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模型;5.深化设计;6.施工模拟;7.预制加工;8.进度管理;9.预算与成本管理;10.质量与安全管理;11.施工监理;12.竣工验收。本规范由住建部1534号公告发布,自201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GB/T 51235-2017》:一本为施工而生的BIM实战指南 在建筑行业日益追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今天,BIM早已不再是陌生的概念,但如何在施工现场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其最大价值,一直是许多一线工作者面临的挑战。《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一关键环节的空白。这本书的内容,与其说是一本标准,不如说是一份详尽的BIM施工操作手册。它聚焦于施工过程中的具体环节,从BIM模型的创建、组织,到信息传递、协同工作,再到成果的交付和应用,层层递进,逻辑严谨。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BIM在施工图深化、构件预制、样板引路、现场安装等具体工序中的应用实例。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用BIM”,更重要的是“如何用BIM”。例如,书中关于如何利用BIM进行碰撞检测,提前发现和解决管线、结构之间的冲突,从而避免返工和延误,就极具实操价值。又比如,在施工进度模拟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BIM模型与时间轴的结合,实现动态的进度可视化,这对于项目经理来说,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可视化管理工具。此外,书中对BIM在质量检查、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如何通过BIM模型进行关键部位的质量监控,如何利用BIM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评估,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成败和人员的安全。总而言之,《GB/T 51235-2017》是一本将BIM理论真正转化为施工实践的宝贵资源,为广大施工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BIM应用框架和方法论。
评分标准之下,BIM施工的无限可能:一次深刻的思维重塑 《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次深刻的思维重塑。这本书让我意识到,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绝非简单的三维建模,而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和管理理念。书中对于“BIM施工流程集成”的论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系统地梳理了BIM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等不同阶段的衔接与联动,强调了信息的连续性与共享性。我惊叹于书中对于BIM在施工模拟、场地布置优化、构件深化加工、现场安装指导等方面的具体阐述。例如,书中关于如何利用BIM进行施工方案的可视化推演,从而优化施工顺序、降低安全风险的描述,就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我曾经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沟通难题和技术瓶颈,似乎都能在书中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此外,书中对BIM在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例如如何通过BIM模型进行关键工序的质量检查、如何利用BIM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预案的制定。这些内容都紧密结合了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这本书让我明白,BIM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是一种推动建筑施工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驱动力。它鼓励我们跳出传统的二维思维模式,以更全局、更精细的视角来审视和管理施工过程。
评分初识GB/T 51235-2017:一次充满探索与启发的阅读之旅 初次翻开《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我心中既有对新知识的期待,也夹杂着一丝对标准性读物可能带来的枯燥的担忧。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这种担忧很快被书中内容所展现出的系统性、前瞻性以及贴近实际应用的深度所取代。这本书并非简单的条文堆砌,而是以一种清晰的逻辑脉络,逐步引导读者走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世界。从基础概念的界定,到关键流程的梳理,再到技术要点的阐述,每一章节都仿佛一座精心搭建的桥梁,连接着理论与实践。我尤其被其中关于BIM在施工准备、深化设计、进度管理、成本控制、质量安全保障等环节的具体应用描述所吸引。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有效解决施工图纸的冲突和遗漏;如何通过BIM进行场地布置优化,提升施工效率;如何运用BIM进行施工进度模拟,提前预警潜在风险。这些内容并非泛泛而谈,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可参考的案例,让我仿佛亲身参与到一场现代化的建筑施工管理变革之中。读到关于BIM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时,更是为之振奋,深感这本书为 BIM 在施工领域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广阔的前景。虽然作为读者,我可能无法完全掌握所有技术细节,但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BIM施工应用的大门,让我对如何利用这项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启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对于任何希望在建筑施工领域拥抱数字化转型的从业者而言,都极具参考意义。
评分《GB/T 51235-2017》:为建筑施工插上数字化翅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而《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无疑是这场变革中的一篇重要篇章。这本书的出现,为建筑施工领域引入BIM技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明确的应用导向。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BIM在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这一宏观视角。它不仅仅关注施工阶段的局部应用,而是将BIM的价值贯穿于项目的设计、深化、建造、运维等各个环节,强调信息在不同阶段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书中对BIM在施工准备阶段的详细阐述,比如如何利用BIM进行场地布置、施工方案优化、材料需求预测等,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这些准备工作一旦做得充分,将为后续的施工过程扫清不少障碍。此外,书中对BIM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如三维可视化交底、构件预制与安装、质量检查与验收等环节的具体指导,也极具参考价值。它帮助我理解了如何将BIM模型转化为实际的施工指导,如何利用BIM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BIM技术为建筑施工带来的无限可能,它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更提升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评分《GB/T 51235-2017》:引领BIM施工走向精细化与智能化 在建筑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精细化、智能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诞生的重要文献。这本书为BIM在建筑施工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权威指导,将原本相对抽象的BIM概念,具体化为一系列可落地、可操作的标准与规范。我被书中关于“BIM在施工过程中的信息集成与应用”部分所深深吸引。它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将BIM模型作为核心,整合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各类信息,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与高效利用。书中对于BIM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控制、质量安全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具体应用,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例如,在施工准备阶段,书中介绍了如何利用BIM进行施工方案的可视化模拟,从而优化场地布置、选择最佳施工顺序;在施工过程中,书中则强调了BIM在可视化交底、构件安装指导、进度监控等方面的作用。此外,书中关于BIM在质量检查与安全管理的应用,也为提升工程品质、保障施工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为BIM在施工领域的应用设定了规范,更重要的是,它为行业指明了方向,引领建筑施工走向更加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新时代。
评分一本启迪智慧的BIM施工宝典 当我在浩如烟海的建筑技术资料中寻觅着能够真正指导我进行BIM施工实践的指引时,《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映入了我的眼帘。这本书并非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而是以一种极具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方式,为我展现了BIM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广阔天地。我尤其被书中关于“BIM施工信息模型构建与维护”的章节所吸引。它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施工的需要,对BIM模型进行精细化、参数化的构建,如何实现模型信息的准确录入、更新与传递,从而为后续的各项施工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书中对于BIM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BIM模型与时间轴的结合,实现了施工进度的可视化模拟,这使得项目管理者能够更直观地掌握工程的整体进度,及时发现潜在的工期延误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此外,书中关于BIM在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介绍了如何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监控,如何通过BIM模型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估,从而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抽象的BIM概念与具体的施工实践紧密结合,为我提供了一套系统、完整、可操作的BIM施工应用指南,让我对如何利用BIM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评分《GB/T 51235-2017》:解锁BIM施工协同的新模式 在建筑施工领域,协同工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正是为解决这一痛点而生。这本书以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细节,为我们勾勒出了BIM在施工过程中实现高效协同的蓝图。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BIM施工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平台”的论述。它强调了BIM模型作为信息中心的地位,以及如何通过统一的平台实现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的信息共享与实时沟通。书中对BIM在施工现场的实际应用,如三维可视化交底、构件预制与安装指导、现场测量与校核等,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些内容帮助我理解了如何将BIM模型真正融入到施工的日常工作中,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另外,书中对BIM在施工进度与成本管理方面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介绍了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可视化地展示施工流程,从而更好地预测和控制工期;以及如何通过BIM模型进行工程量的精确统计,为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BIM技术在提升施工协同性和管理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为建筑行业迈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施工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评分一本打开BIM施工效率之门的钥匙 《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这本书,对于我这个在建筑施工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来说,简直是一把开启BIM施工效率之门的金钥匙。我一直对BIM在施工中的实际应用感到好奇,但常常苦于找不到系统、明确的指导。《GB/T 51235-2017》恰恰解决了我的困惑。书中关于“BIM施工流程的优化与再造”部分,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告诉你BIM能做什么,而是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BIM技术,对传统的施工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从而实现效率的飞跃。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BIM在构件预制与深化设计中的应用”。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BIM模型进行构件的精确深化设计,如何指导工厂的预制生产,以及如何在现场进行高效的安装。这对于减少现场返工、提高构件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外,书中关于BIM在施工进度模拟和可视化管理方面的论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BIM技术,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施工的进度,提前发现潜在的工期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BIM理论与施工实践紧密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BIM施工应用方法论,让我对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BIM提升效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一本让BIM施工落地生根的实践指南 《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的阅读体验,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对于许多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的从业者来说,BIM可能是一个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落地却困难重重的新技术。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将BIM的施工应用“落地”了。书中对BIM在施工图深化阶段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包括如何进行多专业模型的整合、碰撞检测以及深化设计图纸的生成。这对于解决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信息脱节,减少图纸错误,至关重要。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BIM在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进度的模拟与可视化管理,从而能够更直观地预测工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进度风险。这种“可视化”的管理方式,对于提升项目经理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此外,书中关于BIM在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阐述了如何利用BIM模型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如何通过BIM进行安全隐患的识别和预警,从而大大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标准,更是一本实实在在的BIM施工实践指南,为广大施工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BIM应用路径。
评分解码BIM施工:一本开启高效协同的钥匙 当我带着对BIM施工的困惑与求知欲翻阅《GB/T 51235-2017 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时,我发现这本书宛如一把精心打磨的钥匙,为我开启了理解并实践BIM在施工领域高效协同的大门。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将复杂的BIM施工应用拆解为一系列可执行的步骤和规范。它并非仅仅停留在宏观概念的阐述,而是深入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BIM施工信息管理”的部分,它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将BIM模型作为信息枢纽,实现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之间的信息无缝对接。书中对BIM在施工图深化阶段的协同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如何建立统一的模型标准,如何进行多专业模型的整合与校审,以及如何通过模型解决设计图纸的矛盾与不足。这对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沟通成本和返工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书中关于“BIM在施工进度与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也极具参考价值。它介绍了如何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可视化展示施工流程,提前发现潜在的工期延误风险;以及如何通过BIM模型进行工程量统计和成本估算,实现更精确的成本控制。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现代化的施工场景,BIM技术犹如一个无形的指挥官,协调着各个环节,优化着资源配置。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BIM施工应用层面的认知,更激发了我探索更多BIM技术在实际项目管理中应用潜能的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