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正版 有机化学复习指南与习题精选+分析化学复习指南与习题精选(全两册)套装书 卢金荣

官方正版 有机化学复习指南与习题精选+分析化学复习指南与习题精选(全两册)套装书 卢金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复习指南
  • 习题集
  • 卢金荣
  • 考研
  • 化学
  • 教材
  • 全套
  • 精选习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圣云堂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8880789901065
商品编码:27262743718

具体描述

 

商品信息

 

书名:有机化学复习指南与习题精选


:35.00元


作者:芦金荣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02595487


字数:616000


页码:31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要求和作者多年来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一本学习用书和考研指导书。

全书共7章。其中,第1章至第3章总结复习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第4章至第6章主要介绍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有机合成和结构推导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有机化学中涉及到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总结和剖析;第7章重点归纳了有机化学实验方面的内容。书中每一章都由考点指南( 理论讲解和归纳)、例题解析和同步练习组成。考点指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例题解析从分析各题的考查点出发,给出了解题的思路和技巧;同步练习通过大量习题,起到巩固知识、拓宽思路、强化理解的作用,同时还给出了答案,供考生自检。书后还提供了中国科大学近10年来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并附有部分答案。

本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可供参加高等院校医学、学、化学化工及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学生总结复习有机化学课程之用。

 

目录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关系中的有关概念

1.1 同分异构体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1.2 取代基效应

考点指南

同步练习

1.3 物理性质

考点指南

同步练习

1.4 酸和碱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1.5 活性中间体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1.6 苯芳烃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第3章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

3.1 烷烃和环烷烃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2 烯烃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3 炔烃和二烯烃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4 芳烃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5 卤代烃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6 醇和酚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7 醚和环氧化合物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8 羰基化合物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9 羧基化合物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10 羧酸衍生物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11 有机含氮化合物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12 杂环化合物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13 糖类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3.14 周环反应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第4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推导

4.1 概述

4.2 推导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步骤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第5章 有机反应机理

5.1 有机反应的分类

5.2 取代反应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5.3 加成反应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5.4 消除反应

考点指南

同步练习

5.5 重排反应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第6章 有机合成

6.1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常见合成方法

考点指南

同步练习

6.2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考点指南

例题解析

同步练习

第7章 有机化学实验

7.1 基本操作实验

考点指南

同步练习

7.2 合成实验

考点指南

同步练习

7.3 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 中国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中国科大学199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大学199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大学199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国科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真题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 复习指南与习题精选  29.80元

 

基本信息


书名:分析化学复习指南与习题精选


定:29.8元


作者:郭兴杰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1


ISBN:9787122011152


字数:


页码:26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内容简介

 

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本书共十五章。每章设有内容介绍、考点指南、习题精选、习题答案与解析,方便学生尽快掌握本章知识。所选习题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实用性,考查了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和知识要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答案与解析是本书的精华部分,不但给出了试题的答案,而且对答案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不仅对药学专业学生的研究生考试提供辅导和帮助,也适合于广大本科生在学习分析化学课程时使用。

 

目录

 

第一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内容介绍 

考点指南 

一、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二、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三、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四、有限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及回答问题 

    五、计算题 

  习题答案与解析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内容介绍 

考点指南 

一、滴定分析法及其特点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三、滴定反应的条件和滴定方式 

四、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五、滴定分析的计算 

六、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 

   五、计算题 

习题答案与解析 

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内容介绍 

考点指南 

一、预备知识 

二、酸碱水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pH值计算) 

三、酸碱指示剂 

四、酸碱滴定的基本理 

五、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六、滴定终点误差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 

   五、计算题 

习题答案与解析 

第四章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法 

内容介绍 

考点指南 

一、溶剂的分类和性质 

二、碱的滴定 

三、酸的滴定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及回答问题 

   五、计算题 

习题答案与解析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内容介绍 

考点指南 

一、有关计算 

二、有关理论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四、名词解释及回答问题 

    五、计算题 

  习题答案与解析 

第六章 氧化还滴定法 

内容介绍 

考点指南 

    一、氧化还滴定法 

    二、条件电位 

    ……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第八章  电痊法和永停滴定法 

第九章  紫外-可见光光度法 

第十章  荧光分析法 

第十一章  红外吸收法谱法 

第十二章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十三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十四章  质谱法 

第十五章  色谱法 

综合模拟试题 

答案解析 

参考文献 

 

 

01234567890123456789
现代科学的基石: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食物,到日新月异的医药、材料、能源,无不闪烁着化学的光芒。掌握化学知识,不仅是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更是推动科技进步、改善人类生活的强大驱动力。 一、有机化学:生命的语言,物质世界的缤纷色彩 有机化学,顾名思义,主要研究含碳化合物的化学。碳元素独特的成键能力,造就了无数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有机分子,它们构成了我们所知的所有生命体,也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命的核心密码: 有机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基础,DNA、RNA、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生命必需的分子,都是精巧的有机化合物。理解它们的结构与功能,就是理解生命的本质。从新陈代谢的精妙过程,到基因的遗传信息传递,再到酶催化的高效反应,无一不展现出有机化学的魅力。 材料科学的基石: 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染料、涂料……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绝大多数都是有机化合物。科学家们通过设计和合成新型有机分子,不断创造出性能优越、用途广泛的新材料,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也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建筑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医药健康的守护者: 绝大多数药物分子都属于有机化合物。从抗生素到止痛药,从抗癌药物到疫苗,它们的发现与合成,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的研究。有机合成化学家们如同巧匠,精心构建出能够靶向疾病、恢复健康的药物分子,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能源与环境的未来: 能源问题是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有机化学的研究,正致力于开发更清洁、更高效的新能源,例如太阳能电池材料、生物燃料、氢能源等,并积极探索环境治理的化学方法,例如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新型催化剂的应用,为构建绿色低碳社会贡献力量。 探秘结构与反应的奥妙: 有机化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大量的化合物名称和反应方程式。它更强调对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理解,对反应机理的深入剖析。通过掌握立体化学、共振理论、诱导效应等概念,我们可以预测分子的行为,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甚至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分子。理解官能团的特性,能帮助我们窥探分子的 reactivity;掌握命名法,则是我们解读化学文献、沟通研究成果的必备技能。 从基础到前沿的探索: 有机化学的学习路径,通常从基础的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开始,逐步深入到含有杂原子(如氧、氮、硫、卤素等)的官能团,如醇、酚、醚、醛、酮、羧酸、胺、酰胺等。接着,我们将接触到更为复杂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以及天然产物和合成聚合物。前沿研究领域则不断拓展,例如不对称合成、金属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材料化学等,持续刷新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 二、分析化学:辨识真伪,揭示物质的内在真相 分析化学,是化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专注于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即确定物质的成分是什么,以及各成分的含量有多少。这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学研究领域、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疗诊断等方方面面,是确保科学严谨性和产品质量的基石。 科学研究的“侦探”: 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分析化学扮演着“侦探”的角色。研究人员需要精确了解实验样品的确切组成,才能准确解读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猜想。无论是鉴定新发现的矿物,分析宇宙中的星际物质,还是追踪微量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都离不开分析化学的强大支撑。 工业生产的“质检员”: 在工业生产中,分析化学是质量控制的生命线。从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到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监测,再到最终产品的出厂合格判定,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密的化学分析。这确保了产品的性能稳定,符合标准,避免了因成分不达标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安全隐患。例如,在制药行业,药物的纯度、有效成分含量以及杂质的检测,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环境保护的“守护者”: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和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空气、水、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存在与含量,都需要通过精确的化学分析来评估环境质量,为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等的检测,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环境污染源,并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食品安全的“守门人”: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分析化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成分检测、营养价值评估、非法添加物和有害物质的筛查。消费者能够通过分析检测,了解食品的真实成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医疗诊断的“助手”: 在医疗领域,分析化学更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助手。通过分析血液、尿液、组织等体液和生物样品中的生化指标,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效果。例如,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测定,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关键信息。 方法的多样性与精度: 分析化学拥有极其丰富多样的分析方法,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所需的灵敏度和精度,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手段。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 经典化学分析方法: 如滴定分析(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等)、重量分析、气体分析等,这些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含量较高或实验室常规分析。 仪器分析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仪器分析方法已成为现代分析化学的主流。这类方法利用物质与电磁辐射、热、电、磁等物理效应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光谱分析: 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电磁辐射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识别和测定物质。 色谱分析: 如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HPLC)、薄层色谱法(TLC)等,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将其分离并进行测定。 电化学分析: 如电位法、伏安法、库仑法等,通过测量电极电势、电流、电量等来分析物质。 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如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等。 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 分析化学的学习,首先要掌握各类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反应,为定性分析奠定基础。通过化学反应的现象,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存在。而定量分析,则需要精确测量物质的质量、体积、浓度等参数,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准确的含量数据。这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操作规程,并理解其工作原理,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和评估,并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判断。 结语 无论是探索生命的奥秘,创造新材料,还是保障人类健康与环境安全,化学都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深刻的洞察力。有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两大重要分支,相互补充,共同构筑了我们理解和改造物质世界的基础。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两门学科的知识,将为个人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等众多领域的发展开启广阔的前景,也将为整个社会的进步与繁荣贡献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从一个正在为期末考试头疼的学生角度来说,这套书简直是“及时雨”。我之前一直觉得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概念太多,容易混淆,特别是各种反应的命名和机理,还有分析化学里的各种计算公式,总是记不住。这套书的优点在于,它把复杂的知识点拆解得很细致,而且用一种很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有机化学部分,它通过很多生动的比喻和图示,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化学概念,比如立体化学的构象变化,还有各类官能团的反应活性,都变得形象起来。而且,它的习题部分,除了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解题思路,这对我帮助最大。我经常会先自己尝试做题,遇到困难就对照解析,看它到底是怎么一步步推导出来的,然后自己再重新做一遍。这种“带着思考去学习”的方式,比单纯地背诵知识点要有效得多。分析化学部分,那些复杂的计算题,通过书中的解析,我发现很多计算都有规律可循,关键在于理解公式背后的意义,而不是死记硬背。它还特别强调了一些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比如防止误差的产生,这让我觉得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得很好。有了这本书,感觉复习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收获的过程。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复习指南”这类书籍抱有一定的观望态度,总觉得它们可能只是将课本内容重新编排一下,缺乏新意。但拿到这套书,尤其是其中的有机化学部分,我彻底改变了看法。卢金荣老师的叙述风格,与其说是“复习”,不如说是一种“重塑”。他并没有简单地重复课本上的知识点,而是站在更高的视角,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反应分类和成键理论的深入剖析,这让我对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讲解芳香性时,他不仅列出了Hückel规则,还从轨道杂化和电子离域的角度进行了详细解释,让我对π电子的运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书中的图示非常生动形象,不像有些书那样干巴巴的结构式,而是能更好地展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过程。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后面的习题,难度梯度设计得非常好。前面是帮助巩固基础的题,后面是需要综合运用知识才能解决的难题,尤其是一些需要多步反应推导的题目,非常锻炼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它逼着我去思考,去分析,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做完这些题目,我感觉自己在解决复杂有机反应问题时,信心大增。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有机化学学习路上的神助攻!当初刚拿到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体量和清晰的目录吸引住了。打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严谨又不失亲和力的学术氛围。卢金荣老师的讲解,真的做到了深入浅出,很多我之前一直模模糊糊的概念,通过他的梳理,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比如,对于反应机理的讲解,不是简单地罗列步骤,而是从电子流动、能量变化等更根本的层面去剖析,让我能真正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反应,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书中的例题设计得非常有代表性,涵盖了各种难度的题目,从基础概念巩固到复杂反应预测,应有尽有。最让我惊喜的是,每道题后面都附有详尽的解析,不仅给出了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它会分析解题思路、关键考点以及可能出现的误区,这种“答疑解惑”式的解析,比单纯的答案更有价值,极大地帮助我查漏补缺,巩固知识。我经常做完一道题,看完解析,又会回头翻看相关的章节,加深理解。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很好,字迹清晰,图示规范,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即使长时间学习也不会感到疲惫。总之,如果你也在为有机化学感到头疼,或者想系统地梳理和巩固知识,这本书绝对是你不容错过的选择。它不仅是一本复习指南,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陪伴你一路攻克难关。

评分

我一直觉得化学,尤其是分析化学,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和严谨逻辑的学科,所以选择一本好的习题集至关重要。这套书,特别是分析化学的部分,真的满足了我对“精选”和“分析”的所有期待。它的题目类型非常丰富,从基础的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到更复杂的仪器分析,像是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等,都包含了大量有代表性的习题。我尤其喜欢的是它的解析部分,真的做到了“分析”二字。很多时候,一道题的答案只是起点,而这本书的解析则会带你深入理解题目背后的原理,是如何应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的,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干扰和优化方法。它会提示我注意哪些关键参数,比如滴定终点的判断、空白实验的重要性、仪器校准的细节等等,这些都是在教科书中很难找到如此集中的提示。我尝试着做了几道仪器分析的题目,涉及到数据处理和图谱解析,书中的解析一步步地指导我如何读懂图谱,如何计算,甚至还会给出一些常见的陷阱,让我受益匪浅。做题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立地记忆公式和步骤,而是开始真正理解分析化学的逻辑和精髓,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这对于我备考和未来实际操作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在实验室工作的研究助理,分析化学是我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所以对这方面的书籍要求很高。这套书中的分析化学部分,真的做到了“专业”和“实用”的结合。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实际操作中的细节。比如,在介绍重量分析的沉淀制备时,它会详细讲解如何控制温度、pH值、滴加速度等因素,以获得纯净、易于过滤的沉淀,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沉淀制备不完全或者杂质多的问题。书中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可能的干扰因素都做了清晰的说明,这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非常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仪器分析部分,它对各种仪器的原理、操作要点、数据处理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附带了大量的例题,这些例题的设置非常贴近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让我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我曾经在处理某样品的色谱数据时遇到困难,翻看这本书,它提供的案例和解析,一下子就启发了我,让我找到了问题所在,并成功解决了。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需要深入理解和运用分析化学技术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