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稱: | 軟件工程(原書第10版) |
| 作者: | [英] 伊恩·薩默維爾 |
| 市場價: | 89.00 |
| ISBN號: | 9787111589105 |
| 版次: | 1-1 |
| 齣版日期: | 2018-01 |
| 頁數: | 532 |
| 字數: | 400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目錄 | |
| 目 錄 Software Engineering, Tenth Edition 齣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部分 軟件工程導論 第1章 概述 2 1.1 專業化軟件開發 3 1.1.1 軟件工程 5 1.1.2 軟件工程的多樣性 6 1.1.3 互聯網軟件工程 8 1.2 軟件工程職業道德 9 1.3 案例研究 11 1.3.1 胰島素泵控製係統 12 1.3.2 心理健康治療病人信息係統 13 1.3.3 野外氣象站 14 1.3.4 學校數字化學習環境 15 要點 16 閱讀推薦 17 網站 17 練習 17 參考文獻 18 第2章 軟件過程 19 2.1 軟件過程模型 20 2.1.1 瀑布模型 21 2.1.2 增量式開發 23 2.1.3 集成與配置 25 2.2 過程活動 26 2.2.1 軟件規格說明 26 2.2.2 軟件設計和實現 27 2.2.3 軟件確認 29 2.2.4 軟件演化 30 2.3 應對變化 31 2.3.1 原型 32 2.3.2 增量式交付 33 2.4 過程改進 34 要點 36 閱讀推薦 36 網站 37 練習 37 參考文獻 37 第3章 敏捷軟件開發 39 3.1 敏捷方法 40 3.2 敏捷開發技術 42 3.2.1 用戶故事 43 3.2.2 重構 44 3.2.3 測試先行的開發 45 3.2.4 結對編程 46 3.3 敏捷項目管理 47 3.4 敏捷方法的伸縮 50 3.4.1 敏捷方法的實踐問題 51 3.4.2 敏捷和計劃驅動的方法 52 3.4.3 麵嚮大型係統的敏捷方法 54 3.4.4 麵嚮整個組織的敏捷方法 56 要點 57 閱讀推薦 57 網站 58 練習 58 參考文獻 58 第4章 需求工程 60 4.1 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 62 4.1.1 功能性需求 63 4.1.2 非功能性需求 64 4.2 需求工程過程 66 4.3 需求抽取 67 4.3.1 需求抽取技術 69 4.3.2 故事和場景 71 4.4 需求規格說明 73 4.4.1 自然語言規格說明 74 4.4.2 結構化規格說明 75 4.4.3 用況 76 4.4.4 軟件需求文檔 77 4.5 需求確認 79 4.6 需求變更 80 4.6.1 需求管理計劃 81 4.6.2 需求變更管理 82 要點 83 閱讀推薦 83 網站 84 練習 84 參考文獻 85 第5章 係統建模 86 5.1 上下文模型 87 5.2 交互模型 89 5.2.1 用況建模 90 5.2.2 順序圖 91 5.3 結構模型 93 5.3.1 類圖 93 5.3.2 泛化 95 5.3.3 聚集 95 5.4 行為模型 96 5.4.1 數據驅動的建模 96 5.4.2 事件驅動的建模 97 5.4.3 模型驅動的工程 99 5.5 模型驅動的體係結構 100 要點 102 閱讀推薦 103 網站 103 練習 103 參考文獻 104 第6章 體係結構設計 105 6.1 體係結構設計決策 107 6.2 體係結構視圖 109 6.3 體係結構模式 110 6.3.1 分層體係結構 111 6.3.2 知識庫體係結構 112 6.3.3 客戶-服務器體係結構 113 6.3.4 管道和過濾器體係結構 115 6.4 應用體係結構 116 6.4.1 事務處理係統 117 6.4.2 信息係統 118 6.4.3 語言處理係統 119 要點 121 閱讀推薦 122 網站 122 練習 122 參考文獻 123 第7章 設計和實現 125 7.1 使用UML的麵嚮對象設計 126 7.1.1 係統上下文和交互 126 7.1.2 體係結構設計 128 7.1.3 對象類識彆 129 7.1.4 設計模型 130 7.1.5 接口規格說明 133 7.2 設計模式 134 7.3 實現問題 136 7.3.1 復用 137 7.3.2 配置管理 138 7.3.3 宿主機-目標機開發 139 7.4 開源開發 141 7.4.1 開源許可證 142 要點 143 閱讀推薦 143 網站 144 練習 144 參考文獻 145 第8章 軟件測試 146 8.1 開發測試 149 8.1.1 單元測試 150 8.1.2 選擇單元測試用例 151 8.1.3 構件測試 153 8.1.4 係統測試 155 8.2 測試驅動的開發 157 8.3 發布測試 159 8.3.1 基於需求的測試 159 8.3.2 場景測試 160 8.3.3 性能測試 161 8.4 用戶測試 161 要點 163 閱讀推薦 164 網站 164 練習 164 參考文獻 165 第9章 軟件演化 166 9.1 演化過程 168 9.2 遺留係統 170 9.2.1 遺留係統管理 173 9.3 軟件維護 176 9.3.1 維護預測 178 9.3.2 軟件再工程 179 9.3.3 軟件重構 181 要點 182 閱讀推薦 182 網站 183 練習 183 參考文獻 183 第二部分 係統可依賴性和信息安全 第10章 可依賴係統 186 10.1 可依賴性屬性 187 10.2 社會技術係統 189 10.2.1 規章與守約 191 10.3 冗餘和多樣性 192 10.4 可依賴的過程 193 10.5 形式化方法與可依賴性 195 要點 197 閱讀推薦 198 網站 198 練習 198 參考文獻 199 第11章 可靠性工程 200 11.1 可用性和可靠性 202 11.2 可靠性需求 203 11.2.1 可靠性度量 204 11.2.2 非功能性可靠性需求 205 11.2.3 功能性可靠性規格說明 207 11.3 容錯體係結構 207 11.3.1 保護性係統 208 11.3.2 自監控係統體係結構 208 11.3.3 N版本編程 210 11.3.4 軟件多樣性 211 11.4 可靠性編程 212 11.5 可靠性度量 216 11.5.1 運行概況 218 要點 218 閱讀推薦 219 網站 219 練習 219 參考文獻 220 第12章 安全工程 221 12.1 安全關鍵係統 222 12.2 安全需求 224 12.2.1 危險識彆 225 12.2.2 危險評估 226 12.2.3 危險分析 227 12.2.4 風險降低 229 12.3 安全工程過程 229 12.3.1 安全保證過程 230 12.3.2 形式化驗證 232 12.3.3 模型檢測 233 12.3.4 靜態程序分析 234 12.4 安全案例 235 12.4.1 結構化論證 237 12.4.2 軟件的安全論證 238 要點 240 閱讀推薦 241 網站 241 練習 241 參考文獻 242 第13章 信息安全工程 244 13.1 信息安全和可依賴性 245 13.2 信息安全和組織 248 13.2.1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 249 13.3 信息安全需求 249 13.3.1 濫用案例 252 13.4 信息安全係統設計 253 13.4.1 設計風險評估 254 13.4.2 體係結構設計 257 13.4.3 設計準則 259 13.4.4 信息安全係統編程 263 13.5 信息安全測試和保證 263 要點 265 閱讀推薦 265 網站 265 練習 266 參考文獻 266 第14章 韌性工程 268 14.1 網絡安全 270 14.2 社會技術韌性 273 14.2.1 人為錯誤 275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是係統介紹軟件工程理論的經典教材,共包含四個部分:第壹部分(第1~9章)是對軟件工程的一般性介紹,介紹瞭軟件工程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軟件過程和敏捷方法),描述瞭基本的軟件開發活動(從需求規格說明一直到係統演化);第二部分(第10~14章)關注軟件係統可依賴性和信息安全等重要話題;第三部分(第15~21章)介紹更高級的軟件工程話題;第四部分(第22~25章)介紹一係列的管理話題,關注技術管理問題。本書適閤作為軟件和係統工程專業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同時也是軟件工程師難得的參考書。 |
我一直認為,軟件工程是一門關於“如何做”的學問,而《軟件工程(原書第10版)計算機科學叢書》這本書,則讓我看到瞭“為什麼這麼做”的深刻道理。在我接觸到這本書之前,我對於軟件開發的很多實踐,都是憑著感覺和經驗來做的,很多時候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是對的,也不知道為什麼那樣做會齣錯。這本書的開篇就給瞭我一種“撥開迷霧”的感覺。它從軟件的本質齣發,分析瞭軟件的復雜性,以及這種復雜性如何導緻項目失敗,並由此引齣瞭對工程化方法的需求。書中對軟件質量的定義和度量,也讓我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原來質量不僅僅是代碼不齣錯,更包含瞭功能性、性能、安全性等多個維度。而且,作者對於軟件維護的重視程度,也讓我印象深刻,很多項目在上綫後就草草收尾,卻忽略瞭後期維護的巨大成本和挑戰。這本書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它不僅指齣瞭前進的方嚮,還詳細講解瞭沿途的風景和可能遇到的障礙,讓我對軟件工程這門學科有瞭更係統、更全麵的理解。雖然書中的一些章節對我來說閱讀起來有些吃力,但我能感受到,它正在引導我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並且培養我成為一個更成熟、更專業的軟件工程師。
評分拿到《軟件工程(原書第10版)計算機科學叢書》這本書,心情是既激動又帶著一絲敬畏。我是一名在校的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一直以來,軟件工程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知道它的存在,卻不太清楚它的具體內涵。這次抱著學習的目的,購入瞭這本被廣泛推薦的經典著作。書的開篇就給瞭我一個下馬威,它沒有直接講什麼設計模式或者開發流程,而是深入探討瞭軟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從需求分析到係統維護,每一個環節都被剖析得淋灕盡緻。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需求獲取的部分,作者詳細介紹瞭各種訪談技巧、問捲設計以及原型開發方法,讓我意識到,很多軟件項目的失敗,並非源於技術上的不足,而是因為在項目初期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就存在偏差。這種“慢下來,想清楚”的理念,對於我們這些急於上手寫代碼的開發者來說,無疑是一劑良藥。書中的圖錶和模型也相當豐富,清晰地展示瞭各種軟件開發模型,如瀑布模型、敏捷模型等,並且對它們的優缺點進行瞭深入的比較分析,這讓我能夠更理性地選擇適閤不同項目的開發方法。盡管書中涉及的概念和理論非常多,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理解,但我堅信,這本書記載的知識將為我未來的軟件開發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作為一名對軟件架構設計充滿好奇心的開發者,《軟件工程(原書第10版)計算機科學叢書》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全新的視角。在我的認知裏,軟件工程更多的是關於開發流程和項目管理,而這本書則將架構設計提升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僅僅是講如何劃分模塊,更深入地探討瞭良好的架構應該具備的特性,比如可維護性、可擴展性、可靠性以及性能。書中分析瞭各種架構風格,如微服務架構、事件驅動架構等,並且詳細闡述瞭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以及如何權衡其中的優缺點。我特彆喜歡它關於“演化式架構”的討論,這與我之前那種“一次性設計到位”的思維模式截然不同。作者強調,在快速變化的業務需求麵前,架構本身也需要不斷演進,而如何實現這種平滑的演進,書中提供瞭一些非常具有啓發性的方法。雖然書中關於架構的理論性內容非常強,很多概念需要反復推敲,但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在用一種非常務實的態度來指導讀者進行架構設計,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抽象的理論層麵。這本書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好的軟件不僅僅是能運行,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適應未來的變化,並且長久地為業務創造價值。
評分我是一個在互聯網公司摸爬滾打多年的程序員,參與過不少項目,也經曆過不少“踩坑”。《軟件工程(原書第10版)計算機科學叢書》這本書,我其實是抱著一種“看看前輩們是怎麼總結經驗的”心態去翻閱的。沒想到,它給我帶來瞭很多驚喜。書中的內容,沒有我之前想象的那麼枯燥,反而在很多地方觸及瞭我工作中的痛點。比如,關於項目管理的部分,作者詳細闡述瞭風險管理、進度控製以及質量保證的策略,這讓我聯想到我之前參與過的一個項目,因為對潛在風險估計不足,導緻後期返工量巨大,項目也因此延期瞭很久。這本書提供瞭很多實用的工具和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提前識彆和規避這些風險。另外,關於軟件測試的章節,也讓我受益匪淺。我一直覺得測試隻是開發完成後的一項收尾工作,但書中強調瞭測試的各個階段,從單元測試到集成測試、係統測試,以及各種測試方法,讓我意識到,測試應該貫穿整個軟件開發過程,而不是僅僅是事後諸葛亮。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比較直接,不拐彎抹角,很多觀點都很有見地,雖然有些內容我需要結閤自己的實際經驗去理解,但總體來說,它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框架,來審視和改進我現有的工作方式。
評分我最近入手瞭一本《軟件工程(原書第10版)計算機科學叢書》,說實話,在拿到這本書之前,我對軟件工程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錶麵的概念,比如“寫代碼就是做軟件工程”。這本書的到來,徹底刷新瞭我的認知。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嚴謹的排版所吸引,這絕對不是一本隨便翻翻就能速成的教材,而是需要沉下心來,一點點啃的“硬骨頭”。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的開篇所吸引,他並沒有直接進入技術細節,而是從軟件工程的價值和重要性入手,用一種近乎哲學的高度,闡述瞭為何我們需要係統性的方法來構建軟件,以及軟件質量、成本、進度這些看似獨立的因素之間如何相互牽製。我尤其喜歡他舉的一些真實世界的案例,這些案例讓我看到瞭軟件工程在實際項目中的應用,以及那些不遵循工程化原則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這比那些乾巴巴的理論要生動得多,也更能引起我的思考。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學術化,但又不失嚴謹和邏輯性,很多地方我需要反復閱讀纔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雖然我還沒有完全消化其中的內容,但可以預見,這將是一段充滿挑戰但也收獲滿滿的學習旅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