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三苏年谱(全四册)
定价:218.00元
作者:孔凡礼 撰
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0-01
ISBN:97875300028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部新出版的《三苏年谱》( 以下简称本谱 ),大32开,精装四册,计六十一卷,220万字。本谱是具有独立结构、自成体系的学术著作。作者立足于全面而广泛地占有苏洵、苏轼、苏辙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三苏的生平、交游著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记述和考察。
内容提要
孙凡礼是太湖县人,从事宋代文学研究达四十余年。他不仅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更有一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对宋代文学研究,可以说做出了重要贡献,不愧为当代的宋代文学研究专家。在孔老先生众多的学术研究中,为突出的就是对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的研究。孔老先生积28年之力,对三苏的全集及有关资料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他撰写的《苏轼年谱》已于199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被专家评为“本世纪好的年谱”;随后,他又分别撰成了《苏辙年谱》、《苏洵年谱》。据了解,这次出版的《三苏年谱》是孔老先生在前三部年谱的基础上重新撰写的,他在全面占有苏洵、苏轼、苏辙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三苏的生平、交游著述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记述和考察,与以前的年谱相比,又增加了许多新考证的内容。
《三苏年谱》计六十一卷,220万字。
目录
自序
凡例
引用书目
三苏年谱
卷一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至仁宗天圣九年
卷二 明道元年至康定元年
卷三 庆历元年至八年
卷四 皇佑元年至八年
卷五 至和元年至二年
卷六 嘉佑元年
卷七 嘉佑二年
卷八 嘉佑三年
卷九 嘉佑四年
卷十 嘉佑五年
卷十一 嘉佑六年
卷十二 嘉佑七年
卷十三 嘉佑八年
卷十四 英宗治平元年
卷十五 治平二年
卷十六 治平三年
卷十七 治平四年
卷十八 神宗熙宁元年
卷十九 熙宁二年
卷二十 熙宁三年
卷二十一 熙宁四年
卷二十二 熙宁五年
卷二十三 熙宁六年
卷二十四 熙宁七年
卷二十五 熙宁八年
卷二十六 熙宁九年
……
卷六十一 余编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拿到这套《三苏年谱》,就被其厚重的质感和严谨的编排所震撼。作为一名业余的宋史爱好者,我一直对“三苏”父子的文学成就和人生际遇充满好奇,但零散的资料往往让人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这套书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遗憾。我尤其欣赏它将“三苏”一生的重要事件,无论是朝堂上的政治风波,还是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按照时间顺序,一丝不苟地梳理出来。每一条记录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背后蕴含着研究者们大量的史料搜集和细致辨析。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着“三苏”一起经历了他们的人生起伏,感受到了他们在仕途上的坎坷与坚持,以及文学创作上的精进与突破。书中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考证,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一些流传已久的说法,通过严谨的年谱梳理,得以正本清源。对于我这样想要深入了解“三苏”的读者来说,这套书简直是不可多得的权威参考。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史料堆砌,更通过清晰的脉络,勾勒出了“三苏”三代人的精神图谱,让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作品。
评分不得不说,《三苏年谱》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作为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的普通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对苏轼、苏辙、苏洵这三位宋代大家敬仰有加。但总觉得,他们的生平事迹,零散地分布在各种传记和文学评论中,难以形成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画面。这套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三苏”世界的大门。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足够吸引人,沉甸甸的书册,散发着一种历史的沉淀感,让人忍不住想要细细品读。翻开书页,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文字,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年代记录,而是将“三苏”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从出生、求学、入仕、贬谪,到文学创作、家庭生活,都一一罗列,并辅以详细的考证和引文。我之前读过的很多关于“三苏”的资料,在这套年谱面前,都显得不够系统和权威。通过阅读这套书,我仿佛能够跟随“三苏”穿越千年,亲历他们的喜怒哀乐,理解他们的人生选择,以及他们是如何在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用文字书写自己的传奇。
评分这套《三苏年谱》,真的给我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作为一个正在撰写关于宋代文人研究的博士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梳理“三苏”生平的权威资料。市面上虽然有不少关于“三苏”的传记和选集,但往往缺乏一个完整、细致、且有充分考证支持的年谱。《三苏年谱》的出版,无疑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它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将“三苏”父子一生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进行了详尽的记录和考证。无论是政治上的升迁与贬谪,还是文学上的重要作品创作,亦或是日常生活中的关键事件,都事无巨细地呈现出来。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每一条条目都附有详实的文献出处,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入追溯的依据,大大节省了文献检索的时间和精力。我尤其欣赏其对史料辨析的严谨性,对于一些存疑的事件,书中也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和考证,体现了学术的审慎。这套书不仅为我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更让我看到了“三苏”三代人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各自书写下不朽的篇章,以及他们之间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传承与互动。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古典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更深入理解“三苏”父子作品的工具书。《三苏年谱》的出现,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位作家的作品,就必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以及精神轨迹。这套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个需求。它将“三苏”三代人的生平大事,以极其详实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从他们幼年时期的成长,到求学、入仕的经历,再到遭受的政治迫害和生活困顿,以及他们晚年时的心境变化,书中都一一记录在案。当我阅读到书中关于苏轼某首诗词的创作背景时,往往能立刻在年谱中找到对应的事件,这种对照阅读,让我对作品的理解瞬间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刻。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能够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创作出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学作品,这其中既有他们个人的才华,也有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套书让我不再是孤立地欣赏他们的文字,而是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情感,体会他们的思想。
评分这套《三苏年谱》真是一份宝藏!作为一个对宋代文学怀有深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系统梳理苏轼、苏辙、苏洵三父子生平事迹的权威著作。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这个心愿。首先,其“全四册”的体量就足够让人安心,我知道这背后一定倾注了研究者们巨大的心血和严谨的态度。封面设计古朴典雅,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庄重之感。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其精良的纸质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更重要的是,我从中窥见了“三苏”从少年意气风发到中年担当重任,再到晚年超然物外的完整人生轨迹。书中对他们每一次重要的仕途变动、生活起居、文学创作的年代都做了细致入微的考证,很多我原本模糊的认知,通过这本书都变得清晰起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线罗列,更是在每一条年谱条目后,都附有详尽的文献引用和考证说明,让读者能追溯其来源,也能感受到研究的深度。即使是对历史细节不太感兴趣的读者,也能从中体会到“三苏”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留下的深刻印记。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学术研究,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与这三位伟大的文人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