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瑜著的《正说海瑞(大明王朝的一柄利器)》讲述海瑞从一个没钱、没人脉、没背景、没资源、一穷二白的高考落榜生,到深得百姓喜爱、皇帝信任、官运亨通的“海青天”的人生经历。其正直的个人操守,不卑躬屈膝、不献媚逢迎的做官姿态深得世人称赞,亦成为历代公务员学习和效仿的榜样!然而,再正直的个人操守,若没有圆润的技巧和智慧,终究无法在当今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如毛泽东说:“如果真出了海瑞,我也受不了!”作品就是要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海瑞:他刚直不阿的方形性格下,其实隐藏着诸多圆润的技巧和智慧。只是我们一味地放大他的“正直”,忽略了正直背后的“圆润”,本书将**次剥开近五百年来一直被误读的海瑞——方形性格下的圆形智慧。
本书自嘉靖二十一年宫变,嘉靖帝离开皇宫住进西苑写起,至嘉靖四十五年,历时二十四年。其间,海瑞由落第的举子到福建南平教谕,再到淳安、兴国知县、再到户部主事。不论在哪个职任上,海瑞皆推行***的心学立场:诚意正心、知行合一。海瑞是敢于冒死骂皇帝荒淫无道的忠勇之臣,是为腐败官场所不容的刚直不阿的坚贞之士,在历**不仅被称为“海青天”,而且还是断案如神的神探,本书中均有所涉及。因为篇幅原因,本书只是将海瑞的大半生进行描摩,其内中情节曲折皆合拍嘉靖一朝的历史。且看一介书生如何蜕变为一柄利器。
赵瑜,男,1976年生,河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用笔名中原渔人、陶瓷了。为人偏执,骄傲,幼稚。爱好四处行走、小范围自嘲等,致力于在这个物质时代发出声音。曾出版作品:长篇小说《我们都是坏孩子》《我鄙视你》《暧昧》,文学随笔《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第一章 秀女入宫,后宫有隙 1
第二章 宫帷有变,海瑞救人 22
第三章 严嵩当国,海瑞落第 37
第四章 初入仕途,南平教谕 51
第五章 京城心游,继盛上书 71
第六章 徐阶**,上任淳安 90
第七章 重修黄册,再造青天 113
第八章 案中藏案,再赴省城 133
第九章 通倭如谜,翠翘如歌 160
第十章 倭寇无间,善恶无常 184
第十一章 惩胡公子,拒鄢懋卿 203
第十二章 倭寇大破,海瑞待罪 222
第十三章 知府上书,海瑞洗罪 251
第十四章 上任兴国,复遇倭寇 274
第十五章 深入大案,世蕃伏诛 294
第十六章 嘉靖病重,海瑞进京 312
第十七章 难上青天,红莲教起 328
第十八章 继光平叛,海瑞断案 346
第十九章 主事南巡,揭开谜底 363
第二十章 直言死谏,天下** 386
我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本书时,总是强调它超越了简单的历史传记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体制与人”之间永恒矛盾的深刻寓言。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抽丝剥茧,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在僵化的结构中,个体的良知能坚持多久?真正的“忠诚”究竟指向何方?这些宏大的哲学命题,并没有被作者空泛地抛出,而是紧密地镶嵌在历史人物的每一个决策和每一次呼吸之中。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忠奸”二字的理解被彻底颠覆了。它迫使读者跳出简单的二元对立,去理解历史人物行为背后的驱动力——那是生存的本能、时代的局限,以及内心深处对某种理想的坚守。这是一部需要耐心去品读,并且会随着阅读者的阅历增长而产生不同感悟的杰作,绝非一目十行之辈所能领略其万一。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律美。它的句式结构多变,长短句交错使用,如同高明的音乐家在演奏复杂的乐章,时而激昂,时而低回,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感官享受。作者在描摹那些朝堂上的唇枪舌战和幕后的暗流涌动时,遣词造句显得尤为考究,既有古典的典雅气度,又不失现代的锐利洞察。它成功地跨越了时间,让两百多年前的士大夫之间的博弈,读起来如同昨日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事情。更难得的是,作者似乎并不想做历史的仲裁者,而是更像一个冷静的记录者和翻译家,他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公文和私人信件,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精准地呈现出来,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平衡。这种对语言的精雕细琢,使得每一页都充满了值得细品的味道。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具挑战性的,但正因如此,其价值才更加凸显。它对历史的还原是彻底的、不加粉饰的,甚至有些残酷。作者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一个简单的“好人”或“坏人”的标签,而是致力于展现历史人物在特定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与挣扎的复杂性。这种对“灰色地带”的执着探索,使得人物形象饱满、可信度极高。书中对于权力运作的机理分析,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演示。它揭示了在宏大叙事之下,个体如何被裹挟、如何抗争,以及最终如何被历史的车轮所碾压或推举。行文风格上,偶尔闪现的几句机锋和冷峻的自嘲,为略显沉重的历史叙述增添了一丝人性化的光芒,读来不觉枯燥,反倒让人会心一笑,随即又陷入更深的沉思。这种张力,是此书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评分初捧此书,便觉如饮陈年老酒,醇厚绵长,回味无穷。作者笔力之雄健,令人叹为观止。他并非仅仅罗列史料,而是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时代洪流的冲突,描摹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官场百态的刻画,那份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读来让人不禁拍案叫绝,仿佛置身于那个波诡云谲的大明朝堂之上。书中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如山洪爆发,气势磅礴,将历史事件的重大转折展现得淋漓尽致;时而又如涓涓细流,细腻入微地剖析人物的矛盾与挣扎。这种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得即便是对历史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被深深地吸引。全书洋溢着一种对历史深沉的思考,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绝非泛泛而谈的稗官野史可比拟。它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的是古今皆同的人性底色,让人在阅读历史的同时,也在审视自我。那种对文字的精准掌控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贯穿始终,让人读罢掩卷,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这本书的格局之大,视野之开阔,实在令人耳目一新。它没有陷入传统史书那种“盖棺定论”的窠臼,而是选择了一种近乎“现场直播”的叙事方式,将我们带回历史的现场,去感受那些风云际会时刻的真实脉搏。作者对于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乃至文化思潮的梳理,都做得极为扎实且富有洞察力。每当关键情节推进,总能看到作者巧妙地植入对当时制度弊端的批判性思考,这种批判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根植于史料的坚实土壤,显得尤为有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打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琐事,经过他的一番点拨,瞬间就展现出宏大的历史意义。读这本书,就像是跟着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一起在历史的长廊中漫步,他既能指点江山,又能驻足于一草一木,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与寓意。读完后,我对那个时代的面貌,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立体感和纵深感,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化的符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