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名主持人、畅销书作家王芳送给天下父母和孩子的高情商养育指南,完全原创,绝对好用。 20年节目主持生涯,一线知名主持人到资深制作人;深受家庭和孩子欢迎的“训练营”;百万册销量的亲子畅销书写作经验。
2. 这不仅仅是一本亲子教育书,还是一本让父母和孩子泪奔的书。对父母的孝顺中竟然也藏着孩子情商的智慧密码!
3. 读完这本书,不但可以提高孩子十大核心能力,还可以让家长和孩子的情商完全在线!内附超级好玩的互动亲子游戏,还可以扫描二维码收听免费的情商课!
4. 著名心理学专家施钢、胡邓、王建一、王颖四位著名心理学专家鼎力推荐。
成功 = 15%智商+ 80%情商+5%逆商
智商使人发现机会,情商使人利用机会,逆商使人不轻易放弃机会。
这是一本写给父母的情商养育之书。
著名主持人、畅销书作家王芳独创50个提高孩子情商的实用方法。她以异常敏锐的观察力,从千万个家庭教育个案中总结出培养儿童情商的系统解决方案。家长只需思维和行动上小小的改变,就能实现孩子人生大的转变。
也是一本写给孩子的情商养成之书。
书中充满了各种生动的来源于家庭和学校生活的小故事,以及超级有趣的情商小测试和真心话大冒险,让孩子能够在自主阅读和轻松互动中认识并管理自己的情绪,是送给孩子童年爱和智慧的礼物。
请爸爸、妈妈与孩子一起动手,立刻开始一场情商进阶之旅吧!
阅读完本书,你将发现自己的情商完全在线,
不但能够与人融洽相处,
还能给孩子一颗强大的内心,塑造良好的品格,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王芳
知名主持人,电视节目制作人,知名博主、畅销书作家,“训练营”创始人。
从事电视主持事业近20年,历经内蒙古卫视、山东卫视、北京卫视、湖北卫视、黑龙江卫视,每年主持各类节目超过1000期,从一线主持人过渡到知名节目制作人。
自2014年起,开始投身教育事业,创办了亲子教育机构“训练营”,致力于提高中国孩子的整体素质,其独创的情商训练法、口才训练法和记忆训练法,在业内深受好评。曾创下国内微课三百万妈妈同时在线听课的记录。
微博:@主持人王芳
王芳这样一位勤奋、职业的主持人却以独特的视角加妈妈的情怀跨界做着教育。她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遗余力地传播着朴实的育儿理念和道理。读她的文字就如看她的节目一样,从不矫揉造作,循循善诱中透出的是清新自然、沁人心脾的道理!
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 施钢
情商修炼是我们每一个人重要的人生课程,而儿童期恰好是情商培养的关键期。在《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这本书中,王芳通过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和经历,以独特的多维视角,用温柔朴素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些重要的人生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中心主任 胡邓博士
《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由王芳执笔非常合适,因为她与女儿都是高情商的人,可以给读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实经验,以便大家在孩子情商培养上少走弯路,多得智慧。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EAP签约咨询师
全国妇联特邀心理专家王建一
情商的培养始于幼儿期,形成于儿童期、少年期,成熟于青年期并不断地提高。《给孩子的50堂情商课》像及时雨一样,给这些困惑的孩子、家长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专家 王颖
1. 丘比的心
2. 抱怨,都是废话!
3. 嘴甜的孩子更受欢迎
4. 高情商修炼法则
5. 相信的力量
6. 请别叫我“侦探王”
7. 举手之劳
8. 放大不幸,只会更加不幸
9.好运气都是怎么来的?
10.收到礼物之后
11.学会说句暖心话
12.我们公司的“奇葩”要求
13.中国家长*缺少的一种品质
14.办法总比困难多
15.小勤快,大智慧
16.情商低的六种表现,你中标了吗?
17.是什么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18.找我有事吗?
19.自信的基础是实力
20.既然做了,就要做好!
21.测测你的AQ怎么样?
22.不让爸爸、妈妈担心
23.原谅,是让自己舒服
24.假如我是你
25.敦刻尔克的故事
26.假如李白听听情商课
27.输不起你就赢不了!
28.感恩的心
29.情分和本分
30.嗨,胆小鬼!
31.这块牛排有怪味!
32.亲爱的,哈!
33.大花鞋,对不起
34.原来这就叫情商高
35.“仙人球”们,醒醒啦!
36. 一盆冷水
37.小喇叭,休息会儿
38.孝顺的本质是爱
39.请等等我
40.心疼
41.夜来风雨声
42.爸妈救过我一命
43.奇迹总在风雨后
44.一米,远不远?
45.该说和不该说
46.老祖宗的情商
47.听人劝,才能吃饱饭
48.示弱重要吗?
49.21天,丢掉你的坏脾气!
50.我若芬芳,蝴蝶自来
21天,丢掉你的坏脾气!
谁家要是有个坏脾气的孩子,或者脾气大的爸妈,赶紧来看看这篇文章!
家庭成员中有人动不动就发脾气,把家里整得乌烟瘴气,这个家庭就很难说是幸福的;如果单位中,有个脾气大的同事,这日子也不太好过。
我见过的脾气*大的孩子是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在我们的训练营。好几天我就没见她笑过一次,总是皱着眉头,几乎每一件不遂她心意的事,都会惹她发脾气。
我们在学魔方课,孩子们都是第*次接触魔方,不会拼是正常的。这个小宝贝两遍拼不出来,就直接当着老师的面把魔方扔到了地上,魔方碎了一地,同学们吓得慌作一团。
我们学写作文,她三年级了,担心自己写不好,每写一个字都要擦掉再来一遍,*后大家都写差不多了,她只写好了一个题目。我蹲下来问她:“宝贝,是不是没听懂,老师再给你讲一遍?”她一言不发,跟自己生闷气,*后还把作文纸全撕掉了。
我们排练汇报演出的节目,她觉得很难,直接发脾气说不练了,然后自己跑到教室里狂哭,谁也劝不住。
这个宝贝怎么了?有一天中午我把她找到房间,和她聊天。
一开始她不愿意说,后来渐渐地,她放下戒备,和我聊了很多。她说在家中妈妈脾气很大,经常莫名和她发火,甚至在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直接用鞋底抽她。*严重的一次还用一根钢筋打过她,打得她浑身青一块紫一块,但是她知道妈妈那是为她好。
我问她:“爸爸不管吗?”她说爸爸在南方工作,一年也回不来几次,家中主要是妈妈管她。
渐渐地,她长大了,妈妈和她发火,她也敢顶嘴了,于是家庭中经常爆发“母女战争”。每次遇到问题,她和妈妈几乎都是什么都不说,先发脾气。一个发火了,另外一个也不让步。现在每周都会吵几次。
听她讲了很久,哭了很久。
她说她知道自己扔魔方不对,撕作文纸不对,但是她控制不了自己。
我说:“宝贝,我可以抱抱你吗?”孩子扑到我的怀里,我紧紧地抱着她,抚摸着她的头发,告诉她,过几天我会给她一个神器,可以让她变成“好脾气公主”。
那天晚上,我联系了她的妈妈。我还没说什么事情,妈妈就说:“王芳老师,给您添麻烦了,这个孩子我没有教育好,一定是在训练营发脾气了吧?”
看来妈妈很了解自己的女儿。
我没说女儿的问题,先问妈妈:“您觉得您脾气怎么样?”
她沉默了一会儿,回答我:“还可以!”
我说:“亲爱的,其实特别理解你一个人带孩子的艰辛,压力大,有脾气也是难免的,但是你一定要记得我接下来这句话,你现在发在孩子身上的脾气,有一天他会原封不动地还给你!”
其实孩子就是这样,从父母那里习得了认识社会的方法 :如果你是一个很会处理问题的家长,孩子耳濡目染看到你的处事方法,自然会学习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什么方法的家长,一有问题就会发脾气,孩子自然也习得了这样的方法。
那位妈妈后来和我敞开心扉交流了很多,她说当女儿第*次爆发,反抗她的时候,她就已经明白“大事不好”,但是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于是事态越来越严重。
我告诉她,可以试试我的21天情绪表。
随后,我把表格送给了孩子。
这个表格其实特别简单,整个表格分为两大部分。一半是孩子给妈妈的评分,一半是妈妈给孩子的评分。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设计,一下子效果就好了很多。我们平时的各种表格主要是限制孩子的,但是孩子的习惯往往是家长教的。我们得公平,互相监督。哈哈!
每一天,妈妈的性格很好,情绪很好,没有发脾气,宝贝就给妈妈今天的格子里涂上“微笑的太阳”;如果有脾气不好的时候,就涂上第二种“发火的太阳”;如果暴怒了,就把“愤怒的太阳”涂上颜色。
同理,宝贝也一样。如果宝贝这一天都情绪很好,妈妈就把“向日葵”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如果有一点点情绪波动,就给“玫瑰”涂上颜色,因为玫瑰带刺,但是刺不是特别多;如果这一天宝贝脾气暴躁,妈妈就给宝贝涂上“仙人球”。
你可别小看这样的表格,七天下来,你就会发现,孩子是我们的镜子。当家长和颜悦色的时候,孩子往往比我们表现还好 ;家长脾气不好的时候,孩子也往往情绪不稳定。表格是*直观的,谁也别想“抵赖”。哈哈,有了这样的表格,大家都会收敛,每次想发火的时候,一想,哎呀,会不会给我记上一笔,算了,忍了。
这就是控制情绪的过程,如果爸妈和孩子都能坚持两个21天,你会发现,家里一片和谐。关键是我们教给了孩子方法,只有在情绪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情绪一暴躁,就只会发火了,问题根本解决不了。
我们的脾气就像野地里的一团小火,在*初期的时候,用脚踩一下就可以把火灭了,表格起的作用就是这一脚;一旦到了火势凶猛,谁还想着用脚踩火,都得先逃命,*后被烧得遍体鳞伤。
所以,我们得用表格约束自己,不要让火着大了。
过了几个月,再次见到了母女俩,她们拿着厚厚的一沓表格给我看。妈妈说:“王芳老师,太感谢您了,我们现在关系特别好,关键是女儿学会了处理问题,*近学习成绩好了很多,天天被老师表扬!”
真的太开心了,看到一对母女的成长。
这样的表格很简单,在家里自己就可以做,坚持21天,丢掉你的坏脾气!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化、可操作性的框架,而不是那些空泛的口号。我过去读过一些育儿书,它们总是在说“要理解孩子”、“要多沟通”,但真正遇到冲突或者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我常常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去“理解”和“沟通”。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将复杂的情绪管理问题分解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小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像一个独立的工具箱。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引导孩子面对失败”的那一章,它没有简单地说“鼓励他再试一次”,而是详细拆解了从识别孩子当下的沮丧情绪,到共情性地表达理解,再到共同制定一个微小行动步骤的全过程。我试着按照书中描述的“镜像倾听”技巧去实践了一次,效果立竿见影,孩子感到了被尊重,愿意开口倾诉,而不是立刻进入防御状态。这种“知道怎么做”的感觉,是其他很多理论性书籍无法给予的。它不是贩卖焦虑,而是提供了一套清晰的“急救包”,让我在育儿的战场上能有武器傍身,不再心慌意乱。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倡导“界限感”和“规则意识”方面的平衡。很多育儿书在强调“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时,有时会让人误以为父母可以不对孩子的行为负责,或者对孩子的任性无所作为。但这本书非常巧妙地将“爱”与“规则”划分得井井有条。它教我们如何在接纳孩子情绪的同时,坚定地设立并执行家庭规则。比如,它会告诉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看到你因为不能玩手机而很生气,我理解你的感受,但现在是写作业的时间,规则就是如此。”这种既给予情绪空间又坚守底线的做法,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系统阐述。这让我在执行惩罚或设立限制时,内心不再充满愧疚感,而是有了一种清晰的伦理支撑——我是在爱他、教育他,而不是在压抑他。这套方法的实践,显著地减少了我们家里的权力斗争,因为孩子渐渐明白,规矩是稳定且不容商量的,而父母对他的爱是永恒不变的背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那种柔和的色彩搭配和充满童趣的插图,一下子就让人感觉这是一本真正为孩子和家长用心打造的书籍。我记得第一次在书店看到它的时候,就被那种温暖的气息所感染,立刻就想买回去翻翻看。拿到手里掂了掂,感觉分量适中,拿在手里很有质感,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廉价感。装帧的工艺也看得出来很扎实,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散架。内页的纸张选择了那种略微偏黄的米白色,对眼睛非常友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刺眼,这一点对于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和实践书中内容的家长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排版上,重点内容做了加粗和特别的标注,逻辑清晰,阅读起来非常流畅,不会因为信息量大而感到混乱。作者在文字选择上非常讲究,既有专业的理论支撑,但表达方式却异常接地气,没有生硬的术语,完全是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理解的大白话在娓娓道来,让人感到亲切和信服,仿佛不是在读一本育儿书,而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长辈进行深入的交流。这种细节上的用心,体现了出版方对最终用户体验的尊重,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带有一种非常真诚的自省色彩,让人觉得作者是真正经历过摸爬滚打才总结出这些经验的。不像有些专家,高高在上地给出标准答案,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更像是一个走在前面的“过来人”,她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也曾犯过的错误,比如在孩子发脾气时自己也跟着失控的尴尬瞬间。这种坦诚极大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我意识到,育儿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不完美的过程,没有人是天生的圣人。这种“我们一起努力”的氛围,极大地缓解了我作为一个新手妈妈可能产生的完美主义倾向带来的巨大压力。当我看到书里举的那些案例,很多都是我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的场景——比如孩子不肯分享玩具、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的哭闹、或者对同伴的排挤行为等,这些都让我有强烈的代入感。作者并没有用复杂的心理学术语来包装这些场景,而是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去描绘孩子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让我能够真正“穿上”孩子的鞋子去看待问题,培养出更深层次的同理心。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还体现在它提供了大量的“即时脚本”和“情景模拟”。很多时候,我们知道理论,但在高压的当下情境中,大脑一片空白,嘴里说出来的话往往是脱口而出的指责或吼叫。这本书似乎预料到了这一点,在关键章节后都附有“对话示例”或“情境演练卡”,内容精炼,可以直接背诵或进行角色扮演。我甚至尝试带着这本书和我先生一起阅读,我们轮流扮演书中的父母和孩子角色,进行情景排练。这不仅让我们俩在如何应对突发状况上达成了统一战线,也让沟通变得更像是一场合作游戏,而不是单方面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父母自身的情绪稳定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书中关于“父母自我关怀”的部分,其实比教导孩子如何情商高更重要,因为它让我们明白,我们必须先照顾好自己的“能量水箱”,才能有足够的耐心去滋养孩子。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自我成长”手册,而非单纯的“育儿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