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演义(共60册)(典藏版) | ||
| 定价 | 168.00 | |
| 出版社 | 海豚出版社 | |
| 版次 | 第壹版 | |
| 出版时间 | 2008年08月01日 | |
| 开本 | 04 | |
| 作者 | 褚人获 吴宝横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共60册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801388452 | |
《隋唐演义》是一部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历史传奇小说。《隋唐演义》以隋唐史事为主线,广博采集当时流传
于世的大量野史传奇,更直接的则是依据罗贯中的《隋唐志传》、齐东野人的《隋炀帝艳史》,以及袁于令的
《隋史遗文》等演义小说,重新综合加工,改写修饰,编成一部规模宏大,人物众多,涵容隋唐两朝兴亡变迁
的历史传奇小说。 本古典名著连环画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相信每位青少年都能从中获得举重名轻的全局思
维和深厚纯正的文化修养。
1 隋朝初立
2 追杀李渊
3 秦琼卖马
4 贤庄结义
5 遇难认宗亲
6 千里探母
7 慧眼识李靖
8 弑父篡位
9 半路杀出程咬金
10 秦琼抗捕
11 劫持太监
12 后富奢毕
13 炀帝惊天象
14 开河奇遇
15 蒸食人肉
16 夜游西苑
17 群雄出山
18 窦建德起义
19 巡幸广陵
20 缉捕李密
21 瓦岗寨聚义
22 莽汉罗士信
23 瓦岗内乱
24 李渊建唐
25 义臣救太子
26 小将罗成
27 萧后受辱
28 囚禁李世民
29 李密失魏
30 归唐受辱
31 秦王吊唁
32 木兰从军
33 割袍断义
34 唐统天下
35 单雄信受戮
36 建德出家
37 木兰结婚
38 乱点鸳鸯谱
39 宫门挂带
40 李世民即位
41 阴司定隋唐
42 武媚娘进宫
43 武后参政
44 忠臣割腹
45 废唐立周
46 中宗复位
47 宫阁之乱
48 太平公主
49 杨责妃
50 诗仙李白
51 奸相佞臣
52 仙师罗公远
53 养虎为患
54 安禄山叛乱
55 宰相误国
56 马嵬坡
57 安庆绪杀父
58 李泌辅主
59 梅妃还宫
60 结证隋唐
我一直是个对古典题材情有独钟的人,但坦白讲,很多文字版的《隋唐演义》因为篇幅浩大,常常让人望而却步,情节也容易在繁复的描述中变得晦涩难懂。这套连环画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视觉型学习者”量身定做的福音。它极大地优化了阅读体验,将那些复杂的家族恩怨、朝堂斗争,通过高度提炼的画面语言清晰地呈现出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为了追求简洁而牺牲掉故事的精髓。比如,对于那些关键性的战役描绘,画师们运用了大量的动态构图和透视技巧,那种冲击感和紧迫感,即便是静止的画面,也仿佛能听到金戈铁马的轰鸣。而且,由于是60册的篇幅,它给予了故事足够展开的空间,不像某些精简版会为了赶进度而草草收场。每一个重要人物的崛起和衰落,都有足够的分量去铺陈,使得读者在情感上能够得到充分的共鸣,而不是快餐式的浏览体验。
评分说实话,在如今这个电子屏幕主宰一切的时代,捧着这套厚甸甸的连环画,本身就是一种对“慢阅读”的致敬。这套书的装帧工艺处理得非常到位,即便是反复翻阅,那些内页的纸张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平整度,油墨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粘连或脱落现象,可见制作方在材质上的确是下了血本。我记得有一回,我专心致志地看描绘秦琼卖马那一段,画师对那种无奈与落寞的氛围渲染得极好,光影对比强烈,使得人物的内心挣扎跃然纸上。连环画的叙事节奏非常独特,它强迫你看图说话,用画面间的切换来理解情节的推进和转折,这比纯文字阅读多了一层主动的解读过程。有时候,我会特意停下来,仔细研究某几帧画面中景物和人物的布局,那里面蕴含着极高的信息密度。对我来说,这套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完整地保留了那个时代连环画艺术的最高水准,它是一部活着的、可触摸的艺术史。
评分拿到这套典藏版,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摆在了书架最显眼的位置,它带来的装饰效果是其他任何书籍都无法比拟的。礼盒本身的设计就很有收藏价值,那种沉稳的色调和精美的烫金字体,散发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但我主要的关注点还是集中在内容的连贯性上。我在阅读其他版本的隋唐故事时,常常对某些人物的动机感到困惑,总觉得情节跳跃得太快。而这套连环画,可能是因为篇幅充足,对人物的内心转变描绘得更为细腻。我注意到,在描绘程咬金初遇李渊时的那种小心翼翼,到后来成为大唐元勋时的那种豪迈洒脱,其间的心路历程,是通过一组组渐变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体现的,非常到位。这种细致入微的刻画,让这些历史人物从脸谱化的符号,变成了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这套书更像是一套精心制作的“视觉脚本”,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完整地梳理了一遍波澜壮阔的历史脉络。
评分这套《隋唐演义》连环画,光是“典藏版礼盒装共60册”这个前缀就够吸引人了,仿佛一踏进书店,就被那股厚重的历史感和艺术气息牢牢锁住。我一拿到手,小心翼翼地揭开那层略带磨砂质感的包装膜,扑面而来的,是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陈旧气息,立刻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群雄逐鹿、风云际会的年代。每一册的封面设计都极为考究,色彩浓烈却不失典雅,人物刻画入木三分,那份粗犷的英雄气概,或者阴鸷的权谋算计,仅凭一张画就能窥见一斑。翻开内页,那精细的线条勾勒出的战场厮杀、宫廷秘闻,简直是视觉的盛宴。我尤其欣赏画师对人物神态的捕捉,比如李世民的英武不凡,宇文成都的霸道蛮横,即便是背景中的小卒,也都有各自的故事感。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沉浸式的体验,我仿佛不再是坐在沙发上翻阅画册,而是置身于洛阳宫阙的辉煌之下,或是战场硝烟弥漫之中,亲眼目睹那些历史传说中的英雄豪杰如何从各自的起点走向兴衰。这不仅仅是看故事,更是在品味一种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它让那些遥远的史诗变得触手可及,栩栩如生。
评分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连环画是童年记忆的一部分,但很多老版本的画风和纸张质量,现在看来已经有些落伍了。这套“典藏版”无疑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一次高质量的致敬和再创作。它成功地保持了连环画那种独有的叙事张力,同时又提升了整体的制作水准。比如,对一些经典场景,如“三英战吕布”或者“单雄信大闹金墉城”等,画师们没有简单地复制前人的经典构图,而是融入了新的时代审美和更成熟的透视技巧,使得画面更具冲击力和空间感。更重要的是,这套书的发行,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吴宝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功力,他们的笔触是如此老辣而精准,即便是人物的衣褶和兵器的反光处理,都透露出深厚的写实功底。阅读时,我常常会想,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图画作为媒介,很多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可能真的会被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所忽略。这套书不仅是我的阅读收藏,更是对一代艺术精神的致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