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大美中国系列)
定价:42.00元
售价:31.5元,便宜10.5元,折扣75
作者:陈炎,陈炎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325854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在审美文化史的研究上,“大美中国”丛书疏理并建构了一部“有别于审美思想史和审美器物史的审美文化史”,为同类著作中的*部通史。《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为我们展现了两宋时期从人文荟萃走向“残山剩水”之哀的审美转变。 **近两次关于教育的讲话都提及了要重视中国基础教育中的美育。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全书通过对我国两宋时期大量文明遗产(包括各类工艺品、美术作品、音乐舞蹈作品、文学作品、建筑、器具、各类文献等)严谨详细地审视,透过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维方式等多重因素对这些审美对象的渗透和影响,以及这些审美对象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的考察和研究,为我们清晰地展现和勾勒出中国魏晋审美文化史的演进轨迹。全书文字通畅易懂,并配以大量精美插图,从而大大降低了接受难度。
新华书店,物流
陈炎,1957年生于北京。1978年9月进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学习,1987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2001年12月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副校长、美学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新华书店,物流
新华书店,物流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与“理”的哲学思辨很感兴趣,而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在我看来,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朱熹的理学,程颐的“格物致知”,都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种对宇宙、人生、道德的深刻探索,使得宋代不仅在物质文化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精神文化上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这个书名,带着一种人生无常、岁月如歌的感慨,让我不禁联想到,在那个哲学思想最为活跃的时代,文人墨客们是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游走的。他们是如何在个人际遇的起伏中,体悟人生的真谛?“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这句话本身就蕴含着一种辩证的智慧,即事物的产生和消亡,或许都如雪花般短暂而美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哲学和思想史的角度,去剖析两宋时期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是如何构建他们的思想体系,以及这些思想是如何渗透到当时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否会讲述那些学者们在乱世之中,如何坚守自己的学术信念,又如何在著作中,留下他们对天地万物的深刻洞见?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两宋时期那个充满智慧与哲思的灵魂世界,以及他们留给我们的,那些值得反复咀嚼的思考。
评分我对历史题材的书籍一直有着特别的偏好,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入挖掘一个时代独特气质的作品。两宋时期,在我眼中,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矛盾又极具魅力的时期。一方面,它有着极其繁荣的经济和高度发达的文化,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兴盛,市民阶层的崛起,都为这个时代注入了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它又面临着边患频仍,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和分裂。这种辉煌与悲凉交织的命运,使得两宋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动人。我特别想知道,《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这本书,究竟是如何去呈现这种复杂而又迷人的气质的。它会不会从日常生活入手,描绘出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烟火气?还是会侧重于政治军事上的波谲云诡,让我们体会到那个时代沉重的历史责任?“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这个书名本身就有一种“繁华落尽,一切归于平淡”的意境,它让我思考,在那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个体命运与历史洪流的关系究竟是如何契合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去感受那份属于两宋独有的,既有雍容华贵,又有苍凉悲壮的独特韵味。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深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对宋代词坛那颗璀璨的明珠——李清照——情有独钟。她的词,时而婉约凄美,如泣如诉,将女儿家的细腻情思描摹得淋漓尽致;时而又带着几分豪放,透着一股不让须眉的坚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字,道尽了多少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又何尝不是一种壮丽的生命宣言?《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宿命感和时间流转的韵味,让我联想到那些如雪般飘散又如雪般绚烂的生命和诗篇。我尤其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两宋时期词的发展脉络,以及像李清照这样的女性词人,在那个男权社会中是如何发出如此动人的声音的。她们的创作,是如何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又如何反过来影响了当时的文化风尚?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不同于寻常历史读物的视角,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女性力量,去理解她们在“似雪”的生命中,如何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那种即便在飘零中,也依然坚守和闪耀的美丽。
评分看到《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大美中国系列)》这个书名,我心里就涌起一股特别的情感。两宋,这两个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厚重感,从繁华的北宋到凄美的南宋,那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时代。想象一下,那时的文人雅士,在江南烟雨中吟诗作画,在西湖断桥边感怀身世,又或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交织,那种悲壮与豁达,实在令人心驰神往。这本书的副标题“大美中国系列”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它似乎在暗示,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事件,更是在展现两宋时期中国最独特、最迷人的风采。无论是精美的瓷器、磅礴的画卷,还是深邃的哲学思想,亦或是细腻婉约的词风,都像是这“大美中国”的闪耀碎片。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以何种方式来串联起这些看似独立的文化符号,将它们汇聚成一幅流光溢彩的时代画卷。它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娓娓道来,还是像一位妙笔生花的艺术家,用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景象?我对它如何展现两宋时期文化艺术的极致成就,以及这种“极致”是如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略有了解的爱好者,我对宋代的绘画和瓷器一直抱有极高的热情。《千里江山图》的壮丽,《清明上河图》的生动,以及汝窑的温润、官窑的古朴、定窑的雅致,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艺术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器物或图画,它们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审美、工艺技术高度发展的集中体现。《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这个书名,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又有一种极致的美感,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曾经辉煌一时,又随着时代变迁而逐渐黯淡,但其精神内核却永恒流传的艺术瑰宝。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两宋时期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罗列那些名作,而是能解读它们背后的故事、创作理念以及在当时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以及他对艺术的痴迷,又是如何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走向?那些精美的瓷器,是如何通过工匠的双手,将大自然的灵感和文人的雅趣融为一体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展览,通过文字的力量,将那些沉睡在博物馆中的艺术珍品重新唤醒,让我有机会在纸页间,重温两宋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艺术华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