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三十歲的成人禮:搭車去柏林
定價:32.00元
作者:劉暢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08627885
字數:
頁碼:27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有時候,你與世界,隻差一場旅行。
這是一次艱辛浪漫的旅程。88個陌生司機,100天的未知旅行,16000公裏的搭車路途,從北京到柏林;豆瓣有史以來評分較高的中國公路紀錄片,旅遊衛視《行者》欄目創下較高收視率的紀錄片;讓韆萬“搭車”粉絲翹首以待,讓無數背包客熱血沸騰的行走故事;搭車主角之一劉暢,傾情講述這一百天的奇跡旅程,刺激冒險,跌宕起伏,迴味無窮,嘆為觀止。
放棄世俗束縛,體驗“在路上”的自由精神。一個良性健康的社會應該是多種價值觀並存纔有趣,恰恰相反的是,現在的都市人正集體被物質化的生活綁架,把一套房、一輛好車作為奮鬥理想的年輕人比比皆是,為此,他們必須打卡上班,忍受老闆的刁難和不喜歡的重復勞動,繼而成為各種“奴”並認為理所應當,無論賺多少錢都缺乏安全感,眼看將為之碌碌終生以換取所謂的正常生活。《搭車去柏林》之所以打動那麼多70後、80後的心,是因為讓他們看到這個世界的生活方式其實可以有很多選擇,決定權都在你自己。
如何剋服人際交流障礙,如何嚮著夢想邁齣艱難的步,如何活齣與眾不同的人生,如何在路上完成三十歲的成人禮,精彩文字加高清圖片,還原100天的真實曆程,讓我們一起隨著這本書,踏上這激動人心的16000公裏的柏林搭車之旅。
內容提要
放棄世俗束縛,體驗“在路上”的自由精神。一個良性健康的社會應該是多種價值觀並存纔有趣,恰恰相反的是,現在的都市人正集體被物質化的生活綁架,把一套房、一輛好車作為奮鬥理想的年輕人比比皆是,為此,他們必須打卡上班,忍受老闆的刁難和不喜歡的重復勞動,繼而成為各種“奴”並認為理所應當,無論賺多少錢都缺乏安全感,眼看將為之碌碌終生以換取所謂的正常生活。《三十歲的成人禮:搭車去柏林》之所以打動那麼多70後、80後的心,是因為讓他們看到這個世界的生活方式其實可以有很多選擇,決定權都在你自己。
如何剋服人際交流障礙,如何嚮著夢想邁齣艱難的步,如何活齣與眾不同的人生,如何在路上完成三十歲的成人禮,精彩文字加高清圖片,還原100天的真實曆程,讓我們一起隨著這本書,踏上這激動人心的16000公裏的柏林搭車之旅。
目錄
前言
章 因為孤獨,所以旅行
清晨五點半的地鐵五號綫
榖嶽的三分鍾
第二章 隻要邁齣艱難的步
6月8日,從後海齣發
大雨中的次搭車
搭車4小時
搭車10小時
搭車16小時
搭車20小時
搭車24小時
行駛在公路上的水手
坐卡車一路嚮西
穿越茫茫戈壁
中途返京
新疆重逢,再次齣發
涉險過關
第三章 MY WAY
心中的馬國
住在集裝箱房子裏的人
赤身跳湖
可愛的吉爾吉斯斯坦胖大媽
簡單而幸福的牧馬人
24小時夜奔
有艷沒有遇
世界盡頭
俄羅斯獨臂水手
幽靈夜車
消失瞭的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
飛車驚魂
忐忑土耳其
英俊善良的富二代
又一次小彆
第四章 青年的世界
從雪山穿越到羅馬尼亞
在孤兒院做義工
五星級的搭車客
三十歲以後纔感覺年輕
和吉普賽女郎共舞
遇上瞭搭車的競爭對手
無法融入的布達佩斯
布拉格,傻子纔悲傷
第五章 三十歲的成人禮
寫在後麵:2010年,一路嚮南
作者介紹
文摘
飛車驚魂
我印象成功的搭車,就是在格魯吉亞,從格瑞齣發的路上,我到路邊上舉手招車,大概舉瞭也就是十多分鍾,過瞭十來輛車,其中一輛車的司機是個老頭,後座是空的,我們倆可以坐進去。
他停瞭車,我就跑過去,跟他說我要去哪兒,老頭還沒聽我說完,就說沒問題、沒問題,我倆特彆高興。我們把東西裝上,車開動以後,發現方嚮反瞭,於是開始掉頭,掉頭以後發現更不對瞭,老頭油門一直沒鬆過,那是山路,雙嚮兩車道,中間什麼障礙也沒有,山路麯麯彎彎,沒有《頭文字D》裏那麼懸乎,但是也差不多瞭,還有很多近似於發卡彎那樣的彎路。
這個老頭開起車來就已經瘋瞭,後來我們懷疑他肯定是喝多瞭,但是當時我沒有聞到太多酒精的味道,到現在我都沒明白那老頭要乾什麼。因為他調過頭來之後就開始瘋狂加速,山路稍微有點起伏,他的車就像在路上飛,不時聽到輪胎摩擦地麵的聲音,超車時,他直接奔著前麵的車就開過去瞭。每次都是馬上要撞到前車,他纔把方嚮盤打過去。很多次我們都覺得命就快沒瞭,可能今天就要交待到這兒瞭。
他開始加速時,我們就喊:慢下來!慢下來!但他毫不理會,我們就懷疑他喝多瞭,於是就喊停車!停車!我們到地方瞭,您停車吧!足足喊瞭二十多分鍾,他還是不理我們。我當時覺得這簡直是坐上瞭瘋子的車,他明顯想跟我們同歸於盡。我已經緊張得麵無錶情,榖嶽卻很興奮,拿攝像機一直拍我。我死盯著這個老頭的車,速度錶是零,錶全都是壞的。
我覺得車的時速起碼到瞭90至100,而且有七八次眼看著要跟對麵的車撞上瞭,他超車的時候根本不管對麵有沒有車,直接就衝過去瞭。我們用各種語言喊停車,中文的、英文的,還有一切我們想得到的語言,外加各種手勢,都沒有效果。
終於,老頭可能酒瘋撒夠瞭,停下車來。我們倆趕緊下瞭車跑到路邊上,這老頭迴頭還問我們,那個地方在前麵,還沒到呢。我們說不坐瞭,真不坐瞭,不搭你的車瞭。我們在路邊歇著喘氣,仍然心驚肉跳。
我心裏想,從來沒有想過搭車還有這麼刺激的。我自己有十幾年的駕齡,在那樣的山路上,我想開那麼快都開不到。 在那車上,每一分鍾都很漫長,因為那個老頭已經完全失控,太嚇人瞭。
我在那兒坐著,驚魂未定,心想榖嶽還是你招車吧,我一齣手怎麼淨這事,實在太背瞭。此地離那個城市隻有大概十多分鍾的路瞭,幸好又來瞭一輛車,車裏麵的人非常友好,我們順利到達布哲尼。
整個旅途中,我們總共搭瞭88次車,不愉快的也就這一次,大部分的時間裏,不管對方說什麼語言,是什麼身份,開的什麼車,都是愉快的旅程。我們坐過的好的車是奔馳,還有超豪華大眾,司機中富有的是一個大公司的老闆,窮的當然是牧民、當地的村民。每次都能很愉快地跟他們交流,大傢都像好朋友一樣,我們每一次下車的時候都會與司機閤影,互留電郵、電話,每個人都真心希望跟對方保持聯係,沒有留電話、沒有閤影的就是這個瘋狂的老頭。
……
序言
從文學性上來說,這本書的結構布局一定非常巧妙,它不會是流水賬式的日記堆砌,而更像是一部精心打磨的散文集,每一章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的主題或者一段深刻的哲學思考展開。我能想象到,在描述那些歐洲大陸上的田野、古老的村莊、或是現代都市的邊緣時,作者的文字會帶有強烈的畫麵感和詩意。但這種詩意絕不是空泛的,它是建立在堅實的體驗之上的。比如,當描述一次跨越國境綫的經曆時,文字的節奏可能會變得莊重而緩慢,仿佛在強調文化隔閡與人類共通情感之間的張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柏林”這個目的地,它本身就承載瞭太多的曆史重量,東西方的交匯、分裂與融閤,這無疑為作者的“成人禮”提供瞭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終點。到達柏林的那一刻,我想作者獲得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位移,更是一種曆史縱深感和個體生命在宏大敘事中的定位。這種對曆史與自我進行並置的敘述手法,會讓這本書擁有超越一般旅行文學的厚度。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還在於它提供的“旁觀者視角”。旅行者本身就處於一種“局外人”的身份,這使得作者可以更冷靜、更客觀地審視沿途社會的麵貌和人性的復雜性。我們都知道,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固有的觀念和社交圈子所局限,很難跳脫齣來進行有效的反思。而“搭車”這種打破常規的移動方式,恰恰提供瞭一個天然的觀察窗口。作者在與那些提供幫助的陌生人交流時,一定捕捉到瞭許多社會階層、價值觀衝突,甚至是對當下生活狀態的不同理解。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用剋製的筆觸去描繪這些片段,它們或許隻是幾句對話,一個眼神,但足以揭示齣人類行為背後的驅動力。這種基於真實互動的社會觀察,使得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我如何成長”,更是關於“這個世界如何運轉”的深刻探討。它就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自身對社會規則的依從性,以及突破這些規則的可能性。
評分讀完這本書的感受,我相信會是一種久違的、混閤著疲憊與充實的滿足感。好的旅行文學,其價值在於“後效性”——即讀完後,你的思維模式和對日常生活的感知會發生微妙的改變。我猜想,這本書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舒適區”,並質疑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標準。例如,作者在缺乏資源支持的情況下,如何調動內心的力量去解決問題,這種“生存智慧”本身就是對當代人過度依賴物質保障的一種無聲批判。它鼓勵我們去擁抱不確定性,去相信人與人之間潛在的善意網絡。當閤上書頁的那一刻,我期望自己能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鬆綁”,仿佛也跟著那輛破舊的汽車,穿越瞭重重迷霧,抵達瞭一個更開闊、更自由的心理空間。這本書或許不會提供明確的答案,但它會提供一種提問的勇氣,而這種勇氣,纔是三十歲成人禮最寶貴的饋贈。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抓人眼球瞭,那種略帶復古的色調,搭配上簡潔有力的字體,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瞭某種深刻的旅程。裝幀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齣版社在細節上確實下瞭功夫。我通常對旅行文學類書籍抱有很高的期待,因為好的作品不隻是記錄行程,更是一種精神的投射。從書名《三十歲的成人禮:搭車去柏林》來看,這絕不是一次簡單的觀光,而是一場與自我對話的“洗禮”。三十歲,這個年齡本身就帶著一種微妙的過渡感,既告彆瞭青澀的莽撞,又尚未完全被生活的瑣碎磨平棱角。作者選擇“搭車”這種充滿不確定性和偶遇的方式,無疑為故事增添瞭無數戲劇張力。我猜測,在那些漫長的等待、陌生的車廂、以及與形形色色的人的短暫交匯中,作者一定捕捉到瞭許多關於“存在”和“連接”的瞬間。這本書讀起來,應該會像一首悠揚的長詩,節奏時而緩慢,時而急促,最終抵達的不僅是柏林這座城市,更是對人生下一個階段的清晰認知。那種在陌生環境中被迫依靠直覺和善意生存的狀態,本身就是對“成人”最好的定義。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視角顯得異常坦誠,讀者的代入感極強,仿佛我們就是那個背著行囊、站在岔路口,等待下一趟陌生車輛的旅人。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的細膩描摹,那種介於疏離與親密之間的遊走,是長途旅行中獨有的情感體驗。要知道,搭車旅行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可能隻是一段故事的引子,他們教會你的道理,往往比你從教科書上學到的更實用、更具衝擊力。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混雜著柴油味、雨後泥土氣息以及各國食物香料的味道。這種感官的調動,說明作者的筆力深厚,能夠將環境氛圍營造到極緻。更深層次地講,這種“無計劃”的旅行,是對現代社會過度規劃的反叛,它強迫人放下預設的身份和預期,以最本真的麵貌去麵對突發狀況。每一次成功的搭乘,都是一次對“相信世界”的肯定;而每一次失敗的等待,都是一次對“孤獨與忍耐”的修行。這種心路曆程,對於任何一個在現實中感到迷茫的同齡人來說,都是一種無聲的激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