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笔者1957年起师从查阜西先生,1958年起师从吴景略先生,又潜心研习管平湖先生古琴艺术,1963年毕业留校任教,开始从事古琴教学。在四十年的教学中,接触过多种类型、不同程度的古琴学习者:有音乐院校的主科生(包括附中、本科、硕士研究生)、选修生(包括多种专业的附中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进修生(音乐院教师、专业团体演奏员)、留学生(音乐学专业人士、西方乐器演奏者)、古琴艺术的爱好者(由9岁到60岁的多种年龄、多种职业)。正是这种情况,促使了我在教学方面的发展和成长,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于1985年前后写出了古琴实用教材稿(初级部分),并一直使用至今。2000年曾将原有程序加以调整,将指法及其运用的叙述加细并补充一些小曲作为练习,又附上简谱,以适应众多的、没有条件直接向老师学习的爱好者。
本教程以第星期上一次课,每天练习一小时的进度,经过半年,中等爱好程度、中等接受能力的人,可以学会《秋风词》、《阳关三叠》、《酒狂》、《平沙落雁》四曲。此次教程的出版,比原有的教材稿增加了《鸥鹭忘机》、《普庵咒》、《关山月》、《长门怨》四曲,可以帮助学琴者巩固已经取得的演奏基础。
这本《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的曲谱选择简直是太贴心了!作为一名完全零基础的初学者,我最大的顾虑就是不知道从何学起,也不知道哪些曲子适合入门。这本书就完美解决了我的痛点。它没有一开始就塞给我那些闻名遐迩的大曲子,而是从最最基础的指法练习和一些耳熟能详但又相对简单的旋律入手。我记得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学会的曲子就是书中的某个简化版乐曲,虽然简单,但能自己完整地弹奏下来,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而且,书中的每一个曲谱都标注得非常清晰。除了常规的工尺谱,它还很贴心地配上了拼音标注,这对于我这种不熟悉工尺谱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每个字代表什么,可以直接对照着拼音来理解指法和音高。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比较难掌握的指法,作者会专门给出单独的练习,并配以图示,让我可以反复模仿练习,直到掌握为止。我尤其喜欢书里那些“小贴士”式的讲解,比如在练习某个指法时,作者会提醒注意手腕的放松,或者在弹奏某个乐句时,要注意速度的控制。这些细节的指导,比那些干巴巴的理论讲解要实用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地把古琴的学习过程“碎片化”并且“可视化”了。我之前对古琴的学习充满敬畏,总觉得是很高深的艺术,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练。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古琴其实离我很近。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指法时,都会分解成最基本的动作,并且配有清晰的示意图,让我可以反复观看和模仿。我甚至会把书放在琴旁边,一边弹一边对照着看。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里那些“进阶小练习”。在掌握了基本的指法和简单的曲子之后,这本书会提供一些稍有难度的练习,但难度提升的幅度是恰到好处的,不会让人感到挫败。这些练习的设计,往往是为了巩固某个特定的技巧,或者是为了让你体验某种特定的音效。比如,我记得有一个练习就是专门训练如何弹奏出连绵不断的“泛音”,通过这个练习,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泛音的空灵和飘渺。而且,书里还会在一些重要的乐句旁边,用很简洁的语言给出“演奏提示”,比如“此处需表现出悠远感”或者“弹奏时注意气息的流动”。这些提示,就像是在给我点拨,让我知道在弹奏时应该去追求什么,应该去表达什么。
评分拿到这本《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天都会翻阅、练习,感觉它真的是一本为初学者量身打造的宝藏。李祥霆先生的著作,本身就带着一种权威性和亲和力。我之前对古琴只是抱有一丝好奇,完全是门外汉,看了一些网上零散的视频,觉得古琴的声音悠远空灵,但又不知从何下手。这本书的出现,像为我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 书的排版和设计我都特别喜欢,清晰易懂,每个章节的过渡也很自然。开头部分,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曲谱,而是从古琴的基本构造、如何识谱、以及古琴的弹奏基础指法开始讲起。这些基础知识的讲解非常细致,配有清晰的图示,让我这个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也能很容易地理解。特别是关于坐姿、持琴、按弦、提弦等基本动作的描述,都十分到位,让我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发力,如何避免不必要的紧张。作者在解释每个指法时,都用了很生动的比喻,让那些抽象的术语变得具体可感。比如讲解“勾”指法时,他会描述成“像用手指轻轻勾住一根细丝”,这种形象的比喻,非常有助于初学者建立正确的肌肉记忆。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古琴历史和文化的小知识,让学习过程不至于枯燥,反而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评分这本书的曲谱选择非常明智,完全是从零开始,循序渐进。我最开始学的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练习曲,比如《流水》的简化版,还有一些简单的音阶练习。这些练习曲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好,每一个小节的进步都能让我感受到明显的提升。我特别喜欢的是,每个曲子的后面都附有详细的指法标注和节奏提示,即使是刚接触古琴的人,也能对照着练习,不容易走弯路。更难得的是,书里还提供了很多关于演奏技巧的深入讲解,比如如何运用“泛音”、“按音”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我之前总是觉得古琴的演奏技巧很神秘,但这本书把这些技巧分解开来,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通过具体的练习曲来巩固。 我最受益的是书中对于“乐句”和“呼吸”的讲解。李祥霆先生强调,弹奏古琴不仅仅是把音符弹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弹奏出音乐的“气息”和“情感”。他举了很多例子,说明乐句的起承转合如何与人的呼吸相配合,如何在弹奏中找到“呼吸点”,让音乐更加流畅和富有生命力。这一点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让我明白了古琴的魅力所在,不仅仅在于精准的音符,更在于那份飘逸的韵味。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尝试在练习中去体会这种“呼吸感”,虽然 अभी 还没有完全掌握,但已经能感受到弹奏出的音乐有了些许不同。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古琴入门的书籍,但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曲谱选择不够大众化,很难激发我的持续学习兴趣。直到我遇到了李祥霆先生的这本《古琴实用教程修订版》,才算是真正找到了“对的书”。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手把手地教你一样。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会结合实际的弹奏来解释,而不是空泛地谈论理论。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练习建议”部分,不仅仅是让你照着谱子弹,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思考如何弹得更好。比如,对于同一个指法,作者会给出不同的演奏提示,让你根据乐曲的情感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力度和速度。而且,书中对于古琴的音色、音量控制的讲解也非常到位。我一直觉得古琴的声音非常微妙,很难把握,但这本书通过具体的练习,教我如何通过手指的力度、按弦的深浅来控制音量的变化,如何让同一个音弹奏出不同的韵味。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看到的深入指导,让我觉得这本教程不仅仅是教会我弹奏,更是教会我如何去“感受”和“表达”音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