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卖萌,携手30只观复猫,为你讲述中外节日背后的文化文物文明。
 文化也可以萌萌哒!
 
 
书名:观复猫套装2册
定价:90.00元
作者:马未都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75633T
套装包含:
| 9787508657653 | 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 | 45.00 | 马未都 | 
| 9787508675633 | 观复猫:我想跟你过个节 | 45.00 | 马未都 | 
 
《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
马未都先生全新超萌作品《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
“猫+文化”的完美结合
轻松幽默的猫文趣事,感动暖心的人猫故事
搭配200余张精美图片,让猫带你穿越历史,感受文化
 
《观复猫:我想跟你过个节》
18个中外节日,30只观复萌猫
37幅原创手绘,29件传世宝物
观复猫为你讲述节日背后的文化进程
带你重温节日的仪式感
体会猫样人生的温暖瞬间
 
《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
史上有文化的猫长什么样?
他们睡的是明晚期黄花梨罗汉床,坐的是清乾隆紫檀屏风小宝座,
穿的是飒爽英姿八旗服,练的是雌雄龙凤鸳鸯剑;
平时没事儿就读读《醉文明》,上上杂志封面,
或者在紫檀小凳上秀秀瑜伽——
这就是观复猫,博物馆六只独特的猫馆长——
他们都有着诗意的名字:花肥肥、黑包包、黄枪枪、蓝条条、麻条条、云朵朵;
他们先后被马未都先生收留,并一步步成长为文化喵;
他们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温婉,有的刚烈,有的高贵,有的傲娇;
他们上过电视、拍过封面,并且以“观复猫”的形象,担负起弘扬民族文化之大任
 
这些观复猫们在博物馆中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奇闻趣事?给观复博物馆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又从中教会我们什么?《观复猫:博物馆的猫馆长们》,听马未都细数猫的前世今生、猫的历史、猫的情感,讲述各具特色的猫馆长们带给我们的暖心、欢乐和感动。
 
观复猫们是一个大家庭,都是偶然的原因,它们来到了观复博物馆做馆长,馆长们之间有亲疏远近,有喜怒哀乐;它们与我们之间是员工之间的默契;它们与客人之间是宾客之间的客套;它们与这个世界之间是生灵的存在与自由;我们过去从未想过,它们与我们有什么不同,而我们与它们有什么相同?
——马未都
《观复猫:我想跟你过个节》
节,古字写“節”,与竹相关。竹节乃节字本义,竹节有隔,节节相连,由此启发了古人,借来用之,先是节气,后是节日,凡前后关联之点可以标注清楚者,均称之为节。节气为物候变化之点,作为农历的补充,而节日作为情绪之点日积月累,林林总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观复猫是观复博物馆的成员,在每一个节日到来时,观复猫都会煞费苦心地融入其中,把节日气氛推至高潮。学富五车的马霸霸在元宵节为观复猫们准备了什么灯谜?麻条条、云朵朵、黄枪枪,观复的仙女猫们在中秋节穿上绫罗广袖,仙气袅袅要去哪?万圣节“喵会玩”,观复猫们都有什么新花招?与节日有关的文物有哪些?《观复猫:我想跟你过个节》,让这些超萌的观复猫为我们展现中国传统节日的风貌,带我们感受外来节日的风情,重现节日的仪式感。
 
 
马未都
观复博物馆创始人。1996年,马未都创立新中国第yi家民营博物馆——观复博物馆,随后陆续在杭州、厦门、上海等地开设地方馆。
马未都在文化领域非常活跃,出版有《马说陶瓷》、《中国古代门窗》、《马未都说收藏》、《醉文明》、《瓷之色》、《瓷之纹》、《坐具的文明》、《百盒 千合 万和》、《玉之器》、《观复猫》等著作,并有《百家讲坛:马未都说收藏》、《收藏马未都》、《观复嘟嘟》等经典文化节目。其博客访问量近4亿。
《博物馆的猫馆长》这本书,更是让我对“文化传承”这件事有了新的思考。马未都先生利用“猫馆长”这个角色,将那些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赋予了生命和故事。我原本以为,博物馆里的展品都是高高在上的,是用来“供奉”的,但通过“猫馆长”的视角,我发现这些文物其实也是“有脾气”、“有故事”的。它们曾经属于某个时代,服务于某个特定人群,承载着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情感。作者并没有生硬地去讲解文物的年代、出处,而是让“猫馆长”用一种“拟人化”的、甚至是带着点“不经意”的口吻,去“观察”和“评价”这些文物。比如,猫咪可能会对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发出“这玩意儿看起来很锋利,适合我打磨爪子”的“感慨”,但这背后的故事,却能引申出战国时期冶炼技术的发达。又或者,猫咪可能会对一幅唐代的仕女图表现出“这个姐姐穿的衣服好漂亮,我想上去摸摸看”的“好奇”,而作者便借此机会,讲述唐代服饰的特点和审美。这种将知识点“藏”在故事里的手法,对于我这种平时不太接触文物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get到了很多知识点,而且这些知识点因为有了猫咪的“点缀”,变得鲜活有趣,更容易被记住。这套书让我觉得,文化传承并不一定要板着脸,也可以是轻松活泼、充满乐趣的。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惊喜连连,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第一次接触马未都先生的书,原本以为会是那种比较严肃的文化历史科普,结果却被“观复猫”这个设定萌得一脸血。我收到的这套装是《我想跟你过个节》和《博物馆的猫馆长》这两本。刚翻开《我想跟你过个节》,就立刻被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猫咪日常吸引了。书里描绘的猫咪们,时而慵懒地晒着太阳,时而又充满好奇地探索着家里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我家的猫咪活了过来一样。马未都先生用非常生动、幽默的语言,将这些猫咪的生活点滴串联起来,读起来轻松愉快,一点也不枯燥。而且,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些可爱的猫咪故事背后,还蕴含着不少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介绍。比如,在“过节”的主题下,作者巧妙地穿插了关于春节、中秋等节日的由来、习俗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只是给爱猫人士看的,更是一本非常适合亲子共读、寓教于乐的读物。孩子可以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我也能从中温习或学习到一些我曾忽略的传统知识。总而言之,这第一本书就让我觉得非常值回票价,它成功地将轻松的阅读体验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在了一起,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还能有所收获。
评分总的来说,这套“观复猫”系列,让我对马未都先生的写作风格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知识性读物”有了新的期待。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套纯粹的猫咪萌宠读物,没想到它还承载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我想跟你过个节》这本书,巧妙地将猫咪的日常生活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相结合,读起来既温馨又增长知识。作者用一种非常亲切、幽默的语言,描绘了猫咪在节日里的各种“参与感”,从准备年夜饭到赏月吃月饼,无一不充满了趣味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猫咪对节日食物的“看法”,以及它们如何“模仿”人类过节的样子,这既展现了猫咪的可爱,也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和家庭氛围。而《博物馆的猫馆长》则更进一步,它将猫咪的视角引入到对博物馆文物的解读。这种“猫视角”的解读,打破了传统文物解读的刻板印象,用一种更轻松、更具象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我感觉,作者仿佛赋予了那些沉默的文物生命,让它们通过“猫馆长”的眼睛,向我们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是对历史文物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乐趣,并且能够被吸引着去了解更多。这套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让猫咪喧宾夺主,也没有让文化知识变得枯燥,而是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两者相得益彰。我非常推荐这套书给所有喜爱猫咪、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或者只是想找一本轻松有趣又能有所收获的书的读者。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买这套书,纯粹是因为“猫”这个字眼,毕竟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猫奴。但是,马未都先生的文字功底以及他对文化的洞察力,绝对是超出预期的。这两本书,我感觉更像是他以猫咪为载体,来讲述他对生活、对历史、对人文的点滴感悟。在《我想跟你过个节》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关于猫咪与主人之间情感的细腻描绘。那种默契,那种互相依赖,那种在平淡生活中流露出的温情,都让我深深地感动。我能感受到作者对猫咪的那份深厚感情,这种感情并非简单的喜爱,而是上升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他通过猫咪的视角,折射出人与宠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羁绊,这种羁绊是超越语言的,是纯粹而真挚的。书中的一些小故事,比如猫咪在主人忙碌时的陪伴,或者在主人失落时的默默安慰,都让我联想到了自己和家里的猫咪,眼眶都有点湿润。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猫的书,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爱与陪伴的渴望。同时,在这些情感的流露中,作者又巧妙地融入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比如,在描写猫咪和主人一起准备年夜饭的场景时,他对年菜的讲究、对家庭团聚的重视,都饱含着浓浓的中国传统年味。这种将生活琐事与文化内涵结合的方式,让整本书读起来既有温度,又有厚度。
评分接着翻开《博物馆的猫馆长》,感觉这套书的层次感一下就上来了,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深度。这本书聚焦的是“观复猫”作为博物馆“馆长”的独特视角。马未都先生将猫咪的视角引入了对博物馆藏品的解读,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新颖且引人入胜的切入点。我以前参观博物馆,总是从历史、艺术、工艺等角度去理解,而这本书则用一种更“接地气”、更富有人情味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那些陈列在玻璃柜里的珍贵文物。书中描绘的“猫馆长”并非仅仅是吉祥物,它们似乎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它们的视角,那些原本可能有些“高冷”的文物,变得生动起来。例如,一件古老的青铜器,在“猫馆长”的眼里,或许是它追逐光影的绝佳背景;一件精美的瓷器,则可能勾起了它想要在上面磨爪子的“坏心思”。作者正是利用这种反差和想象,巧妙地将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制作工艺等信息,融入到猫咪的日常行为和“内心独白”中。这种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普通读者,尤其是对历史文物感到些许畏惧的人,也能轻松地进入到博物馆的世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细节的描写,比如“猫馆长”如何“点评”某件玉器的光泽,或者如何“评价”一幅画作的构图,这些都充满了童趣和智慧,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博物馆的意义,原来严肃的历史文物,也可以如此有趣地被解读和呈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