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孟子全面升级:1. 锁线装订, 更牢靠,更适合收藏。
2. 配有更多高清精美古色古香的图片。
十年磨一剑!
诵读注音 字大如钱
配图精美 图文并茂
开本宏大 版式疏朗
注释精准 校对无讹
书名:孟子
丛书主编:邓启铜 王磊 张淳
定价:45.00元
条码:9787564121068
开本:16
印张:19.5
字数:430千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粱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尽心章句下
《三字经》的开头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孟子说的!
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人,是继子子之后儒家代表人物。他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并使之光大于后世,被后世尊为“亚圣”。历史上将也子、孟子并称,即所谓“孔孟”之道。宋代的大学者朱熹称赞孟子“《六经》如千斛之舟,而孟子是运舟之人。”大理学家程颐认为孟子:“学已到至处,其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
《孟子》集中收录了孟子的言论和学说,为儒家经典中的“四书”之一。全书虽仅三万余言,但却言简意丰。《孟子》倡导仁政王道,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写下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劝吾幼,以及人之幼”、“五十步笑百步”等千古名言。《孟子》雄辩精深,说理精到,文笔优美,曲折尽情,开散文之先河,在思想、文章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邓启铜,1991年获硕士学位,多年从事古文献整理及古汉语、文字研究工作,经其点校、注释的经典品种多达百余种。其点校、注释的传统经典曾被电视台报道,其中的《论语》还登上了《南方都市报》2004年、2005年书总榜。2010年东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华传统蒙学精华注音全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第1版)》、2013年推出的《中华传统蒙学精华注音全本·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第2版)》,销售均名列前茅。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质量的编校作品获得了广大国学爱好者的认可,其作品被不少中小学校指定为国学阅读图书,拥有一大批忠实的拥趸。
东南大学版国学经典是在2004年云南大学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与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节目曾隆重!
国学究竟起到什么作用?
一、德行:道德情操、孝顺长辈、自强不息、严格进取、团结友爱、修身养性。
二、口才:表达能力,应对能力超人,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迅速。
三、做事:记忆惊人,做事认真,统筹安排,善始善终。
四、文化:功底深厚,充满理想,热爱学习,感动他人。
国学就是培养孩子的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等的“基本功”、“童子功”,从小积极上进,追求幸福生活。我们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按各级标准读经典。
经为根,史为本,
子为枝,集为叶。
下面,我们来对号入座吧!
国学一级标准
1、
2、
3、
4、
5、
6、神童诗
7、
8、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国学一级小测试:
1、三字经:99%的知道“人之初,性本善”。50%以下的人还知道“性相近,习相远”。从“苟不教”以下就没多少人知道了,能背到后“戒之哉,宜勉力”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三字经》学会常识
2、百家姓:句是“赵钱孙李”还是“陈李张黄何”?这是北方半文盲和广东半文盲的区别吧。——《百家姓》学会宗
3、千字文:有文化的书法家肯定知道。至于里面的意思嘛……——《千字文》学会识字
4、弟子规:也很不熟,甚至分不清它和《三字经》有什么不同。 ——《弟子规》学会规矩
5、千家诗:宋人、明人也写诗?一说诗,好像只有《唐诗三百首》!以为唐诗之后只有宋词、元曲、明文章了!可怜。朱熹、苏轼、王安石……——《千家诗》学会古诗
6、神童诗
7、声律启蒙:都不熟,所以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声律启蒙》学会预感
8、笠翁对韵:更不熟,还是只能说大白话,写大白话,粗线条得很。——《笠翁对韵》学会韵律
9、启蒙巧对(未出)
10、时古对类(未出)
11、声律发蒙(未出)
都知道呢?恭喜你,比呆头学得好多了!
国学二级标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国学二级小测试
1、论语:书名比较熟悉。内容只停留在学校语文课本里提到的段落。——《论语》学会生活
2、老子:没有把《老子》与《道德经》划上等号。几乎成了粗口。——《老子》学会谦虚
3、大学:很陌生。没有印象四书之一是《大学》。“四书”也不知道,总是和“四大名著”相混。——《大学》学会学习
4、中庸:基本上是负面印象,以为是“各打五十大板”,不分是非。——《中庸》学会发展
5、孝经:并不熟悉,往往把它与鲁迅批判的《二十四孝》混为一谈。——《孝经》学会孝道
6、增广贤文:没怎么听说,但书里面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一听到就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一样。——《增广贤文》学会口才
7、五字鉴:咦,原来中国有史诗啊!不用狂记《上下五千年》这么吃力!或者猛看《××朝那些事儿》!减负减负。——《五字鉴》学会历史
8、龙文鞭影:相当不熟。所以学习效率不高。老牛拉破车一样。——《龙文鞭影》学会速记
9、唐诗三百首:只是绝句几首,其它基本不知。——《唐诗三百首》学会文采
10、幼学琼林:几乎没印象。所以相当幼稚,没有奋斗目标。——《幼学琼林》学会总结
11、山海经:愤青们所不知道的思想武器,要不他们肯定人手一本。并上街狂呼“民族主义”口号:“天下者,我们的天下”!“走千里,走万里,还在你的怀抱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山海经》学会神话传说
12、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学会做事
恭喜你,进步了!
国学三级标准
1、
2、
3、
4、
5、
6、列子
7、
8、
9、
10、
11、六祖坛经
国学三级小测试
1、孟子:熟悉的句子相当少。思想不甚了了。——《孟子》学会做人
2、诗经:相当陌生。难道是始皇帝阴魂不散?——《诗经》学会文化
3、孙子兵法:基本上没看过“火攻”篇和“用间”篇。——《孙子兵法》学会军事
4、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知道的,其它的就一概不清楚了。哦,还知道美人计、空城计。——《三十六计》学会谋略
5、庄子:好像于丹有庄子心得?相当不熟。——《庄子》学会理想
6、列子:《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这些经典寓言故事竟然都来自于此。——《列子》学会故事
7、宋词三百首:苏轼、范仲淹、晏殊、欧阳修、辛弃疾、李清照、岳飞……这名人不要太多——《宋词三百首》学会文采
8、元曲三百首:元曲只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吗?——《元曲三百首》学会文采
9、易经:风水?看相?算卦?根本就没意识到它有什么教育意义。也不了解韩国。——《易经》学会哲学
10、尚书:天下无读书人?做官的才知道有六部尚书吧。看古装戏经常听到×部尚书×大人,不明觉厉。——《尚书》学会档案
11、六祖坛经:去过一些佛教禅宗寺庙的人可能对六祖惠能有点印象,什么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之类。——《六祖坛经》学会佛教
欢迎对号入座。恭喜你,又进步了!
国学四级标准
1、
2、
3、古文观止
4、六朝文絜
5、春秋左传
6、春秋公羊传
7、春秋榖梁传
8、
9、
10、
11、黄帝内经(未出)
国学四级小测试
1、楚辞:“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听过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还勉强能跟屈原、离骚联系上一点点。——《楚辞》学会抒情
2、尔雅:词典?字典?对了,工具书而已。据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成功密诀就是:把整本《新华字典》都背下来了。信不信由你。青海曲朗多多的孩子们也是如此。有新闻照片为证:一本翻到不能再破烂的工具书。他们好象也没有别的课外书。——《尔雅》说文解字学会识字组词造句
3、古文观止:比《唐诗三百首》更陌生。语言老师不提的话,恐怕连书名都不知道。——《古文观止》学会作文
4、六朝文絜:骈体文的高峰时期“黯然销魂者”,不仅仅是离别,还有在《文絜》中寻绎遥远的、活色生香的六朝。——《六朝文絜》学会骈文
567、春秋三传:《左传》熟,《公羊传》次之,《榖梁传》不熟。还是受中学语文课本的影响。从文学角度,自然《左传》更详细,更优美,更生动细致。但如果讲大道理,还是讲“大一统”的《公羊传》更受欢迎。而《榖梁传》讲的是温情脉脉的人情世故,礼义教化。可见世态炎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学会道德人情世故
8910、礼记、周礼、仪礼:号称“三礼”,《礼记》熟,《周礼》次之,《仪礼》不熟。《礼记》的《大学》、《中庸》已另立为“四书”中的内容。而《礼运》、《学记》是因为列入中学语文课本“天下为公”、“虽有佳肴”等篇而被大家熟悉。至于《周礼》,大概只靠《三字经》里的“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这一句来“存在”了。《仪礼》?早就几乎无传人了。连《影响中国的100本书》里都被“拿下”。——《礼记》、《周礼》《仪礼》学会政治法律制度
11、黄帝内经(未出)
哟哟!切克闹!到这里你已经达到高柴生的水平了!
国学五级标准(学霸级)
1、
2、战国策
3、
4、荀子
5、古诗源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国学五级测试(学霸级)
1、国语
2、战国策
3、武经七书
4、荀子:也就是中学语文课本的《劝学》篇的段落被大家所熟悉,性恶论?好象知道跟孟子的“性善论”正相反。关于对认知能力的培养,赏罚严明的政治纲领,开源节流的经济措施等都知之甚少。——《荀子》学会论辩推理
5、古诗源:唐朝以前的古诗,除了《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以外,好像也不记得什么了。《观沧海》、《龟虽寿》、《七步诗》?老曹家总算对文学有贡献了。——《古诗源》学会欣赏
6、吕氏春秋
7、文选
8、史记
9、管子
10、墨子
“学霸 “就这么产生了!
我最近开始尝试将《论语》和这本《孟子》穿插着读,发现它们之间的对话性非常强。读完《论语》里孔子温和而富有耐心的教诲,再转到《孟子》中那种磅礴大气、直言不讳的论辩风格,简直是听觉和思想上的巨大反差与互补。孟子的气场真的太足了,他那种“舍生取义”的决绝,那种对君王直陈利害的勇气,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这本书的“正义之书”的定位,在阅读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回避任何尖锐的问题,直指人心中的善与恶,权衡着个体价值与家国大义。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仁义与霸道之间的划清界限,那种对道德原则的坚守,即使在今天这个利益至上的年代,读来依然振聋发聩。我发现,光是“培养浩然之气”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我反复咀嚼。如何将这种“充塞天地之间”的磅礴正气,落实到我们日常处理人际关系、面对职业挑战的小事上,这本注本没有直接给出公式,但它通过对孟子生平论述的细致呈现,提供了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和价值坐标。它不是一本速食读物,更像是一份需要细细品味的“精神食粮”,每一次咀嚼都能发现新的滋味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非常惊喜,它绝非一本简单的“入门读物”,而是真正能伴随人成长的“案头书”。我尝试将其与《大学》《中庸》放在一起对照阅读,发现《孟子》提供了气势和锋芒,而《大学》《中庸》则提供了内敛和圆融,三者结合,构成了一个儒家思想中刚柔并济的完整体系。特别是孟子对“尽心”的强调,让人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用尽了心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书中对君子人格的塑造有着极其细致的描绘,与其说是教导如何做官,不如说是教导如何做“人”。我发现,当我读到“吾善于养吾浩然之气”时,我的呼吸都会变得深沉一些,仿佛真的在进行一种内在的气场修炼。这本书的纸张和装帧质量,也使得它非常耐得住反复翻阅和圈点批注,这对我这样一个喜欢在书上留下阅读痕迹的人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和个体责任的深刻叩问,是值得反复回味,并在不同人生阶段都能读出新意的经典。
评分这本《孟子》注音版简直是国学入门的绝佳选择!光是拿到手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大字注音”这个设计,对于像我这样偶尔需要“仰仗”拼音辅助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读古文,常常因为一个生僻字的读音卡壳,影响了对整段文字意境的把握,但有了这个注音版,阅读体验瞬间流畅了许多。而且,书里那些精美的配图,绝不是敷衍了事,它们恰到好处地描绘了孟子论述时的场景,或是思想的象征,让原本抽象的“性善论”“浩然之气”变得生动具体起来。读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位坚守气节的士人形象,而非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这本书的编排也看得出是用心了,它不仅仅是提供文本,更像是搭建了一座通往先哲思想的桥梁,让那些深奥的道理不再高不可攀,而是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它在关键处的注释,简洁却精准,不会让人在冗长的解释中迷失了孟子本人的原意。能拥有这样一本兼顾了传统美感和现代实用性的经典注本,感觉就像是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添置了一件珍贵的藏品,每天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评分我习惯在睡前阅读一些能静心凝神的内容,这本《孟子大字注音版》成了我近期的“睡前读物”。它不像某些历史传记那样需要紧绷着神经去记住人名地名,而是专注于思想的脉络和辩论的艺术。书里收录的那些著名的“辩论”场景,比如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读起来简直就像是在听一场精彩的法庭辩论,节奏紧凑,论据有力。注音版的优势在这里又体现出来了,即使在光线较暗的夜晚,我也不用费力去查字典,可以保持思绪的连贯性。而且,这本书的“无删减”处理非常重要,它保证了我们接触到的是一个完整、未经裁剪的思想体系,不会因为某些观点的“敏感性”而被刻意移除,这对于建立一个全面的认知框架至关重要。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面对真实思想的坦荡感。相比于一些只强调“修身养性”的碎片化国学读物,这本书更像是一整套严谨的“心智训练手册”,它教你的不只是“做什么”,更是“如何思考”——如何逻辑清晰地捍卫自己所信奉的道义。
评分说实话,我过去对儒家经典总有一种“高冷”的印象,觉得它们离现代生活太远,晦涩难懂。但这本《孟子》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最大的惊喜来自于它对“性善论”的阐述,那种层层递进的推演逻辑,非常具有说服力,它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从人人都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认识到人性的光辉。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它把原文、注释、以及重要的引文都做了清晰的区分,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适应这种阅读结构。我特别喜欢它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这在古代简直是石破天惊的观点,体现了孟子强烈的民本思想。读到这部分时,我不由得联想到现代社会中关于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博弈,会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先贤们就已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是其他类型的书籍很难给予的。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国学经典,其价值在于其恒久的思想生命力,而不是被束之高阁的历史文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