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 2018高校自主招生全攻略 孙伟 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考自主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高考自主招生考试强

现货 2018高校自主招生全攻略 孙伟 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考自主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高考自主招生考试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自主招生
  • 高校自主招生
  • 高考自主招生
  • 模拟试题
  • 孙伟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18年
  • 招生攻略
  • 考试辅导
  • 高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论图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83216
商品编码:27783975152
丛书名: 高校自主招生全攻略

具体描述

产品展示
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高校自主招生全攻略
作 者:  孙伟
定价:  98.00
ISBN号:  9787544483216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开本:  16
装帧:  平装
出版日期:  2018-4-1
印刷日期:  2018-4-1
编辑推荐

阅读知识成体系,依据一至六年级的知识点编排选文,题目编制科学,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突出重点学习目标,兼顾语文基础知识巩固,练习多样化,循序渐进。

以训练为主线,围绕选文及题目进行深入的阅读指导与解析,教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练好扎实的阅读基本功,使学生有目标地练习,并能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会写同类文章。

传授阅读的习惯和方法,在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审美鉴赏,并有效提高写作的能力。

选文典型、新颖,内容丰富,中外结合。

内容介绍
本选题主要向读者介绍高校自主招生的概况、应试准备,及部分名校的概览、备考指南和经验分享。编写目的是帮助高三学生了解高校自主招生的要求,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容地应对测试,从而更轻松地考进自己的理想学校。
作者介绍
199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年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语文特级教师,市十佳教师;区人大代表;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官,山东版新课标教材核心编者;《写作》《语言的运用》《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编委。主编《烛照千古两圣人》《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读本》;参编山东版教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年来着力研究高校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主编《高校自主招生面试指导》《高考新模式——-综合评价招生一本通》。
目录

第一章报考指津001

1节自主招生简介002

2节学科特长展示003

3节报考学校选择006

4节个人陈述写作015

 

第二章素质提升023

1节创新思维024

一、创新思维的特点024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025

2节数学拓展032

一、集合拓展032

二、函数拓展033

三、数列知识拓展034

四、三角知识拓展035

五、不等式知识拓展037

六、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038

七、解析几何039

八、排列组合与概率039

九、平面向量与复数拓展知识041

3节物理拓展049

一、力学部分049

二、电学部分055

三、热学、光学、原子物理部分061

4节逻辑推理066

一、归纳和演绎066

二、定义判断068

三、常用推理方法071

四、批判性思维培养076

5节数字和图表题084

一、数字规律研究084

二、图形推断训练085

(一)看数量085

(二)看转动086

(三)看图形的形状以及种类086

(四)看图形的封闭086

(五)求同086

6节人文底蕴088

一、文化常识088

(一)人文思想088

(二)文学教育089

(三)天文历法089

二、常见典故090

7节表达能力092

一、表达能力概述092

(一)好的语言的特点092

(二)语言表达训练094

二、演讲和辩论095

(一)演讲095

(二)辩论098

三、研究性论文写作102

 

第三章专业导航105

1节文学类106

一、中文106

二、外语122

2节理学类128

一、数学128

二、物理141

三、化学151

四、生物180

3节教育类193

4节财经类201

5节法学类214

6节医药类220

7节传媒类227

8节其他热点232

 

第四章面试闯关237

1节面试礼仪238

2节面试心理240

3节自我介绍241

4节问题回答246

一、问题回答攻略246

(一)把握五大关键246

(二)谨防八大误区249

二、分类详解十大问题251

(一)热点评析类251

(二)学校专业类265

(三)个性特长类269

(四)人际交往类272

(五)公民素质类278

(六)应急应变类281

(七)人文素养类284

(八)科学素养类291

(九)创新创造类297

(十)奇葩题目类303

5节无领导小组讨论306

一、常见题型307

二、评分标准308

三、角色定位308

四、常规思路311

五、高分技巧313

 

第五章考场秘笈317

一、统招学校

2017清华大学(电子信息)318

2017北京大学(理科类)320

2017中国人民大学(哲学)322

2016中国人民大学(汉语言文学)323

20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试验班)325

2017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326

2017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327

2016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328

2017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328

2016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工程)329

2016北京邮电大学(设计类)329

2016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基础科学实验班)330

2017中央财经大学(投资学)331

201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332

2017中国政法大学(应用型)334

2016中国政法大学(普通法学)335

2017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336

2016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337

2016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339

2017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341

2017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342

2017北京交通大学(法学)342

2017北京科技大学(物理)344

2017北京化工大学(财务管理)344

2016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346

2017北京林业大学(林学)347

2017北京林业大学(车辆工程)348

2017北京语言大学(数字媒体技术)349

2017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班)350

2017天津大学(微电子)351

2017天津大学(化学)352

2017南开大学(外语)353

2017复旦大学(法学)354

2017上海交通大学(材料)356

2017同济大学(物理)359

2017华东师范大学(生物)360

2017上海财经大学(金融)361

2017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362

2016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363

2017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与新媒体)364

2017华东理工大学(金融经济学类)364

2017东华大学(经济学)365

2016东华大学(数学)366

2017山东大学(数学)367

2017山东大学(数学)368

2017中国海洋大学(外语)368

201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学)369

201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学)372

201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试验班)372

2017合肥工业大学(综合)373

2016合肥工业大学(综合)374

2016合肥工业大学(综合)374

2016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75

2017南京大学(社会学)376

2017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378

2017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379

201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381

2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播电视学)382

2017南京理工大学(机械材料电子信息类)383

2017南京农业大学(草叶科学)384

2017中国药科大学(化工与制药)385

2017中国药科大学(化学)386

2017河海大学(数学)388

2017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388

2017江南大学(会计学)389

2017苏州大学(汉语言文学)390

2017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391

2017华北电力大学(电气自动化)393

2017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394

2017哈尔滨工业大学(英语)395

2017吉林大学(英语)395

2017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信息)396

201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397

2017东北师范大学(教育)399

2017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400

2017大连海事大学(通信)401

2017东北大学(文科类)402

2017西安交通大学(理科试验班)403

2017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工程)405

2017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科学)406

201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407

201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409

2017长安大学(理科)409

2017兰州大学(外语)412

2016兰州大学(数学)413

2017武汉大学(哲学)413

2017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414

2016武汉大学(数学)415

2016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416

2017华中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417

201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语)418

201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物理)419

2017中国地质大学(广播电视学)420

2016中国地质大学(生命科学)421

2017武汉理工大学(B类理科)421

201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工程)422

201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汉语言文学)424

2017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425

2016华中农业大学(农学)425

2017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427

2016华中师范大学(化学)429

2017湖南大学(汉语言文学)429

2017中南大学(法学)430

2017中南大学(医学)431

2016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33

2017四川大学(英语系)434

2016四川大学(中文)436

2017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438

2016电子科技大学(通信)439

2017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40

2016西南交通大学(汉语言文学)441

2016西南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442

2017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443

2016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445

2017重庆大学(经济管理)447

2016重庆大学(能源动力)449

2017西南大学(机械)451

2017西南大学(数学)452

2016西南大学(电气系统自动化)453

2017中山大学(资源环境)454

2017中山大学(人文学科)455

2017中山大学(社会科学)457

2016中山大学(社会科学)458

2017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60

2017厦门大学(化学)461

二、特色学校

2017清华大学·领军计划463

2017北京大学·博雅计划465

2017中国科学院大学466

2016中国科学院大学467

2017北京外国语大学(小语种)468

2017国际关系学院469

2017南京师范大学469

2017南京邮电大学470

2017南京林业大学(1471

2017南京林业大学(2472

2017西交利物浦大学(1473

2017西交利物浦大学(2474

2017南方科技大学475

2017香港大学476

2017上海纽约大学申请经验谈479

附:家长经验谈480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高考自主招生:理论与实践深度解析》 前言 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自主招生作为一种重要的招生改革举措,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升学途径。近年来,自主招生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考试内容日益深化,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旨在为广大有志于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提供一份全面、深入、实用的指导,帮助考生理解自主招生的核心精神,掌握考试的规律,提升备考的效率,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年考题或提供应试技巧,而是着力于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自主招生的本质,结合实践层面提供可操作性的备考策略。我们认为,真正的自主招生成功,源于对自身潜能的深刻认识,对所报考院校精神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因此,本书的编写将遵循以下几个核心原则: 1. 理念引领,目标明确: 深入解读自主招生的政策精神,帮助考生明确“为什么”参加自主招生,以及自主招生“选拔什么样的人”。理解这一点是制定有效备考计划的基石。 2. 基础扎实,能力提升: 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更注重培养考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自主招生并非对基础知识的简单考察,而是对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 3. 方向清晰,方法得当: 针对自主招生考试的特点,提供系统性的备考指导,包括如何进行自我认知、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复习、如何提升综合素质表现等。 4. 实战导向,模拟演练: 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提供高质量的模拟试题和解析,帮助考生熟悉考试流程,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性改进。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即将或正在准备参加高考自主招生的全国高中生。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帮助考生在复杂的自主招生信息中理清思路,建立信心,以更加从容和自信的态度迎接挑战。 第一章:高考自主招生政策解读与发展趋势 自主招生的出现,是中国高等教育从“标准化选拔”向“多元化评价”转型的重要标志。本章将从宏观视角出发,深入剖析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背景、发展历程、核心目标以及当前的最新动态。 政策演进与核心理念: 回顾自主招生政策从试点到常态化的关键节点,分析不同时期政策调整背后的逻辑。 重点解读“学科特长”与“创新潜质”的内涵,阐释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希望选拔出何种类型的学生。 分析自主招生与普通高考、综合评价招生等其他招生方式的异同与互补关系。 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 梳理国家教育部门发布的与自主招生相关的重要文件,理解国家对自主招生工作的总体要求。 探讨自主招生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高校自主招生的自主性体现在何处? 分析高校在自主招生简章发布、招生计划制定、考核方式设计、评分标准确立等方面的自主权。 理解高校如何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专业需求,设计具有辨识度的招生选拔方案。 自主招生发展趋势展望: 预测未来自主招生政策可能的变化方向,例如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进一步重视、对过程性评价的探索、对特定领域人才的倾斜等。 提醒考生关注招生政策的动态变化,并根据趋势调整备考策略。 强调理性看待自主招生,明确其作为高考的有益补充,而非完全替代。 第二章:知己知彼:精准定位与理性选择 在自主招生这场“信息战”中,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明智的学校专业选择是成功的基石。本章将指导考生如何进行深入的自我评估,并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招生院校和专业。 自我认知:发掘你的“核心竞争力”: 学科特长深度挖掘: 如何识别并量化自身在某一学科领域的优势?(例如,竞赛获奖、论文发表、项目研究、高难度课程学习经历等) 特长是否与所报考院校的优势学科高度契合? 如何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展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创新潜质多维度审视: 什么是创新潜质?(不仅仅是发明创造,更包括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跨学科整合能力、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等) 如何通过过往经历(项目研究、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个人思考等)来体现创新潜质? 如何避免“套路化”的创新展示,展现真实的思维火花? 综合素质全面评估: 除了学科和创新,还需要关注哪些素质?(如社会责任感、沟通协作能力、领导力、抗压能力、求知欲、价值观等) 如何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提炼出能够证明这些素质的素材? 高校与专业选择:策略与依据: 研究招生简章的“密码”: 如何解读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的“招生对象”、“报名条件”、“申请材料要求”、“考核方式”等关键信息? 理解不同高校对“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具体侧重。 匹配度是王道: 将自身特长与高校优势学科、科研方向进行匹配。 分析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积淀、学术声誉是否与个人价值观和发展期望相符。 专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了解所选专业的学习内容、培养目标、未来发展方向。 自主招生选择专业,应更侧重于个人兴趣和潜能的发挥,而非仅仅考虑热门程度。 风险评估与备选方案: 分析不同院校的录取难度,了解往年录取情况(若有)。 制定合理的申请策略,避免“撞车”或“低就”。 准备1-2个备选院校和专业,增加成功几率。 第三章:知识体系构建与能力深度拓展 自主招生考试对知识的要求是“深”而非“广”,更强调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灵活运用。本章将引导考生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拓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知识的“融”与“通”: 数学: 超越课本,掌握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数列、函数等核心模块的深度理论。 强化逻辑推理、抽象思维、数形结合的能力。 熟悉不等式、导数、积分等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了解部分高等数学概念(如集合论、群论基础等),为竞赛或拔尖计划打基础。 物理: 深化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等核心章节的理解。 注重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模型构建能力。 理解物理规律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了解物理学前沿(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基础概念),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化学: 精通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关键领域。 加强实验操作、化学计算、物质结构分析能力。 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 关注绿色化学、新能源等化学研究前沿。 语文: 文学鉴赏能力:深刻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艺术手法。 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提升议论文、说明文的论证结构、语言运用能力。 文化素养:广泛涉猎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构建丰富的文化积淀。 阅读理解:能够快速准确地抓住文章主旨、关键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 英语: 词汇与语法:巩固基础,拓展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式。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理解隐含信息,进行推断和分析。 写作能力:能够进行议论、说明、记叙等多种文体的写作,并运用恰当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听力与口语:提升对不同口音、语速的理解能力,并能清晰、流利地表达个人观点。 拔高与创新:从“知道”到“会用”: 学科竞赛知识储备: 了解国家级、省级重要学科竞赛(如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奥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等)的命题特点和常考题型。 系统学习竞赛教材或相关资料,掌握竞赛所需的进阶知识和解题技巧。 积极参与模拟竞赛,锻炼应试能力。 研究性学习与项目实践: 学习如何进行课题选题、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报告撰写。 参与或组织具有一定难度的研究性项目,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项目过程中的创新点和个人贡献。 跨学科整合思维: 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尝试用一种学科的理论去解释另一种学科的现象。 关注科技前沿、社会热点,思考其背后的学科原理。 知识体系的系统化与个性化: 建立思维导图、知识框架,梳理学科脉络。 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形成个性化的知识提升计划。 定期复习巩固,确保知识的牢固掌握。 第四章:面试与笔试策略:展现真实自我,突出核心优势 自主招生考试的考核环节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这两种形式都要求考生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本章将提供详实的笔试和面试准备建议,帮助考生在关键时刻发挥最佳水平。 笔试备考:精准打击,效率为王: 理解命题规律: 分析往年试题的题型、难度、考察侧重点,识别常考知识点和易错点。 关注不同院校试卷的风格差异,做到心中有数。 题型专项训练: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实验题等,每种题型都需要掌握其解题技巧。 特别关注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或进行逻辑推理的题目。 模拟考试与复盘: 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模拟,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认真分析错题原因,是知识点不熟,还是思路不清,亦或是计算失误。 通过错题本,不断巩固和纠错。 答题技巧: 审题仔细,明确题意。 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关键题目有足够时间思考。 书写清晰规范,条理分明。 对于难题,先写出已知条件和思路,争取过程分。 面试指导:自信从容,亮点凸显: 面试形式与环节: 个人面试、小组面试、专家面试等不同形式的特点。 常见的面试流程:自我介绍、问题回答、情景模拟等。 “面试官”的考察点: 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思维的敏捷度与逻辑性。 沟通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 个人特质、价值观、对未来的规划。 对所报考学校、专业的了解程度。 有效准备: 精心准备自我介绍: 突出个人亮点,简洁明了,内容真实,与申请材料相呼应。 预设问题并演练: 准备常见问题(如“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专业”、“你的最大优点/缺点”、“你对xx问题的看法”等)和个性化问题(基于你的申请材料)。 模拟面试: 请老师、同学、家长扮演面试官,进行反复练习,找出不足。 研究学校和专业: 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文化、学科优势、师资力量,以及所选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方向。 面试时的注意事项: 着装得体,仪态大方,保持微笑。 眼神交流,认真倾听问题。 回答问题时,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语言流畅。 诚实回答,不懂就说不懂,但可以尝试分析。 展现积极向上、自信阳光的精神面貌。 利用机会提问,表现出对学校的兴趣和思考。 第五章:申请材料准备与综合素质展示 申请材料是高校了解考生的第一扇窗口,其质量直接影响面试官对你的初步印象。本章将指导考生如何精心准备申请材料,并有效展示自身的综合素质。 申请材料的“硬通货”: 个人陈述(PS): 这是展现个人魅力和独特性的关键。 如何围绕“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个人成长经历”等主题展开? 避免空洞的套话,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说话。 语言风格要真诚、有感染力,突出个性。 推荐信: 选择了解你、能够客观评价你的老师撰写。 提前与推荐人沟通,提供你的优势、特长和申请意向,帮助他们写出更有针对性的推荐信。 获奖证书与学术成果: 整理并清晰展示你的各类获奖证书、论文、项目研究成果、专利等。 重点突出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含金量较高的成果。 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证明: 展示你在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领导力等方面的经历。 注意活动的真实性、参与度和个人贡献。 如何让材料“活”起来: 真实性是基础: 所有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切忌弄虚作假。 条理性和逻辑性: 材料的组织结构要清晰,方便阅读者快速了解你的情况。 突出亮点: 针对不同学校和专业,适当调整材料的侧重点,突出契合度。 细节决定成败: 仔细检查材料中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确保格式规范。 综合素质的“软实力”: 持续的成长性: 材料应能体现你在不断进步,而非原地踏步。 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 在材料中适当地展现你的独立见解和分析能力。 对未来的规划: 适当地流露出你对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思考。 人际交往与团队精神: 通过活动经历体现你的良好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能力。 “网申”的技巧: 提前熟悉报名系统,了解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上传文件,注意文件格式和大小。 及时提交申请,避免最后时刻的匆忙。 结语 自主招生是一场考验实力、智慧和心态的综合性挑战。它不仅是对高中知识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考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人生规划的一次深度考察。本书提供了理论指导、实践方法和备考策略,希望能够成为考生备战自主招生的得力助手。 请记住,自主招生不是终点,而是你探索更广阔学术天地、实现个人价值的一个重要起点。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至关重要。祝愿所有正在为梦想奋斗的学子们,在自主招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圆梦名校!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坦白讲,在那个年代的教辅书中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了。纸张的质地摸起来比较舒服,不像现在很多新书那样使用那种过于光滑的反光纸,长时间阅读眼睛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我特别欣赏它在章节划分上的逻辑性。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模拟试题,而是将不同类型高校(比如C9、985、211等)的自主招生偏好做了清晰的区隔,并在每一类院校的介绍后,紧跟着附上了针对性的能力训练题组。这种“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的编排方式,让学习过程中的反馈非常及时。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于数学学科中“创新思维题”的解析部分。很多其他资料只是给出了标准答案,而这本书的作者似乎花了很大力气去剖析了出题人的思路,解释了为什么A方法比B方法更巧妙,这对于提升解题的“美感”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帮助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教你“怎么做对”,更教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评分

我购入这本书更多是出于一种“集齐”的心理,想看看不同出版社、不同作者在同一主题下会呈现出何种差异化的策略。孙伟老师在这本《全攻略》中,对于“面试技巧”部分的着墨,体现出一种非常务实甚至略带“江湖经验”的色彩。他没有过多地谈论心理学原理,而是直接给出了“一问三答”的实用模型,比如面对评委的质疑时,如何用“承认差异化、强调一致性”的框架来应对。这种表达方式,虽然略显直白,但在考场上却是立竿见影的“武器”。此外,书中对于部分偏僻但常考的学科竞赛知识点,也有较为深入的涉及,这对于那些希望在特定领域“押宝”的学生来说,提供了额外的信心支撑。我当时就是被其中一小节关于“信息学基础算法的非计算机专业解读”所吸引,感觉它在试图架起一座桥梁,让文科背景的学生也能理解理工科的思维逻辑,这一点处理得非常巧妙和人性化。

评分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时,内心是有些抗拒的,因为它给人的感觉太过“考试导向”,缺乏一些轻松的阅读体验。但是,随着我深入阅读了它关于“材料准备与时间管理”的章节后,我的看法有了极大的转变。作者在这里提供了一个极度细致的“倒推时间表”,从报名截止日期开始,精确到周甚至天,指导学生应该完成哪一阶段的知识复习、竞赛准备和材料润色。这个时间轴的细致程度,几乎达到了“保姆级”的程度,它帮助我把一个宏大而令人恐慌的目标,拆解成了每天可以完成的小任务。这种结构化的管理方法,远比单纯的知识点罗列要来得实用得多。它让我意识到,自主招生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组织能力和规划能力的体现。书中对细节的关注,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考生实际操作困境的深刻理解,绝非纸上谈兵。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带着些许旧日气息的排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厚重与专业性。我当时在书店里漫无目的地翻找,一下子就被“2018”这个年份的标志抓住了眼球,尽管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对于研究历年自主招生趋势的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资料。虽然我个人更侧重于了解最新的政策动向和近两年的真题,但不得不说,孙伟老师的这本书,从那个特定年份的视角切入,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历史纵深感。我记得翻到其中关于“综合素质评价”那一部分时,作者的论述非常细致,将当时各高校对申请材料的具体要求做了详尽的对比分析,这一点对于当时正处于信息焦虑中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书中对于如何构建一份有说服力的个人陈述(PS)的指导,也显得尤为实在,没有空泛的套话,而是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和结构搭建的建议,这比很多网络上流传的模板要高明得多。总的来说,它像是一张详尽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作战地图”,虽然地图的细节可能有所更新,但其对战场环境的描绘,依然值得细细品味和揣摩其背后的逻辑。

评分

这本《强》试题集的排版风格,与市面上主流的“标准化”教辅书有明显的区别,它似乎更侧重于模拟真实考试的“压迫感”。试题的难度设置,尤其是那些模拟顶尖学府自主命题的题目,梯度变化非常剧烈,一会儿是中等难度的基础巩固,下一页可能就是一道需要跨学科联想才能解开的“拦路虎”。这种“高强度间歇训练”的模式,非常有效地锻炼了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抗压性。我记得有一次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照书中所建议的“限定时间”来完成一套模拟卷,结果发现自己光是审题就超出了预定的时间。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美化自主招生的难度,反而将那种“残酷的竞争”以最真实的面貌呈现出来,让学生提前适应这种竞争强度。它不仅仅是一本解题手册,更像是一次模拟的“压力测试”,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与顶尖水平之间的差距,并因此调整了后期的复习重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