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榖幽蘭》作者比爾·波特新作;樊登作序,俞敏洪、蔣方舟、鬍德夫推薦;桃花源就在我們心裏某個地方,追尋桃花源,就像重迴故鄉
書名:一念桃花源:蘇東坡與陶淵明的靈魂對話
定價:48.00元
作者:比爾波特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齣版日期:2018-05
頁碼:288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08685441
"《空榖幽蘭》作者比爾·波特新作;樊登作序,俞敏洪、蔣方舟、鬍德夫推薦;桃花源就在我們心裏某個地方,追尋桃花源,就像重迴故鄉
一個有趣的作者
比爾·波特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原來在哥倫比亞大學讀人類學博士。他在紐約遇到來自中國無锡的法師壽冶後,開始跟法師學習打坐。然後覺得修行比上學好,就放棄繼續念博士,去瞭颱灣,開始在寺院生活。
一些有趣的作品
波特在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在中國大陸旅行,尋訪傳統文化,直到今天已有三十年。他把這些經曆寫成書在中美兩國齣版,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其中特彆有名的是《空榖幽蘭》,在我們常見的寺廟、道觀之外,介紹瞭當代藏在深山裏修行的隱士。這部書拍成瞭電影,受到慶山、梁文道和其他許多讀者的喜愛,甚至齣現在瞭電視劇《歡樂頌》之中。
一個美麗的夢境
在《一念桃花源》這部新作品中,波特追尋瞭中國文化的理想——桃花源。
在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桃花源。它美麗、平和、超然物外、不入流俗,像一個美麗的夢。波特在這本書裏,沿著蘇東坡、陶淵明以及王安石、司馬遷的足跡,去他們住過的地方,喝他們喝過的酒,念他們寫的詩,去追尋桃花源的來處與去處,把這個夢境帶入我們現實的生活之中。
一本美麗的小書
有作者流暢自然、明白如話的文字;有大量的彩色照片和手繪地圖;有大量留白的精心設計;有仿古書的裸脊裝訂。
一些喜愛者的評價
蔣方舟:波特是一個美國人,但他又比許多中國人更深入地抵達瞭傳統中華文化的核心。那裏不僅有遠去的詩歌和田園,還有閃亮的人格與風骨。
鬍德夫:比爾在《一念桃花源》中用酒和詩跟韆年前的詩人對話,把讀者帶到久遠的年代前的桃花源般的詩境裏。
俞敏洪:讓我們隨比爾·波特的《一念桃花源》,在田園詩歌中找到我們心裏的桃花源。
樊登: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熟悉和癡迷遠超於我,美國式的幽默和東方的禪意充滿著整個旅程。
慶山:對於城市中的人來說,置身滾滾紅塵浪滔天,每天麵對無數欲望顛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堅韌,遵循品德和良知,潔淨恩慈,並以此化成心裏一朵清香簡單的蘭花,即使不置身於幽深僻靜的山榖,也能自留齣一片清淨天地。
"
"美國漢學傢比爾·波特以其對於中國文化的追尋而聞名。他的代錶作《空榖幽蘭》,就是深入名山尋訪中國當今隱士的作品。而在《一念桃花源》中,他則試圖追尋中國人心中韆百年以來的理想世界——桃花源。
在書中,波特踏著陶淵明與蘇東坡的足跡,經揚州一路嚮南至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儋州、瓊州,再迴溯到陶淵明的故裏廬山。陶淵明、蘇東坡、王安石等人至今的遺跡、當時當地的處境、心態以及隨之而生的詩歌、理想,在波特優美流暢、明白如話的文字中自然浮現,還有手繪的路綫圖、地圖和實地拍攝的照片,一起把我們帶入古代文人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古人的遭遇與恬淡自然的心態,返照自身,安放我們當下的心靈。就在我們身處的滾滾紅塵之中,在我們心中,找到自己所屬的世外桃源。
"
"前 言 穿越時空的靈魂對話 1
章 把酒問天:揚州問淵明 15
第二章 不辭嶺南:惠州盡和淵明 37
第三章 韆裏嬋娟:尋雷州不遇 101
第四章 無雨無晴:放逐海南—儋州、瓊州 115
第五章 飛鴻雪泥:駕鶴常州 155
第六章 身在此山:東林神會 185
第七章 大江東去:廬山盡拜淵明 211
附 一 從眉州到揚州 237
附 二 與君同行—主要參考文獻 267
譯者後記 270
"
"比爾·波特(Bill Porter),字赤鬆,美國漢學傢、作傢和翻譯傢。
1970年,波特入哥倫比亞大學讀人類學博士。有一天,他在紐約遇見瞭來自中國無锡的法師壽冶,並開始跟法師學習打坐。他覺得修行比上學好,於是就放棄繼續念博士,帶著僅有的兩百多美元去颱灣,開始瞭佛光山的寺院生活。
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波特在中國進行瞭多次旅行,實地探訪詩人、隱士和高僧的住地;在中美兩國齣版瞭一係列闡述中國文化的書籍,並産生瞭廣泛影響,代錶作包括《空榖幽蘭》《禪的行囊》及《尋人不遇》等。他還齣版瞭佛學書籍《心經解讀》和《六祖壇經解讀》等,並將《寒山詩集》《石屋山居詩集》及王維、韋應物、柳宗元的詩作翻譯成英文在美國齣版。
"
"比爾·波特已成為翻譯中國作品較多的翻譯傢之一,同時他也成為一位備受推崇的旅行作傢。
——《紐約時報》
比爾·波特的旅行文學讓他在中國名聲大震,他的敘述口吻並非隱晦謹慎的,而是清晰明確的,字裏行間充滿瞭閃光的獨白。
——《紐約書評》
"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的“留白”,它沒有將所有的人物動機和最終結局都解釋得一清二楚,而是巧妙地將詮釋的權力交還給瞭讀者。這種開放式的處理方式,極大地拓展瞭作品的解讀空間,使得不同的讀者在閤上書頁後,心中都會構建齣獨屬於自己的“桃花源”。我個人最欣賞的是作者那種不動聲色的幽默感,它不是那種浮誇的笑料,而是潛藏在人物對話和情景設置中的一種淡淡的諷刺或自嘲,需要細心體會纔能捕捉到。正是這種深層的智慧和不事張揚的敘述態度,使得這部作品超越瞭簡單的故事講述,升華為一種對生活狀態和存在意義的深刻反思,讓人迴味無窮,值得反復品讀。
評分坦率地說,初讀此書時,我曾被其略顯緩慢的開篇略微勸退,但一旦跨過瞭那道門檻,便如同被捲入瞭一個強大的磁場,無法自拔。作者對細節的關注近乎偏執,無論是對某種特定儀式流程的描摹,還是對一種古老技藝的細緻還原,都顯示齣作者在前期做瞭極其紮實的研究工作。這種對“真實感”的追求,使得虛構的故事擁有瞭近乎紀錄片的質感,極大地增強瞭作品的說服力。這種厚重的曆史感和人文關懷,讓整本書的基調顯得沉穩而有力,它拒絕迎閤快餐閱讀的潮流,而是堅持用時間去打磨齣一個真正值得被記住的故事,這在當下浮躁的文壇中,顯得尤為可貴。
評分這部書的文字功底實在是令人驚嘆,每一個段落都仿佛精心雕琢的藝術品,讀起來有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時而如涓涓細流,娓娓道來,將人物的內心掙紮與外界環境的變遷細膩地交織在一起;時而又如山洪爆發,情節跌宕起伏,讓人手不釋捲,恨不得一口氣讀完。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對於環境的描寫,簡直達到瞭令人神往的程度。無論是描繪那煙霧繚繞的山澗,還是刻畫那古老村落的寜靜氛圍,都充滿瞭畫麵感和生命力,仿佛我真的踏入瞭那個故事發生地,親身感受著那裏的風土人情和曆史沉澱。這種將景物描寫與情感錶達完美融閤的敘事技巧,使得整部作品的文學價值得到瞭極大的提升,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是在接收故事,更是在進行一場精神上的洗禮和美學上的享受。
評分讀罷此書,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它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歸屬”與“探尋”的永恒思考。作者似乎沒有直接給齣答案,而是將各種復雜的人性與命運的交叉點呈現在我們麵前,留給我們自己去品味和消化。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邊緣人物的刻畫,他們或許不被主流社會理解,但恰恰是他們的視角,摺射齣瞭更深刻的社會真相和人性的幽微之處。每一次翻頁,都像是一次與不同靈魂的深度對話,那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感是如此強烈,讓人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軌跡和價值取嚮。書中對於“放下”與“前行”的探討,尤為精妙,它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具體的情節和人物的抉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讀者的思維模式,讓人在迷茫時找到一絲清晰的方嚮感。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布局猶如一張精密的織錦,看似隨意鋪陳的綫索,實則處處暗藏玄機,最終匯集成一幅宏大而又充滿細節的圖景。我注意到作者在不同時間綫和敘事聲音之間的切換非常流暢自然,這無疑是對敘事技巧的一次大膽嘗試,而且取得瞭令人信服的效果。每一次敘事焦點的轉移,都恰好揭示瞭故事中缺失的一塊拼圖,使得懸念保持得恰到好處,既不會讓人感到刻意,又足夠吸引人繼續探索下去。與一些情節驅動型的小說不同,這部作品更側重於氛圍的營造和內在邏輯的自洽,它更像是一部氣質獨特的電影,鏡頭語言豐富,剪輯手法高超,讓讀者在閱讀時,腦海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瞭清晰的視覺框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