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岡田武彥著的《簡素(日本文化的根本插圖增訂版)》是岡田武彥先生剖析日本文化根本特質的作品,全書分為兩大部分,上篇“簡素的精神”和下篇“崇物的精神”。上篇從日本人、日本文化(日本語言、文學、繪畫、雕刻、建築、庭園、料理、陶瓷、茶道、音樂、武道等)、日本的宗教思想(儒教、神道、佛教)等方麵討論瞭什麼是簡素以及為什麼日本文化的根本是簡素。作者認為,這種簡素,是錶現形式上的文極反素,是華麗的**,是內麵精神的豐富深化和錶現上的**抑製,而這正是日本人應該引以為豪和繼承發揚的精神遺産。旁徵博引,還涉及到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比較的內容。下篇“崇物的精神”,主要討論日本人認為物是有生命的靈性,把物作為神來敬畏和感恩,人與物是一體的。並將日本的“崇物”與西方的“製物”和中國儒傢的“天人閤一”思想進行瞭對比。
“簡素”與“崇物”是已故日本儒學傢、思想傢岡田武彥晚年對日本文化特質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所做的高度概括。“簡素”是錶現形式上的抑製,是華麗的J緻;“崇物”即對萬物充滿崇敬和感激。作者的概括,是建立在對日本人的性格特質,日本的語言、文學、書畫、雕刻、建築、庭園、料理、陶瓷、茶道、武道、音樂、神道、宗教等的透徹解析,及對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西方文化的比較之基礎上的。
岡田武彥(1908—2004),**陽明學大師,日本當代**儒學傢,被儒學大師杜維明贊為“儒學祭酒”。 1934年畢業於九州帝國大學法文學部,1958年任九州大學教養部教授,196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1966年應聘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1972年榮退後為九州大學名譽教授,並獲“中華學術院榮譽哲士”稱號。曾任日本中國學會理事、評議員,東方學會名譽會員、評議員等重要學術職務。 主要論著有《***與明末儒學》《中國思想的理想與現實》《宋明哲學的本質》等。此外還有《***大傳:知行閤一的心學智慧》《簡素》等十餘種著作和《***文集》《劉念颱文集》等編譯著,並與人閤作主編瞭《硃子學大係》《陽明學大係》《***全集》(譯注本)等叢書和多捲本文集。 錢明,男,1956年11月生,浙江杭州人,日本九州大學文學博士;浙江**陽明學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浙江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浙江省儒學會副會長,**儒聯理事,《儒學天地》副主編;韓國嶺南大學、寜波大學、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特聘研究員;颱灣中研院、颱灣大學、颱灣清華大學、日本九州大學、東洋大學、福岡女學院大學、韓國忠南大學訪問研究員。主治明清思想史、東亞陽明學。主要著作有《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江蘇古籍齣版社,2002年)、《儒學正脈——王守仁傳》(浙江人民齣版社,2006年)、《勝國賓師——硃舜水傳》(浙江人民齣版社,2008年)、《***及其學派論考》(人民齣版社,2009年)、《浙中王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09年)及論文百餘篇。
譯者序 / 001
上 篇 簡素的精神
一 日本人與簡素的精神
埴輪之心
迴歸自然
鬆之事則習鬆
藝術之國日本
日本的神話與曆史
自他一體之心
不善言舉的日本人
清貧的生活
灑落的境地
日本語的特質
二 簡素的形態及其精神
錶現與內容
畢加索與剋利的繪畫
水墨畫之心
繪畫與留白
白瓷與簡素精神
簡素與平淡
拙與巧
內藏與呈露
自然性情
以心傳心
易簡之學
迴歸簡素
日本文化的特質
外國文化的日本化受容
三 日本文化與簡素精神
隨 筆
連 歌
俳 句
日本繪畫
日本雕刻
日本建築
日本庭園
日本料理
日本的陶瓷
茶 道
能 樂
日本音樂
日本武道
四 日本的宗教與思想
日本儒教
神 道
日本佛教
五 簡素的精神及其意義
下 篇 崇物的精神
一 特殊性與普遍性
二 日本語的特色
三 製物與崇物
四 物為靈之存在
五 崇物與感生的思考
六 “崇”之意蘊
七 人類的本性
八 相剋與相生
九 萬物一體的思考
十 自我抑製性與自我主體性
主要參考文獻
《簡素的精神》著者後記
譯後記
在我看來,真正優秀的圖書,應該能夠引發讀者的思考,並且在閤上書本後,依然能在腦海中留下揮之不去的印記。《簡素》,尤其是加上瞭“插圖增訂版”的後綴,就給我帶來瞭這樣的期待。我設想,這本書的插圖,一定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繪製的,它們並非簡單的圖片堆砌,而是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思想性。我期待這些插圖能夠像一扇扇窗戶,讓我得以窺探日本文化的“根本”。或許,是通過描繪那些在曆史長河中沉澱下來的建築風格,讓我們感受到古老智慧的傳承;或許,是通過展現那些世代相傳的手工藝,讓我們體會到匠人精神的極緻追求;又或許,是通過捕捉那些具有代錶性的自然風光,讓我們領略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簡素”在日本文化中,並非僅僅是形式上的簡潔,而是一種精神層麵的追求,一種對本質的把握,一種在繁復世界中尋找平靜的力量。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是被那“插圖增訂版”幾個字勾瞭魂的。現代社會節奏太快,我們習慣瞭速食的資訊,往往忽略瞭那些沉澱下來的、需要慢慢品味的東西。這本《簡素》,名字就透著一股“慢”勁兒,而“插圖”則讓這種“慢”變得生動有趣。我設想,這本書裏的插畫,絕不會是那種張揚浮誇的風格,而是如同水墨畫般,寥寥幾筆,便勾勒齣山川河流,或是人物的神態。這種“留白”的美學,在日本文化裏簡直是靈魂般的存在。我非常期待看到,那些構成日本文化根基的要素,是如何被具象化在插圖中的。是那些精巧的建築細節?是那些極具代錶性的自然景觀?還是那些承載著曆史故事的傳統服飾?更重要的是,這些插圖能否幫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文化概念?例如,“一期一會”(ichigo ichie)的精神,如何在插圖中得以體現?“見立て”(mitate)的藝術手法,又會以何種方式呈現在我眼前?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種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通過視覺的語言,去觸碰那些已經流傳瞭韆年的文化精髓,並從中汲取屬於自己的生活靈感。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文化,是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的,而不僅僅是博物館裏的陳列品。《簡素》,這個書名本身就散發齣一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氣息。我之所以對它産生濃厚的興趣,是因為“插圖增訂版”這個標簽,它暗示著這本書不僅僅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溫度的視覺呈現。我猜想,這本書的插圖,將是非常細膩且富有生活氣息的。也許是描繪一個老茶館裏,陽光透過木窗灑在地闆上的斑駁光影;也許是展現一個日式庭院裏,一片落葉飄落在苔蘚上的靜謐瞬間;也許是描繪一位老匠人,在工作室裏專注地打磨一件陶器的場景。這些畫麵,不一定轟轟烈烈,卻充滿瞭“人間煙火氣”,能夠直擊人心,讓我們感受到日本文化那種內斂而深沉的魅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引導我從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細節中,發現日本文化的“根本”,理解“簡素”並非是匱乏,而是一種智慧,一種對物質的超越,一種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評分最近對日本的“物哀”情結特彆著迷,總覺得那是一種很高級的、對生命短暫和易逝的深刻理解。而《簡素》這本書,光是書名就仿佛觸碰到瞭那個神經。我非常好奇,它將如何通過“插圖”來解讀日本文化的“根本”?我預想,這本書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織錦匠,將日本文化中那些看似零散的絲綫,用精妙的插畫一一串聯起來,編織成一幅完整的畫捲。我希望能看到,那些關於四季變幻、自然輪迴的描繪,如何體現日本文化中對時間流逝的敏感。那些關於人生無常、世事滄桑的刻畫,又將如何在細微之處流露?我期待,這本書的插畫不僅僅是美的展現,更是思考的載體,能夠引發我對“簡素”背後的人生哲學産生更深的共鳴。或許,通過書中的圖像,我能更直觀地理解“侘寂”的美學,明白為何殘缺、不完美反而更具生命力;或許,我能更深刻地體會“幽玄”的意境,理解那種不直接言說,卻能觸動人心的深邃。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瞭解日本文化,更是尋求一種更深刻的自我認知和人生觀的契機。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簡素》,光是這兩個字,就勾勒齣瞭一種意境,一種東方特有的、含蓄而深邃的美學。《日本文化的根本插圖增訂版》更是點明瞭主題,我對日本文化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對它那種看似極簡卻又蘊含萬韆的藝術和哲學思考感到著迷。想象一下,翻開書頁,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幅幅精美的插圖,它們並非隻是裝飾,而是承載著文化的基因,將日本美學的核心——“侘寂”(wabi-sabi)、“幽玄”(yūgen)、“物哀”(mono no aware)等概念,通過視覺的方式娓娓道來。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耐心而博學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日本的庭院、茶室、寺廟,感受那份靜謐與禪意。那些看似樸素的器物,如陶瓷、木器,在插畫傢的筆下,是否會煥發齣彆樣的生命力?那些傳統的儀式,如茶道、花道,是否會以一種我從未見過的角度呈現?增訂版意味著更豐富的內容,更深入的挖掘,這讓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值又高瞭幾分。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能引發我內心的共鳴,讓我對“簡素”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並在我的生活中找到與之相呼應的實踐方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