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园诗鉴要

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园诗鉴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山水诗
  • 田园诗
  • 古代诗歌
  • 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
  • 山水田园
  • 诗歌选注
  • 文化艺术
  • 文学鉴赏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上海书城旗舰店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31727
商品编码:25673475126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园诗鉴要

:38.00元

作者:葛晓音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2001317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北大中文系*学者葛晓音教授的古代山水田园诗赏析文集。详细解读了从陶渊明开创田园诗起,至宋代苏轼止,共25位田园诗人的55首诗歌。采取了按作者生活年代排序,依次讲解分析的方式介绍田园诗人的写作风格、领略田园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部*佳的田园诗赏析作品。

目录



n

田园篇

n

陶渊明(四首)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五和郭主簿其二移居其二

n

孟浩然(一首)过故人庄

n

王维(三首)春中田园作新晴野望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n

陆游(一首) 游山西村

n

隐居篇

n

谢灵运(二首)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石门岩上宿

n

庾信(三首) 幽居值春 山斋 奉报穷秋寄隐士

n

孟浩然(一首)夜归鹿门歌

n

王维(十五首)桃源行 山居秋暝辋川集(选十三首)

n

韦应物(一首) 寄全椒山中道士

n

游览篇

n

阴铿(一首) 开善寺

n

杜审言(一首)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n

孟浩然(二首) 临洞庭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n

王维(四首) 蓝田山石门精舍终南山华岳 汉江临泛

n

常建(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n

李白(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西岳云台歌 庐山谣

n

杜甫(二首) 望岳 登高

n

韩愈(二首)山石 衡岳

n

白居易(一首) 杭州春望

n

杜牧(一首) 山行

n

徐俯(一首) 春游湖

n

行旅篇

n

谢朓(二首)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n

王湾(一首) 次北固山下

n

王维(一首) 宿郑州

n

杜甫(二首) 石柜阁 旅夜书怀

n

欧阳修(一首) 晚泊岳阳

n

苏轼(一首) 游金山寺

n


n

附录讲稿(二篇)

n

澄怀观道 静照忘求 ――中国山水诗的审美观照方式

n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

n


作者介绍


葛晓音,1982年获北大中文系中古典文学硕士学位,留系任教。1989年起任北大中文系教授。九十年代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即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系教授。现为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唐宋散文》、《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古诗艺术探微》等。

序言



《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园诗鉴要》并非一本讨论具体诗作内容的著作,而是以一种别样的视角,探寻中国古代诗歌中蕴含的“山水清音”。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沉溺于对某位诗人、某首名篇的细致解读,也不拘泥于对某个时代、某种风格的梳理,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宏观和精神的层面。 本书的核心关切在于,如何在历代浩瀚的山水田园诗中,捕捉到一股贯穿始终、洗涤心灵的“清音”。这种“清音”,并非指代音乐本身,而是象征着一种澄澈、宁静、超脱于世俗喧嚣的精神境界。作者认为,正是这种对自然景致的深切体悟,以及在其中寻求的精神寄托,构成了中国山水田园诗最动人的灵魂。 因此,《山水有清音》更像是一次关于“诗意”的哲学漫游。它引导读者去感受,古人在面对壮丽山河、幽深林泉时,内心激荡起的涟漪;在描绘田园风光、农耕生活时,所流露出的平和与自足。这种感受,超越了字面上的意义,触及了更为深沉的情感共鸣。 本书的探索路径,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理解: 首先,它关注“山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演变。从上古时期对自然的敬畏,到魏晋士人的隐逸情怀,再到唐宋文人的游赏之乐,山水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作者将尝试揭示,这种文化内涵的变迁,是如何映射出中国古代士人阶层的心灵轨迹和价值取向。山水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是承载着人类情感、哲思与精神寄托的载体。 其次,它探讨“田园”所代表的生活理想。在古代中国,“田园”常常与归隐、闲适、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这种理想,既是对官场政治、社会压力的逃离,也是对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山水有清音》会深入剖析,田园诗中描绘的农事活动、邻里交往、饮食起居,是如何构成一种理想的生活图景,以及这种图景如何成为无数文人心灵的慰藉。 再次,它聚焦于“清音”所象征的精神特质。这种“清音”,体现在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创作中展现出的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艺术追求。作者会着力分析,诗人如何在对山水田园的描绘中,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体悟,对个体价值的追寻,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这种“清音”,是一种超越具体诗篇的普遍精神,是一种能够引起读者内心深处共鸣的“道”。 本书的写作风格,力求避免学院派的枯燥与说教,而是以一种更为感性、诗意化的语言,来呈现作者对古代山水田园诗的理解。读者或许会发现,书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摹,对古人情怀的细腻揣摩,以及对生命哲思的诗意表达。它更像是一位热爱山水的智者,与读者一同漫步于古人的诗意世界,一同聆听那跨越千年的“山水清音”。 《山水有清音》并非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诗歌鉴赏,而是一次关于“诗意”的发现之旅。它邀请读者暂时放下对诗歌技法、历史背景的过分关注,而是用心去感受,古人在面对自然时所唤醒的那份纯净与宁静,以及在田园生活中所寻觅的那份安宁与自适。最终,在与古人共同体验过山水之美、田园之乐后,读者或许能够在这“清音”中,找到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共鸣与启迪。它是一次关于“诗”的重塑,一次关于“心”的回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古代山水田园诗歌的表面赏析,而是通过精妙的笔法,挖掘出了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时代烙印和文化基因。我曾以为,对这些经典诗篇早已烂熟于心,但《山水有清音》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为我打开了新的天地。书中对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解读,不仅仅是惊叹于诗人豪放的想象力,更是分析了其背后所蕴含的盛唐气象,以及山水壮丽如何与民族精神相契合。作者的论述严谨又不失趣味,引用的史料翔实,考证细致,让人信服。更难得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较为冷门的诗人及其作品,拓展了我的阅读视野,让我领略到了古代山水田园诗歌的广度和深度。它就像一把钥匙,解开了我心中对那些古老诗篇的许多疑惑,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山水有清音》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作者在解读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景物的描绘,而是将其与诗人身处乱世的无奈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联系起来。这种在宏大叙事与个体情感之间的游走,让我深刻体会到诗歌的力量。书中对于山水田园诗歌的社会功能,以及它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都有着深入浅出的阐述。它让我明白了,这些诗歌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描绘了美丽的风景,更因为它们承载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也学会了用诗人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

评分

《山水有清音》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看到了古代诗人笔下的山水,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投射。书中对于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分析,我反复读了几遍,细细品味。作者没有停留在对景色优美的描绘,而是深入剖析了诗人晚年心境的转变,以及佛教思想对其诗歌意境的影响。这种从诗歌到诗人,从景色到心境的解读,让我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位寂静的诗人对话。书中还探讨了山水田园诗歌的 genre 发展,从描摹壮丽到寄情山水,再到隐逸的情怀,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脉络。读罢此书,我再去看那些熟悉的诗篇,便不再是简单的欣赏,而是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和人生哲理,仿佛每一个字句都带着生命的温度。

评分

这是一本真正能“静下心来读”的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常常感到焦躁不安,而《山水有清音》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的心灵。作者的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描写春日清晨的宁静,更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以及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书中对不同时期山水田园诗歌的风格差异,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让我看到了文学发展的多样性和时代特征。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古老的山水之间,感受着清风拂面,听着泉水叮咚,内心也逐渐归于平静。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诗意生活”的真谛。

评分

初读《山水有清音》,便被其蕴含的深邃意境所吸引。这本书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用温润的笔触,向我娓娓道来那些穿越千年的山水田园之歌。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诗篇,而是深入骨髓地解析每一首作品的创作背景、诗人情怀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解读,那不仅仅是对诗句的字面解释,更是对诗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命态度的深刻体悟。书中对山水意象的演变,从早期的壮丽险峻到后来的清幽淡雅,都有着精辟的论述,让我得以窥见古代文人心灵世界的变迁。读这本书,不像是学习,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每一次翻开,都能在文字的缝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之地。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田园”二字的含义,不再仅仅是地理概念,而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对抗喧嚣的柔软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