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荣格文集(套装共9册) | 作者 | C.G.荣格;高岚 |
| 定价 | 398.00元 | 出版社 | 长春出版社 |
| ISBN | 9787544527682 | 出版日期 | 2014-01-01 |
| 字数 | 页码 | 2532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荣格文集》由国内荣格研究人申荷永教授、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高岚教授策划并主编,分为《分析心理学》、《原型与原型意象》、《积极想象》、《梦的分析》(上)、《梦的分析》(下)、《意象分析》、《情节与阴影》、《心理治疗》、《荣格自传》凡9册。 |
| 作者简介 | |
| 荣格(CarlG.Jung,1875-1961),瑞士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当代世界非常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于1975年7月26日出生于康斯坦茨湖畔的凯斯维尔镇。1895-1900年就读于巴塞尔大学医学院,并进入苏黎世布勒霍尔兹精神病院担任助理医师。1911年,在弗洛伊德的支持下,荣格担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首任主席。由于学术上的分歧,两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1913年,几经争吵后,两位大师分道扬镳,荣格独自踏上了寻找无意识之路,开创了分析心理学学派。1961年6月6日,在家中安然离世。 高岚,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系主任。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CFAP)副会长,国际表达性沙游工作协会(IAES)创办会员,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专业心理分析和沙盘游戏治疗师,国际沙盘游戏治学会(ISST)心理治疗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聘专家。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心灵创伤修复的秘籍 东西方心理学理解的一座桥梁 抉发荣格原创思想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精华 国内仅有的四位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心理分析师团队四年重磅打造 |
| 文摘 | |
| 序言 | |
与其他心理学著作相比,荣格的文集有一种无可替代的“神性”或说“灵性”气质。它不满足于仅仅解释“病态”,而是致力于探寻人类精神的终极意义和整合潜力。阅读它,就像是在翻阅人类文明集体潜意识的历史档案,你会发现那些看似荒诞的梦境、神话和宗教意象,其实都是人类精神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同构表达。我发现自己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更具包容性的眼光去看待那些“非理性”的人类行为和信仰。这九册书摆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上的震撼,象征着一个完整的、穷尽了作者毕生心血的知识体系。对于任何一个对人类心灵的深度、广度和可能性抱有无限好奇心的人来说,这套书都是一次无可回避的朝圣之旅。它改变了我的提问方式——不再是“我该怎么做”,而是“我是谁,我正在成为谁”。
评分坦白说,这套书的阅读过程充满了“挫败感”与“顿悟感”的交替。有些章节,比如关于“个体化过程”的论述,我可能需要读上三四遍,甚至在不同的心境下阅读,才能捕捉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细微差别。它不是那种可以被快速消化的快餐文化产物,它要求你慢下来,用一种近乎冥想的状态去接纳和消化其中的概念。高岚老师的翻译功力确实非凡,虽然面对如此艰深的德文原著,译文依然保持了极高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尽可能地保留了荣格语言中那种特有的张力与诗意。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阿尼玛/阿尼姆斯”的探讨,它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异性关系中的内在投射机制。这套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心理成长,往往伴随着对自身局限性的承认和对内在对立面的整合,而这整合的过程,是痛苦但也充满创造力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本身就充满了某种神秘的吸引力,那种深沉的色调和精致的排版,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被书店里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抱回家的。最初的阅读体验是有些挑战的,毕竟荣格的思想体系庞大而深邃,初接触时常常有一种“迷失”在象征和原型之中,需要反复咀嚼才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光芒。我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情结”的部分,突然间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平日里那些困扰我心头的某些固执和反复出现的梦境,似乎都有了某种清晰的脉络可以追溯。这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消遣读物,更像是一场漫长的对话,与一个伟大的心灵进行着跨越时空的交流。它迫使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他者”的关系,以及内心那个未被完全认识的“阴影”。这种感觉,就像是潜入深海,虽然压力巨大,但最终带回来的珍珠却是独一无二的自我认知。整套书的装帧质量非常出色,纸张和印刷都体现了出版社对经典文本的尊重,这使得长时间的精读也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我是在一个非常需要内在指引的时期开始阅读这套文集的。当时感觉生活失去了方向感,仿佛被世俗的噪音淹没。这套书,尤其是其中关于“自性”与“曼陀罗”的分析,像是一个强大的锚,将我从外界的喧嚣中暂时拉回了内心深处那个更稳定、更核心的位置。阅读的体验是极其私密的,它不是知识竞赛,而是自我探索的地图。我甚至会用荧光笔标记出那些触动最深的句子,回头再看,发现标记的重点随着我自身心境的成熟而不断变化,这本身就是对个体化理论的最好印证。它教会我,很多时候“答案”不在外部,而在我们自己构建的心理结构之中,只是我们缺乏解读这些结构语言的能力。这套书提供的,正是这样一套宏大的解读工具箱。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算勉强“走完”了这九卷的旅程,期间穿插阅读了其他一些心理学和哲学入门读物作为辅助,但最终还是要回到荣格这里寻求最核心的理论支撑。这套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堆砌,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透镜”。如果说弗洛伊德打开了意识的表层,那么荣格则勇敢地潜入了那片集体无意识的海洋,描绘出了那些古老而强大的图景。尤其让我震撼的是关于“炼金术与心理学”的章节,那种将古代神秘学与现代精神分析巧妙结合的论述方式,简直是天才之举。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堆晦涩难懂的术语集合,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些看似遥远的图像,其实与我们现代人的焦虑、梦想乃至社会现象息息相关。它拓宽了“人性”的边界,让我明白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古老、更复杂。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望着窗外发呆,试图在日常生活中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原型显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