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非常善于对社会题材进行独到的观察和描述,尤其擅长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性以及人的灵魂暗影实施一种近乎残酷的精神剥离与心理剖析,其深刻与准确的程度几乎无与伦比。《三大师传》为茨威格为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著传记,本书直入精髓,评论并对比了三位文坛大师的创作风格和思想。通过对传记对象内心世界的分析,解读其作品风格形成及命运遭际的必然性,茨威格塑造了“一个巴尔扎克人物,一个狄更斯形象,一个陀思妥耶夫斯基性格”,既是十九世纪“独特的伟大小说家”的传记,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家的心理学”著作。
##重读陀氏吧
评分##非常感动在这个夜晚读到茨威格传达的陀带来的人生的秘密“他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告诉了这个新的人类,最后的公式,他永远不忘的公式就是:‘爱生活甚于爱生活的意义。’”
评分##看完DFW和卡尔维诺,顿感有点病态
评分##茨威格的作品,无论题材无论篇幅,总有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这本《三大师传》虽薄,却像一团火在手中熊熊燃烧,洋溢着丰沛的生命之力,既是以三位大师的人格、更是以茨威格的灵魂作为燃料,百年后仍令读者既叹且敬。文字华丽铺张,但字字珠玑,想要摘抄却无从下手,译者赋予的中文之美使得本书遍地珠玉,处处皆能触动心弦。技术类书籍充实了左脑,优秀的文学作品却能左右兼顾;人不仅仅是一件工具,更是帕斯卡尔所言“会思考的苇草”,缺乏灵魂与审美不免乏味偏执。
评分##茨威格的文字总是这样真诚灵动~
评分##2019098:茨威格写三大师有澎湃的激情贯穿始终,有如湍溪急流、疾风骤雨一般裹挟一切、震颤人心的力量与美。为三位巨匠作传,茨威格可谓“解人”,擅于从细节处洞烛幽微。在他笔下,大师其人与大师作品互见,作家性格如何影响作品,作品如何反映作家内心,巴尔扎克强烈的自我迷失、对梦幻的相信、对世界的征服欲,狄更斯的虔诚、敬畏、市民气与英国范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懊悔中寻找沉渣,在耻辱中寻找无辜,在罪恶中寻找危险,读茨威格的传记,在对作品熟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更好的领悟与碰撞,才能理解他的激情四溢。
评分##文学评传还能写得这么抒情、有气魄,茨威格写作时的状态真是好
评分茨威格在描写到陀氏的时候的情绪又何尝不像陀氏的「高塔」呢?看到最后,都不知道是被茨威格还是陀氏感动。茨威格写到陀氏的外貌,只说道他临死时的容貌比以往的形象更具力量:「…但却若有所求地紧紧握住一个十字架(就是当初一个农妇送给他这个囚犯的可怜的小小木质耶稣受难像)。」他的一生都如同耶稣在受难,他所尽的努力,只是为了更靠近人类这一本身。茨威格对陀氏作品的理解,通过类比向我们展现出更易懂、更愿意让我们理解的陀氏,他向上帝说出,「没有人像他那样证明了你,像他那样爱过你!」再次被茨威格打动了,他完全无法被模仿。
评分##茨威格这种文学体裁的传记打破了我对传统传记的认知。巴尔扎克就像被打通任督二脉了一样,他把现实世界经历的一切具象化成了《人间喜剧》的一个个经典角色,他往作品中注入了他的灵魂,他书写的是社会。而狄更斯却不同,狄更斯的世界是家庭,是发现市民阶级的浪漫情调,平淡无味中的诗意。把个人感情的齿轮装配整齐,直到它们又能活跃地滴滴答答地响动为止。茨威格对于老陀的爱是远远超越于纸上的,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老陀描写的篇幅远超于巴尔扎克与狄更斯,更表现在他字里行间对老陀的推崇以及对老陀与各种作家的比较。透过老陀的眼光,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人类神圣、单纯的灵魂世界,是直抵人类内心深处的可怕怪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