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常識 9787505740013 斯坦威 49.80 中國文化常識(2) 9787505741553 斯坦威 49.80 中國文化常識(3) 9787505741768 斯坦威 49.80
* 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北大儒學研究院副院長乾春鬆,南開大學教授張曉芒執筆主編。
* 40餘名**專傢嘔心瀝血之作,編纂陣容強大,吸收學界研究成果,雅俗共賞。
*知識性、趣味性、資料性、可讀性、**性、收藏性……不是辭典,勝似辭典。
*分門彆類、條分縷析、使用方便、查閱快捷,堪稱案頭中國文化*工具書。
*全方位解讀5000年文化精粹。
《中國文化常識》全麵介紹瞭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包括思想、藝術、文學、日常生活、傳說故事、典章製度等各個方麵。文風通俗易懂,知識全麵,結閤精美的插圖,既可以作為休閑讀物,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頭工具書。
乾春鬆,1965年生,浙江紹興人,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儒傢思想研究和近現代思想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製度化儒傢及其解體》、《現代化與文化選擇》等 。
張曉芒,1955年生。1970年參加工作,199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做過工人、機關乾部、齣版社編輯,2000年從事教師工作。研究領域為邏輯學、邏輯史、邏輯與法學。齣版著作有:《先秦辯學法則史論》、《點燃創造的太陽》、《從傳統走嚮現代》、《中國古代論辯藝術》、《創新思維訓練》、《邏輯思維訓練》、《惠施、公孫龍與三晉名傢》、《普通邏輯教程》(閤著)、《批判性思維》(閤著)、《實用辯說叢書》、《實用打官司叢書》、《人類文明係列》等。
我最近對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而這套書的“傳統節日與民俗風情”和“社會生活與禮儀規範”這兩部分,正好滿足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中國會有如此豐富多彩的節日,每個節日背後又蘊含著怎樣的曆史故事和文化意義?比如,中鞦節的月餅、端午節的龍舟,這些習俗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經曆瞭怎樣的演變?書裏對這些問題似乎都有細緻的解答,並且不僅僅局限於錶麵的描述,還深入探討瞭這些民俗背後所體現的價值觀和情感聯係,比如傢庭團聚、感恩祈福等等。另外,關於古代的社交禮儀,我也是一知半解。古人是如何行禮的?在不同的場閤,有哪些規矩需要遵守?這本書似乎在這方麵也有著詳盡的介紹,通過對這些細節的瞭解,我希望能更深刻地體會到中國傳統社會的人情世故和人際交往的智慧。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裏找到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並從中學習到更多關於中國傳統生活方式的寶貴知識。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我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光是翻閱目錄和一些章節的引言,就足以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尤其是在“古代哲學思想的流變”這一部分,作者似乎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諸子百傢的觀點,而是試圖勾勒齣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批判的動態過程,這對於理解中國思想史的深度和廣度非常有幫助。我一直對儒傢、道傢、法傢等主要流派的起源和核心思想很感興趣,但總覺得零散的閱讀難以形成體係。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很好的框架,可以幫助我係統地梳理這些復雜的思想脈絡,瞭解它們是如何在中國社會曆史的演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而且,作者在敘述中穿插瞭許多生動的曆史故事和人物軼事,這讓原本可能枯燥的哲學討論變得鮮活起來,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處理那些抽象的哲學概念,並將其與具體的曆史事件和文化現象聯係起來的。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對中國文化精神內核的深度挖掘和探索,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振奮。
評分對於中國古代的藝術成就,我一直深感敬畏,但往往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瞭解層麵。這本書的“文學藝術的輝煌”和“物質文明的瑰寶”這兩部分,為我提供瞭一個更全麵的視角。我一直對唐詩宋詞有著特彆的情感,但總覺得對詩詞背後的創作背景、作者的情感世界以及它們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瞭解不夠深入。這本書似乎提供瞭對這些方麵的係統性梳理,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那些優美的詩句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它們是如何影響瞭後世的文人心境。除瞭文學,中國古代的書畫、陶瓷、建築等藝術形式,也讓我著迷。我一直想瞭解,這些藝術品在創作過程中,蘊含著怎樣的哲學思想和美學追求?它們又是如何體現瞭中國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的?書中似乎對這些問題都有深入的探討,並且通過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進行分析,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藝術發展的脈絡和多樣性。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中國古代的藝術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賞。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曆史的長河中那些影響深遠的思想傢和他們的著作感到好奇,但苦於沒有一個清晰的脈絡可以梳理。這本書的“思想巨匠與智慧之光”這一部分,對我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一直對孔子、老子、莊子等先秦諸子的思想有濃厚的興趣,但往往是零散的閱讀,缺乏係統性。這本書似乎能夠幫助我將這些分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構建一個更完整的思想體係。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這些思想傢是如何形成他們的核心觀點的,他們的思想又對後世産生瞭怎樣的深遠影響。我更期待的是,書中是否能夠深入剖析這些思想的精髓,並闡釋它們在當今社會是否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此外,我對於中國古代的史學思想和文學批評也有一定的瞭解興趣,這本書是否能提供相關的視角,幫助我拓展這方麵的知識,也是我所期待的。總而言之,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瞭解一個民族,就需要去瞭解他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這本書的“思維方式與價值取嚮”和“哲學思想的流變”這兩部分,正好契閤瞭我的這一想法。我總是在思考,為什麼中國人會有這樣一些獨特的思維模式?比如,“中庸之道”到底是什麼意思?它又是如何影響瞭中國人的處事方式?還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傢思想的核心價值觀,是如何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這本書似乎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探究這些問題的機會,讓我能夠通過瞭解中國人的思想根源,來更好地理解他們的行為和決策。我特彆期待書中對那些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解讀,以及如何將這些思想與中國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社會變革聯係起來。我相信,通過閱讀這些內容,我能夠對中國文化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知,並從中獲得一些啓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