基斯坦 / 169
第九章 中国的市场经济梦想 / 205
第三部分 结论
第十章 公共风险管理者的国家总动员 / 241
结论 早期资本积累中的不确定性、竞争和共谋 / 268
附录1 资料来源 / 271
附录2 变量 / 272
致谢 / 273
希尔顿?鲁特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和发展政策研究专家。他经常担任《华尔街日报》、《国际先驱论坛报》、《洛杉矶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撰稿人。主要研究领域:全球经济转型与挑战,国家发展与历史动态。
这是一本资料丰富且饶有趣味的作品。该书内容详实,分析引人入胜,是一本人人都可以阅读的绝妙作品。
——斯坦利?英格曼,罗切斯特大学
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作品,该书深入分析了主要发展中国家不同增长模式背后的制度因素,对于学界及政界人士都颇具借鉴意义。
——戴维?斯塔塞维 ,伦敦经济学院
作者从信任这个颇为抽象的概念入手,通过一系列深刻的分析,阐述了信任及其缺失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方面的影响。通过运用多种指标,作者巧妙地将抽象的概念投射到现实中,深入浅出,对关注制度与发展问题的读者一定很有帮助。”
——刘易斯?W.斯奈德 ,《增长、债务与政治: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型与政治表现》作者
在这部引人入胜的作品中,作者直面并反思了影响经济增长的那些传统观点,打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某些固有界限。这是一部所有人都应当阅读的佳作。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
《对制度多样性的反思》作者
竞争和共谋之间的界限很少像经济学教科书所讲的那样清晰明确。这个界限是不稳定的,会随着经济的演进而改变。为了从容地应对这些情况,新的制度和新的分析框架必须像对待经济一样,时刻注意社会和政治的动向。
即使在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中,与朋友、亲戚或邻居做生意时,至于哪些行为构成非法,也是持续争论的话题。确保竞争性市场所需的标准和机制也在频繁改变。
竞争为经济增长创造正确的激励,这一观点已然成为经济学中不容置疑的定论。然而,在发展中社会,共谋做法的盛行可能实际上有助于增进其经济效率。在经济起飞阶段,我们会看到一些中介组织涌现出来,比如近代欧洲的同业公会、中国转型时期的乡镇企业以及东亚的控股公司等。不过,在发展中的某一阶段有助于加强协调的中介组织,到后来可能就会变成协调的障碍了。
一个除家庭之外缺乏其他组织的社会,可以从集中控制几个家庭联合的大型企业中受益。在一个缺乏建立信任及社会互惠体制的社会里,共谋的能力或许是社会资本的一种形态。因此,在旧金山或日内瓦人眼中的裙带关系,可能真的能给发展中国家带去原本不可能的合作和规划。鉴于合作伙伴和契约不一定可靠,现代经济中常见的资本和共谋之间的分野并不适用于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共谋关系反而填补了市场制度的空白。
在发展中国家,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差异会影响经济表现,并导致对竞争和共谋的不同定义。在追求经济优势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对个人责任的作用共同持有的假设甚至不适用于代表许多前工业化社会的农业地区。从不同的起点开始经济增长过程的国家,需要不同的建议来帮助它们进行必要的社会和政治创新。
西方专家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客户提供经济政策建议时,往往会将目标与达成目标的手段混为一谈。典型的建议就是使用比较统计学的方法,对照建议者本国与接受建议的国家在体制上存在哪些差异,然后再设法在一个转变步骤中加以调和。但是客户需要的是动态变化的模型来协调跨周期的阶段及序列,而不是讨得一个全球佳的做法。中国的无名银行账户背离了全球佳的做法,但其表现却优于印度的银行体系,因为他们能让民众把钱存到正规的银行体系里,而拘泥于规则的印度银行却将储蓄推向了黑市。中国的制度虽然是次优的,却更加灵活,所以中国的金融资产占GDP的百分比达到了269%,而印度仅为166%。对于薪俸微薄且缺乏训练的执法人员来说,印度的刑法所设定的严格证据标准要求过高,即使重罪也难以受到起诉。
在抗击第三世界腐败的斗争中,21世纪的纽约市提供的佳范例恐怕就只有它在19世纪打击坦慕尼协会的经验了,当时法律制度非常薄弱,随时都受到贿赂的影响。政策艰难的一面就是要找对变革的动力机制。
政治、社会和经济领域之间的边界随着经济的成熟而不断移动。在增长的早期阶段,这些界限可能是飘忽不定的,因此很难将共谋与竞争区别开来。区分共谋和竞争需要有形成共识的组织,而发展中国家往往缺少这种类型的组织。经济增长会打破传统,重新调整社会和政治结构,淘汰现有的社会资本。不同团体之间对哪些人应该承担变革的成本所达成的共识,通常是变革过程中难以捉摸的部分。在如何应对无法预料的情势上取得共识,可能比变革本身更加艰难。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我的,封面用了一种深沉的暗绿色,搭配烫金的字体,看起来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会比较扎实。我个人对经济学和历史结合的题材一直比较感兴趣,总是觉得单纯的经济模型分析会少了些人性的温度和历史的厚重感。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就立刻被它的副标题“经济发展的政治逻辑”所吸引。我想象中,这本书应该会深入探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治力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权力结构、制度设计、甚至利益集团的博弈,是如何共同塑造了经济的走向。比如,我们常说“政策是生产力”,但政策的制定本身就充满了政治博弈,而这些博弈最终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效率和公平。这本书的作者(希尔顿L鲁特)的名字我也没怎么听过,这反而让我有点期待,也许能带来一些新鲜的视角,而不是那些老生常谈的理论。总之,这本书给我一种“有料”的感觉,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更深层次的经济世界。
评分说实话,最近几年我感觉经济形势有点扑朔迷离,一会儿说要刺激内需,一会儿又强调要深化改革,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让人有些难以捉摸。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帮助我理清这些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我尤其想知道,那些看似微小的政策调整,或者是一些不太起眼的政治事件,是如何在日积月累中对整个经济版图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例如,我一直对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和合作关系非常感兴趣。这种竞争和合作的背后,又掺杂了多少政治考量和战略博弈?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内容?比如,全球化进程中的权力转移,新兴经济体如何崛起,以及发达国家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如果它能给我一些关于如何理解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洞见,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也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看看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浪潮中,政治因素是如何扮演关键角色的,从中可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评分我对这类书籍的期待,更多地是希望它能提供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框架。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经济解释,但如果能有一本书,能够让我们跳出既有的思维定势,去审视那些被普遍接受的经济规律背后可能存在的权力结构和利益驱动,那就太棒了。我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不对等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种不对等是如何被制度所固化,甚至是被经济增长本身所加剧的。我特别关心“资本”这个词在书中的具体指向,它不仅仅是狭义上的金融资本,更可能包含了土地、资源,甚至是知识产权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要素。而“共谋”则似乎暗示着一种非公开的、甚至是隐秘的权力运作。这本书会不会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那些隐藏在光鲜数据背后的真实故事?我希望它能够带给我一种“拨开迷雾见真相”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经济发展的本质。
评分我特别喜欢那种能够将复杂理论拆解得清晰明了的书籍,尤其是涉及到宏观经济和政治经济学这类话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经济新闻或者分析,都停留在表象,很难触及到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梭在经济发展的迷宫中,指出那些关键的决策点、权力的枢纽,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比如,我想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增长的动力究竟是什么?仅仅是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吗?还是说,政治体制的稳定、政府的有效干预、甚至是某种意识形态的推动,才是更根本的驱动力?我尤其好奇“共谋”这个词在书中的含义,它会是指一种潜规则的形成,还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的合作,以实现某些共同的目标?这种“共谋”是促进了发展,还是加剧了不平等?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从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希望这本书能满足我对深度剖析的渴望,让我能更透彻地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真实面貌。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解释“为什么有的国家能实现持续繁荣,而有的国家却陷入停滞甚至衰退”这类根本性问题的书籍。这背后一定不仅仅是地理位置或者资源禀赋的差异。我猜测,这本书很可能会深入剖析国家治理能力、制度设计的优劣、以及政治精英的决策智慧(或愚蠢)是如何在长期维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运的。我特别好奇“政治逻辑”的具体内涵,它是否意味着经济发展并非完全是效率至上的游戏,而是深受政治斗争、意识形态、以及国家利益的影响?例如,我想了解,在某些历史时期,那些看似“不经济”的政治决策,为何反而能够为长远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或者反之,一些短期内能够带来经济增长的政策,最终却可能埋下政治动荡的隐患。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评估和理解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对其经济发展模式影响的分析工具?我期待它能够给我带来深刻的启示,让我能够更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中的政治因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