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
:39.00元
作者:赵园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301260838
字数:190000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讨论明清之际士大夫经验中的家族、家庭,他们所面对的伦理关系,以及他们对有关经验、体验的表述,为有关历史生活的想象,提供了丰富、感性的内容。
目录
目 录
自序
夫妇一伦
规范夫妇一伦的努力
父母/妻子
日常的处夫妇
妻/妾
“古风妻似友”
流离、播迁中的夫妇
结语
附录一:关于冒襄的《影梅庵忆语》
附录二:诗文中清初流人的“殊方”经验
父子及其他
君/父
“肃若朝典”
严、慈之间
人子之事
兄弟
士大夫对家族的经营
附录:“此朕家事”
余论之一
余论之二
征引书目
文学·伦理·人的世界
——由现当代中国文学到明清之际(代后记)
内容提要
继《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话题”“人物”(明遗民),《续编》的“制度”“言论”“心态”,《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尝试经由被认为*重要的家庭关系——“父子”“夫妇”,进入明清之际士大夫更为日常的生活世界。本书讨论的,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经验中的家族、家庭,他们所面对的伦理关系,以及他们对有关经验、体验的表述。士大夫与“家庭”“家族”有关的言说与叙述,与他们的其他活动,以富于个性的方式联系着,为我们有关历史生活的想象,提供了丰富、感性的内容。
文摘
作者介绍
赵园,1945年生,河南尉氏人。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师从王瑶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读完《家人父子》,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并非冰冷的数据和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鲜活个体的情感与关系编织而成的宏大画卷。赵园先生以“人伦”为切入点,尤其聚焦于父子关系,为我们展现了明清士大夫群体更为真实、更为立体的一面。以往我们阅读史书,往往关注他们的功业,他们的政治斗争,他们的学术思想,却很少有机会深入他们的家庭,感受他们作为父亲、作为儿子的情感起伏。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和精妙解读,作者让我们看到了士大夫们在肩负社会责任的同时,如何维系家族传承、如何处理父子间的代际关系。这种视角,使得原本遥远的士大夫形象变得近在眼前,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历史的研究,更是对人性普遍情感的细腻洞察。
评分《家人父子》一书的阅读体验,远超我的预期,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惊喜。以往阅读关于明清士大夫的著作,我常常感到一种隔阂,似乎他们生活在一个遥远而陌生的世界。但赵园先生的笔触,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拉近历史与当下读者的距离。他没有用艰涩难懂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富有洞察力的语言,引领我们走进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父子关系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细致入微。他不仅仅是讲述故事,更是试图去理解这些关系背后的深层逻辑,包括权力、情感、期望以及无奈。例如,书中对士大夫在教育子女、培养接班人方面的努力,以及他们与父亲之间那种既有传承又有冲突的复杂情感,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细节,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士大夫群体有了更人性化、更具象化的认知,也引发了我对当下亲子关系的一些反思。
评分这是一部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释怀的作品。《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对表象的描绘,深入挖掘了士大夫阶层在“人伦”这一精神内核下的生活状态。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时代,需要从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家庭,以及最根本的人际关系——亲情出发。赵园先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通过对父子关系的细致考察,层层剥茧,展现了明清时期士大夫们在面对家族责任、个人情感、社会期望时的种种考量与抉择。书中对于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处理父子间的恩情、义务、期望与矛盾的论述,都极为生动,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深刻探讨,让我们看到,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最为朴素的情感和最基本的伦理,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评分这本《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作为一名对明清历史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深入剖析那个时代士大夫阶层真实生活面貌的书籍。而赵园先生的这本新作,恰恰满足了我长久以来的期待。它不仅仅是简单罗列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而是将视角聚焦于“人伦”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对父子关系、家族传承、师生情谊等一系列人伦关系的细致描摹,展现了那个动荡变革时期士大夫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生活轨迹。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史料时那种严谨而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态度,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读者穿梭于古老的书信、日记、奏折之间,触摸那些鲜活的生命脉动。书中的叙述,时而如涓涓细流,细腻地勾勒出士大夫们在家庭中的温情与责任;时而又如磅礴江河,展现他们在政治漩涡中的挣扎与抉择。读来让人不禁思考,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下,个体的情感与关系又是如何维系着整个社会的运作。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翻开《家人父子》,我并没有预设它会带给我如此深刻的触动。我习惯性地以为,对于明清士大夫的研究,大多会集中在他们的政治抱负、学术成就或是文学创作上。然而,赵园先生却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了更为普遍也更为核心的“人伦”层面。这种视角转换,立刻让原本有些抽象的历史人物变得立体而鲜活。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家族伦理的探讨印象深刻。在那个强调孝道、等级森严的时代,父子关系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作者通过对大量史实细节的梳理和解读,揭示了士大夫们在履行这些伦理职责时所面临的压力、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在情感上的喜怒哀乐。这让我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的概念,以及它在士大夫个人成长与社会参与过程中的微妙作用。这本书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独有的社会肌理与人情世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