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Ⅰ部分 C# 語 言
D1章 .NET應用程序體係結構 2
1.1 選擇技術 2
1.2 迴顧.NET曆史 3
1.2.1 C# 1.0 —— 一種新語言 3
1.2.2 帶有泛型的C# 2和.NET 2 5
1.2.3 .NET 3.0—— 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 5
1.2.4 C# 3和.NET 3.5—— LINQ 5
1.2.5 C# 4和.NET 4.0—— dynamic
和TPL 6
1.2.6 C# 5和異步編程 6
1.2.7 C# 6和.NET Core 7
1.2.8 選擇技術,繼續前進 8
1.3 .NET 2015 8
1.3.1 .NET Framework 4.6 9
1.3.2 .NET Core 1.0 10
1.3.3 程序集 11
1.3.4 NuGet 包 12
1.3.5 公共語言運行庫 13
1.3.6 .NET Native 14
1.3.7 Windows 運行庫 14
1.4 Hello, World 15
1.5 用.NET 4.6編譯 16
1.6 用.NET Core CLI編譯 17
1.6.1 設置環境 18
1.6.2 構建應用程序 18
1.6.3 打包和發布應用程序 21
1.7 應用程序類型和技術 22
1.7.1 數據訪問 22
1.7.2 Windows桌麵應用程序 23
1.7.3 UWP 24
1.7.4 SOAP服務和WCF 24
1.7.5 Web服務和ASP.NET Web
API 24
1.7.6 WebHooks和SignalR 25
1.7.7 Windows服務 25
1.7.8 Web應用程序 25
1.7.9 Microsoft Azure 26
1.8 開發工具 27
1.8.1 Visual Studio Community 27
1.8.2 Visual Studio Professional with
MSDN 27
1.8.3 Visual Studio Enterprise with
MSDN 27
1.8.4 Visual Studio Code 28
1.9 小結 28
D2章 核心C# 29
2.1 C#基礎 30
2.2 用Visual Studio創建Hello,
World! 30
2.2.1 創建解決方案 30
2.2.2 創建新項目 31
2.2.3 編譯和運行程序 33
2.2.4 代碼的詳細介紹 35
2.3 變量 36
2.3.1 初始化變量 37
2.3.2 類型推斷 38
2.3.3 變量的作用域 39
2.3.4 常量 41
2.4 預定義數據類型 41
2.4.1 值類型和引用類型 42
2.4.2 .NET類型 43
2.4.3 預定義的值類型 43
2.4.4 預定義的引用類型 46
2.5 程序流控製 48
2.5.1 條件語句 48
2.5.2 循環 51
2.5.3 跳轉語句 55
2.6 枚舉 55
2.7 名稱空間 57
2.7.1 using語句 58
2.7.2 名稱空間的彆名 59
2.8 Main()方法 60
2.9 使用注釋 61
2.9.1 源文件中的內部注釋 61
2.9.2 XML文檔 62
2.10 C#預處理器指令 63
2.10.1 #define和#undef 63
2.10.2 #if、#elif、#else和#endif 64
2.10.3 #warning和 # error 65
2.10.4 #region和#endregion 65
2.10.5 #line 65
2.10.6 #pragma 65
2.11 C#編程準則 66
2.11.1 關於標識符的規則 66
2.11.2 用法約定 67
2.12 小結 70
D3章 對象和類型 71
3.1 創建及使用類 72
3.2 類和結構 72
3.3 類 73
3.3.1 字段 73
3.3.2 屬性 74
3.3.3 方法 76
3.3.4 構造函數 81
3.3.5 隻讀成員 85
3.3.6 隻讀字段 85
3.4 匿名類型 88
3.5 結構 89
3.5.1 結構是值類型 90
3.5.2 結構和繼承 91
3.5.3 結構的構造函數 91
3.6 按值和按引用傳遞參數 91
3.6.1 ref參數 92
3.6.2 out參數 93
3.7 可空類型 94
3.8 枚舉 95
3.9 部分類 97
3.10 擴展方法 99
3.11 Object類 100
3.12 小結 101
D4章 繼承 102
4.1 繼承 102
4.2 繼承的類型 102
4.2.1 多重繼承 103
4.2.2 結構和類 103
4.3 實現繼承 103
4.3.1 虛方法 104
4.3.2 多態性 106
4.3.3 隱藏方法 107
4.3.4 調用方法的基類版本 108
4.3.5 抽象類和抽象方法 109
4.3.6 密封類和密封方法 110
4.3.7 派生類的構造函數 110
4.4 修飾符 112
4.4.1 訪問修飾符 113
4.4.2 其他修飾符 113
4.5 接口 114
4.5.1 定義和實現接口 115
4.5.2 派生的接口 118
4.6 is和as運算符 120
4.7 小結 121
D5章 托管和非托管的資源 122
5.1 資源 122
5.2 後颱內存管理 123
5.2.1 值數據類型 123
5.2.2 引用數據類型 125
5.2.3 垃圾迴收 127
5.3 強引用和弱引用 129
5.4 處理非托管的資源 130
5.4.1 析構函數或終結器 130
5.4.2 IDisposable接口 131
5.4.3 using語句 132
5.4.4 實現IDisposable接口和
析構函數 133
5.4.5 IDisposable和終結器的
規則 134
5.5 不安全的代碼 135
我一直覺得,編程就像一場永無止境的探索之旅,而《C高級編程(第10版)》正是這次旅程中一枚極其珍貴的“藏寶圖”。我的職業生涯中,C一直是我的主力語言,但隨著項目的復雜度不斷提升,我越來越感覺到基礎知識的局限性。這本書以“高級”為名,意味著它將帶領我深入到C語言的“腹地”,去揭示那些不為人知的強大力量。我特彆關注書中對“設計模式在C中的應用”這一部分的講解。在實際開發中,我常常能看到各種設計模式的影子,但自己獨立地、有意識地運用它們,卻顯得有些生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清晰、易懂的案例,將抽象的設計模式概念與具體的C代碼實現相結閤,幫助我真正掌握如何在項目中靈活、有效地運用這些經典的解決方案,從而寫齣更具擴展性和可維護性的代碼。同時,我對書中關於“委托、事件和Lambda錶達式的高級用法”的闡述也充滿期待。雖然它們是C中非常重要的特性,但有時在處理復雜的迴調、事件訂閱或多綫程通信時,我總感覺自己的理解不夠深入,容易陷入誤區。這本書能否幫助我徹底理解這些概念的底層機製,並能寫齣更優雅、更高效的代碼,是我非常看重的一點。
評分作為一名.NET開發者,每次在閱讀技術書籍時,我都會有一個隱秘的期待,那就是能夠遇到一本真正能夠“顛覆”我認知、讓我眼前一亮的書。《C高級編程(第10版)》就是這樣一本讓我充滿期待的讀物。我一直認為,真正的“高級”並非隻是堆砌晦澀的語法,而是對語言特性和底層機製的深刻理解,以及將這些知識轉化為高效、健壯、可維護的代碼的能力。這本書的定位,讓我看到瞭實現這一目標的希望。我對書中關於“內存管理與垃圾迴收”的章節尤為感興趣。雖然我知道.NET有垃圾迴收機製,但其工作原理、調優方法,以及如何通過理解GC來避免潛在的性能問題,一直是我想要深入探究的領域。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技巧,幫助我編寫齣更具內存效率的代碼,避免內存泄漏等常見問題。此外,對於“性能優化”這個寬泛的概念,我渴望書中能夠給齣具體的、可操作的指導,例如如何分析代碼的性能瓶頸,如何利用.NET提供的性能分析工具,以及在不同場景下選擇最閤適的算法和數據結構。我對LINQ的掌握也一直停留在錶麵,雖然能寫齣一些基本的查詢,但對其背後的延遲執行、查詢優化等深層機製知之甚少。這本書能否幫助我徹底理解LINQ的強大之處,並能寫齣更具錶達力和性能的查詢語句,是我非常期待的。
評分從我接觸C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它不僅僅是一門編程語言,更是一個龐大而富有生命力的生態係統。《C高級編程(第10版)》這本書,恰恰是我探索這個生態係統更深層奧秘的金鑰匙。我一直認為,一個優秀的開發者,不僅要會寫代碼,更要理解代碼背後的“為什麼”。這本書的標題“C高級編程”正是我所渴望的,它暗示著我將有機會深入到C語言的本質,理解其設計哲學,以及如何利用其最強大的特性來解決復雜的問題。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於“泛型與集閤的深入剖析”的內容。雖然我每天都在使用List、Dictionary等泛型集閤,但對於泛型約束、協變與逆變、以及自定義泛型類和方法的實現,我還有很多疑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解釋和實際的示例,讓我能夠寫齣更靈活、類型安全的代碼。另外,關於“.NET Core 1.0的跨平颱特性與性能優勢”的講解,也是我關注的重點。在當前微服務和雲原生大行其道的時代,理解並掌握.NET Core的跨平颱能力,以及它如何實現高性能,對於我未來的職業發展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部署和性能調優建議,幫助我更好地利用.NET Core構建現代化的應用程序。
評分技術的世界瞬息萬變,而《C高級編程(第10版)》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本能夠幫助我“站穩腳跟”,甚至“引領潮流”的寶貴資料。我一直秉持著“學無止境”的理念,在C這個領域,總覺得還有很多“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境界等待我去超越。這本書以“第10版”的姿態齣現,並且涵蓋瞭C 6和.NET Core 1.0,讓我看到瞭其深厚的底蘊和與時俱進的生命力。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反射與元數據”部分的講解。雖然在實際項目中很少直接使用反射,但我深知它在很多框架底層和高級工具中的重要作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闡述反射的原理,以及如何安全、高效地使用它,甚至是如何通過元數據來動態地構建和操作對象。另外,我對書中關於“依賴注入(DI)和控製反轉(IoC)”的深入探討也充滿瞭興趣。盡管我瞭解DI和IoC是現代軟件開發的重要模式,但在實際應用中,如何更好地設計和實現DI容器,如何優雅地管理對象的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利用DI來提升代碼的可測試性和可維護性,我希望能從中得到更係統、更深入的指導。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我期待它能帶給我全新的視角和解決方案。
評分這本書終於到手瞭,迫不及待地翻開,我的心就被深深吸引住瞭。一直以來,我對C的掌握停留在基礎的語法和常用框架的調用層麵,總覺得還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奧秘等待我去挖掘。《C高級編程(第10版)》這個書名本身就散發著一種“乾貨滿滿”的魅力,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將帶我穿越C的重重迷霧,直抵那些我曾經望而卻步的高級領域。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於.NET Core 1.0的深入解析,因為在實際工作中,我越來越頻繁地接觸到這個跨平颱、高性能的現代化開發平颱。很多時候,麵對一些復雜的需求,我總感覺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無法寫齣最優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進的方嚮。我希望能夠通過它,理解C語言更底層的設計理念,掌握那些能夠顯著提升代碼質量和性能的技巧,比如高級的並發編程模型、內存管理機製、性能調優策略等等。對於異步編程,我也一直感到有些力不從心,雖然能寫齣基本的async/await,但對於其背後的原理和更高級的用法,理解還不夠透徹。這本書能否幫助我徹底理解Task Parallel Library (TPL)的精髓,掌握在多綫程環境下安全高效地共享數據的方法,是我的一個重要期待。同時,我也希望能夠瞭解到一些關於C新特性的深入講解,比如在C 6中引入的一些語法糖,以及它們是如何簡化代碼、提升開發效率的。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是我提升自身技術棧、突破職業瓶頸的重要助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