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取穴定位圖冊(高清真人圖解版)

標準取穴定位圖冊(高清真人圖解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孫金芳 著
圖書標籤:
  • 中醫
  • 針灸
  • 取穴
  • 穴位
  • 圖解
  • 高清
  • 醫學
  • 養生
  • 臨床
  • 人體穴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泰州新華書店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73567
商品編碼:24354508815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6-09-01

具體描述


內容介紹
基本信息
書名: 標準取穴定位圖冊(高清真人圖解版)
作者: 孫金芳 開本:
YJ: 39.8
頁數:
現價: 見1;CY=CY部 齣版時間 2016-10
書號: 9787122273567 印刷時間: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版次:
商品類型: 正版圖書 印次:
內容提要 作者簡介 精彩導讀 目錄 D一章    經絡穴位BB基礎知識/1
2  取穴先認脈——人體經絡與穴位關係
4  常用的取穴手法與技巧


D二章    手太陰肺經/8
9  中府——改善胸悶、咳嗽
9  雲門——改善咳嗽,肩背痛
9  天府——預防鼻炎
9  俠白——補肺氣
10  尺澤——降火、清熱、潤肺
10  孔Z——專治咯血
10  列缺——緩解偏頭痛
10  經渠——緩解手腕痛
11  太淵——保心肺
11  魚際——清肺熱
11  少商——專治咳嗽、咽喉腫痛


D三章    手陽明大腸經/12
13  商陽——減輕咽喉腫痛
13  二間——緩解牙痛
13  三間——治療肩周炎
13  閤榖——主治頭麵部諸癥
14  陽溪——提神,補陽氣
14  偏曆——預防麵神經麻痹
14  溫溜——溫暖腸腑
14  下廉——專治網球肘
15  上廉——緩解臂痛
15  手三裏——減肥要穴
15  麯池——主治上肢癱瘓
15  肘髎——緩解手臂麻木
16  手五裏——專治肩膀諸癥
16  臂臑——瘦上臂
16  肩髃——肩周炎的剋星
16  巨骨——緩解肩背痛
17  天鼎——緩解扁桃體紅腫疼痛
17  扶突——改善吞咽睏難
17  口禾髎——改善嗅覺減退
17  迎香——專治鼻炎鼻塞


D四章    足陽明胃經/18
19  承泣——善治眼部諸癥
19  四白——眼睛的“衛士”
19  巨髎——緩解鼻齣血
19  地倉——專治麵神經炎
20  大迎——治療腮腺炎
20  頰車——專治牙痛
20  下關——麵癱常用穴
20  頭維——緩解頭痛
21  人迎——麵部美容穴
21  水突——緩解咽喉腫痛
21  氣捨——止呃逆
21  缺盆——主治氣管炎
22  氣戶——主治慢性支氣管炎
22  庫房——氣喘J按它
22  屋翳——治療乳腺疾病
22  膺窗——肺保健穴
23  乳中——腧穴定位標誌
23  乳根——促進泌乳
23  不容——緩解胃痛
23  承滿——緩解胃痛
24  梁門——專治急性胃痛
24  關門——治療腹瀉
24  太乙——調節情誌
24  滑肉門——對受驚嚇後胃痛有TX
25  天樞——腸胃保健穴
25  外陵——緩解痛經
25  大巨——調節髒腑
25  水道——治療痛經
26  歸來——調理月經
26  氣衝——調理月經
26  髀關——緩解腰痛
26  伏兔——治療下肢痿證
27  陰市——改善下肢麻木
27  梁丘——膝關節痛SX穴
27  犢鼻——緩解膝痛
27  足三裏——通調髒腑
28  上巨虛——調理腸胃
28  條口——主治筋部疾病
28  下巨虛——專治小腹痛
28  豐隆——化痰奇穴
29  解溪——專治下肢痿證
29  衝陽——專治足痿無力
29  陷榖——消水腫
29  內庭——緩解足背痛
30  厲兌——調情誌
30  四季養生TX穴(春季)


D五章    足太陰脾經/31
32  隱白——改善月經過多
32  大都——預防老年性腿痙攣
32  太白——補脾要穴
32  公孫——改善消化不良
33  商丘——乳腺保健穴
33  三陰交——女性的“知心朋友”
33  漏榖——緩解腹脹
33  地機——主治婦科疾病
34  陰陵泉——機體水液樞紐
34  血海——治療血證要穴
34  箕門——改善遺尿
34  衝門——保護前列腺
35  府捨——緩解腹痛
35  腹結——防治腸炎
35  大橫——通調腸胃
35  腹哀——增強食欲
36  食竇——食管保健穴
36  天溪——催乳
36  胸鄉——緩解胸脅脹滿
36  周榮——緩解肋間神經痛
37  大包——胸部保健穴
37  四季養生TX穴(夏季)


D六章    手少陰心經/38
39  J泉——心髒保健穴
39  青靈——緩解頭痛
39  少海——心火的“滅火器”
39  靈道——安心神
40  通裏——治啞要穴
40  陰郤——緩解心絞痛
40  神門——調理失眠要穴
40  少府——緩解胸痛
41  少衝——清心熱
41  四季養生TX穴(鞦季)


D七章    手太陽小腸經/42
43  少澤——通乳要穴
43  前榖——五官健康的幫手
43  後溪——治療落枕常用穴
43  腕骨——緩解指攣腕痛
44  陽榖——五官“小醫生”
44  養老——老年人可常按揉
44  支正——頭暈目眩J找它
44  小海——緩解肘臂疼痛、麻木 
45  肩貞——肩周炎常用穴
45  臑俞——改善肩臂疼痛
45  天宗——主治咳嗽氣喘
45  秉風——散風活絡,止咳化痰
46  麯垣——肩胛疼痛可找它
46  肩外俞——舒筋活絡,祛風止痛
46  肩中俞——改善咳嗽,氣喘
46  天窗——疏散內熱
47  天容——緩解落枕不適
47  顴髎——緩解麵部疼痛
47  聽宮——主治耳鳴耳聾


D八章    足太陽膀胱經/48
49  睛明——讓眼睛更明亮 
49  攢竹——反復按壓可治療呃逆 
49  眉衝——針刺可治療頭痛 
49  麯差——配迎香、風府主治鼻疾
50  五處——幫助治療癲癇   
50  承光——改善頭痛,鼻塞
50  通天——緩解頭痛,眩暈
50  絡卻——配風池治頭暈
51  玉枕——颳痧可治頭痛
51  天柱——改善肩膀肌肉僵硬   
51  大杼——緩解感冒癥狀   
51  風門——治療感冒的要穴
52  肺俞——讓呼吸順暢的秘密
52  厥陰俞——緩解緊張情緒   
52  心俞——可養心安神 
52  督俞——預防心髒疾病   
53  膈俞——治療嘔吐的TX穴 
53  肝俞——清肝明目 
53  膽俞——膽經疾病的剋星
53  脾俞——改善胃腸疾病 
54  胃俞——緩解多食善飢,身體消瘦  
54  三焦俞——利水強腰
54  腎俞——護腎強腎  
54  氣海俞——益腎壯陽,調經止痛
55  大腸俞——緩解風濕腰痛
55  關元俞——幫助調理下焦
55  小腸俞——防治泌尿生殖係統疾病
55  膀胱俞——改善小便不利  
56  中膂俞——益腎溫陽,調理下焦
56  白環俞——主治男女生殖係統疾病
56  上髎——改善腰腿痛 
56  次髎——治療痛經的TX穴  
57  中髎——治療男科疾病   
57  下髎——防治生殖係統疾病   
57  會陽——治療痔
57  承扶——通便消痔
58  殷門——強健腰腿  
58  浮郤——緩解小腿痙攣
58  委陽——按壓治療腰背痛  
58  委中——緩解腰背痛  
59  附分——改善肩背痛
59  魄戶——咳嗽哮喘J找它
59  膏肓——保健要穴
59  神堂——按壓治療胸悶心慌
60      ——改善肩背痛
60  膈關——胸悶、胃不舒服J找它
60  魂門——配陽陵泉、支溝治胸脅痛 
60  陽綱——疏肝利膽
61  意捨——緩解腹脹
61  胃倉——消食導滯,增進食欲  
61  肓門——腹部不適J找它
61  誌室——按壓可治療腎虛、陽痿 
62  胞肓——補腎強腰,通利二便
62  秩邊——治療坐骨神經痛
62  閤陽——改善痔
62  承筋——小腿痙攣J揉它  
63  承山——緩解腿腳痙攣 
63  飛揚——迅速緩解腿疲勞
63  跗陽——治療腳踝腫痛
63  昆侖——治療頸椎病
64  僕參——配太溪治足跟痛
64  申脈——改善關節疼痛   
64  金門——治療急性腰痛 
64  京骨——緩解落枕不適 
65  束骨——防治感冒
65  足通榖——清熱安神,清頭明目
65  至陰——艾灸可矯正胎位 


D九章    足少陰腎經/66
67  湧泉——急救要穴之一  
67  然榖——滋陰補腎 
67  太溪——補腎氣,除百病
67  大鍾——益腎平喘,調理二便   
68  水泉——通經活絡治痛經  
68  照海——月經不調的救星 
68  復溜——改善腹脹腸鳴   
68  交信——調經養血止崩漏  
69  築賓——寜心安神,調理下焦 
69  陰榖——治療遺精、遺尿   
69  橫骨——治療男科疾病 
69  大赫——生殖健康的福星  
70  氣穴——利尿通便
70  四滿——緩解腹痛腹脹  
70  中注——改善腰腹疼痛,促消化
70  肓俞——告彆腹脹  
71  商麯——解決便秘煩惱
71  石關——幫助治療不孕
71  陰都——有效緩解胃腸疾病 
71  腹通榖——治療胃痛嘔吐  
72  幽門——配玉堂治煩心嘔吐  
72  步廊——乳房保健要穴
72  神封——改善咳嗽氣喘
72  靈墟——治療風寒咳嗽
73  神藏——緩解咳嗽胸痛  
73  彧中——定咳順氣  
73  俞府——止咳平喘 


D十章    手厥陰心包經/74
75  天池——乳腺疾病的剋星
75  天泉——增強心髒活力
75  麯澤——配委中、麯池治高熱中暑  
75  郤門——寜心安神,清營止血  
76  間使——輕鬆治療瘧疾  
76  內關——手掐內關可治療暈車、暈船 
76  大陵——有助於治療癲癇  
76  勞宮——安心定神,放鬆心情  
77  中衝——心髒急救D一穴
77  四季養生TX穴(鼕季)  


D十一章    手少陽三焦經/78
79  關衝——有效治療麵部疾病 
79  液門——改善五官疾患   
79  中渚——可有效緩解耳鳴
79  陽池——緩解關節疼痛  
80  外關——緩解手臂屈伸不利  
80  支溝——治療便秘J選它 
80  會宗——改善耳聾耳鳴
80  三陽絡——緩解齲齒牙痛   
81  四瀆——清咽利喉,治咽喉痛
81  天井——安神通絡,治心痛、胸痛 
81  清冷淵——緩解前臂及肩背部酸痛  
81  消濼——有效治療各種痛證  
82  臑會——配肩俞、肩貞治療肩周炎 
82  肩髎——緩解肩痛不舉  
82  天髎——改善頸項強急 
82  天牖——緩解頭痛頭暈  
83  翳風——聰耳通竅,散內泄熱 
83  瘈脈——小兒驚風療效佳
83  顱息——緩解頭痛耳鳴
83  角孫——護眼TX穴 
84  耳門——護耳TX穴  
84  耳和髎——治療五官疾病 
84  絲竹空——頭痛頭暈J按它   


D十二章    足少陽膽經/85
86  瞳子髎——治療常見眼部疾病
86  聽會——幫助改善耳鳴耳聾
86  上關——有效治療麵部疾病
86  頷厭——五官疾病J找它
87  懸顱——集中精力不走神
87  懸厘——偏頭痛不用煩惱
87  麯鬢——按揉可治療牙痛頰腫
87  率榖——可治頭痛
88  天衝——治療牙齦腫痛
88  浮白——緩解發白
88  頭竅陰——開竅聰耳,治耳鳴
88  完骨——對五官科疾病有療效
89  本神——治療癲癇
89  陽白——改善視物模糊
89  頭臨泣——聰耳明目,安神定誌
89  目窗——改善視力
90  正營——專治頭痛頭暈
90  承靈——麵部痙攣J按它
90  腦空——治療後腦疼痛
90  風池——疏風散寒治感冒
91  肩井——治療肩膀酸痛
91  淵腋——腋下多汗不用愁
91  輒筋——平喘理氣穴位
91 日月——疏肝利膽治膽疾
92  京門——補腎要穴
92  帶脈——調經通滯效果佳
92  五樞——婦科疾病的剋星
92  維道——幫助治療婦科疾病
93  居髎——改善腰腿疾病
93  環跳——強健腰膝效果好
93  風市——治療風邪要穴
93  中瀆——配陰市治下肢外側涼麻疼痛
94  膝陽關——有效緩解膝蓋疼痛
94  陽陵泉——快速止痙攣
94  陽交——改善癲癇
94  外丘——通絡止痛
95  光明——舒睛明目治眼病
95  陽輔——熬夜頭暈J揉它
95  懸鍾——治療落枕效果好
95  丘墟——使頭腦清晰
96  足臨泣——迴乳效果好
96  地五會——利胸脅消乳腫
96  俠溪——改善頭痛眩暈
96  足竅陰——點刺可治頭痛牙痛


D十三章    足厥陰肝經/97
98  大敦——快速止血,改善崩漏
98  行間——配睛明治青光眼
98  太衝——防治高血壓病
98  中封——保養精血的要穴
99  蠡溝——疏肝理氣,調經止帶
99  中都——疏肝理氣,調經止血
99  膝關——改善膝關節疼痛
99  麯泉——護膝要穴
100  陰包——生殖泌尿它統管
100  足五裏——通利小便效果好
100  陰廉——改善黃白帶多
100  急脈——急性腹痛J找它
101  章門——強化肝髒功能
101  期門——緩解兩脅疼痛


D十四章    任脈/102
103  會陰——專治男女性功能疾病
103  麯骨——治療前列腺疾病效果好
103  中J——體寒的女性可經常按揉
103  關元——D一性保健大穴
104  石門——熱敷可治療水腫
104  氣海——補虛要穴
104  陰交——改善月經不調
104  神闕——對腹部疾病有療效
105  水分——水腫常按它
105  下脘——促進消化
105  建裏——和胃健脾
105  中脘——止胃痛腹脹
106  上脘——和胃降逆,增加胃動力
106  巨闕——治療胃下垂
106  鳩尾——消除疲勞,緩解焦躁
106  中庭——惡心嘔吐J找它
107  膻中——緩解乳汁不足
107  玉堂——改善胸悶
107  紫宮——讓呼吸更順暢
107  華蓋——止咳平喘
108  璿璣——定喘順氣
108  天突——治療哮喘效果好
108  廉泉——吞咽睏難、言語不清J找它
108  承漿——治療口腔疾病


D十五章    督脈/109
110  長強——便秘、痔TX穴
110  腰俞——經常按揉可緩解腰部酸痛
110  腰陽關——遺精、陽痿不復返
110  命門——治療腎陽虛,滋陰補腎
111 懸樞——改善腰脊強痛
111 脊中——增強髒腑功能
111 中樞——改善食欲不振
111 筋縮——痙攣癥的剋星
112 至陽——緩解心慌胸悶
112 靈颱——修心養性穴
112  神道——寜心安神,治療心絞痛
112  身柱——緩解咳嗽和氣喘
113  陶道——提升肺功能
113  大椎——治療高熱不退
113  啞門——改善舌緩不語、聲音沙啞
113  風府——推擦風府治感冒
114  腦戶——快速緩解頭痛
114  強間——讓你睡好心情好
114  後1;CY=CY——治療癲癇
114  百會——長命百歲保健穴
115  前1;CY=CY——改善頭痛
115  囟會——幫助治療鼻炎
115  上星——緩解視疲勞
115  神庭——寜神醒腦
116  素髎——鼻塞TX穴
116  水溝——治療暈厥
116  兌端——牙痛、鼻塞不用慌
116  齦交——配承漿治口臭


D十六章    經外奇穴/117
118  四神聰——失眠健忘多敲擊
118  D陽——改善頭痛眩暈
118  印堂——緩解失眠煩躁
118  魚腰——專治眼部疾病
119  上明——明目利竅治眼病
119  太陽——解除大腦疲勞
119  耳尖——主治目赤腫痛
119  球後——改善眼部不適
120  上迎香——專治鼻疾
120  內迎香——常按防治鼻炎
120  聚泉——防治食不知味
120  海泉——消除口腔炎癥
121  夾承漿——改善牙齦腫痛
121  金津——針刺可治中暑昏迷
121  玉液——預防口腔疾病
121  牽正——改善口    斜
122  翳明——治療各種眼疾
122  安眠——緩解失眠、心悸
122  頸百勞——頸肩不適的剋星
122  子宮——擺脫婦科病
123  三角灸——祛除疝氣、腹痛
123  定喘——緩解咳喘不適
123  夾脊——保養全身髒腑
123  胃脘下俞——健脾和胃,緩解胃痛
124  痞根——健脾和胃除痞塊
124  下J俞——壯腰好幫手
124  腰宜——強腰補腎對付生殖疾病
124  腰眼——改善腰痛
125  十七椎——治療生殖疾病的好助手
125  腰奇——針灸治療癲癇
125  肩前——改善肩臂疼痛
125  肘尖——增強手臂靈活度
126  二白——幫助對付痔
126  中魁——治療食欲不振、嘔吐
126  腰痛點——改善急性腰扭傷
126  落枕——落枕J揉它
127  八邪——手指麻木不用怕
127  四縫——專治小兒疳積
127  十宣——昏迷休剋急救穴
127  環中——改善腰腿疼痛
128  鶴1;CY=CY——避免膝蓋酸痛無力
128  百蟲窩——對付皮膚瘙癢
128  內膝眼——緩解膝關節疼痛
128  膽囊——專治膽道疾病
129  闌尾——急慢性闌尾炎J找它
129  內踝尖——緩解牙痛
129  外踝尖——治腳氣的幫手
129  八風——清熱解毒治腳氣


D十七章    60種常見病癥TX穴速查/130
130  頭痛:太陽,風池,列缺
130  頭暈:百會,行間,足臨泣
130  失眠:安眠,神門,內關
130  健忘:四神聰,百會,懸鍾
130  脫發:四神聰,麯池,風市
131  鼻炎:迎香,上迎香,印堂
131  耳鳴:耳門,聽宮,太溪,足三裏
131  視疲勞:睛明,光明
131  麵頰痤瘡:背部反應點,閤榖,攢竹,內庭
131  三叉神經痛:魚腰,四白,下關
132  麵神經麻痹:陽白,地倉,頰車,閤榖
132  牙痛:閤榖,頰車
132  呃逆:攢竹,內關,足三裏
132  咽喉腫痛:少商,大椎,肺俞
132  慢性咽炎:廉泉,魚際,照海
133  慢性支氣管炎:肺俞,膻中,天突,足三裏
133  風熱咳嗽:麯池,尺澤
133  風寒咳嗽:風池,肺俞
133  哮喘:天突,定喘,腎俞
133  落枕:落枕,風池,肩井
134  頸椎病:頸夾脊,中渚,手三裏
134  肩周炎:肩髃,肩髎,肩貞
134  網球肘:麯池,小海,少海
134  鼠標手:陽榖,陽池
134  胸悶:膻中,內關
135  乳汁不暢:膻中,肩井,期門
135  乳少:少澤,足三裏
135  心悸:內關,膻中
135  腹脹:建裏,中脘,天樞,上巨虛,下巨虛
135  嘔吐:內關,公孫,足三裏
136  胃痛:中脘,足三裏
136  消化不良:中脘,內關,公孫
136  急性腸胃炎:中脘,神闕,足三裏
136  腰痛:腰痛點,委中,後溪
136  腰扭傷:後溪,手三裏,中渚
137  腰椎間盤突齣:筋縮,太衝,委中
137  痔:二白,承山,長強
137  泄瀉:天樞,脾俞,三陰交
137  便秘:天樞,支溝
137  陽痿:關元,腎俞,三陰交
138  早泄:關元,三陰交,陰榖
138  前列腺疾病:水道,中J,關元
138  白帶增多:隱白,陰陵泉,命門
138  陰道炎:隱白,血海,三陰交
138  痛經:地機,次髎
139  月經不調:地機,三陰交,血海
139  慢性盆腔炎:水道,歸來
139  膝蓋痛:鶴1;CY=CY,膝眼,陰陵泉,陽陵泉
139  腿腳痙攣:承山,陽陵泉
139  踝關節扭傷:環跳,養老,陽池
140  風寒感冒:風池,外關,迎香
140  風熱感冒:大椎,麯池,外關
140  手足冰涼:督脈,神闕,耳部
140  更年期綜閤徵:肝俞,腎俞,三陰交
140  高血壓病:麯池,太衝
141  中風後遺癥:百會,麯池,閤榖,陽陵泉,三陰交,太衝
141  糖尿病:天柱,陰陵泉,勞宮
141  脂肪肝:行間,天樞,陽陵泉,豐隆
141  中暑:水溝,十宣
141  緩解疲勞:督脈,神闕


附錄    瞭解常用術語,取穴更簡單/142
142  頭麵部
142  上肢部
144  胸腹部
145  脊背部
145  下肢部


索引/147
147  按拼音速查術語
148  四季養生TX穴速查
148  按拼音速查穴位

暫時沒有目錄,請見諒!

經絡的奧秘:身體的地圖與健康的鑰匙 人體的經絡,如同遍布全身的神秘網絡,承載著氣血的運行,維係著生命的 vitality。理解和掌握經絡,便如同掌握瞭一把開啓健康之門的鑰匙。本書將帶領您踏上一段探索人體奧秘的旅程,深入淺齣地揭示經絡係統的運作原理,以及如何通過對這些關鍵節點的認知,達到調養身體、防治疾病的智慧。 第一章:經絡——生命能量的通道 我們將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為您描繪一幅清晰的經絡圖景。經絡並非單純的血管或神經,它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能量傳導係統,連接著髒腑、肢體、感官,是人體內外溝通、物質輸布、功能調節的通路。 經絡的起源與發展: 追溯經絡理論的古老淵源,瞭解其在中華醫學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曆代醫傢對其認識的不斷深化。 經絡的基本組成: 詳細介紹經絡係統由經脈和絡脈兩大部分構成,以及它們之間縱橫交錯、相互聯係的緊密關係。 經脈的分類與走嚮: 深入闡述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各自特點,包括它們的循行路綫、起止點、所屬髒腑以及在人體錶麵所處的具體位置。我們將通過生動的語言,幫助您在腦海中勾勒齣每一條經脈在身體內的“旅行路綫”。 絡脈的作用與意義: 解釋絡脈作為經脈分支的重要作用,它們如何連接經脈,將氣血輸布到更廣泛的區域,起到“連接”和“補充”的功能。 氣血津液與經絡的關係: 探討氣血津液作為生命活動最基本物質,如何依靠經絡係統進行運行和輸布,以及經絡的通暢對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經絡的生理功能: 詳細闡述經絡在人體內的五大核心功能:運行氣血、濡養髒腑、抵禦外邪、傳導感應以及調控機體功能。理解瞭這些功能,纔能更好地把握經絡理論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價值。 第二章:認識十二正經——人體健康的十八般武藝 十二正經是經絡係統的主體,它們與人體的十二髒腑有著密切的聯係,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本書將逐一為您詳細解讀每一條正經的獨特之處。 手三陰經與手三陽經: 手太陰肺經: 從胸中起,行於上肢內側前方,止於大拇指內側端。這條經絡與呼吸係統、皮膚的健康息息相關。 手陽明大腸經: 從食指尖起,沿上肢外側前方,行於麵部,止於鼻翼旁。它與消化係統、免疫功能緊密相連。 手少陰心經: 從心中起,行於上肢內側後方,止於小指尖。心經的通暢直接關係到心髒的健康和情緒的穩定。 手太陽小腸經: 從小指尖起,沿上肢外側後方,行於頭麵部,止於耳前。它與消化吸收、淋巴循環有重要關聯。 手厥陰心包經: 從胸中起,行於上肢內側,止於中指尖。心包經守護著心髒,對情誌的調節至關重要。 手少陽三焦經: 從無名指尖起,沿上肢外側,行於頭麵部,止於眼角。三焦經調節全身氣機,是人體能量代謝的重要樞紐。 足三陰經與足三陽經: 足太陰脾經: 從大腳趾內側端起,沿下肢內側,行於腹胸,止於胸部。脾經是氣血生化之源,消化吸收的關鍵。 足陽明胃經: 從眼下起,沿麵部、頸部、胸腹,下行至足。胃經是人體後天之本,與消化、吸收、營養供給密切相關。 足少陰腎經: 從足心起,沿下肢內側後方,行於脊柱,止於胸部。腎經是先天之本,主藏精,關乎生長發育、生殖以及骨骼健康。 足太陽膀胱經: 從眼內角起,沿頭頸、背部、下肢後側,止於足。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泄通道,也是許多重要俞穴的所在地。 足少陽膽經: 從眼外角起,沿側頭、頸部、軀乾兩側,下行至足。膽經與肝經相錶裏,對情誌、消化以及筋骨的強健有重要影響。 足厥陰肝經: 從大腳趾嚮上,沿下肢內側,行於腹胸,止於頭頂。肝經主疏泄,調節情誌,對眼睛、筋腱的健康至關重要。 我們將逐一介紹每條經脈的起止點、循行路綫、與所屬髒腑的關係、主治的病癥以及重要的腧穴。您將學習如何識彆這些經脈在身體錶麵的大緻走嚮,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章:奇經八脈——人體的“特區”與“總管” 奇經八脈雖然不直接隸屬於十二髒腑,但它們與十二正經相互溝通,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是人體氣血運行的“蓄水池”和“交通樞紐”,在維持人體氣血平衡、溝通錶裏、調節功能等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督脈: 統率全身之陽,被稱為“陽脈之海”。其循行於背部正中,與脊柱、腦髓、精神活動密切相關。 任脈: 統率全身之陰,被稱為“陰脈之海”。其循行於腹部正中,與生殖、泌尿、消化等生殖與腹部髒腑功能相關。 衝脈: 被稱為“十二經脈之海”和“血海”,與氣血的調節、生殖功能、氣血的運行息息相關。 帶脈: 環繞腰腹一周,如腰帶一樣約束諸經。它對維持腰腹部生理功能、防止髒腑下垂具有重要作用。 陰維脈: 維係身體陰經,與身體的陰經氣血的運行和身體的陰麵組織濡養有關。 陽維脈: 維係身體陽經,與身體的陽經氣血的運行和身體的陽麵組織的濡養有關。 陰蹺脈: 與眼睛的開閤、睡眠、以及身體陰麵的生理活動有關。 陽蹺脈: 與身體的活動、步態,以及身體陽麵的生理活動有關。 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八條奇脈的獨特功能,以及它們在人體生理和病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腧穴——經絡上的“指示燈”與“治療點” 腧穴是髒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錶的部位,也是針灸、推拿等療法作用的“落腳點”。掌握腧穴的位置和功能,是運用經絡理論進行自我調養的關鍵。 腧穴的定義與分類: 解釋腧穴的概念,以及按照經絡、定位等不同方式進行的分類。 定位的基本原理: 介紹人體骨骼、肌肉、毛發等作為參照物,以及“寸”這個特殊的度量單位,幫助您理解如何在身體上準確尋找腧穴。 重要經絡腧穴的識彆與應用: 頭部腧穴: 如百會、風池、太陽等,在治療頭痛、頭暈、眼部疾病等方麵具有重要作用。 頸部腧穴: 如風府、啞門、天突等,與咽喉、頸部疾病以及神誌方麵的調整相關。 胸腹部腧穴: 如膻中、中脘、關元、氣海等,是調理髒腑功能、治療消化係統、生殖係統疾病的常用穴。 背部腧穴(背俞穴): 如肺俞、心俞、肝俞、腎俞等,是對應髒腑的“信號燈”,是治療髒腑病癥的重要穴位。 四肢部腧穴: 如閤榖、足三裏、三陰交、麯池等,是治療全身多種疾病的常用穴,也是保健養生的重要穴位。 本書將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清晰地標示齣每一個重要腧穴的準確位置,並簡要介紹其主要的治療作用,幫助您將抽象的經絡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實踐。 第五章:經絡與健康——調養身心的智慧 理解瞭經絡的運行規律和腧穴的作用,我們便能更好地運用這一古老的智慧來維護和提升自身的健康。 經絡不通的常見信號: 學習識彆身體發齣的“求救信號”,如疼痛、麻木、疲勞、情緒波動等,這些都可能與經絡的阻滯有關。 經絡與常見疾病的關係: 探討不同經絡的失常如何導緻具體的疾病,例如肺經不暢可能引起咳嗽、感冒,肝經鬱滯可能導緻情緒低落、消化不良等。 經絡養生法: 按摩推拿: 介紹一些簡單易學的按摩手法,如何通過按揉特定穴位來疏通經絡,緩解不適。 經絡導引(如八段錦、太極拳): 闡述這些傳統功法如何通過特定的動作和呼吸,調動全身氣血,達到經絡疏通、強身健體的目的。 穴位保健: 介紹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哪些穴位進行自我保健,例如按揉足三裏可以健脾胃,按揉閤榖可以緩解頭痛等。 飲食與經絡: 探討不同食物的屬性如何影響經絡的運行,以及如何通過閤理飲食來調養經絡。 情誌與經絡: 強調情緒對經絡健康的重要性,如何通過調節情誌來達到經絡的平衡。 結語: 經絡理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醫學遺産,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內涵,為我們認識生命、維護健康提供瞭深刻的見解。本書旨在為您打開一扇通往經絡世界的大門,希望通過深入的解讀和生動的呈現,讓您不再覺得經絡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能夠將其內化為指導自身健康實踐的實用智慧。願您在探索經絡奧秘的過程中,收獲滿滿的健康與活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款《標準取穴定位圖冊(高清真人圖解版)》對我來說,絕對是一本“相見恨晚”的學習工具。作為一名對傳統醫學充滿好奇的普通人,我一直想在傢中學習一些基礎的穴位知識,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有效地緩解一些小病小痛,比如頭痛、頸椎不適、腰腿酸痛等等。然而,以往接觸到的穴位圖譜,要麼過於專業化,綫條化的圖示讓人難以辨認,要麼描述過於簡略,導緻我每次都隻能憑感覺來按壓。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睏境。它采用的真人實拍圖,就像是為我量身定製的“地圖”,我能清楚地看到穴位相對於骨骼、肌肉和皮膚錶麵的確切位置。書中的文字描述也恰到好處,既有專業的術語,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定位的要點,讓我這種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最讓我驚喜的是,它還提供瞭一些關於穴位主治的簡要說明,這讓我知道每個穴位大概能解決哪些問題,增加瞭我對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現在,我可以在傢自己對照著這本書,準確地找到穴位進行按揉,感覺效果真的比以前摸索著要好多瞭。

評分

說實話,一開始我買這本書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穴位定位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很多都大同小異,要麼圖不夠清晰,要麼描述過於晦澀。但當我拿到《標準取穴定位圖冊(高清真人圖解版)》後,我真的被它驚艷到瞭。它的圖片質量簡直無可挑剔,色彩真實,細節豐富,每一個穴位的輪廓都清晰可見,而且真人模特的身材也比較普遍,讓我能更好地將圖中的定位與我自己的身體進行參照。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穴位,而是按照人體部位進行瞭係統的劃分,從頭部到四肢,再到軀乾,每個部分都有詳盡的介紹。每到一個穴位,它不僅會給齣高清的真人圖片,還會附帶簡潔明瞭的文字說明,包括穴位名稱、主治病癥以及最關鍵的定位方法。這種圖文並茂、邏輯清晰的呈現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學習和掌握穴位定位的難度。即使是中醫初學者,也能很快上手,並且能夠建立起係統性的認識。我感覺這本書非常適閤那些希望在傢中進行自我保健,或者正在學習針灸推拿等中醫技藝的朋友,它能讓你少走彎路,更高效地掌握這些寶貴的知識。

評分

我最近在學習中醫推拿,在尋找閤適的學習資料時,偶然發現瞭《標準取穴定位圖冊(高清真人圖解版)》。說實話,市麵上關於穴位定位的書籍有很多,但真正能夠讓我眼前一亮的並不多。然而,這本書的設計理念和呈現方式,讓我眼前一亮。它摒棄瞭那些過於藝術化、抽象化的綫條圖,而是采用瞭非常寫實的高清真人照片,這一點對於需要精確找到穴位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圖片中的穴位標記清晰,而且還會通過箭頭、圓圈等方式,非常直觀地指示齣穴位的具體位置。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圖片,它還配有詳細的文字說明,解釋瞭如何根據骨骼標誌、肌肉走嚮等來定位穴位,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指導。我尤其欣賞它在描述定位方法時,會考慮到一些常見的情況,比如如何觸診纔能找到那個標誌性的骨性突起,或者在某個肌肉的什麼位置。這些細節上的處理,讓我在實際操作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大大減少瞭摸索的時間和不確定性。

評分

作為一名對健康養生頗為關注的讀者,我一直希望能夠掌握一些基礎的穴位知識,以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進行自我調理。然而,過去接觸到的很多穴位圖譜,要麼是綫條過於復雜,要麼是描述不夠清晰,導緻我每次都很難準確地找到穴位。直到我遇見瞭《標準取穴定位圖冊(高清真人圖解版)》,纔算是找到瞭真正的“寶藏”。這本書最讓我贊賞的地方,在於它采用瞭非常直觀和貼近實際的高清真人照片作為基礎。這些照片就像是我身邊的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為我清晰地展示瞭每一個穴位在人體上的確切位置。而且,書中不僅僅有圖片,還配有詳細而易懂的文字說明,它能夠引導我如何去觸摸、去感受,從而找到那些細微的體錶標誌。這種“所見即所得”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學習的效率和信心。我不再需要猜測,而是能夠根據書中的指示,一步一步地找到目標穴位。這種精確性,讓我對中醫的穴位理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能夠更自信地去實踐,去體驗穴位按摩帶來的好處。

評分

這本書真是太棒瞭!作為一名長期學習中醫,卻總是在取穴定位上感到一絲不確定的愛好者,我終於找到瞭救星。過去,我常常對照著書本上的綫條圖,努力將那些抽象的穴位想象成我身體上的某個具體點,但效果總是差強人意。不是覺得位置不對,就是懷疑自己摸到的不是那個穴位。尤其是遇到一些不太容易觸及或者需要精確度非常高的穴位時,更是讓人抓耳撓腮。這款《標準取穴定位圖冊(高清真人圖解版)》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它采用瞭非常直觀的方式,用高清的真人照片作為底圖,每一個穴位都用醒目的標記指示齣來,而且還會配閤文字描述,詳細說明穴位的體錶標誌和定位方法。我最喜歡的是它提供的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老師就站在我旁邊,手把手地教我一樣。那些以前覺得模模糊糊的概念,現在都變得清晰可見,觸手可及。翻閱這本書,我仿佛在進行一次觸診的實踐課,每一個穴位都仿佛在我眼前“活”瞭過來,讓我能更準確地找到它們。這不僅大大提升瞭我自我保健的信心,也為我進一步深入學習中醫理論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