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常态课的方式展示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过程,体现了管老师过硬的作文教学基本功,不凡的教育教学细节处理艺术,以及作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这对小学作文教学极富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本书是小语名师管建刚对他所执教的四年级(1)班每一节作文课的记录。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位特级教师是怎样一步步领着学生学习写作的;也可以看到作文和做人、教学和教育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最能全面观察管建刚老师作文课堂、作文教学的力作。
作者简介管建刚,一年大病,两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1998年起安心做老师,“十年磨一剑”,2008年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七代务农,八面无书,九九寒冬,十年板凳。2005年出版《魔法作文营》,2006年出版《不做教书匠》,2007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009年出版《一线教师》。2010年出版“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之《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2011年出版《我的作文训练系统》,2012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课例》,2013年出版《我的作文评改举隅》《教师成长的秘密》,2014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六讲》《一线表扬学》,2015年出版《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2016年出版《和女儿谈》和《我的全程带班录》四、五、六年级三册。
目 录
序一 从此不怕教作文/叶惠琴 …
序二 三年/羊红叶 …
前言 我的家常讲评课 …
四(上) 19课
第1课 “今天”病、厨房和卧室 …
第2课 “今天”病,变异了 …
第3课 “我想”病、省略提示语 …
第4课 节奏感、表示“说”的字词 …
第5课 标点的魅力、提示语不带“说” …
第6课 初话构思、“de”病 …
第7课 说话句的分与合、必要的穿插 …
第8课 选材、小标题怎么用 …
第9课 形象感、段落匀称 …
第10课 事情不等于作文、说话句之外 …
第11课 提示语位置的差别、初写内心 …
第12课 “关联词”病、二写内心 …
第13课 看老师改、三写内心 …
第14课 无处不在的内心 …
第15课 张家的秘诀、张家的败笔 …
第16课 李氏表达法、复习语言病 …
第17课 什么是坏的开头、复习语言病 …
第18课 好作文好在哪里 …
第19课 事情不等于作文、任氏新表达…
四(下) 16课
第1课 复习语言病、对话与内心 …
第2课 “感叹号”病、初见特写 …
第3课 “少年痴呆症”、裁剪 …
第4课 又见特写 …
第5课 哪里要特写(1)、动作特写 …
第6课 哪里要特写(2)、表情特写(1) …
第7课 作文内功、哪里要特写(3) …
第8课 删的奥秘(1)、段落匀称 …
第9课 删的奥秘(2)、特写对比 …
第10课 寻找故事的曲折点 …
第11课 语言的节奏、内心的曲折点 …
第12课 长句变短句、选材是怎么回事 …
第13课 几道构思、表情特写(2) …
第14课 用好网络语、剪裁事情 …
第15课 到生活里去“剪”故事 …
第16课 复习说话、内心、特写与构思 …
后记 如果还有如果 …
编辑推荐本书以常态课的方式展示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过程,体现了他过硬的作文教学基本功以及作文教学中作文和育人的和谐统一,他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有趣、有效,深受学生和一线教师的欢迎。
内容简介本书是小语名师管建刚对他所执教的六年级每一节作文课的全程记录,共计34课,从中可以看到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引领导着学生锤炼语言、创意结构、组织选材,写好写人、记事、写动物的作文的,也可以看到作文和做人、教学和教育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是迄今为止,最能全面观察管建刚老师作文课堂、作文教学的力作,对小学作文教学极富参考价值,能有效提升孩子的作文水平。
作者简介管建刚,一年大病,两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1998年起安心做老师,“十年磨一剑”,2008年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七代务农,八面无书,九九寒冬,十年板凳。2005年出版《魔法作文营》,2006年出版《不做教书匠》,2007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009年出版《一线教师》。2010年出版“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之《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2011年出版《我的作文训练系统》,2012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课例》,2013年出版《我的作文评改举隅》《教师成长的秘密》,2014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六讲》《一线表扬学》,2015年出版《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2016年出版《和女儿谈》和《我的全程带班录》四、五、六年级三册。
目 录序一 从此不怕教作文/叶惠琴 …
序二 三年/羊红叶 …
前言 我的家常讲评课 …
六(上)19课
第1课如何写愿望 …
第2课“一件事”“用一件事写人” …
第3课写人作文的题目、重复病 …
第4课“一事一特点”的三个秘诀 …
第5课选佳作、练铺垫 …
第6课对比、悬念 …
第7课写人要特点、写事要看法 …
第8课标点、单句成段、看法 …
第9课作文的加速器 …
第10课读者是上帝 …
第11课作文模特沈阳 …
第12课作文,哪里结束? …
第13课要思考,要干净 …
第14课回信的奥秘 …
第15课创意写信 …
第16课作文新包装 …
第17课章氏表达法 …
第18课论中国好宅男 …
第19课写人作文大复习 …
六(下)15课
第1课新学期新栏目 …
第2课这样写好一件事 …
第3课思考取胜 …
第4课用故事写动物 …
第5课悬念、特写、单句成段 …
第6课要点不能丢、个性不能少 …
第7课什么地方“快”,什么地方“慢”? …
第8课用故事写植物 …
第9课三位作文新高手 …
第10课查资料与转化语言 …
第11课“自私”之辩 …
第12课搜集资料写人 …
第13课剪裁、分段 …
第14课给“我的名言”配故事 …
第15课铺垫、含蓄美 …
后记 如果还有如果 …
编辑推荐本书以常态课的方式展示了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过程,体现了管老师过硬的作文教学基本功,不凡的教育教学细节处理艺术,以及作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这对小学作文教学极富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本书是小语名师管建刚对他所执教的五年级(1)班每一节作文课的记录。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位特级教师是怎样一步步领着学生学习写作的;也可以看到作文和做人、教学和教育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最能全面观察管建刚老师作文课堂、作文教学的力作。
作者简介管建刚,一年大病,两年养病,三年经商,八年村小。1998年起安心做老师,“十年磨一剑”,2008年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七代务农,八面无书,九九寒冬,十年板凳。2005年出版《魔法作文营》,2006年出版《不做教书匠》,2007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2009年出版《一线教师》。2010年出版“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之《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故事》,2011年出版《我的作文训练系统》,2012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课例》,2013年出版《我的作文评改举隅》《教师成长的秘密》,2014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学六讲》《一线表扬学》,2015年出版《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2016年出版《和女儿谈》和《我的全程带班录》四、五、六年级三册。
目 录序一从此不怕教作文/叶惠琴 … 1
序二三年/羊红叶 … 4
前言我的家常讲评课 …1
五(上)20课
第1课什么是好的语言 …
第2课什么是坏的语言 …
第3课提示语里奥秘多 …
第4课人的另一个世界 …
第5课听一句,想三行 …
第6课想好再写、“括号”病 …
第7课思考力、分段的奥秘 …
第8课剪裁是怎么回事 …
第9课选材的奥秘 …
第10课神奇的作文调味王 …
第11课几条构思线、“把”字病 …
第12课藏起来的构思 …
第13课隐藏的局部构思 …
第14课顺序与人称变化 …
第15课作文,传递正能量 …
第16课作文的口气,多余的构思 …
第17课正能量、用故事写人 …
第18课提示语的前后呼应 …
第19课写事转化为写人 …
第20课作文不等于事情 …
五(下)15课
第1课复习想好了再写 …
第2课写愿望,话构思 …
第3课初见思考力 …
第4课想到事情的背后去 …
第5课好开头、复习语言病 …
第6课写景、写诗 …
第7课写景不只是写景 …
第8课提示语在中间、特写的魅力 …
第9课改出来的特写 …
第10课有感情、有思考、有技巧 …
第11课构思取胜 …
第12课小事情变成大作文 …
第13课选佳作,学选材 …
第14课大悬念 、小悬念 …
第15课“白纸”和“剪纸” …
后记如果还有如果 …
初读这套书,就被封面上“全程带班录”这几个字深深吸引。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在教学中苦苦追寻的“秘籍”吗?不同于市面上那些空洞的理论指导,这本书仿佛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一位资深教师真实的教学生活。管建刚老师的文字朴实却充满力量,他没有华丽的辞藻,更多的是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的细致描摹。从课堂的导入,到学生习作的点评,再到课后的反思,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听到教室里此起彼伏的讨论声,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火花,也感受到管老师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全景式”。它不仅仅展示了成功的瞬间,也毫不避讳地记录了教学中的困惑、挑战,甚至是失败。这种真实,让作为读者,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我,感到非常亲切,也更加安心。原来,成功的教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无数次的尝试、调整和成长。它让我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那份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耐心和智慧。我迫不及待地想跟着管老师的脚步,在书本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评分当我翻开这套书,内心涌现的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作为一线教师,我每天都在经历着类似的情境,与学生们嬉笑怒骂,在字里行间寻找教育的真谛;陌生,则是因为管建刚老师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将他多年带班的实践,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不仅仅是一本作文教学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教师如何成长”的教科书。他记录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理念的落地过程。我尤其欣赏他对每一个孩子个性化关注的描绘,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互动,却往往是点燃学生写作兴趣的火种。书中那些学生习作的修改痕迹,以及管老师针对性极强的点评,都让我受益匪浅。他没有用生硬的理论去套用,而是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是如此的宝贵。读这本书,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自己课堂上的一些不足,对照管老师的做法,找出改进的方向。它让我意识到,教育是一项充满温度的事业,需要我们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去浇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作文教学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总觉得难以抓住核心,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写出真情实感。直到我读了这套书,才仿佛拨云见日,找到了方向。管建刚老师的“全程带班录”,就像一股清流,涤荡了我心中对作文教学的迷茫。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他不仅仅是传授写作技巧,更是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表达情感。我非常喜欢他对学生作文的点评方式,那种既有肯定又有建议,既能激发学生自信又能指出改进方向的“双管齐下”,简直是绝妙。他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然后巧妙地将其放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他也能够用温和而有力量的方式指出,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否定。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管老师的课堂,与孩子们一起感受文字的魅力,一起探索写作的乐趣。它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作文教学并非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让学生释放天性,表达自我的绝佳途径。
评分这套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启发。我被管建刚老师那种对教育事业近乎偏执的热爱所深深感染。他不仅仅是在教学生写作,更是在用心雕琢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书中的“全程带班录”,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而真实的教学过程,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希望。我尤其欣赏他对于课堂细节的捕捉和反思。那些看似微小的教学瞬间,在他笔下却被赋予了深刻的教育意义。他能够敏锐地发现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境,然后用最恰当的方式去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放手”式的教学,比“手把手”的指导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读这本书,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对照自己的教学,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如何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得更好。它让我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更需要一颗永远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心。
评分坦白说,在阅读这套书之前,我对于“作文教学”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面,侧重于技巧的传授和范文的模仿。然而,管建刚老师的这套“全程带班录”,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他展现的,是一种更加立体、更加深入的教学图景。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写出好作文,更是关于如何培养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思考、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孩子。我深深地被他课堂上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所打动。他没有强制性的灌输,而是通过一次次的互动、一次次的启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他记录的那些课堂上的细节,诸如孩子们对某个词语的讨论,对某个句子的推敲,都让我看到了教育的温度和智慧。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点燃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让他们学会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抒发自己的情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