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榮寶齋畫譜215 敦煌臨摹部分
定價:48.00元
作者:張大 繪
齣版社:榮寶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00317883
頁碼:40
裝幀:平裝
開本:8開
目錄
一 北周·夜叉
二 元濛古族女供養人像
三 供養人像片
四 西夏高僧與迴鶻人供養像
五 西夏迴鶻人供養像
六 元伎樂天橫批
七 晚唐伎樂菩薩
八 盛唐飛天橫批
九 晚唐伎樂菩薩橫批
一〇 西魏夜叉
一一 中唐伎樂天軸
一二 觀立日像
二二 五代楊枝大士
一四 盛唐文殊菩薩像
一五 大士像
一六 初唐淨瓶大士像
一七 盛唐觀音菩薩
一八 初唐瓔珞大士
一九 初唐瓔珞大士
二〇 晚唐十一麵觀音像
二一 南無觀世音菩薩
二二 五代天女
三二 五代天女
二四 初唐瓔珞大士像
二五 盛唐淨水大士像
二六 唐菩薩
二七 盛唐普賢赴法會之象奴
二八 晚唐維摩變部分
二九 隋維摩示疾
三〇 盛唐伎樂菩薩
三一 盛唐伎樂天
三二 隋唐間釋迦說法
三二 隋菩薩像
三四 文殊菩薩赴法會
三五 南無觀世音菩薩
三六 唐文殊師利像
三七 涼國夫人供養像
三八 五代地藏菩薩
三九 五代地藏菩薩(局部)
四〇 晚唐菩薩像
內容提要
《榮寶齋畫譜215 敦煌臨摹部分》為四川博物館所收藏的張大先生在敦煌臨摹時的工筆重彩畫作品。這些作品風格細膩華麗,兼具敦化重彩畫的特色和張大本人的一些繪畫氣質。《榮寶齋畫譜215 敦煌臨摹部分》內容具有相當的史料和藝術價值。在藝術精神上,張大先生認為,敦煌壁畫宏大的規模,是中華民族力量的錶現。
作者介紹
張大韆(1899—1983),初名正權,又名權,號季爰;字大乾,以字行。四川內江人,張善孖八弟。幼隨母、姊及兄習畫。1917年隨兄善抒赴日本京都學習染織。1919年迴國至上海,從師曾熙習詩文書畫,又經曾熙介紹從9幣李瑞清。1934年任中央大學藝術係國畫教授。1941年率學生赴敦煌莫高窟考察臨摹,曆時三年,於成都、重慶舉辦臨摹敦煌壁畫展,引起轟動。1949年赴印度臨摹阿旃陀壁畫並講學。1952年移居阿根廷,後又遷居巴西、美國。1976年定居中國颱北郊外雙溪畔,築摩耶精捨。其畫山水、花鳥、人物,靡不精能。學畫從臨摹石濤人手,兼習八大、石羚等,後又廣師吳鎮、王濛、董源、巨然、李成、馬遠、梁楷諸大傢。繼而遊曆名山大川,師法造化。與溥心佘有“南張北溥”之稱。晚年運用墨彩,融以勾勒皴擦,在傳統山水畫基礎上大膽創新,蜚聲國際藝壇。亦善書法,偶亦刻印,又精鑒藏。編著有《畫說》《大風堂藏畫》等。
天哪,終於讓我盼到瞭這本《敦煌臨摹集》!我最近迷上瞭敦煌壁畫那種大氣磅礴又細膩入微的綫條和色彩,那種宗教與藝術完美結閤的震撼感,簡直讓人魂牽夢繞。尤其聽說這次收錄瞭張大韆先生的臨摹作品,那更是必收的珍品瞭。我一直好奇,近現代的大師是如何透過自己的筆觸,去“對話”那些韆年之前的壁畫藝術的。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怎麼樣?我最擔心的是,那些飛天的色彩還原度,畢竟敦煌壁畫的色彩曆經韆年風霜,如何能真實地呈現在紙麵上,對畫冊的工藝要求極高。我希望拿到手後,能感受到那種古樸而鮮活的生命力,仿佛置身於九層樓下,抬頭仰望那些飄逸的菩薩和飛天。如果印刷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去數碼化”,保留手工拓印的那種溫潤感,那絕對是收藏級的享受。我對手頭那幾本早期的臨摹本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希望能從這本榮寶齋的版本裏找到更接近原作的韻味和氣勢。
評分對於一個業餘愛好者來說,一本好的畫冊就是最好的老師。我希望能在這本《正版榮寶齋畫譜》中找到那種“可學性”。很多時候,網上看到的圖片雖然清晰,但缺乏實體書的那種厚重感和色彩的層次感。我希望這本畫冊在裝訂上是平攤無痕的,這樣在臨摹時,無論是對著飛天的手勢還是佛像的寶冠,都能毫無遮擋地觀察。此外,如果畫譜的尺寸夠大,能夠盡量還原壁畫的宏大氣勢就更完美瞭。我聽說有些臨摹本為瞭適應A4的尺寸,對原作進行瞭大幅度的裁剪,這在很大程度上破壞瞭原作的構圖和空間感。我更期待的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仿佛我不是在看一本畫冊,而是在一個安靜的展廳裏,與這些韆年遺存的藝術進行一次私密的交流。
評分我最看重的是“正版”二字帶來的質量保證。在藝術畫冊領域,盜版和劣質印刷品簡直是藝術生命的扼殺者。那些低劣的色彩疊加,隻會讓敦煌那獨有的礦物顔料的質感蕩然無存。張大韆的臨摹是國寶級的,必須用最好的載體來呈現。我希望榮寶齋這次能利用他們最頂尖的印刷技術,尤其是對大麵積平塗色彩的處理能力。敦煌壁畫中的背景色塊,比如天空和地麵的處理,往往是極簡卻極具張力的。我希望能看到那種沒有雜點的、均勻而飽滿的色彩過渡。如果書中的紙張選擇是那種帶有一定吸墨性和溫潤感的特種紙,而不是那種過於光滑的反光紙,那麼這次的收藏價值就大大提升瞭。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參考資料,更是對中國古代繪畫精神的一種緻敬與珍藏。
評分老實說,我對“近現代部分”這個定位挺感興趣的,這說明它不僅僅是單純的臨摹本,還可能包含一些時代背景下的解讀。敦煌藝術在近現代經曆瞭被發現、被保護、被研究的過程,不同時期的畫傢在臨摹時,心態和技術都會有所不同。這本書如果能收錄不同階段的臨摹,那將具有極高的學術參考價值。我更關注的是,這些“臨摹”在技法上與原作相比,有哪些取捨和側重?比如,是更注重結構準確性,還是更偏嚮個人風格的發揮?如果它能體現齣榮寶齋一貫的高標準銅版印刷質量,那麼即便是細節的微小變化,也應該能清晰地呈現齣來,這對於研究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本好的畫譜,應該能經得起反復推敲,每一個筆觸的走嚮,都藏著曆史和藝術的密碼。
評分這本書的選材簡直是為我這種癡迷於人物造型的愛好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敦煌壁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體現在那些仕女和佛像的動態與神韻上。尤其是飛天的動態,那種“天衣飛揚,繞梁而迴”的感覺,是無數畫傢夢寐以求的瞬間捕捉。我特彆期待看到張大韆先生是如何處理這些復雜綫條和微妙明暗關係的。他早年臨摹的敦煌作品,據說融閤瞭他對唐代藝術的深刻理解,不僅僅是“復製”,更是一種“再創作”和“繼承”。我希望這本書能清晰地展示齣他筆下人物的衣紋是如何富有層次感的,臉部的“暈染法”是如何被他巧妙運用的。如果能附帶一些張大韆先生在臨摹過程中的心得或者對比圖就更妙瞭。我打算把這些臨摹稿作為我練習造型和結構的基礎教材,看看近現代大師是如何將古典的審美意趣融入到現代的觀察視角中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