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9104229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01-01
舌侧矫治技术是正畸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和牙齿美学要求越来越高,舌侧隐形矫治技术从一项服务于少数患者的特色特需治疗,正快速发展成为一门每个正畸医生都应掌握的正畸矫治技术。它是一项完全隐形的矫治技术,矫治效果更加精准,而且它对牙齿唇面的釉质完全没有损伤,从根本上更满足了人们对牙齿美学和健康的需求。这也是张栋梁教授和他的团队关注于这项矫治技术的根本原因。
从2004年开始,张教授团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先后学习并使用了Kyoto Takemoto的STB舌侧矫治技术、Wirkemann医生的lncognito矫治技术、Hee-Moon Kyung教授的DLB舌侧矫治技术、Fillion医生的Lingual Liberty舌侧直丝矫治技术,使得他们的技术更加成熟和精准。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已经取代了烦琐的舌侧技工室工作,在简化手工劳动的同时也减少了误差,提高了舌侧托槽定位的精准性。这些优势充分体现在张教授团队进行的舌侧矫治技术中也有应用,可以快速排齐牙齿,增强了前牙转矩控制能力。
与介绍唇侧矫治技术的书籍相比,舌侧矫治技术的相关书籍只有很陈旧的两本。针对这种情况,张教授将这十几年舌侧矫治技术的总结,编撰成书。全书尽量简化,力求每一部分内容更精练,更深达本质,期望能帮助阅读此书的中国正畸医生快速精准地掌握舌侧矫治技术,能够让正畸医生使用舌侧矫治技术更好地服务更多的正畸患者。
第*章?舌侧正畸概述 1
1.舌侧隐形矫治技术发展简史 2
2.舌侧正畸矫治技术的优缺点 3
3.适应证的选择 3
4.舌侧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特点 4
5.舌侧矫治器的种类 5
6.技工室制作程序 6
第二章 为什么要做舌侧矫治 9
1.舌侧矫治的优势 10
2.舌侧矫治技术给临床治疗带来的便利之处 10
3.计算机辅助舌侧直丝矫治 10
第三章 舌侧矫治技术临床操作细节 11
1.计算机排牙和托槽定位 12
2.托槽粘接 16
3.矫治中,个别托槽脱落后再粘接的临床操作 19
4.舌侧常用结扎方法 24
5.橡皮链纠正扭转牙(以33近中扭转为例) 29
第四章 舌侧常用器材 33
1.末端平齐切断钳 34
2.末端回弯钳 34
3.长柄小头末端回弯钳 35
4.45°细丝切断钳 36
5.方丝夹持钳 36
6.结扎圈钳(O ring holder) 37
7.舌侧托槽去除钳 37
8.舌侧弓丝前部弧度成型钳 38
9.弓丝就位器 38
10.舌侧弓丝成型器 39
11.Nola 开口器 39
12.舌侧托槽镊 40
13.结扎圈 40
14.金属微小颊管(mini tube) 41
15.粘接剂 41
16.定力拉簧(150g,200g) 42
17.推簧 42
18.舌侧橡皮链 43
19.弹力线 43
20.片切砂条 44
21.黏膜保护软性(弹性)树脂 44
22.阻挡扣+牵引钩 45
23.弓丝套管 45
24.蓝色垫树脂 45
25.烤瓷牙处理剂(氢氟酸) 46
第五章 舌侧直丝矫治 47
1.个性化设计制作托槽好,还是预成托槽好?个性化弓形好,还是直丝好? 48
2.舌侧托槽金属背板好,还是树脂背板好? 49
3.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治疗需要的舌侧托槽标准 50
4.舌侧托槽临床定位粘接方式:连续压膜式粘接定位好,还是单牙定位夹板好? 50
5.垂直槽沟好,还是水平槽沟好? 52
6.带状弓好,还是方丝弓好? 52
7.舌侧直丝矫治 53
第六章 舌侧技工室工作 73
1.手工石膏模型排牙 75
2.计算机辅助设计 99
第七章 正畸骨改建 105
1.正畸牙齿移动机制 106
2.牙齿移动中牙龈的改变 111
3.牙根吸收 111
4.矫治力与组织反应 112
5.正畸中的牙周问题 113
第八章 正畸诊断思路与矫治机制 119
1.第*种情况:Ⅰ类骨骼 120
2.第二种情况:Ⅱ类骨骼 122
3.第三种情况:Ⅲ类反 129
第九章 舌侧矫治中需要特殊强调的一些临床问题 133
1.前牙咬合问题 134
2.舌侧托槽的舒适性问题和口腔卫生保持 138
3.舌侧矫治中后牙支抗更强 139
4.舌侧托槽分两类,水平槽沟方丝弓和垂直槽沟带状弓 139
5.同样尺寸、同样材质的舌侧弓丝要比唇侧弓丝更硬 140
6.舌侧弓形的选择,蘑菇形弓丝还是直丝 141
7.舌侧弓丝的选择 143
第十章 舌侧生物力学机制 145
1.舌侧托槽的转矩表达要求更,转矩与牙齿垂直向高度的相关性更紧密、更敏感 146
2.唇舌侧矫治器三维向上表达的差异 148
3.水平向过山车效应 156
4.垂直向过山车效应 156
5.水平向过山车效应和垂直向过山车效应解决方案 157
6.舌侧矫治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59
第十一章 舌侧非拔牙矫治 163
1.压缩弓丝扩弓 164
2.片切(邻面去釉)获得间隙 166
3.种植支抗远中移动磨牙获得间隙 167
4.上颌四眼簧扩弓 171
5.不拔牙病例的换丝程序 173
6.病例1 173
7.病例2 177
第十二章 舌侧2D矫治技术 183
1.舌侧2D托槽打开、关闭方法 185
2.舌侧托槽模型定位 186
3.舌侧弓丝的形态的选择 187
4.舌侧托槽和弓丝安放顺序 188
5.关于舌侧2D矫治技术需要注意的临床问题 190
第十三章 舌侧拔牙矫治技术 195
1.排齐和整平(以拔除上下颌第*前磨牙为例) 196
2.前牙转矩的建立 203
3.前牙整体内收关闭间隙 206
4.精细调整 211
5.透明舌侧扣制作方法 213
6.拔牙时机的选择 214
7.拔牙病例选择带状弓换丝序列 215
8.拔牙矫治,辅助方法 215
9.病例1 218
10.病例2 224
第十四章 压膜调整 235
第十五章 稳定与保持 243
1.正畸的稳定保持,不是简单的保持方法问题,更多的是诊断问题 244
2.正畸治疗后*常见的不稳定因素是下前牙不齐 245
3.牙周纤维 246
4.邻牙之间的挤压力 247
5.下前牙骨壁 247
6.上前牙的拥挤复发 248
7.深覆矫治复发 249
8.开矫治复发 250
9.Ⅲ类的保持 250
10.Ⅱ类的保持 252
11.原则上,不拔牙病例使用压膜保持和Hawley保持器,
??拔牙病例使用压膜保持和环托式保持器 254
《口腔正畸舌侧矫治技术》主要介绍舌侧正畸技术,让读者可以高效、直观、全方位地学习舌侧正畸。本书内容全面,包括舌侧概述、为什要做舌侧、舌侧直丝矫治、舌侧技工室工作、诊断思路、舌侧矫治需要特殊强调的一些临床问题、舌侧生物力学机制、舌侧非拔牙矫治、舌侧2D矫治技术、舌侧拔牙矫治、压膜调整、稳定与保持等。
最近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书,封面上的“口腔科学”几个字让我颇感兴趣。虽然我不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但我一直对人体科学,特别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抱有浓厚的学习热情。口腔健康,我认为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畸技术,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让牙齿变整齐,更像是对口腔功能和面部美学的精细雕琢。这本书的书名中提到了“舌侧矫治技术”,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我一直以为正畸都是在牙齿外面挂着金属托槽,而“舌侧”听起来就像是在口腔内部操作,这让我联想到它可能对舒适度、清洁以及矫治过程中的一些特殊考量。我特别想了解,这种技术是如何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的?它在技术层面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对于医生而言,掌握这项技术需要具备哪些特殊的技能和经验?而对于患者来说,选择这种方式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本书是否会涉及这些技术细节,并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或者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牙齿情况的患者,舌侧矫治是否都有适用的可能性,以及它的局限性是什么。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我立刻被它的专业性所吸引。我对口腔健康一直非常重视,也深知牙齿矫正对于改善咬合功能和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性。虽然我并非口腔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我对新兴的、更具创新性的医疗技术总是充满好奇。这本书的书名,特别是“舌侧矫治技术”,让我眼前一亮。“舌侧”,这意味着矫治器被放置在牙齿的内侧,这无疑为追求美观的患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非常想知道,这种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是怎样的?它对医生而言,是否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和更高的技术水平?又或者,它在材料选择、力学设计上是否与传统的颊侧矫治有所不同?我更关心的是,在不影响外观的前提下,舌侧矫治在矫治效果、舒适度、清洁便利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方面,与传统矫治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优劣势?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这些技术细节,并且提供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或者临床实践经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舌侧矫治技术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这项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非常喜欢,那种深邃的蓝色,带着一点点科技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是一本关于专业技术领域的书籍。我平时对口腔健康就比较关注,特别是正畸方面,总觉得牙齿排列整齐不仅关乎美观,也对咬合功能和口腔健康有长远影响。虽然我对正畸技术不算特别了解,但“舌侧矫治”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感觉它隐藏在牙齿后面,不影响外观,这对我这种比较在意形象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在想,这种技术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它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会不会比传统的托槽矫正更复杂?如果以后有需要,它到底有哪些优缺点,适合什么样的人群?这些疑问都在我看到这本书时冒了出来。我想这本书应该会详细地介绍这种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与其他矫治方法的比较。我尤其好奇它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克服。毕竟,任何一项先进的技术,背后一定有无数的探索和努力。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舌侧正畸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解答我心中的疑惑,甚至激发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评分我是一名对牙齿矫正技术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最近我的目光被一本名为《口腔正畸舌侧矫治技术》的书吸引了。书名本身就充满了专业性和神秘感,特别是“舌侧”这个词,在我以往的认知里,牙齿矫正似乎都是在牙齿外部进行的。这本书让我产生了很多疑问:舌侧矫治技术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技术?它和我们熟知的传统矫正技术有何本质区别?从外观上看,它最大的优势不言而喻,就是隐蔽性好,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它会不会带来一些不便,比如发音、进食,或者清洁上的挑战?我很好奇,这种技术是如何保证矫治效果的同时,又尽量减少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干扰的。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这项技术的原理,包括所使用的矫治器类型、材料,以及力学的应用?如果它能提供一些临床案例,展示不同牙齿问题的舌侧矫治过程,那就更好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解答我对这项技术的好奇心,让我了解到它的优势、劣势,以及它在现代口腔正畸领域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评分我对齿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一直保持着关注,尤其是那些能显著提升患者体验和治疗效果的技术。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书时,“舌侧矫治技术”这个词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认为,牙齿矫正是一项兼具科学与艺术的工程,而如何在实现功能性矫正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美观的需求,是技术不断突破的关键。舌侧矫治,顾名思义,是将矫治器安置在牙齿的舌侧面,这无疑为那些对外观要求极高的患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我迫切地想知道,这项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它所使用的材料和设计理念与传统的唇侧矫治有何不同?最重要的是,它在临床实践中,是如何克服可能出现的发音障碍、进食不便以及清洁维护的难题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舌侧矫治技术的原理、优势、适应症和禁忌症,甚至可能包含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前沿的临床案例。如果它能为我解开关于这项技术的种种疑惑,并且让我了解到它在口腔正畸领域中的独特地位,那就太有价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