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2
定价:49.00元
作者: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编辑部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8-04
页码: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87582
"社会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解决那些实际出现的、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问题。以规范的社会科学方法观察、总结、分析社会创新的经验,都是走向成功创新的必经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创新不仅是一个实践过程,也是不断积累的社会科学知识生产过程。
本书囊括前沿的实践与研究,能够指导和激励来自世界各地和社会各个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和政府)的社会创新活动。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英文版指导和激励来自世界各地和社会各个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和政府)的数百万社会变革。通过在线研讨会、会议、杂志、在线文章、播客等,《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探讨涉及各类主题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包括人权、影响力投资和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模式。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英文版由斯坦福大学PACS出版。中文简体版由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引进,汇集了世界各地在社会创新方面的前沿研究、实践、经验总结,以及专家学者对社会创新方面新的见解。
本期《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讨论了如下话题:特朗普上台给美国社会带来许多不确定的变化,人们如何从价值观出发自我组织起来以应对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在城市规划、组织设计、教育、公共卫生和高科技等领域,“共创”是否是一个实现突破性创新的好方法?与美国众多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和慈善组织相比,在外部看来,中国的企业家在公益领域是否更愿意抱团做事?社会创新实践中,文化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如何通过建筑人与人、邻里与访客、市民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之间的现实互动?
"
"专题文章
应对特朗普的挑战:未雨绸缪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 9 实现突破性创新 31 中国慈善的集体行动模式 53 走出普适化的迷宫 74 关于评估的无谓之争 91 案例研究
土著人健康组织的革命性创新 98实地报道 舞蹈革命 115 爱足球却找不到工作?去经营足球俱乐部吧 122 人道主义者的救赎 128 社会变革新方法 美国绿色农业的融资创新 135
一个崭新的市场 139
美国监狱的地方改革 142
社区医疗的德里模式 145 观点荟萃 直付现金的扶贫效果 148 向可持续发展的惰性宣战 155 反对“巨额慈善” 161 研究
社区代表们在地区发展中的政治角色 167
抵制的政治 169
让环保少一些女性色彩 171
微贷公司的团队运作模式 173
书评
给予和——《捐赠者:新镀金时代的金钱、权力和慈善》 175
向全民发钱——《基本收入:自由社会和健康经济的一项激进计划》 178
向内移情——《在工作中唤醒同情心:提升人和组织的宁静力量》 181
研究越深入,发现越糟糕——《财务日记:美国家庭如何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 184
后一瞥
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水源 187
中文特稿
城市空间的创新策略:众建筑的设计与影响力 188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英文版指导和激励来自世界各地和社会各个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和政府)的数百万社会变革。通过在线研讨会、会议、杂志、在线文章、播客等,《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探讨涉及各类主题的研究、理论和实践,包括影响力投资和非营利组织的商业模式。《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由斯坦福大学PACS 出版。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中文刊出版方: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构建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为真切关心社会发展的人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环境。乐平将自己定位为社会创新的触媒和社会创新市场的构建者。
通过以影响力为导向的综合性投资,乐平支持具有高成长性的代社会企业快速发展,并催化具有规模化潜力的社会创新方法,终产出规模化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一系列知识与思想产品,乐平为社会创新构建人才市场和思想市场,基于跨界多元的社群培育一个有利于社会企业家生长的社会创新环境,更多社会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
"直付现金的扶贫效果
为了兑现直付现金援助的承诺,我们需要在研究上加倍投入在消除极端贫困问题上,我们已经开展了大约15年的试验评估,这是一个新的阶段。
走到这一步其实很不容易。针对大量积压的项目,试验评估者采用了随机化的对照试验
方法,项目的年度总支出高达数十亿美元,而之前的评估不是在方法上有缺陷,就是简
单地假设原来的做法行之。这种新的评估方法带来许多洞见,同时也引起很多争议。
其中,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直付现金援助,也就是直接把钱送给穷人,被发现具有更多
积极的效应。
长期以来,支持直付现金援助的人坚持主张:直接把钱给穷人,可以让他们灵活主动地选择佳机会,而不是别人为他们做选择;同时,这样一来,也可以简化提供援助的流程。而批评者则反驳说,穷人可能会浪费掉大部分的钱,甚至去购买毒品和酒精来伤害自己。
2016年 7 月,总部设在英国的海外发展研究所(ODI)发布了一份针对来自30个国家的165项研究的复查报告,其中重点说明了“直付现金援助会成为强大的政策工具,并能扩大受助人的受益范围”。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在市场和运作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拟定以现金为基础的方案应该成为且默认的援助方式。”世界银行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也分别对此进行了复查并发现,那些接受现金援助的受助者其实并没有沉迷于酗酒等诱惑:他们既没有对现金援助产生依赖,也没有停止改善自己的生活。因此,给穷人送钱已经不再是禁忌。
受上述证据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内部的援助机构和改革者已经开始推行基于现金的解决方案,以取代那些低效刻板的传统干预措施。以人道主义援助为例,对因冲突或灾难而流离失所的人们来说,现金是满足他们基本需求的一种途径。然而,迄今为止,只有5%的人道主义援助是以现金方式提供的。在2016年5月举行的次世界慈善家峰会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应该更多地以现金的方式应对人道主义危机。
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也已经开始取消对食品、燃料这类基本商品的补贴,转而向穷
人提供现金援助。那些补贴靡费巨大,难以为继并且造成相应商品的价格扭曲。尽管现
金援助的短期表现良好,但是它能否带来长期变化的证据还比较少,原因在于针对其长
期影响的评估还比较少见。但显然,把“缺乏产生长期影响的证据”和“没有影响”混
为一谈是愚蠢的。
无论如何,新的研究提供了审慎乐观的依据。在新的一轮长期影响评估中,直付
现金援助继续表现良好。多项研究发现,一次性现金赠款能产生重大而持续的影响。但
是,这些研究也表明,现金并不总会产生持续的影响。现在的挑战是要分析清楚,为什
么现金援助对某些人能产生显著的长期影响,而对另一些人却不能呢?
长期影响的证据
到目前为止,我们知道些什么? 一些研究发现,一次性资本投入可以让受助人的收益长期大幅增加。乌干达北部的年轻人接受了这类赠款后开始做生意,4 年后,这些赠 款的年回报率达到了40%;一个斯里兰卡的类似项目还把回报率提高了一倍。这些项目 的共同点是:“商业发展”补助金的额度往往较大(乌干达的项目约为400美元,斯里 兰卡的项目则为100至 200美元),用来资助那些已经拥有小买卖或者想要做些小本生意的穷人
还有一些证据表明,有些项目并非为了提高财务能力,但同样也能提高人们的收 入,比如墨西哥的“进步项目”(PROGRESA)或赞比亚的“儿童补助计划”(Child Grant Programme)。(译者注:墨西哥的“进步项目”是1997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通过人力资本的发展来扶贫的综合办法;赞比亚的儿童资助计划是其政府开立的社会保障 旗舰项目之一,目的是为了改善拥有5 岁以下孩童的极端贫困家庭的生存状况。)更微妙的是,有证据表明,一些受助者会把钱花在成本昂贵的东西上,以减轻每年的生活负 担。例如,慈善组织GiveDirectly(意为“直接给钱”)在肯尼亚的受助者把赠款用于购置金属屋顶,以避免每年花费更多的钱来盖新的茅草屋顶。
总的来说,这种长期影响的证据不仅令人信服,而且实际上比许多目前间接援助项目的证据更为有力。鉴于我们对发展中经济体的了解,“一次性现金援助可以产生长期效果”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和保险市场往往运作不善,导致穷人无法抓住良好的投资机会。现有的贷款产品仍然成本较高、期限较短,而专门为穷人贷款的项目还未产生人们所期待的积极影响。因此,受助者对现金援助的反响会更好:人们寻找各种方法来提高未来的生活水平,比如安装更加持久耐用的屋顶、供孩子上学或者开始创业。
然而,并非所有研究都发现了现金援助带来的长期效果。例如,在加纳,有一项针 对微型企业的120美元赠款,男性受助者确实增加了一定的利润,但对女性受助者却丝毫不起作用,至少年的后续反馈是如此。向利比里亚的街头青年(包括轻刑罪犯)支付的200美元赠款,确实增加了他们的合法业务和收入,但这只是暂时性的,可能是因为后来他们的投资(因为社会状态混乱)被盗了。
公平而言,我们没有理由期望所有现金援助项目的受助者都会去投资,或将的全部赠款都用作投资,抑或期望他们一定会获得良好的回报。一些受助者可能接触不到可以获得良好回报的投资机会,也有可能不愿冒风险。在缺乏其他运作良好的市场的条件下,对这些群体来说,可能需要额外的干预措施或混合措施来补充现金援助的不足。例如,一些毕业生项目除了提供现金援助之外,还提供生产性资产、培训、生活辅导、服务和银行账户等辅助措施。这些项目已经对受助人的长期平均收入产生了多达七年的积极影响(尽管如直付现金援助一样,那些效益高和效益低的项目之间的差异甚大)。
其他受助人可能面临不同的情况:他们可能有其他渠道为自己的投资筹集资金,或可能有其他紧迫需要,比如严重饥饿或健康问题,而其他人可能只有较短的投资期限。譬如,老年人可能会优先考虑医疗以及与亲人共度时光,而非财产积累;有些人虽然想要投资,但是缺乏放弃眼下需求的自律性,或者缺乏社会地位,不能避免他人与自己争夺资源。当然,有些人可能确实投资了,可惜失败了。即使看似很出色的投资者,偶尔也会遇上一二十年的坏光景。
未来的研究议程
要了解和优化这些直付现金援助项目和其他发展干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我们需要更大规模地设计并开展长期且立意高远的评估项目。实验评估的规模和预算通常是预先设定好的,以使对总体人群的平均影响的评估达到合理的精确度。要了解某些举措对哪些人产生作用,我们深入到亚组分析的细节。受影响大的是一贫如洗的人,还是相对没那么穷的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老年人?是男人还是妇女?或者,是不是一 些完全不同的预测指标会变得至关重要,比如心理健康或者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 要回答有关这些亚组的问题,我们需要研究每个亚组更大的样本。
我们还需要协调不同地点的评估,以提高可比性。毕竟背景环境的重要性可能不亚
于个体特征。例如,在饱受了数十年冲突的乌干达北部开展项目所得的成效,会比享受
了几十年(相对)稳定的邻国卢旺达更低。测试这种地区差异的研究需要覆盖多个地点,
并仔细协调。这样的研究过去很少,但近却变得比较普遍,例如近对毕业生项目和
小额信贷的评估。
大规模测试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如何进行资本转移并采取其他干预措施,才能更好地做
到长期。“送钱给人们”似乎很简单,然而这句话却涵盖了诸多设计上的选择。援助
资金应该按周、月、季还是按年分期提供,间隔多长时间?向受助人拨付现金的频率应该
由我们决定还是交由受助人自己决定?我们是否应该要求受助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并有计划 地使用这笔钱? 我们是否应该提供某种问责机制来协助受助人贯彻这些计划?我们是否能 应用一些技术,以低成本、高灵活度的方式去做这些事情? 大规模的评估使我们能够测试
不同的设计变量,并开始了解哪些变量可以让受助人大化地利用他们的钱。
研究人员还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譬如,直付现金援助对哪些人群能产生更长久的积
极影响?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又将如何影响我们对项目成功的定义?对扶贫项目而言,选
择资助者的标准应该是基于潜在受助者的赠款使用计划,还是基于他们的贫困程度?或
者,平等对待每个拮据的人并让他们自己定义成功的含义,是否是在道德上更好的做法?
尽管这项研究议程雄心勃勃,但并非遥不可及。个别组织已经在大规模长期评估上
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上文提到的慈善组织“直接给钱”正在肯尼亚西部开展一项研 究。该组织估计这项研究的规模足够大,足以检测对占总人群15%的亚组的影响。然而,
完成这项议程还需要在全球公共品(如证据创造)投资方面有坚定的领导力和授权。在这方面有一些先例可循。例如,转移支付项目在包括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英国国际发展部在内的财政支持下,协调和综合了一些关于针对非洲社会保护的直付现金援助的研究。未来将会有数千亿美元送到穷人的手上,如果不在项目研究上做相应的投资,是很不明智的,会降低现金援助将能带来的好处。
"
捧起《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2》,第一印象便是它那与众不同的封面设计,散发着一种低调却引人注目的质感,瞬间就激发了我探究其内容的兴趣。中信出版社的出品,在我看来,本身就意味着品质的保证,他们对于引进的图书,往往有着非常审慎的选择和专业的编辑。我一直对社会创新这个话题充满好奇,总觉得它蕴含着解决当下许多复杂问题的钥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前沿的、甚至是颠覆性的理念,让我对社会创新的边界和可能性有更深刻的理解。或许书中会涉及一些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最新进展,以及各国在推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的创新实践。我也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来驱动社会创新的案例,以及在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社会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本书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预感,仿佛它将带领我进入一个充满智慧火花的全新领域。
评分初见《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2》,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沉甸甸的分量,以及封面纸张带来的那种温润的触感,这让我对书中所承载的知识分量有了初步的预期。中信出版社的名字,作为国内知名的出版机构,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可靠的保证,我深知他们选书的严谨性。我一直认为,社会创新不仅仅是改变游戏规则,更是重塑游戏本身的思维方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为我带来一些关于“看不见”的社会创新故事的洞察。或许里面会深入探讨一些被忽视的社会角落,那些正在默默发生的、却有着巨大潜力的改变。比如,关于如何通过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甚至是个人力量,去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社会难题。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超越传统思维模式的视角,帮助我理解社会创新的真正含义,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经济背景下的独特表现。这本书给我一种沉静而深刻的力量感,预示着它将带领我进行一场关于社会进步本质的深度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尤其是那个泛着淡淡光泽的纸张,触感就相当不错,让人忍不住在拿到手里时多摩挲几下。我一直对“社会创新”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它有点悬而又悬,不够落地。这次收到这本《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2》,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但光是厚度和沉甸甸的分量,就预示着它里面一定承载了不少扎实的干货。中信出版社的名字也给了我信心,他们出的书通常在内容深度和编辑质量上都比较有保证。我特别期待里面能有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比如那些真正从基层涌现出来的、具有颠覆性意义的社会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启发,让我对如何识别、理解乃至参与到社会创新进程中有更清晰的认识。有时候,一个好的切入点,一个鲜活的例子,比枯燥的理论讲解更能打动人心。不知道里面会不会有一些关于如何评估社会创新项目有效性的方法论,或者关于如何吸引更多资源投入到这些项目中的策略。总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对知识的期待,一种对社会进步的可能性充满好奇的心情。
评分这次收到《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2》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那略显朴素却又透着一股严谨气质的封面吸引了。中信出版社的出品,总给人一种值得信赖的感觉,质量上通常不会让人失望。我一直觉得,社会创新这个领域,既关乎宏大的愿景,也需要脚踏实地的执行。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那些隐藏在日常中的、正在悄然改变世界的创新力量。可能是关于某个特定领域的深度剖析,比如教育、医疗、环保,或是某个城市在推进社会创新方面的经验总结。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一些画面,或许里面会有关于如何克服阻力、如何凝聚共识,甚至是关于那些在实践中遇到的失败与教训。这些细节往往比光鲜的成功故事更能体现出社会创新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鼓励大家去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并尝试用创新的方式去解决。从这本书的体量来看,内容应该相当丰富,足以支撑起我对这个话题的深入探索。
评分拿到《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2》,我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的装帧设计,细节处理得很到位,无论是书脊的压痕还是内页的排版,都显得颇具匠心。我一直对社会创新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能量。这本书由中信出版社引进,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出版的书籍通常在内容的专业性和思想的深度上都有相当的水准。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一些当前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并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思维来应对它们。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贫困、教育不平等这些全球性挑战时,有哪些正在崭露头角的创新模式?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社会影响力投资的案例分析,或者是关于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社区体系的实践经验?我设想,里面可能还会有些关于技术如何赋能社会创新的讨论,以及在快速变化的时代,社会创新者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总之,这本书给我一种即将踏上一场智慧探索旅程的感觉,充满了未知与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