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汉语语法史——中国文库
:17.00元
作者:王力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1000445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对我国百余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积极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读者必读、必备的经典性、工具性名著。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打动心灵的作品,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均应功在当时、利在千秋、传之久远。“中国文库”收集百余年来的名著分类出版,便是以新世纪的历史视野和现实视角,对20世纪出版业绩的宏观回顾,对未来出版事业的积极开拓,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
目录
章 概述
第二章 名詞
第三章 稱敷法 單位詞
第四章 人稱代詞
第五章 指示代詞
第六章 疑問代詞
第七章 動詞(上)
第八章 動詞(下)
第九章 形容詞和副詞
第十章 介詞和連詞
第十一章 構詞法的發展
第十二章 繫詞的產生及其發展
第十三章 詞序的發展
第十四章 長句的發展
第十五章 名詞的關係位
第十六章 “之”、“其”構成的名詞性詞组
第十七章 能願式的發展
第十八章 連動式的發展
第十九章 使成式的產生及其發展
第二十章 處置式的產生及其發展
第二十一章 被動式的產生及其發展
……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次翻阅目录,我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扎实感。章节的划分逻辑严密,从早期形态的构建,到特定句式(比如主谓谓语句、存现句等)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化,结构层层递进,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清晰的思考框架。目录中那些专业术语的排列组合,本身就构成了一部微型的理论导览,让人能够迅速把握全书的学术疆域。我特别留意到关于“体貌”系统发展的专题部分,这通常是语法史研究中最容易产生分歧和争议的地方,如果作者能在此处给出令人信服的新解释,那将极大地拓宽我们对汉语动态标记的理解。这种结构上的精心布局,预示着内容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学术攻坚。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语言学动态的爱好者,我被这本书的选题深深吸引。它似乎不仅仅满足于对现有语法现象的罗列分析,更致力于挖掘这些结构背后的历史演变脉络,这在同类著作中是比较少见的深度。我注意到引言部分便提出了几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关于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之间过渡期的一些关键性句法漂移,作者似乎采用了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些老生常谈的议题。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构建其论证链条,特别是那些关于否定词位置变化以及兼语句处理方式的讨论,这些都是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石。如果能有翔实的语料佐证,并辅以严谨的对比分析,那么这本书无疑将成为该领域内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能填补一些长久以来的理论空白。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与其说是在“看”文字,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文字风格古雅而不晦涩,学术性强但又注重可读性,这在复杂的历史语言学著作中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平衡。作者的叙述节奏把握得当,在需要深入剖析复杂规则时,会适当地放缓速度,用清晰的例子逐步引导读者进入情境;而在总结阶段,又能迅速提炼出核心观点,令人豁然开朗。我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书中所述的规律与自己已知的现代汉语知识进行对照、反思,这种“古今互证”的阅读体验非常引人入胜。它不仅仅是一本描述性的历史记录,更像是一本指导我们如何科学地理解现代语言结构的“解码手册”。
评分关于这部作品的参考资料和注释系统,我必须给予高度评价。每一个关键的论点或引用的文本,后面都紧跟着详尽的页码或出处标注,这体现了作者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我抽查了几处引文,发现它们的来源覆盖了从甲骨文、金文到历代重要韵书和方志的广泛材料,显示出作者在材料搜集上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这种细致入微的脚注和尾注,对于后续研究者来说简直是宝藏,它不仅支撑了作者的论点,更是一条通往原始语料和相关研究的快捷路径。一本优秀的学术专著,其价值往往也体现在它为后来者提供了多少可追溯和可继续探索的线索,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无疑是做到了极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典雅的深蓝色调,辅以烫金的字体,透露出一种沉稳而厚重的学术气息。纸张的质感也十分考究,拿在手里有分量感,翻阅时能感受到那种老派精装书特有的仪式感。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扉页上的设计,简洁而不失庄重,让人一打开书就有种进入专业殿堂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核心内容,但仅从外部包装来看,它就超越了许多当代学术著作的流水线作业感,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书脊的排版清晰有力,即使是放在高高的书架上,也能一眼辨认出它的身份,这对于需要频繁查找资料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整体而言,这本实体书的品相和设计,已经为接下来的阅读体验定下了一个非常高的基调,让人忍不住想珍惜地对待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