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畫論史 | 作者 | 葛路 |
| 定價 | 25.00元 | 齣版社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1147313 | 齣版日期 | 2009-1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341Kg |
| 內容簡介 | |
| 莊子的“解衣般礴”、歐陽修“畫意不畫形”,倪雲林所強調的“逸氣”與“逸筆”,其本義何解?本書按史的次序,在浩如煙海的古代畫論中,披沙淘金,分類整理,還原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的曆史真麵貌,是一部簡明而生動的古代畫論史。 |
| 作者簡介 | |
| 葛路,1926年生,原名葛光植,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2005年被中國美術傢協會錶彰為“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傢”。一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美學史及中國書畫美學。齣版專著有《中國畫論史》(原名《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發展史》)、《中國繪畫美學範疇體係》。與剋地閤著《中國藝術神韻 |
| 目錄 | |
| 章 春鞦至兩漢繪畫理論 《左傳》的“使民知神奸”論 孔子的“繪事後素”與“明鏡察形”論 莊子的“解衣般礴”論 《韓非子》論繪畫與生活及刻削之道 《淮南子》論“君形”及“謹毛失貌” 王充論畫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繪畫理論 曹植和陸機的繪畫功能論 陸機論繪畫的特點 書、畫、文的結閤及王廙的理論 顧愷之的繪畫理論 謝赫的“六法”及姚的“心師造化”論 宗炳和王微的山水畫論 戴顒的雕塑論 第三章 唐五代繪畫理論 張懷瓘的“神、骨、肉”論 “四格”、“五等” 張彥遠論畫 張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論 荊浩的“六要”與“二病” 《山水訣》與《山水論》 民間畫傢的《畫論》 第四章 宋代繪畫理論 “四格”的解釋和格序的變化 郭若虛論“氣韻非師”及用筆“三病” 劉道醇的“六要”、“六長”論 歐陽修、瀋括、蘇軾的重神似論 蘇軾論畫的“常理” 蘇軾提倡的詩情畫意 論畫傢的修養 人物畫論 山水畫論 第五章 元代繪畫理論 趙孟的作畫貴有古意與書畫用筆同法論 錢選的“士氣”說 倪瓚的“逸筆”與“逸氣”說 李衎論畫竹 第六章 明代繪畫理論 王履的《華山圖序》 李開先的《畫品》 徐渭論畫 山水畫南北宗論 論邪、甜、俗、賴及生、熟 瀋顥等論題跋、印章 第七章 清代繪畫理論 以王原祁為代錶的擬古思想 惲格的“攝情”說與鄒一桂的“活脫”說 石濤論畫 金農與鄭闆橋的美術思想 後記 新版跋語 |
| 編輯推薦 | |
| 全書止於鄭闆橋論畫,作為一本中國繪畫理論發展史,下限為什麼在乾隆年間呢?我是以某一畫傢或某一文藝批評者,凡能增益前人的理論,對於探討中國美術理論的演變與發展有所啓發,即使是一句話,也要沙裏淘金,勾尋齣來;或者理論雖然錯誤,而其影響頗大,也都予以評介。相反,重復前人之見,平庸之談,即使議論成冊,一概不取。當然這隻是就我所掌握的材料和我的看法作取捨的。我以為“揚州八怪”的作品及其畫論,是中國古代獨放異彩的“夕陽”,自此以下,有價值的理論沒有多少瞭。晚於鄭闆橋的清人,其中有可取的見解,比如談題跋、印章,已經與同類問題集中到一起,提前插入明代有關的章節。倘若硬要續寫到中國古代史下限的1851年,其結果,一是有傷《中國畫論史》著論的宗旨,一是讓讀者興味索然,所以還是到此結束為好。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套書的圖文並茂,讓我對畫論的理解更加直觀。書中引用瞭大量的經典畫作,並結閤具體的畫論進行分析,讓我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著名畫作的解讀,作者能夠從畫論的角度,剖析畫作的意境、構圖、用筆等,讓我對這些作品有瞭全新的認識。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則讓我看到瞭中國畫論在曆史長河中的演變和創新。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曆史事實,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個時代背景下畫論産生的根源,以及它們對後世的影響。這種對曆史脈絡的梳理,讓我對中國畫的文化意義有瞭更深的體悟。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可以說是相當獨特的。作者在保持學術嚴謹性的同時,又不乏文學的色彩。他的筆觸細膩,情感充沛,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被他的文字所打動,仿佛置身於那個古老的藝術世界,與那些偉大的藝術傢們一同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知識的傳遞。它更像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另一扇大門。我一直對中國畫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常常覺得隔靴搔癢,不得其法。這本書係統地梳理瞭不同曆史時期畫論的特點和演變,讓我能夠從更宏觀的視角去理解那些傳世名作背後的思想和觀念。作者在論述時,旁徵博引,卻又不顯得雜亂,邏輯清晰,層層遞進,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拿到這套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的外觀所吸引。精美的封麵設計,考究的紙張印刷,無不彰顯著齣版者的誠意。拆開包裝,一股淡淡的書香撲鼻而來,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沉澱。我是一個對書籍外觀有較高要求的人,而這套書,無疑滿足瞭我對“美”的全部想象。無論是作為案頭讀物,還是收藏珍品,都堪稱一流。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讓我眼前一亮。那種返璞歸真的風格,不落俗套,卻又充滿瞭文化底蘊。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無論是書簽的設計,還是章節的劃分,都透著一股匠心。我一直覺得,好的書籍,其外在的呈現也同樣重要,它能夠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而這套書,無疑做到瞭這一點,讓我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就充滿瞭期待。
評分讀完這套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從古代的筆墨精神到近代的時代變遷,作者以一種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串聯起瞭中國畫論發展的脈絡。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氣韻生動”的論述,它不僅僅是對藝術技巧的探討,更是上升到瞭哲學的高度,讓我重新審視瞭人與自然、人與藝術的關係。書中引用的許多古代畫論傢的原文,經過作者的解讀,不再是晦澀難懂的古籍,而是變得鮮活生動,仿佛他們就在我耳邊娓娓道來。
評分這套書的包裝簡直是藝術品!厚實的紙殼盒,內裏是精心設計的插畫,光是打開它就讓人心情愉悅。我一直想找一本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美感的中國畫論史,這套書的呈現方式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次視覺的盛宴。封麵的設計,那種古典與現代的碰撞,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製作者的用心。我甚至覺得,僅僅是為瞭收藏這套書的包裝,也值瞭。打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十分考究,油墨的印製清晰細膩,色彩的還原度極高,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筆墨在紙上躍動。
評分這本書的篇幅雖然不小,但讀起來卻一點也不枯燥。作者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帶領讀者一步步深入中國畫論的殿堂。他善於將復雜的概念簡單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這種教學方式,對於想要瞭解中國畫論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
評分我最欣賞的是作者對不同學派和理論的辨析。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一些畫論傢的觀點所吸引,但有時又會因為理解的片麵而感到睏惑。這本書的作者則能夠巧妙地將這些復雜的理論梳理清楚,並指齣它們之間的聯係與區彆,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畫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這種嚴謹而又深入的分析,讓我對中國畫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