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作者35年项目管理实践、研究和教学之大成,指导考生快速读懂读透《PMBOK?指南》并掌握《PMP?考纲》,以便考生既学到项目管理方法,又顺利通过PMP?考试。不仅从全局着眼考察项目管理方法,而且从局部入手阐述知识细节。不仅提炼知识要点,而且归拢相近知识。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知识,而且讨论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阐述PMP?考试的难点与易点,而且提供许多实用的应试技巧。
汪小金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哲学博士(项目管理方向),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工程项目管理硕士,江西财经学院经济学学士,(美)项目管理协会(PMI)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项目管理全球标准《PMBOK?指南》第4版和第5版英文原版征求意见稿审阅人,《PMBOK?指南》第4版和第5版中文翻译审校委员会主任,自1983年9月起一直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第1 章 引论 / 1
1.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1
1.2 战略目标、项目和运营 / 5
1.3 项目的特点 / 9
1.4 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 / 13
1.5 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 16
1.6 疑难问题解答 / 21
第2 章 项目运行环境与项目经理 / 24
2.1 项目执行组织 / 24
2.2 事业环境因素和组织过程资产 / 32
2.3 项目生命周期 / 37
2.4 项目经理 / 42
2.5 项目经理作为整合者 / 47
2.6 疑难问题解答 / 49
第3 章 项目管理过程 / 50
3.1 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 50
3.2 过程组 / 54
3.3 数据、信息和报告 / 61
3.4 全部过程的输入 / 63
3.5 全部过程的输出 / 67
3.6 全部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71
3.7 疑难问题解答 / 75
第4 章 项目整合管理 / 77
4.1 概述 / 77
4.2 各过程之间的关系 / 79
4.3 制定项目章程 / 81
4.4 制订项目管理计划 / 84
4.5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 89
4.6 管理项目知识 / 90
4.7 监控项目工作 / 90
4.8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 91
4.9 结束项目或阶段 / 92
4.10 各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93
4.11 项目变更管理 / 98
4.12 疑难问题解答 / 103
第5 章 项目范围管理 / 105
5.1 概述 / 105
5.2 各过程的输入输出关系 / 107
5.3 各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109
5.4 各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118
5.5 描述项目范围的主要文件 / 122
5.6 疑难问题解答 / 124
第6 章 项目进度管理 / 125
6.1 概述 / 125
6.2 各过程的输入输出关系 / 127
6.3 各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129
6.4 各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134
6.5 练习题 / 146
6.6 疑难问题解答 / 148
第7 章 项目成本管理 / 150
7.1 相关基础知识 / 150
7.2 各过程的输入输出关系 / 155
7.3 各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157
7.4 各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160
7.5 挣值管理 / 161
7.6 疑难问题解答 / 167
第8 章 项目质量管理 / 169
8.1 相关基础知识 / 169
8.2 各过程的输入输出 / 172
8.3 各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174
8.4 各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178
8.5 统计概念和质量管理大师 / 186
8.6 疑难问题解答 / 188
第9 章 项目资源管理 / 189
9.1 概述 / 189
9.2 各过程的输入输出 / 189
9.3 各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193
9.4 各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197
9.5 冲突解决 / 201
9.6 团队工作分配与成员激励 / 204
9.7 疑难问题解答 / 208
第10 章 项目沟通管理 / 209
10.1 概述 / 209
10.2 各过程的输入输出 / 212
10.3 各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213
10.4 各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215
10.5 疑难问题解答 / 219
第11 章 项目风险管理 / 221
11.1 概述 / 221
11.2 各过程的输入输出 / 225
11.3 各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229
11.4 各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235
11.5 疑难问题解答 / 240
第12 章 项目采购管理 / 241
12.1 基础知识 / 241
12.2 合同类型 / 245
12.3 各过程的输入输出 / 249
12.4 各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251
12.5 各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257
12.6 疑难问题解答 / 262
第13 章 项目相关方管理 / 264
13.1 基本概念 / 264
13.2 项目相关方管理的发展 / 265
13.3 主要项目相关方 / 267
13.4 各过程的输入输出 / 271
13.5 各过程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273
13.6 各过程的工具与技术 / 275
13.7 疑难问题解答 / 279
第14 章 五大过程组的工作要点 / 281
14.1 引言 / 281
14.2 五大过程组之间的关系 / 281
14.3 启动过程组 / 282
14.4 规划过程组 / 284
14.5 执行过程组 / 287
14.6 监控过程组 / 289
14.7 收尾过程组 / 291
第15 章 PMP? 考试的难点与易点 / 293
15.1 PMP? 认证简介 / 293
15.2 PMP? 考试的难点 / 294
15.3 PMP? 考试的易点 / 297
15.4 应试技巧 / 298
15.5 其他 / 300
附录A 第6 章和第7 章练习题答案 / 303
附录B 2015 年版考纲中的主要变化 / 307
附录C 项目管理的新兴趋势 / 310
附录D 作为输入的项目管理计划组成部分 / 314
附录E 作为输入的各种项目文件和商业文件 / 319
结束语 / 325
致谢 / 326
更全更新更高
——代前言
时间过得很快,项目管理发展很快,PMP? 认证考试的改版也很快!
本书的写作始于2004 年,并在2005 年形成培训讲义在PMP? 考前培训班使用。承蒙电子工业出版社各位领导和编辑老师的厚爱,承蒙广大PMP? 考生的厚爱,本书自2006 年9 月首版以来,得以每2~3 年再版一次。
本书的每一次再版,要么是为了配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项目管理标准《PMBOK? 指南》改版,要么是为了配合PMI 的《PMP?
考试大纲》改版。《PMBOK?指南》不仅是国际先进项目管理方法的代表,而且是PMP? 认证考试出题重要的知识基础。《PMP?
考试大纲》则列举了项目经理在管理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开展的一些主要工作,是PMP?
考试出题重要的实践基础。本书的本次再版就是为了配合《PMBOK?指南》第6 版的出版以及相应的PMP? 认证考试的改版。
《PMBOK? 指南》第6 版再一次体现了PMI 通过主动求变来引全球项目管理发展的一贯追求。与第5 版相比,第6 版融入了近几年项目管理界的一些新兴做法和研究成果,从而变得更加全面、更加新潮和更加高端,也就更加能够引项目管理的发展。
第6 版用简洁的方式把PMI 的各种项目管理标准联系在一起了,对项目经理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兼顾了对项目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实物资源的管理,兼顾了对单个项目风险和整体项目风险的管理。这些都既有利于项目取得成功,又有利于项目经理的全面发展。
第6 版在每个知识领域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新兴实践和敏捷方法。这些发展趋势和新兴实践,有利于项目管理工作者前瞻性地规划职业生涯。对敏捷方法的描述,则有利于项目管理工作者培养敏捷思维,把敏捷方法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
第6 版提示项目经理不要局限于低层次的“闭门造车”,而要设法在“造车”的同时,从更高层面着眼,关注项目对所在组织和其他相关方的商业价值。这不仅有利于项目经理获得更加广泛和有力的支持,而且有利于项目经理为迈向更高层管理岗位做好准备。
我本人自1996 年3 月初识《PMBOK? 指南》草稿版以来,一直在学习、研究、实践和推广《PMBOK? 指南》,并努力为《PMBOK? 指南》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我很荣幸,自己对《PMBOK? 指南》第6 版英文征求意见稿的一些修改意见被PMI 采纳;我也很荣幸受邀参与中文翻译版的审校工作。这既是我的学习机会,也是我为项目管理事业做贡献的机会。
《PMBOK? 指南》是一本全球项目管理标准,其发展需要包括中国项目管理工作者在内的全球项目管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很高兴地看到第6
版致谢部分的名单中比以往多了一些中国项目管理工作者的姓名。我很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项目管理工作者学习、研究和应用《PMBOK?
指南》。我很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项目管理工作者参加PMP? 认证考试和获取PMP?
认证。这既能促进中国项目管理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能促进《PMBOK? 指南》和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7 年10 月和11 月,以下10 位项目管理工作者与我一起认真研讨了《PMBOK?指南》第6
版:北京的胡晶晶、易洪芳和朱焕,青岛的薛鹏,昆明的高媛和汪卫平,广州的戴朝昕,深圳的曹海芹、龙小丰和岳建伟。研讨期间,他们也对本书的初稿提出了不少宝贵的修改建议。感谢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宝贵建议!
汪小金
作为一名在项目管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深知PMP考试的严谨性和实操性。我选择这本书,是希望找到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清思路、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的辅导书。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汪博士的解读非常透彻,他能够将PMBOK指南的框架与实际的项目管理流程相结合,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落地。书中对于各个知识领域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清晰的梳理,这对于理解整个PMP的体系非常重要。我特别喜欢他对于“过程”的解读,他会详细讲解每个过程的输入、工具与技术、输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系统性的讲解,让我对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书中的一些“汪博士提醒”和“常见误区”环节,都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我避免一些低级错误,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用了很久,可以说是“磨”出来的。一开始拿到手,就被它厚实的重量给镇住了,感觉里面内容肯定很扎实。翻开第一页,汪博士的语言风格就让我觉得很亲切,不像一些枯燥的教材,他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和比喻,把PMI那套晦涩的概念讲得明明白白。尤其是关于范围管理和进度管理的部分,以前总觉得很抽象,看了这本书之后,脑子里一下子就清晰了,知道怎么去理解那些过程组和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系。而且,他给出的很多小提示和“陷阱”分析,都特别实用,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记得我第一次做模拟题的时候,很多题目都卡壳,看了书里对应的章节,再做题的时候,感觉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正确率也提高了不少。书里的插图和图表也运用得恰到好处,很多时候一张图就抵得上千言万语,能帮助我快速抓住重点。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真正帮助你理解PMP精髓的书,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
评分在备考PMP的漫漫长路上,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救命稻草”!当初选择这本书,就是看中了“汪博士解读”这个名字,毕竟他在这行很有名气。拿到书后,果然没让我失望。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每一章都紧扣PMBOK指南的最新版本,而且内容深入浅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汪博士并没有照搬PMBOK的内容,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读,加入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行业洞察。特别是关于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部分,他的一些观点非常有启发性,让我开始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项目管理。书中的习题也很有代表性,难度适中,既能检验我的学习效果,又不会让我产生过度的挫败感。我特别喜欢他讲解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时,会用对比的方式,或者举出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这样一来,那些理论知识就变得生动起来,不再是纸上谈兵。总而言之,这本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让我觉得PMP考试并不是遥不可及。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是我这次PMP备考中最得力的助手。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的辅导材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或者讲得过于碎片化。而这本书,就像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将PMBOK指南的每一项内容都进行了细致的拆解和重构。汪博士的讲解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将复杂的概念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又不失专业性。他对于考试重点的把握非常精准,能够准确地指出哪些是容易考到的知识点,以及如何去理解和应用它们。我尤其喜欢他给出的那些“考场实战技巧”,比如如何快速分析题干,如何排除干扰项等等,这些都对我的考试策略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而且,书中的排版设计也很舒服,文字清晰,章节分明,让我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阅读和复习。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的PMP备考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和准备。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是在犹豫要不要买这本书的,因为市面上PMP的辅导书真的太多了,而且价格都不便宜。但最终还是被“正版”和“汪博士”的招牌吸引了。拿到书后,我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在手把手地教你。汪博士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又不失幽默感,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他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而且会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提炼出最核心、最关键的信息。我尤其欣赏他对于“为什么”的解释,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是什么”。比如,为什么需要进行风险登记?为什么质量控制比质量保证更重要?这些深层次的思考,能帮助我真正理解PMBOK背后的逻辑。而且,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都来自于真实的PMP考试场景,非常有借鉴意义,让我提前预判了考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