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越不怕死,活得越好 定价:39.80 ISBN:9787553502243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星云大师 编号:1200864583 出版日期:2014-06-01 印刷日期:2014-06-20 版次:1 字数:282.00千字 页数:287 |
| 壹·生命的层次 生命在哪里? 生命的拥有 活着 为何而活 流传 生命四层次 生命七件事 维生之计 怎样活下去? 活力 希望在哪里? 开始 方向 目标 幸福 爱 播种 跨越 积聚 累积 好的享受 贰·四季人生 老人的智慧 老人的梦想 老人自爱 老人爱己 四等防老 老人五要五不要 归谁养 孝顺得失 虐待老人 四种焦虑 老人怕什么? 人生十怕 人生八怕 个人之怕 人间的忌讳 人间事 四季人生 新陈代谢 人生的站 结局 黄昏 匆匆 叁·与病为友 病的价值 生病 人之病 疗病五层次 吃药 身体衰弱的原因 防患之道 保健 健康八法 养生四法 健身运动 十项全能 病人百态 看护 病患家属 防治感冒五法 痔疮疗法 止痛的方法 健忘 上瘾 免疫 过敏 传染 打鼾怎么办? 有趣的香港脚 忧郁症 畸形 盲聋瘖哑 苦味 肆·向死而生 寿命 长寿 过客 面对死亡 活不下去 走不下去 关于自杀 自杀前后 死亡 死前交代 婚丧喜庆 死的时候 归宿 轮回 演变 归源 涅槃 传承 悲剧 坟墓 杀手 大的失去 伍·去留之间 谜底 无奈 升降 颠倒 迷思 迷失 幻想 妄想 痛惜 依靠 风险 人生死角 角度 生理 脱困 题目 年关 冲击 惩罚 检查 弥补 陆·生命的流动 流动 六度 与众不同 无形的可贵 内在的财富 物以稀为贵 不能挥霍 三八二十三 不如 宁可 好人不易 选择 判断 评价 位置 地位 荒地 双手万能 怀抱 殿堂 柒·人生的方向 人生的方向 人生的加油站 人生的“路” 人生的镜子 人生实相 人生之计 人生得意事 人生的危机 人生的劫难 人生七宝 人生八求 人生四不 人生八不可 人生十四转 人生十六问 人生七堂课 人生需要什么? 十全人生 三品人生 美化人生 举重若轻 和而不流 捌·走更远的路 发现 找到了 整理 勇气 承担 极限 化繁就简 快捷方式 快不得 不可能 不能错 不得已 有误 选 听什么? 毕业 磨 适合 易 时代的退步 舞台 跑道 锦绣 |
| 话说山西省广胜寺建有一座飞虹塔。经过风雨侵蚀,需要重建。随着工程的顺利进展,塔也越建越高,到了第三层之后,砖石已经无法再继续往上送,于是进度慢下来。工匠们看着塔发愁,无计可施。 有,一位自称是鲁班弟子的老人家来到工地,左看右瞧,在塔的四周绕了一圈又一圈,大众好似看见一道曙光。等他坐定,工匠们恭敬地站在他身边,说道:“老先生!请您发发慈悲心,教教我们吧。塔都建到这种程度了,功亏一篑好可惜!” 老人家却一直摇着头,自言自语地说:“我年纪大了,已经半截入土。半截入土,没有办法了。你们大家赶紧造吧!”说完之后,摇头晃脑而去。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就被一句话给浇熄了,大众纷纷辱骂那老头。 过了半个时辰,一位工匠突然大声喊道:“我想到了!”大众立刻围拢过来:“你想到什么了?”工匠说:“老人说的‘半截入土’就是个妙法。意思是要大家把土往塔的四周堆高起来,这么一来,就能运送材料了。” 老人的智慧,是真实的体会是金钱买不到的宝藏。不懂得珍惜老人的智慧、运用老人的智慧将是社会无形的损失。 人活在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的梦想不一定相同,梦想也不一定能成真,但是有梦想代表对自己的人生存有一份美好的期待与希望。所以,儿童有儿童的梦想,大人有大人的梦想,穷人有穷人的梦想,富人有富人的梦想,甚至就是贵为皇帝,也有他的梦想。兹将一般人共同的梦想,略述如下: 一、长生不死。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几十年的风霜岁月,难免苦乐掺杂,贫富不一。但是人生纵使再苦,一般人总想到“宁在世上挨,不愿土里埋”。能长生不死是优选,只是虽然传说中彭祖活了八百岁,其实自有历史以来,人世间还未曾见过有不死之人,所以这个梦想虽为多数人的共同愿望,却是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二、富可敌国。既然人不能长生不死。一些人因此抱定“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转而在财富上希望求得“富可敌国”,也不枉此生。然而社会上,有哪个个人的财富能胜过全国之财的呢?即使有。政治也不会放过你。只是道理如此,仍然有人甘愿“人为财死”,例如清朝的和坤,不就是因此而亡身的吗? 三、儿孙满堂。岁月和金钱既然都非我个人所能拥有,那么儿孙总该是我所有的吧!假如能有满堂的儿孙。也该是人生一乐!只是“三个和尚没水喝”,满堂的儿孙,不一定能竞相孝顺。但看现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无法自力维生的时候,靠着儿女论日供给食住,每天往返于这些儿女之间,何乐之有,反而增加痛苦,所以这种梦想也不切实际。 四、再度年轻。年轻就是本钱。很多人老来总是渴望如果能够再度年轻。事实上人生不是只有一世,必然会有再来的时候。只是因为人有“隔阴之谜”,对前世不复记忆,所以不知人生乃三世循环不已的,总想假如能让我再从二十岁、三十岁开始,让我的人生重新来过。其实生命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早起晚睡,算来我们已经跟生命打过多番交道了。再说,再度年轻,如果没有准备好发展的因缘,没有增加道德人望,没有资本的人生,再重来一生,甚至重来十生,又能如何呢? 五、回到过去。过去的青春。壮年的岁月,愈到老年时。愈是清晰地一一浮现在眼前。何时学成,何时结婚,何时生儿育女。何时创业……一下子,随着时光悄悄地就走进了老年的阶段要想回头,再度年轻,重新回到过去,此实难矣! 六、重温往事。人一旦走到了人生的很后,重温往事,美丽的娇妻,父母的关爱,初为人父母的喜悦一切都成为追忆,不会重来。所以,人生的希望,不是在过去。而是在未来。P35-36 |
| 《越不怕死活得越好》讲述了中国人向来是很避讳说“死”的,总怕一语成谶。人们往往被逼到一定程度,才去考虑生死问题。恰恰相反,从死亡的角度重新打量生命,才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着。 在星云大师看来,主动提醒自己很终都会死去,培养自己“不怕死”的无畏智慧,生活得更积极、乐观,珍惜每。如果心怀这样的智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每个人都会欢喜而勇猛地活着。 向死而生,是很积极的人生观。现在的人,学习知识比较容易,学习当一个勇者比较困难。有的人平时逞强好胜,但在危难之前,容易为人收买,忘失身负的重任,忘失做人的骨气。所以,真正的勇者,没有多年的修心养性,是不容易成功的。美国的航天员在升上太空以前,都要修习禅定,因为禅定能养成一个人的勇气。当一个人在生死之前,都能无所畏惧,还有什么不能勇敢的呢? 本书告诉你向死而生,是很积极的人生观。 |
| 星云大师,*国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9年赴台,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 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二千万言,并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于大陆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谭》《往事百语》《金刚经讲话》《人间佛教系列》《迷悟之间》《百年佛缘》等近百种。 |
我尝试用一种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这本书,想看看它是否有什么逻辑上的漏洞或者说教的成分,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几乎没有给我留下这样的空间。它的论证逻辑是建立在对人性深刻的洞察之上的,所有的观点都像是从无数次实践和观察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它在讨论“福报”时,并没有把它描绘成一种等待被赐予的外在奖励,而是强调了一种内在的“给予”行为本身就是福报的积累。这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好运”的理解。我开始尝试用更慷慨、更无私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惊喜地发现,当我不再计算得失的时候,那种轻松和愉悦感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它本身的存在,就是对它所倡导的生活哲学的最好诠释,充满了真诚的力量。
评分坦白讲,我过去也读过不少关于“如何成功”、“如何快乐”的书籍,但大多读完就忘了,因为那些方法论往往需要极强的自律和天赋才能实践。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套内功心法,强调的是内在的转化而非外在的修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失去”这个主题时的深刻洞察。他没有用什么复杂的佛学术语去解释无常,而是用了很多生活中的小故事,比如一朵花的凋谢、一次错过的机会,来展现万物都在流转的自然法则。当我读到“放下执念,才能腾出手去拥抱新的可能”这句话时,我仿佛醍醐灌顶。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外界的阻碍,而是我们紧紧抓住不放的过去和不切实际的期望。这本书的文字节奏非常舒缓,读起来像是在聆听一段悠扬的古琴曲,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不疾不徐,引导着读者的思绪慢慢沉淀,最终回归到对当下这一刻的珍惜和感恩。
评分说真的,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太多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指南,但这本书仿佛是逆流而上的清流,它鼓励我们慢下来,去感受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我记得其中描述了人生的各个阶段,从青年的迷茫到中年的担当,再到晚年的释然,每一步的描绘都精准而富有同理心,让我感觉作者完全理解我此刻正经历的困境与喜悦。它不是提供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为每一个人量身定制了一把开启内心宝藏的钥匙。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丰盈和宁静,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多了一层温柔的滤镜。它让我深刻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能打败多少敌人,而是能平静地接纳多少人生的不完美,并依然选择充满爱意地生活下去。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反复品读,每次翻阅都会有新的领悟。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有一种非常强大的场域感,即便只是文字,也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温暖与智慧的加持。我发现自己读完一个章节后,会不自觉地去审视自己最近做出的某些决定,那些曾经让我夜不能寐的烦恼,在宏大的生命议题面前,突然变得微不足道起来。它教会了我一种更开阔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比如,当工作遭遇重大挫折时,这本书里的某个观点提醒我,这或许是命运在推着我转向一个更适合我的方向,而不是单纯的失败。这种积极的、带有建设性的解读,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心理韧性。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应对生活,而是开始主动地去塑造我的内心世界。这本书就像是精神上的维生素,每天摄入一点点,能让整个人从根基上变得更健康、更有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沉稳又不失力量的感觉,那种墨色的背景上,几个醒目的大字仿佛直击人心最深处的迷茫。我刚翻开几页,就被那种直截了当的语气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空泛的、飘在天上的哲理说教,而是像一位真正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长者,坐在你对面,用最朴素、最日常的语言跟你探讨“活下去”这件事的真正意义。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讲到面对恐惧,它不是让你去“战胜”它,而是让你去“接纳”它,承认恐惧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承认呼吸一样自然。这种全新的视角,一下子就卸下了我内心很多不必要的包袱。读下去的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望着窗外发呆,思考自己过去那些为小事焦虑、为得失患得患失的状态。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是你完美无瑕的形象,而是你内心深处那些最真实的挣扎和渴望。它不贩卖廉价的乐观,它提供的是一种更坚韧、更接地气的生命底色,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一处可以安放灵魂的宁静角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