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临床研究设计 第4版 | ||
| 定价 | 98.00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4月 | |
| 开本 | 无 | |
| 作者 | 彭晓霞 唐迅主译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58 | |
| 字数 | 600千字 | |
| ISBN编码 | 9787565915598 | |
欢迎光临本店铺
这本书,说实话,是我最近阅读的医学类书籍中,最令我惊喜的一本。我一直认为,临床研究的设计是医学研究的核心,但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鸿沟。这本《临床研究设计》(彭晓霞、唐迅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978756591),则巧妙地弥合了这一鸿沟。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经验的分享。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研究伦理”和“研究可行性”的关注,这往往是许多研究者容易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方面。本书强调了在设计研究时,必须充分考虑伦理原则,例如知情同意、隐私保护等,并且要评估研究的可行性,包括资源、时间、以及受试者的招募等。这些内容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临床研究,不仅仅是数据上的完美,更是对受试者权益的尊重和对现实条件的充分考量。书中对各种研究设计的阐述,也充满了实用性,比如在讲解横断面研究时,它不仅介绍了其优点,还详细说明了其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在解释因果关系时需要注意的局限性。译文的质量也非常高,语言流畅,术语准确,没有丝毫的晦涩感,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和思考中。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全面、更务实的角度去理解和进行临床研究设计。
评分我对医学研究方法论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常常在实际应用中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的研究问题和数据分析时。这次阅读《临床研究设计》(彭晓霞、唐迅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978756591)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本书在探讨各种研究设计类型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了每种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分组、如何选择合适的结局指标、以及如何处理不完整数据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偏倚”的详细论述,它不仅列举了各种常见的偏倚类型,还针对性地提出了避免或控制这些偏倚的方法。例如,在讲解随机对照试验时,书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来阐述如何进行有效的随机化以及如何实施盲法,这些细节对于保证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此外,本书还对一些高级的研究设计,例如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进行了深入的介绍,这对于我了解如何整合现有研究证据、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非常有帮助。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研究场景相结合,进一步巩固了我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且深入的学习视角,它不仅提升了我对临床研究设计的理论认知,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未来的研究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评分这次购入的这本《临床研究设计》(彭晓霞、唐迅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978756591)实在是超出我的预期。作为一名临床医生,长久以来,虽然接触了无数的医学文献,也参与了一些研究项目,但总觉得自己在设计层面存在着一些盲点,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研究问题时,如何构建一个既严谨又高效的研究方案,常常让我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到来,仿佛给我点亮了一盏明灯。我特别喜欢它在阐述各种研究设计类型时,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概念,而是深入剖析了每种设计的优势、劣势,以及在何种临床场景下最为适用。例如,在讲解随机对照试验(RCT)时,作者详细解释了随机化的重要性、盲法的实施细节以及如何处理失访等问题,这些都是实际操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更令人称道的是,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并非抽象的理论模型,而是来自实际的临床研究,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是如何应用于实践的,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阅读这些案例,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个研究现场,感受着研究者们的思考过程,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友好,虽然是专业书籍,但译者彭晓霞和唐迅的专业功底和语言驾驭能力,使得原本可能晦涩的专业术语变得清晰易懂,即使是非统计学背景的研究者,也能较好地理解其中的核心概念。整体而言,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框架,让我能够更自信地着手未来的研究设计工作。
评分这本《临床研究设计》(彭晓霞、唐迅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978756591)给我带来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它不单单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我一直对如何更有效地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感到好奇,也深知其中涉及到的方法学精妙之处。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它详细介绍了从观察性研究到干预性研究的各种设计策略,并且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每种设计背后的逻辑和理论依据。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章节印象深刻,它们不仅清晰地勾勒出了这两种研究方法的流程,还重点强调了如何避免偏倚,例如选择偏倚、信息偏倚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分析研究结果时需要格外警惕的陷阱。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经典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研究设计的严谨性如何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例如,在讨论安慰剂效应时,书中通过具体的实验设计,阐述了如何通过盲法来最大化地减少安慰剂效应的干扰。此外,本书在统计学方法的介绍上也恰到好处,既不过于深奥,又充分展示了统计学在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中的核心作用,让我意识到,好的研究设计离不开统计学方法的支撑。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广大临床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它帮助我巩固了理论基础,也激发了我对未来研究的更多思考。
评分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临床研究领域的年轻研究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研究设计脉络的书籍,而这本《临床研究设计》(彭晓霞、唐迅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978756591)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一直以为,临床研究设计无非就是设置几个治疗组和对照组,然后观察疗效,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详细阐述了各种研究的层级,从金字塔尖的RCT到金字塔底部的病例报告,并逐一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的讨论,它强调了清晰的研究问题是整个研究设计的灵魂,只有明确了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才能设计出有意义的研究。书中还涉及了样本量计算、伦理审查、数据管理等一系列关键环节,这些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是比较模糊的,但这本书都给予了详尽的解释和指导。我尤其对伦理审查的部分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了在进行任何研究之前,都必须将受试者的权益放在首位,并遵循相关的伦理原则。书中的图示和表格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将复杂的概念变得直观易懂。这本书的译文流畅自然,没有任何生硬的翻译痕迹,这对于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和理解的深度至关重要。它为我打开了临床研究设计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