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世界历史伟大的交汇之一: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欧洲传教士在近代首次直面中国文化。柏理安探索了这一“东方之旅”,他重新回溯了从葡萄牙航行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走过的道路。这些传教士们相信,仅仅凭着坚定的信念和神的帮助,他们就能将中国人变成基督徒。此书以将耶稣会传教士视为文化使者的视角,展示了这些欧洲传教士当初是如何付出极大的努力学习汉语和中国思想,从而将罗马天主教翻译到中国文化的框架之中并最终俘获基督徒的。
这部关于自1579年到基督教被禁止的1724年间耶稣会传教活动的首部叙事史,也是首先使用在里斯本和罗马发现的大量相关文献的一部作品。这个故事跨越几个大陆并穿越几个世纪,揭示出真正的东西方早期碰撞中政治、文化、科学、语言学及宗教因素交织的复杂性。
##读完很感动,传教士在面对王朝更迭、统治者的喜怒无常、儒道释的挑战、民间敌意、贫穷、疾病及语言不通的情况之下,仍能坚持不懈地从事传教事业。而对比马可波罗眼中中国的盛景,和皮方济笔下中国贫穷破败的样子,还真是有意思。
评分##解惑良多的一本书,呈现了很多耶稣会的内部状况,尤其是关于来华的耶稣会士,究竟经历过什么样的学术训练的部分,可谓详细之至。这些都依托于作者在葡萄牙发掘的新史料。文化传播从来都注定要错位。一直以来我们津津乐道的都是耶稣会士传来了天文知识和一些精巧的工艺品,但是现在利玛窦这些人的角度来说,这些浮名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他们的“初心”,他们是了传天主教的,不是了卖弄奇技淫巧的!没有想到耶稣会和托钵会,或者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矛盾这么大,他们的内耗严重阻碍了工作的进程,这也算是比较早的一种“跨国”组织的失败案例了。如果能够有更多资料,或许能看到欧洲人最早是怎么比较中日两种文明的,那大概也会是一个有趣的议题。
评分##解惑良多的一本书,呈现了很多耶稣会的内部状况,尤其是关于来华的耶稣会士,究竟经历过什么样的学术训练的部分,可谓详细之至。这些都依托于作者在葡萄牙发掘的新史料。文化传播从来都注定要错位。一直以来我们津津乐道的都是耶稣会士传来了天文知识和一些精巧的工艺品,但是现在利玛窦这些人的角度来说,这些浮名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他们的“初心”,他们是了传天主教的,不是了卖弄奇技淫巧的!没有想到耶稣会和托钵会,或者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矛盾这么大,他们的内耗严重阻碍了工作的进程,这也算是比较早的一种“跨国”组织的失败案例了。如果能够有更多资料,或许能看到欧洲人最早是怎么比较中日两种文明的,那大概也会是一个有趣的议题。
评分##主要还是采用的史料之前基本没人用过,补充了一些新视角
评分##与欧洲保教权的变化结合起来看
评分##主要还是从西方“传教史”的角度来处理这一段文明相遇的历史,细节很丰富。外文校对错误比较多,以及虽然译者强调了《耶稣会在亚洲》这套文献的价值,却没有把文献缩略对应表以及参考书目附在书后,是为一憾。
评分##看了上编 史料丰富
评分##理论略显单薄
评分##主要还是采用的史料之前基本没人用过,补充了一些新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