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中国传统形象图说 工笔线描画谱白描动物画谱 工艺美术绘画

龙 中国传统形象图说 工笔线描画谱白描动物画谱 工艺美术绘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国传统绘画
  • 工笔画
  • 线描画
  • 白描画
  • 动物画
  • 绘画技法
  • 工艺美术
  • 绘画教程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品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林业
ISBN:9787503872273
商品编码:26096729906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龙-中国传统形象图说

作者:徐华铛

定价:48.0

出版社:中国林业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3872273

印次: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介绍    

    龙,*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亦乃万兽之*。(与“龙”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传说虎须鬣尾,身长若蛇,有鳞若鱼,有角仿鹿,有爪似龙鹰,能走,亦能飞,能倒水,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它是*国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龙种、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图腾:龙舟、龙灯、龙车。

目录
民族的灵魂祖国的象征
卷*语
*YI章图腾,中国龙的摇篮
(一)图腾的由来
(二)龙形图腾源于蛇
(三)龙形图腾源于蚕
(四)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
*二章寻觅“中华*YI龙”
(一)古生物学中的龙和人文学中的龙
(二)山西彩绘陶龙
(三)大甸子陶器龙纹
(四)三星他拉玉龙
(五)蚌壳堆塑龙
*三章龙在历代的造型特色
(一)商周时期
1.玉器龙纹的特征
2.青铜器龙纹的特征
(二)春秋战国时期
1.“云龙纹”和“花草龙纹”
2.玉雕龙纹的特征
3.青铜器龙纹的特征
(三)秦汉时期
1.兽身龙纹
2.蛇身龙纹
(四)六朝、隋唐时期
1.气韵生动的六朝龙
2.矫健丰润的隋唐龙
(五)宋元时期
1.宋代龙纹的特征
2.元代龙纹的特征
3.清新抽象的龙纹
(六)明清时期
1.明代龙纹的特征
2.清代龙纹的特征
3.清代龙纹的两种倾向
4.龙的造型寓意
*四章龙的家族
(一)神话传说中的龙
1.烛龙
2.五龙氏
3.蹇龙
4.骊龙
5.火龙
6.雌龙和雄龙
(二)龙的造型种类
1.夔龙
2.虺
3.虬
4.蟠螭
5.蛟
6.角龙
7.应龙
8.黄龙
9.蟠龙
10.青龙
11.象鼻龙
12.鱼化龙
(三)龙生九子
1.囚牛
2.睚眦
3.嘲风
4.蒲牢
5.狻猊
6.霸下
7.狴犴
8.负屃
9.螭吻
(四)麒麟,是龙家族中的一员
*五章龙的艺术造型
(一)龙的“三停”和“九似”
(二)龙头的造型
(三)龙的四肢造型
(四)龙的躯干造型
(五)龙的尾部造型
(六)龙与水、火、云的造型
(七)龙的程式化表现形式
1.坐龙
2.行龙
3.升龙
4.降龙
5.云龙
6.草龙
7.拐子龙
8.团龙
9.双龙戏珠
10.群龙组合
*六章传统建筑中的龙
(一)瓦当、汉砖、石刻中的龙
(二)奇谲瑰丽的龙柱
(三)殿堂庙宇冠冕上的龙兽
(四)古建彩画中的龙
(五)中国的九龙壁
*七章龙——永开不败的传统艺术奇葩
(一)龙自身的装饰魅力
(二)工艺美术品中的龙
(三)龙是永恒的装饰题材
*八章龙的写实性造型
*九章龙的装饰性造型
参考文献
后记


《龙:中国传统形象图说》是一部集学术性、艺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的精美画册,旨在全面、深入地展现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神兽——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多姿形态及其艺术演变。本书不涉及工笔线描、白描动物画谱,亦非工艺美术类绘画的范本,而是专注于龙这一特定文化符号的图文解析。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图说”的叙事方式。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传世画作、建筑雕塑中的龙形象被精心选取,辅以详实考究的文字解读,力求呈现龙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轨迹与文化意涵。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到帝王皇权的象征,再到民间信仰的神灵,龙的形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境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本书将系统梳理这些变化,揭示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宗教、哲学思想。 内容深度与广度: 龙的起源与演变: 追溯龙的起源,探讨其与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的关联,以及在不同朝代(如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的形象特征变化。 龙的形态与象征: 细致描绘龙的身体各部分特征,如头、角、眼、鳞、爪、尾等,并阐释其各自蕴含的象征意义。例如,龙角象征权威,龙鳞象征坚韧,龙爪象征力量。 龙的文化意涵: 深入探讨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重象征意义,包括吉祥、权力、守护、变化、生育、水泽(与降雨、江河湖海相关)等,以及在哲学、宗教、民间传说中的角色。 龙的艺术表现: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媒介(如青铜器、玉器、壁画、绘画、陶瓷、织绣、石雕、木雕等)的龙纹、龙图、龙画进行赏析,展现龙在中国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本书将侧重于展现龙作为艺术形象的丰富性,而非绘画技巧的传授。 龙与民族精神: 探讨龙如何演变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承载着民族的自豪感、凝聚力与精神追求。 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 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将围绕一个主题,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图像作为切入点。图像的选取标准极高,力求兼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代表性。每一幅图像都配有详细的解说,包括: 图像来源与年代: 明确图像的出处、制作年代及所属文化背景。 图像特征分析: 详细描述图像中龙的形态、风格、构图等艺术特点。 文化内涵解读: 结合图像,深入剖析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神话传说、哲学思想或历史事件。 比较与鉴赏: 在必要时,会进行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龙形象的横向比较,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其演变与差异。 本书的独特价值: 《龙:中国传统形象图说》并非一本简单的图集,也不是技法教程。它是一扇窗口,让读者得以窥见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艺术与信仰。通过对龙这一核心意象的深度挖掘,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独特视角。无论您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致力于艺术史、民俗学研究的学者,抑或是希望拓展艺术视野的创作者,本书都将为您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和深刻的启迪。 本书致力于以一种严谨而生动的叙事方式,唤醒读者心中对“龙”这一古老而强大的文化符号的共鸣,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充满想象力与精神力量的中国传统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翻阅这本《龙 中国传统形象图说 工笔线描画谱白描动物画谱 工艺美术绘画》,我脑海中浮现出的,与其说是书的内容,不如说是这本书能带给我的学习体验和情感触动。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形象有着莫名的情结,觉得它不仅仅是一个神话生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承载着力量、吉祥与智慧。我曾尝试过一些临摹,但总感觉不得要领,画出的龙要么少了那种磅礴的气势,要么形体上不够灵动。因此,我特别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理解龙的各种形态,从腾云驾雾的威严,到水中嬉戏的灵动,再到山间盘踞的厚重。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线条解析,让我能够捕捉到每一笔的精妙之处,体会到工笔画那严谨而细腻的笔法,以及白描画那种纯粹而富有生命力的线条表现力。我甚至想象着,当自己能够独立画出一条活灵活现的龙时,那种成就感将是何等的美妙。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扇通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大门,门后是否藏着我梦寐以求的宝藏,我拭目以待。

评分

我是一名美术专业的学生,目前正在学习中国画,特别是工笔画和白描。我一直觉得,要真正掌握一种绘画技法,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蕴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中国传统形象图说”和“工笔线描画谱白描动物画谱”这两个方面,正是我当前学习的重点。我希望能从书中学习到不同流派的工笔龙的画法,了解其在笔墨运用、线条处理上的差异。同时,我也对白描龙的线条表现力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书中能够展示如何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龙的筋骨和神韵,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龙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我也会关注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龙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的解读,这有助于我在绘画创作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表现龙的精神内涵。

评分

当我看到这本《龙 中国传统形象图说 工笔线描画谱白描动物画谱 工艺美术绘画》的时候,我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图说”二字。我非常看重书籍的图文结合度,尤其是对于“龙”这样一个本身就具有丰富视觉表现力的主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海量的、高质量的龙的绘画范例,从宏观的整体形象到微观的局部细节,都能够得到清晰的展示。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龙的图集,让我能够一览中国龙形象的演变历程。同时,我也希望“图说”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片堆砌,而是能够有深入浅出的文字解读,解释每一幅图的创作背景、技法要点以及文化寓意。这种图文并茂、知识性与艺术性兼具的书籍,才能真正地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中国龙的绘画精髓。

评分

我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颇感兴趣的人,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那些能够体现中国独特审美和文化内涵的作品。这本书的“工艺美术绘画”这一标签,让我对其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的动物画谱,而是能够将龙的形象与各种工艺美术形式相结合。比如,书中是否会展示如何将龙的纹样应用于陶瓷、漆器、织绣等工艺品的设计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将龙的形态转化为平面或立体装饰纹样的技巧?我非常期待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将线条的艺术转化为实用性的设计元素,如何在传统工艺的框架内,赋予龙这一经典形象新的生命。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龙在不同历史时期,在工艺美术领域中的演变与发展的介绍,那将极大地提升我对这本书的价值认知。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名业余爱好者来说,一本好的绘画教程,最关键的在于其易读性和实用性。我尤其关注书籍的编排逻辑是否清晰,知识点是否循序渐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讲解龙的身体结构,例如龙角的绘制技巧,鳞片的排列方式,以及不同姿态下龙的骨骼和肌肉走向。如果能有不同风格的龙的图例,比如祥龙、夔龙、应龙等等,并配以详细的描绘步骤,那就更好了。我也会留意书中是否提供了关于色彩搭配的建议,虽然这本书以线描为主,但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如何为白描龙增添色彩的思路,那将是锦上添花。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的创造力,不仅仅是简单的临摹,而是能够在我掌握了基本的技法之后,能够根据书中的范例,自己构思和创作出独具个性的龙的形象。我期待着它能够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随时随地都能从中汲取灵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