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园诗鉴要
:38.00元
作者:葛晓音 著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2001317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北大中文系*学者葛晓音教授的古代山水田园诗赏析文集。详细解读了从陶渊明开创田园诗起,至宋代苏轼止,共25位田园诗人的55首诗歌。采取了按作者生活年代排序,依次讲解分析的方式介绍田园诗人的写作风格、领略田园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部*佳的田园诗赏析作品。
目录
田园篇
n陶渊明(四首)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五和郭主簿其二移居其二
n孟浩然(一首)过故人庄
n王维(三首)春中田园作新晴野望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n陆游(一首) 游山西村
n隐居篇
n谢灵运(二首)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石门岩上宿
n庾信(三首) 幽居值春 山斋 奉报穷秋寄隐士
n孟浩然(一首)夜归鹿门歌
n王维(十五首)桃源行 山居秋暝辋川集(选十三首)
n韦应物(一首) 寄全椒山中道士
n游览篇
n阴铿(一首) 开善寺
n杜审言(一首)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n孟浩然(二首) 临洞庭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n王维(四首) 蓝田山石门精舍终南山华岳 汉江临泛
n常建(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n李白(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西岳云台歌 庐山谣
n杜甫(二首) 望岳 登高
n韩愈(二首)山石 衡岳
n白居易(一首) 杭州春望
n杜牧(一首) 山行
n徐俯(一首) 春游湖
n行旅篇
n谢朓(二首)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n王湾(一首) 次北固山下
n王维(一首) 宿郑州
n杜甫(二首) 石柜阁 旅夜书怀
n欧阳修(一首) 晚泊岳阳
n苏轼(一首) 游金山寺
n附录讲稿(二篇)
n澄怀观道 静照忘求 ――中国山水诗的审美观照方式
n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和欣赏
n作者介绍
葛晓音,1982年获北大中文系中古典文学硕士学位,留系任教。1989年起任北大中文系教授。九十年代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即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系教授。现为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八代诗史》、《汉唐文学的嬗变》、《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唐宋散文》、《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古诗艺术探微》等。
序言
这是一本真正能“静下心来读”的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常常感到焦躁不安,而《山水有清音》就像一股清泉,滋润了我的心灵。作者的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击人心。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描写春日清晨的宁静,更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以及对归隐生活的热爱。书中对不同时期山水田园诗歌的风格差异,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分析,让我看到了文学发展的多样性和时代特征。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古老的山水之间,感受着清风拂面,听着泉水叮咚,内心也逐渐归于平静。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诗意生活”的真谛。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古代山水田园诗歌的表面赏析,而是通过精妙的笔法,挖掘出了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时代烙印和文化基因。我曾以为,对这些经典诗篇早已烂熟于心,但《山水有清音》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为我打开了新的天地。书中对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解读,不仅仅是惊叹于诗人豪放的想象力,更是分析了其背后所蕴含的盛唐气象,以及山水壮丽如何与民族精神相契合。作者的论述严谨又不失趣味,引用的史料翔实,考证细致,让人信服。更难得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较为冷门的诗人及其作品,拓展了我的阅读视野,让我领略到了古代山水田园诗歌的广度和深度。它就像一把钥匙,解开了我心中对那些古老诗篇的许多疑惑,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山水有清音》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看到了古代诗人笔下的山水,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投射。书中对于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分析,我反复读了几遍,细细品味。作者没有停留在对景色优美的描绘,而是深入剖析了诗人晚年心境的转变,以及佛教思想对其诗歌意境的影响。这种从诗歌到诗人,从景色到心境的解读,让我仿佛能穿越时空,与那位寂静的诗人对话。书中还探讨了山水田园诗歌的 genre 发展,从描摹壮丽到寄情山水,再到隐逸的情怀,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脉络。读罢此书,我再去看那些熟悉的诗篇,便不再是简单的欣赏,而是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和人生哲理,仿佛每一个字句都带着生命的温度。
评分《山水有清音》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作者在解读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景物的描绘,而是将其与诗人身处乱世的无奈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联系起来。这种在宏大叙事与个体情感之间的游走,让我深刻体会到诗歌的力量。书中对于山水田园诗歌的社会功能,以及它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都有着深入浅出的阐述。它让我明白了,这些诗歌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描绘了美丽的风景,更因为它们承载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也学会了用诗人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
评分初读《山水有清音》,便被其蕴含的深邃意境所吸引。这本书仿佛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用温润的笔触,向我娓娓道来那些穿越千年的山水田园之歌。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诗篇,而是深入骨髓地解析每一首作品的创作背景、诗人情怀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解读,那不仅仅是对诗句的字面解释,更是对诗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命态度的深刻体悟。书中对山水意象的演变,从早期的壮丽险峻到后来的清幽淡雅,都有着精辟的论述,让我得以窥见古代文人心灵世界的变迁。读这本书,不像是学习,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每一次翻开,都能在文字的缝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之地。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田园”二字的含义,不再仅仅是地理概念,而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对抗喧嚣的柔软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